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联合应用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晖 孙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9-1524,共6页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中药物联用情况的增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和药物安全性事件频发,这给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在系统归纳总结药物联用对HILI的影响,梳理其临床特征、发生过程和互... 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中药物联用情况的增多,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ILI)和药物安全性事件频发,这给中药新药研发和中医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目前,在系统归纳总结药物联用对HILI的影响,梳理其临床特征、发生过程和互作机制,尤其是研究中西药联用后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毒理学过程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不足。亟需进一步构建系统整合的研究体系,特别是在靶标分子、细胞间交流、组织间串扰和体内毒性评价等方面,开展更加精准、特异和早期的研究。通过临床与基础并行的病证基础研究,提出符合中医药理论和应用规律的HILI防控策略,将为提升病证场景下的中西药物联用水平提供基础支撑和可信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达喹啉与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联合应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丽 邹莉萍 +4 位作者 袁平 马瑶 蒋洪 付莉 吴桂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3-569,共7页
目的探索氯法齐明、贝达喹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和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91... 目的探索氯法齐明、贝达喹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和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91例,在含贝达喹啉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中,按照是否包含氯法齐明分为氯法齐明组(55例)和非氯法齐明组(36例),监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的第2、4、8、12、16、20、24、36周心电图。结果氯法齐明组(55例)有54.5%(30例)和非氯法齐明组(36例)有33.3%(12例)患者出现△QTcF≥60 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贝达喹啉联合其他一种延长QT间期药物,QT间期延长率为45.9%,贝达喹啉联合其他两种延长QT间期药物,QT间期延长率为5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法齐明组患者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氯法齐明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使用氯法齐明患者进行心脏症状的问询和心电图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多重耐药性 药物联合疗法 QT间期延长 药物不良反应 贝达喹啉 氯法齐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国防 孙丽珍 +2 位作者 雷建平 吴于青 叶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拉米夫定使用的疗程和疗效。方法将江西省胸科医院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14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73例(失访4例,69例获得随访)和对照组69例(失访6例,63例获得随访)。对照组抗结核治疗至满疗程后停药,拉米夫定治疗组在使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至18个月后停药,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HBV-DNA阴转率、结核病治愈率及失败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7。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4周内肝损伤率、总肝损伤率、死亡率分别为4.3%(3/69)、20.3%(14/69)、0.0%(0/69),均低于对照组[19.0%(12/63)、49.2%(31/63)、7.9%(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64,P=0.007;X2=15.176,P=0.000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抗结核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HBVDNA阴转率E24.6%(17/69)、21.7%(15/69)]均高于对照组[3.2%(2/63)、3.2%(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11,P=0.0005;X2=10.115,P=0.001)。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愈率(89.9%,62/69)高于对照组(73.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7,P=0.012);治疗失败率(4.3%,3/69)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972,P=0.01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可降低慢性HBV携带者眼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使用18个月后停用相对安全,可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药物疗法 肝炎 乙型 带病原状态 拉米夫定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蔡长春 李景苏 侯艳宁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78-679,共2页
目的评价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协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检测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清开灵注射液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及联合用药后的MIC值。结果7种大环内... 目的评价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协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分别检测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及清开灵注射液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及联合用药后的MIC值。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分别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后,对金葡菌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后的抑菌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与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提高对金葡菌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清开灵注射液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评价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合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璐 谢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50-2053,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原因是与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2种方法都各自存在着优缺点,进一步寻找和探索联合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原因是与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2种方法都各自存在着优缺点,进一步寻找和探索联合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方向。分析了各类联合治疗的进展,针对目前联合治疗方法及患者的选择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核苷类 核苷酸类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曾丹 于德禄 田荆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硫酸卷曲霉素(CPM)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合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 目的评价硫酸卷曲霉素(CPM)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合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82.5%,肺部病变吸收总有效率为93.7%,空洞闭合或缩小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61.9%,肺部病变吸收总有效率为73.0%,空洞变化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并用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结核药 卷曲霉素硫酸盐 药物疗法 联合 投药 吸入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降血脂药三联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燚炎 程卫东 +2 位作者 孙晓芬 杨光 颜建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60-4162,共3页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降血脂药三联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精神病医院康复中心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降血脂药三联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精神病医院康复中心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美金刚、阿托伐他汀和多奈哌齐;对照组加用多奈哌齐。两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易精神认知量表(MMSE)、行为量表(Blessed-Roth)、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升高,ADL和Blessed-Ro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3.3%和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5)。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降血脂药三联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联合用药不会影响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联合 痴呆 血管性 治疗结果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及其他联合治疗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欧阳敬中 周艳召 +4 位作者 朱瑞利 王征征 陈勋 周进学 李庆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5-930,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高复发的特点导致HCC患者长期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在HCC治疗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主要介绍了分子靶向药物与...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发展迅速,高复发的特点导致HCC患者长期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在HCC治疗中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主要介绍了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及其他联合治疗在HCC中的应用,指出当前HCC治疗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于系统治疗或局部治疗相关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抑制法 放射疗法 手术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药物联合治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豆姗姗 艾阳 陆思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5-1309,1314,共6页
目的探究舒巴坦(SUL)、头孢哌酮/舒巴坦(CFS)、替加环素(TIG)分别联合5种抗生素对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外活性。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3月,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MDR-AB菌株用于实验。采用棋盘法和微量... 目的探究舒巴坦(SUL)、头孢哌酮/舒巴坦(CFS)、替加环素(TIG)分别联合5种抗生素对7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外活性。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3月,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MDR-AB菌株用于实验。采用棋盘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UL、CFS、美罗培南(MER)、比阿培南(BPM)、亚胺培南(IPM)、TIG、多粘菌素B(PMB)和左氧氟沙星(LVX)单用及联用对70株M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药物联合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株MDR-AB对SUL、CFS、MER、BPM、IPM均表现为耐药。SUL、CFS、TIG与其他5种药物组合后表现为协同、相加或不相关作用,无拮抗作用。SUL+MER和CFS+MER、SUL+BPM和CFS+BPM、SUL+IPM和CFS+IPM、SUL+PMB和CFS+PMB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3.257、5.180、6.959,P>0.05)。SUL分别联合TIG、MER、BPM、IPM、PMB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01,P<0.05)。TIG分别联合MER、BPM、IPM、SUL、PMB和LVX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60,P<0.05)。TIG敏感菌株与耐药菌株联合LVX的FIC指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0,P<0.05)。结论 CFS治疗MDR-AB时SUL起主要作用;SUL及TIG联合MER的协同率较高;TIG+LVX对TIG耐药菌株的协同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药物疗法 联合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棋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萍 秦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9-879,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铂/治疗 草酸盐类/治疗 药物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1
作者 廖日房 温预关 袁沃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 ,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给予泛昔洛韦 5 0 0 mg tid口服 4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 ,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给予泛昔洛韦 5 0 0 mg tid口服 4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结果 治疗开始后第 6个月、12个月、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AL 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89.7% (2 6 / 2 9例 )、93.1% (2 7/ 2 9例 )和 93.1%、86 .2 % (2 5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6 4 .5 % (2 0 / 31例 )、71.0 % (2 2 / 31例 )和 6 1.3% (19/ 31例 )、5 1.6 % (16 / 31例 ) ,AL T复常率各时间段联合治疗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χ2值分别为 5 .2 9、4 .90和 8.4 8、8.2 9,P<0 .0 5和 P<0 .0 1,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意义。治疗后第 6个月、12个月和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血清 HBV DNA转阴率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6 .6 % (2 8/ 2 9例 )、89.7% (2 6 / 2 9例 )和 82 .8% (2 4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93.5 % (2 9/ 31例 )、80 .6 %(2 5 / 31例 )和 77.4 % (2 4 / 31例 )、6 7.7% (2 1/ 31例 )。各时间段 HBV DNA复常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 0例接受肝活检复查的患者中 ,分别有 16例 (80 % )和 8例 (40 % )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 (P<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药物联合疗法 泛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75
12
作者 郝利国 申宝忠 +2 位作者 李任飞 杨坡 陈赤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12-3815,共4页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很多患者确诊时多已达到晚期,出现转移,错过手术时机。近年来临床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治疗中晚期肺癌,其有效治疗依赖于放疗、化疗、消融...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很多患者确诊时多已达到晚期,出现转移,错过手术时机。近年来临床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治疗中晚期肺癌,其有效治疗依赖于放疗、化疗、消融、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的有效配合。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治疗手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联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顺铂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崔彦芝 陈逢生 +3 位作者 罗荣城 李爱民 伍婧 张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DDP)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组、顺铂单药组、索拉非尼联合顺铂组。索拉非尼和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细胞,以MTT法检测24、48、72、...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DDP)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组、顺铂单药组、索拉非尼联合顺铂组。索拉非尼和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细胞,以MTT法检测24、48、72、96h时间点药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24、48h时间点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率。在药物作用后24h,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Rh123)染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索拉非尼及顺铂单独应用对HepG2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低剂量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和G2期,且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单独应用顺铂和索拉非尼均能使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而联合组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药物作用后caspase-3活性增高,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顺铂能更好地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及caspase-3活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顺铂 肝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平 刘红梅 +6 位作者 任娟娟 李婷 林治光 金一 崔慧茹 孙秀佳 李春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考察联合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CLZ)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71例服用CLZ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CLZ及去甲氯氮平(N-CLZ)的血药浓度;并结合CLZ剂量、联合用药(氯硝西泮等12种药物)等情况,运用SPSS 17.0... 目的考察联合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CLZ)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71例服用CLZ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CLZ及去甲氯氮平(N-CLZ)的血药浓度;并结合CLZ剂量、联合用药(氯硝西泮等12种药物)等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联合用药对CLZ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CLZ剂量、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均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用氯硝西泮、帕罗西汀、文拉法新、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CLZ使用剂量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和喹硫平组的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舍曲林、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N-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LZ单用组中,CLZ剂量与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三者间两两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一些常用精神科药物对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患者的氯氮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联合药物疗法 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与以其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方案对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源源 孙宁玲 +9 位作者 张维忠 吴海英 张麟 余振球 张福春 向小平 刘惠亮 沈法荣 陶军 赵九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评价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美托洛尔、赖诺普利或氢氯噻嗪的联合用药方案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比较,其对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12周后血压达标百分比及安全性、耐受性情况。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结... 目的:评价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美托洛尔、赖诺普利或氢氯噻嗪的联合用药方案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比较,其对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12周后血压达标百分比及安全性、耐受性情况。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结果:(1)联合治疗12周后血压达标的百分比率: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氢氯塞嗪组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ment,ITT)人群为80.2%;联合美托洛尔组ITT人群为74.1%;联合赖诺普利组ITT人群为80.5%。(2)所有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的下降值:联合氢氯噻嗪组平均为16.8/10.6mmHg,联合美托洛尔组平均为16.6/10.7mmHg,联合赖诺普利组平均为18.0/12.8mmHg。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治疗14周平均下降24.8/17.5mmHg。其中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赖诺普利方案可以使舒张压快速下降,更早达标。(3)所有服药受试者(ITT集)中的服药依从性为: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组97.7%;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氢氯塞嗪组89.8%,联合美托洛尔组100.0%;联合赖诺普利组96.4%。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非洛地平单药组21.5%,联合氢氯噻嗪组16.3%,联合美托洛尔组20.0%,联合赖诺普利组29.4%。主要不良事件在非洛地平单药组为头痛,而在联合赖诺普利后主要不良事件为咳嗽。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单药具有较强的降压效果,而以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美托洛尔、赖诺普利或氢氯噻嗪的联合用药方案可使近80%高血压患者治疗达标,且安全性、耐受性好,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联合 非洛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文俊 原少斐 +4 位作者 孙洪雨 胡小钦 郑维锷 王玉斌 张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4,566,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166例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脾补...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对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166例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辨证方(1剂/d,最多8周)联合常规剂量的rHuEpo(10 000 U/次,皮下注射,3次/周,最多8周)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剂量的rHuEpo,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一般行为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可评价疗效者共11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5例和57例。治疗第2、4、6、8周治疗组患者的Hb、Hct水平(除治疗第6周的Hct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贫血治疗的有效率为76.4%,对照组为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均为(70±10)分,治疗后治疗组为(90±5)分,对照组为(8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uEpo联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辨证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rHuEpo治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药物疗法 联合 红细胞生成素 方剂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莘庄社区2007—2011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凌 钱岳晟 +1 位作者 朱鼎良 王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基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状况,为制定社区用药规范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库的资料,对2007—2011年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1)单药治疗比例从2007年的91.7%减少到2011年的74.7%,联... 目的了解社区基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状况,为制定社区用药规范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根据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库的资料,对2007—2011年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1)单药治疗比例从2007年的91.7%减少到2011年的74.7%,联合用药的比例从2007年的8.3%增加到2011年的25.3%,3种及以上的联合用药2011年仅占3.3%;(2)2007年最常用的制剂依次为传统的复方制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分别占44.7%、36.3%和5.8%,到2011年最常用的制剂依次为CCB、传统的复方制剂和ARB,分别占49.1%、24.0%和16.7%;(3)以硝苯地平片为例,5年中应用长效制剂增加了20.9%,短效的硝苯地平减少了29.3%;(4)国产的CCB和ARB制剂使用人数不断增加,2011年分别占95.7%和79.4%。结论社区的抗高血压治疗不足的现象较为明显,单药的应用比例较高;合理选药的水平在提高,CCB和ARB应用增多,传统的复方制剂应用减少;选择长效制剂理念逐渐增强;联合用药措施逐渐得到重视,应用比例在增加;国产制剂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社区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万义 宋安洋 周明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利尿剂、钙拮抗剂的不同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将最终完成试验的ISH患者95例分为4组,A组24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24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 目的探讨基于利尿剂、钙拮抗剂的不同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将最终完成试验的ISH患者95例分为4组,A组24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24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C组23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马来酸依那普利);D组24例(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螺内酯);以24h动态血压判定降压疗效;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动脉硬化指标;以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左心室质量作为靶器官损害指标。结果 4组治疗后较治疗前24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明显降低(P<0.01);baPWV明显减慢(P<0.01);C组较A、B和D组baPWV和舒张末左心室后壁厚度[(9.7±4.4)mmvs(10.5±4.0)mm、(10.7±4.5)mm和(10.3±4.7)mm,P=0.006]改变明显。结论老年ISH的治疗不仅要降低血压,而且应减少大动脉僵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药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药物疗法 联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与联合调脂:降脂幅度相同,获益却不同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书英 王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554-1556,共3页
本文论述了强化他汀与联合调脂在降脂效应、临床获益和安全性之间的差别,指出强化他汀不同于联合调脂;其次强调强化他汀在概念上不同于强化降脂,临床实践中强化他汀的提法更为适合。
关键词 他汀 强化治疗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比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志 李静 +4 位作者 高敬 范振兴 王艳玲 谭静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调脂治疗方案对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心脏科166例确诊为ACS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男性86例,女性80例,年龄80~88(83.8±2.3)岁,随机分为联合治... 目的探讨不同调脂治疗方案对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心脏科166例确诊为ACS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男性86例,女性80例,年龄80~88(83.8±2.3)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84例(阿托伐他汀10mg/d+依折麦布10mg/d)和双倍剂量组82例(阿托伐他汀20mg/d)。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终点事件。结果随访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双倍剂量组[(2.5±1.4)mg/L vs(2.1±1.5)mg/L,P=0.033],随访1年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差异(23.8%vs 19.0%,P=0.473)。随访终点,2组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血管化治疗)、脑卒中和肌痛/肌无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心血管风险与双倍剂量组患者无明显差异(HR=1.12,95%CI:0.51~2.55,P=0.743)。结论对于老老年ACS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以取得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近似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降血脂药 药物疗法 联合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