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注入)式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间质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传俊 蒋欣泉 张志愿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将一定的赋形剂负载抗癌药物制备成缓释系统,经不同方式植(注)入肿瘤或瘤周组织间质中,或直接植入肿瘤术后瘤床,实施局部化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反应。该给药方式称为间质化疗,可用于保存器官外形和功能而替代手术疗法,尤... 将一定的赋形剂负载抗癌药物制备成缓释系统,经不同方式植(注)入肿瘤或瘤周组织间质中,或直接植入肿瘤术后瘤床,实施局部化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反应。该给药方式称为间质化疗,可用于保存器官外形和功能而替代手术疗法,尤其适用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和瘤床植入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口腔肿瘤大多位置表浅和直观,便于作间质缓释系统的植入,应为植(注)入式缓释系统局部间质化疗的最佳适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缓释系统 间质化疗 肿瘤 化疗 植入式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宋阳(综述) 张明亮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16,共5页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 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的一线用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存在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长期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等缺点,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降低了依从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眼内药物递送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逐渐释放药物的原理,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抗VEGF药物,显著减少患者的注射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目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研究仍不成熟,多种眼部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正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根据设计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微型泵-眼外储存给药系统、可生物降解植入物和不可生物降解植入物3大类,每种类型均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就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抗VEGF药物缓释系统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腔注射 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系统促进颌面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全力 夏露 +2 位作者 赵丽丽 王培志 田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缓释系统加速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3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分别覆盖bFGF/胶原复合膜和bFGF/藻酸钙凝胶,对照...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缓释系统加速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32只成年新西兰兔制备下颌骨线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骨折处分别覆盖bFGF/胶原复合膜和bFGF/藻酸钙凝胶,对照组仅涂布50μg bFGF,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生长因子和缓释系统。术后2、4、8、12周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bFGF缓释系统实验组骨折处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bFGF在骨折愈合8周后仍有高强度表达,骨折区有大量血管生成;空白对照组2周时bFGF有较弱的表达,4周后bFGF的表达不明显。bFGF/胶原复合膜组和bFGF/藻酸钙凝胶组实验组间成骨速度、血管形成量和bFGF的表达情况无显著差异,胶原的降解速度快于藻酸钙凝胶。结论:bFGF缓释系统能在骨折愈合期间持续释放bFGF生长因子,并加快下颌骨骨折的愈合速度,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原膜 藻酸钙凝胶 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维甲酸缓释系统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原公强 董晓光 +2 位作者 陈楠 刘爱明 王身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缓释系统(DexDDS)和维甲酸缓释系统(RADDS)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只兔随机分为7组,A^E组建立PVR模型,A、B组为对照组,C、D、E组分别植入DexDDS、RADDS、DexDDS+RADDS,观察术眼前后段变...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缓释系统(DexDDS)和维甲酸缓释系统(RADDS)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只兔随机分为7组,A^E组建立PVR模型,A、B组为对照组,C、D、E组分别植入DexDDS、RADDS、DexDDS+RADDS,观察术眼前后段变化;F、G组植入DexDDS或RADDS,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检测各组玻璃体中Dex和RA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A、B组术眼术后前后段反应重,E组反应最轻,C、D组为中度反应。F、G组未见毒性作用;DexDDS在植入后1周即达到较高质量浓度并持续到6周,而RADDS在植入后6周质量浓度达到高峰并持续到8周。结论DexDDS和RADDS玻璃体腔内植入安全,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P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维甲酸 药物缓释系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在新型缓释系统中的释药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林 胡艾希 +1 位作者 谭英 陈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用二醋酸纤维素对含萘普生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IPA-co-MAA)亲水凝胶包膜,并在模拟人体环境中对萘普生进行缓释实验。建立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系统,以研究抗炎药萘普生在该系统中的释放规律。实验发现,系统中的萘普生在体... 用二醋酸纤维素对含萘普生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IPA-co-MAA)亲水凝胶包膜,并在模拟人体环境中对萘普生进行缓释实验。建立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系统,以研究抗炎药萘普生在该系统中的释放规律。实验发现,系统中的萘普生在体温37℃缓释平缓均匀,胃液酸性环境中释放率为2%~5%,在肠液中性环境下的释放率高于胃液;且释药率随着致孔剂(PEG)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在致孔剂含量为50%时的释放率可达40%。新型药物缓释系统可以较好的减少萘普生在胃液中的副作用,具有靶向释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凝胶 萘普生 二醋酸纤维素 致孔剂 新型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新型热种子的研制
6
作者 何宝平 杨家宽 +2 位作者 杨述华 肖波 周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5-738,共4页
以NH4HCO3作为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作具有生物涂层的多孔LiFe5O8-CaO-SiO2-P2O5系统磁性陶瓷。对陶瓷样品进行XRD分析和磁性能检测以及药物负载和缓释实验。磁强计检测显示陶瓷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能达到32.23emu/g、61Oe... 以NH4HCO3作为造孔剂,通过烧结法制作具有生物涂层的多孔LiFe5O8-CaO-SiO2-P2O5系统磁性陶瓷。对陶瓷样品进行XRD分析和磁性能检测以及药物负载和缓释实验。磁强计检测显示陶瓷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能达到32.23emu/g、61Oe,可以作为温热疗法中使用的热种子;药物缓释实验则显示样品具有药物缓释功能。该多孔磁性生物陶瓷因为同时具有磁热效应和药物缓释功能,可以将抗癌药物治疗作为温热疗法的辅助手段,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涂层 温热疗法 热种子 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氧基酸缓释药物系统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潘仕荣
7
作者 陈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5-15,共1页
聚α-氧基酸缓释药物系统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潘仕荣由潘仕荣教授等人完成的聚α-氨基酸缓释药物系统的研究,成功地合成了聚α-氨基酸,即白氨酸-谷氨酸甲酯-谷氨酸共聚物(甲)和白氨酸-谷氨酸的苄酯共聚物(乙)并研究了它们的生... 聚α-氧基酸缓释药物系统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潘仕荣由潘仕荣教授等人完成的聚α-氨基酸缓释药物系统的研究,成功地合成了聚α-氨基酸,即白氨酸-谷氨酸甲酯-谷氨酸共聚物(甲)和白氨酸-谷氨酸的苄酯共聚物(乙)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降解性,其生物降解性取决于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药物系统 课题负责人 聚α-氨基酸 共聚物 生物降解性 白氨酸 体外释药 释药速率 药物溶解度 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受体拮抗剂缓释系统抑制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志杰 刘平 +1 位作者 郝静 李志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缓释系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囊袋内植入空白缓释系统)及C组(囊袋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术后8... 目的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缓释系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后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囊袋内植入空白缓释系统)及C组(囊袋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术后8周对3组兔眼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内皮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并检测房水中IL-1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12周A、B、C组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分别为10、10、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C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4、28、56d,C组IL-1质量浓度与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14、28、56d,A组和B组比较IL-1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C组兔眼晶状体后囊膜细胞增生不活跃,未发现眼内毒性反应。结论后房内植入IL-1ra缓释系统,可明显抑制房水中的IL-1质量浓度,可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受体拮抗剂 药物缓释系统 后发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可降解缓释系统释药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战孝 王小鹏 陈天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55-1757,共3页
多腔体的微型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药物缓释系统是一种新型给药技术,其载体结构是利用MEMS工艺的制备特点,结合药物释放的要求和高分子聚合物生物降解特性进行设计的。为了达到该系统在体内长期释药的性能,对释药载体的结构进行参数优化... 多腔体的微型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药物缓释系统是一种新型给药技术,其载体结构是利用MEMS工艺的制备特点,结合药物释放的要求和高分子聚合物生物降解特性进行设计的。为了达到该系统在体内长期释药的性能,对释药载体的结构进行参数优化是十分必要的。基于面溶蚀的MonteCarlo溶蚀模型,建立了具有多腔体的微型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给药载体的释药模型,并对不同结构形式的药物缓释系统载体进行了释药过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微型给药载体给药效果也不同。仿真结果对微型给药载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系统 释药模型 MONTE callo方法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自制珊瑚人工骨缓释体系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进城 尹庆水 +4 位作者 林骏 黄华扬 丁焕文 张余 李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289,共4页
目的研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缓释体,并分析其体外药物缓释对人U-2OS骨肉瘤细胞、骨转移乳腺癌细胞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人工... 目的研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缓释体,并分析其体外药物缓释对人U-2OS骨肉瘤细胞、骨转移乳腺癌细胞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人工骨缓释体,将复合人工骨浸入模拟体液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其体外抑瘤作用。结果顺铂分布均匀于复合人工骨孔隙内,除8周浸提液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率为29.92%外,其余浸提液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结论该缓释体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在8周内对骨肿瘤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珊瑚羟基磷灰石 药物缓释系统 骨肉瘤 肿瘤转移 乳腺肿瘤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梦璐(综述) 董艾萌 原慧萍(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0,共4页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于常规滤过性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AGV作为异物常会引起滤过区瘢痕组织增生,包裹引流盘,从而抑制房水外流,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尽管AGV植入...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于常规滤过性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AGV作为异物常会引起滤过区瘢痕组织增生,包裹引流盘,从而抑制房水外流,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尽管AGV植入术中和术后多次注射抗代谢药物可抑制术后滤过区瘢痕化,但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且会引起相应并发症,因此需要对AGV进行改进,避免反复注射药物,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同时减轻AGV的异物反应。最近,Ologen胶原蛋白、聚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凝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天然蛋白页岩等新型材料及技术的应用为抑制AGV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选择。本文从AGV引流盘材料的发展、AGV联合新型材料药物缓释系统的构建、AGV引流盘结构的改进等方面对抑制滤过区瘢痕化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药物缓释系统 滤过道 瘢痕形成 材料改进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林琳 盛艳娟(综述) 王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根据DME的严重程度及水肿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力至关重要。目前,DME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根据DME的严重程度及水肿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的视力至关重要。目前,DME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内注射、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应用、玻璃体手术及联合治疗方法等,但每种疗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以及玻璃体腔内注药和植入药物缓释系统均为破坏性治疗方式,对已损坏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功能和结构无法挽救,因此应尽早发现和诊断DME,尽量选择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本文对DME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黄斑水肿 视网膜 激光光凝 药物缓释系统 玻璃体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聚乳酸己内酯载药静电纺丝膜的抗兔眼滤过泡瘢痕化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玉强 王卓实 +3 位作者 徐玲 吴建国 赵军 何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5-590,共6页
背景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形成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局部使用抗瘢痕形成药物的方法来保持滤过道的开放,但药物可引起并发症。研究证实,聚乳酸己内酯(PLCA)材料制作的静电纺丝膜可作为负药载体以达... 背景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形成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局部使用抗瘢痕形成药物的方法来保持滤过道的开放,但药物可引起并发症。研究证实,聚乳酸己内酯(PLCA)材料制作的静电纺丝膜可作为负药载体以达到药物缓释的目的,但其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尚未证实。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层间填充负载曲安奈德(TA)静电纺丝膜在兔眼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化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测其表面超微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体外药物缓释性能。采用前房注射卡波姆法制备单眼青光眼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新西兰白兔均行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个组,每组8只眼。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PLCA静电纺丝膜组和羊膜组在术中于巩膜瓣下分别植入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PLCA静电纺丝膜或羊膜。TA组术眼术毕在结膜下注射40mg/mlTA溶液而术中不植入任何植片,单纯小梁切除术组仅行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248和12周测量术眼眼压,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滤过泡的形态变化;于术后12周制备术眼滤过泡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检查各组术眼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制备的PLCA静电纺丝纤维直径为0.5~1.5p,m,呈空间立体网状结构,而TA/PLCA静电纺丝膜结构与PLCA静电纺丝膜相近,可体外缓释药物14d。单纯小梁切除组术眼滤过泡于术后8周前全部消失,术后12周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8只眼均存在功能性滤过泡,PLCA静电纺丝膜组中维持功能性滤过泡者5只眼,羊膜组和TA组中分别为4只眼。术后12周各组术眼的眼压明显不同,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术眼眼压最低,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眼眼压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12周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组术眼滤过道存在,滤过腔表面上皮化;PLCA静电纺丝膜组、羊膜组、TA组术眼滤过腔存在微小空隙,可见周围组织增生,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滤过腔消失,组织增生呈瘢痕化。结论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具有纳米级微观结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较好。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下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植入可明显抑制手术区滤过腔瘢痕化,可能是TA抑制瘢痕作用与静电纺丝膜支架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治疗 小梁切除术 聚乳酸己内酯/化学 曲安奈德/药物 增生 药物缓释系统 TA/PLCA载药静电纺丝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纳米粒制备及在兔眼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费文雷 陈家祺 +2 位作者 庞志清 全大萍 陈庆全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研究FK5 0 6 PLGA纳米粒溶液滴眼时在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和分布。方法 以盐析法制备FK 5 0 6 PLGA纳米粒 ,进行形态和粒径大小考察。酶联免疫方法检测FK5 0 6 PLGA纳米粒滴眼后 ,全血和眼组织FK5 0 6含量。结果 FK5 0 6 PLGA纳... 目的 研究FK5 0 6 PLGA纳米粒溶液滴眼时在眼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和分布。方法 以盐析法制备FK 5 0 6 PLGA纳米粒 ,进行形态和粒径大小考察。酶联免疫方法检测FK5 0 6 PLGA纳米粒滴眼后 ,全血和眼组织FK5 0 6含量。结果 FK5 0 6 PLGA纳米粒均匀圆整 ,粒径为 166 5 6nm± 5 3 96nm。FK5 0 6纳米粒 10 μg滴眼后 ,16h内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 15~ 2 9ng/mL。FK5 0 6在角膜组织中含量最高 ,结膜中药物质量浓度次之 ,角膜、结膜和巩膜组织均可测到有效治疗质量浓度的KF5 0 6。全血中未检测到FK5 0 6(低于 0 3ng/mL)。 结论 FK5 0 6 PLGA可以促进和延长眼局部的FK5 0 6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纳米粒 制备 眼组织 分布 药代动力学 药物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在动物生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邹勇 唐永兰 +2 位作者 苏万国 钱永清 何锡忠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甲壳素 动物 生长过程 调节作用 衍生物 药物缓释系统 抗凝血活性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ADM-PLGA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荣子杰 杨联军 +4 位作者 张赞杰 伍国峰 张西兵 王健 朱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59-3562,共4页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ADM-PLGA-NHAC)对兔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骨肉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提供新策略。方法: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髁骨缺损模型,A组骨缺...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ADM-PLGA-NHAC)对兔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骨肉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提供新策略。方法: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髁骨缺损模型,A组骨缺损旷置,B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NHAC),C组植入ADM-PLGA-NHAC。术后第12周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X线检查及Micro-CT3维重建观察,对各组标本的骨缺损区域进行X线评分及BMD值比较。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B、C两组骨缺损修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B、C两组植入材料广泛降解,均出现大量新生骨,而A组仅可见少量散在新生骨。结论:载ADM-PLGA微球的NHAC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理想的骨肿瘤术后重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药物缓释系统 骨缺损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涂运输 李平华 宋文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1-663,共3页
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PLA)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一大进展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和可塑性等生物学特性 ,可用于制作眼内药物缓... 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PLA)及其共聚物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一大进展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和可塑性等生物学特性 ,可用于制作眼内药物缓释系统 ,治疗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移植、眼内容炎等眼科各种疾病。主要介绍了PLA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缓释药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