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药物遗传学指标与胃肠癌化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邬晓敏 任晓华 +1 位作者 崔永安 左小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32-1335,共4页
奥沙利铂(L-OHP)是消化道肿瘤化疗中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以其为基础组成的FOLFOX4方案已成为进展期结、直肠癌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但患者对L-OHP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在于个体的药物遗传学特异性。文中从药物遗传学角... 奥沙利铂(L-OHP)是消化道肿瘤化疗中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以其为基础组成的FOLFOX4方案已成为进展期结、直肠癌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但患者对L-OHP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在于个体的药物遗传学特异性。文中从药物遗传学角度探讨如何预测L-OHP的化疗敏感性及不良反应,以指导胃肠癌临床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药物遗传学 胃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思梦 张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在它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眼内注射是湿性ARMD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疗效却存在个体差异。本文概括总结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在它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眼内注射是湿性ARMD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疗效却存在个体差异。本文概括总结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基因、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易感因子2(age-related maculopathy susceptibility 2,ARMS2)基因和高温需求蛋白A-1(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A-1,HTR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在湿性ARMD药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为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药物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正文 陈京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66-371,共6页
抑郁症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主要以预防和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副作用大。由于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确导致治疗不佳。最近几年兴起的光遗传和化学遗传技术对于神经元有了更精确的控制和定位,为... 抑郁症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主要以预防和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副作用大。由于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明确导致治疗不佳。最近几年兴起的光遗传和化学遗传技术对于神经元有了更精确的控制和定位,为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带来希望。本文就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药物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药物
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12期194-195,共2页
0247580 米尔塔扎平增强抗抑郁药作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Carpenter L L∥Bi-ol Psychiatry.-2002,51(2).-183~188北精情0247581 抗癫痫药及其药物遗传学/Spear B B∥Epilepsia.-2001,42(Suppl 5).-31~34
关键词 米尔塔扎平 抗抑郁药 药物遗传学 对照研究 安慰剂 神经系统药物 医科 消炎痛 抗癫痫药 双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诊断与个体化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府伟灵 黄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6-748,共3页
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不良反应占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的第4~6位。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的住院人数高达250万/年,死亡人数达20万/年。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药物结合相关的受体、药物转运相关的膜... 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不良反应占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的第4~6位。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的住院人数高达250万/年,死亡人数达20万/年。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药物结合相关的受体、药物转运相关的膜通道、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随着分子诊断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可能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预测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化医学的多项分子诊断项目。本文以CYP2C19和EGFR为例,阐述现有的个体化医疗相关分子诊断项目现状,并展望个体化医疗分子诊断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个体化治疗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志物在大肠癌辅助化疗方案决策中的地位和影响
6
作者 何义富 季楚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分子标志物 辅助化疗 药物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关联(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施佳军 范长河 +5 位作者 邓河晃 郭扬波 冯容妹 韩海英 阳琼 马崔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 目的: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有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β羟化酶 基因(dopamineβ hydroxylase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的分布,并探讨该多态与迟发性运动 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伴TD,129例不伴TD)为对象进行病例 对照研 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TD组等位基因DBH 444G频率显著高于非TD组(χ2=12.71,P<0.001),TD组GG及GA基因型频率也显著高于非TD组(P均< 0.05)。结论:DBH基因G444A多态性可能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TD的发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Β羟化酶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例耐拉米夫定慢乙肝病毒的分布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苏关关 杨丹红 赵年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9-351,358,共4页
目的 :观察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耐药株的分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型。方法 :用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前后的 YMDD变异 ,分析耐拉米夫定耐药株的分布及临床表型。结果 :16 8例耐拉米夫定慢乙肝病例中 4例为预... 目的 :观察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耐药株的分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型。方法 :用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前后的 YMDD变异 ,分析耐拉米夫定耐药株的分布及临床表型。结果 :16 8例耐拉米夫定慢乙肝病例中 4例为预存在突变株 ;16 4例为拉米夫定应用期间产生的耐药株 ,对其中病毒载量≥ 10 4拷贝/ ml的 12 8例耐药株作 YMDD变异检测 ,YVDD变异 4 2株、YIDD变异 2 0株、其它变异 6 6株。分属“指导意见”中临床情况良好 ,较轻与恶化的例数为 8∶ 10 8∶ 12。在非 YMDD变异组中的病毒载量中、高等级的例数分别是 5 6 ,10 ,而 YMDD变异组中、高等级的例数是 4 5 ,4 ,临床表型重的病例数非 YMDD变异组为 10例 ,而 YMDD变异组为 2例。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 YMDD变异株可以是预存在的 ,部分 YMDD变异株可能是由于因耐拉米夫定而选择性保留并成为优势株。非 YMDD变异组的临床表型重于 YMDD变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药理学 肝炎病毒 乙型 药物耐受性/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胞嘧啶耐药白色念珠菌的DNA与R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江秀秀 吕时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比较对 5 -氟胞嘧啶耐药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 DNA基因组与 RNA表达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耐药机理。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病例 16例 ,取阴道分泌物培养 ,提取菌株 DNA基因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法... 目的 :比较对 5 -氟胞嘧啶耐药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 DNA基因组与 RNA表达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耐药机理。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病例 16例 ,取阴道分泌物培养 ,提取菌株 DNA基因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法分析菌株的 DNA基因组的多态性 ,对分离菌株进一步做药敏试验 ,获得白色念珠菌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各 8株 ;提取菌株 R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RNA方法检测基因组的 RNA表达。结果 :临床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 DNA基因组指纹图无明显差异 ,但基因组的 RNA表达存在差异 ,与敏感菌株比较 ,耐药菌株基因组的 RNA出现条带数目的缺失或位置的改变。结论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耐药的原因之一是表型耐药 ,而非基因型耐药 ,敏感菌株与耐药菌株共有一套基因组 ,在致病环境发生改变时 ,基因组 RNA的表达转换 ,导致临床上表现出可逆耐药而非稳定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药物耐受性/遗传学 基因组 基因表达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理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12期194-194,共1页
0247565 遗传药理学展望/Kalow W∥Arch Pathol Lab Med.-2001,125(1).-77~80 医科图0247566 药物遗传学原理/Roden D M∥Epilepsia.-2001,42(Suppl 5).
关键词 遗传药理学 药物遗传学 展望 医科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中央核中脑通路参与慢性痛调控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董玉琳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82-82,共1页
本项目综合利用基于病毒的示踪、光遗传学、药物遗传学、行为学等技术观察杏仁中央核(CeA)-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特异性神经元通路(vlPAG)对慢性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①药物遗传学特异性激活vlPAG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后显著增加... 本项目综合利用基于病毒的示踪、光遗传学、药物遗传学、行为学等技术观察杏仁中央核(CeA)-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特异性神经元通路(vlPAG)对慢性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①药物遗传学特异性激活vlPAG内谷氨酸能神经元后显著增加了慢性痛小鼠的缩足阈值(PWTs)、旷场实验中央区活动时间(centertime%)和高架十字开臂活动时间(OAtime%),激活GABA能神经元后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PWTs、centertime%和OAtime%;②光遗传激活CeA-vlPAG通路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PWTs、centertime%和OA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旷场实验 药物遗传学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杏仁中央核 GABA能神经元 中央区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