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玲 黄海潇 +5 位作者 张浩 熊国林 邢爽 华平 从玉文 罗庆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element,ARE)和SEAP报告基因的细胞筛选模型,用此模型对金雀异黄素、芹菜苷配基、儿茶素、茨非醇4种化合物进行活性比较,观察上述化合物拮抗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寻找具有强抗氧化活性...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element,ARE)和SEAP报告基因的细胞筛选模型,用此模型对金雀异黄素、芹菜苷配基、儿茶素、茨非醇4种化合物进行活性比较,观察上述化合物拮抗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寻找具有强抗氧化活性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构建重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ARE-TAL-SEAP与对照载体分别转染HEK-293细胞,检测上述黄酮类化合物作用后对SEAP的活性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加入25μmol.L-1H2O2进行氧化损伤的HEK-293细胞中,加入100μmol.L-1的4种化合物进行比较时金雀异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最强,金雀异黄素诱导SEAP的最大表达水平较对照孔升高1.3倍;加入25μmol.L-14种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时茨非醇的抗氧化作用最强,茨非醇诱导SEAP的最大表达水平较对照孔升高1.5倍。结论利用此模型可以检测H2O2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可筛选到抗氧化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反应元件 报告基因 药物筛选模型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DNA回旋酶为靶点的抗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利岩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89,108,共5页
DNA回旋酶是细菌特有的一种拓扑异构酶,它能够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共价闭合环状DNA转变为负超螺旋DNA,从而维持细菌体内正常的超螺旋水平。目前发现,主要有两类化合物可抑制回旋酶的活性,一种是喹诺酮类化合物,一种是... DNA回旋酶是细菌特有的一种拓扑异构酶,它能够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共价闭合环状DNA转变为负超螺旋DNA,从而维持细菌体内正常的超螺旋水平。目前发现,主要有两类化合物可抑制回旋酶的活性,一种是喹诺酮类化合物,一种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前者主要是抑制DNA-酶复合物的形成,后者主要是抑制ATP水解和超螺旋反应的偶联。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以DNA回旋酶为靶点的抗细菌药物的定向筛选模型,并加以初步筛选。初筛阳性物质用纯化的DNA回旋酶A亚基和B亚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回旋酶 超螺旋DNA 抗菌素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报告基因和干扰素-α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陈振花 吕秋军 +3 位作者 温利青 叶棋浓 曹颖林 周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 建立基于报告基因和干扰素 α(Interferon α)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用于筛选具有IFN α样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构建带有ISRE(IFN αstimulatedresponseelement)靶序列和报告基因的诱导性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血管内皮细... 目的 建立基于报告基因和干扰素 α(Interferon α)信号通路的药物筛选模型,用于筛选具有IFN α样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构建带有ISRE(IFN αstimulatedresponseelement)靶序列和报告基因的诱导性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 (ECV304 )中,筛选报告基因碱性磷酸酶(SEAP)表达受IFN α诱导的阳性克隆。选取相关的细胞因子干扰素 β、干扰素 γ和生长因子甲状旁腺素(PTH)进行模型特异性考察。结果 ECV304细胞中SEAP的表达受IFN α的诱导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IFN α的最高诱导表达率是IFN β最高诱导表达率的 9 0倍、IFN γ的 8 8倍、PTH的 9 1倍,具有相对特异性。IFN α对ECV304细胞无增殖作用。本方法的Z' 因子为 0 8,说明此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论 本模型的SEAP基因表达水平能够被其特异性配体强诱导表达,利用此模型在 96孔板上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EAP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可筛选具有IFN α样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 干扰素-Α 信号通路 药物筛选模型 报告基因 ECV304细胞 特异性 诱导表达 阳性克隆 基因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代谢靶点蛋白hPPARγ-LBD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的研究
4
作者 段雯 李伟 +5 位作者 靳红卫 夏铸 程训官 张昕宇 郑小红 余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脂代谢靶点蛋白hPPARγ-LBD重组蛋白进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方法。方法:采用pReceiver-B01-PPARγ-LBD表达质粒转至E.coliBL_(21)(DE_3)细胞,进行表达与纯化得到可溶性靶点蛋白hPPARγ-LBD重组蛋白,以罗格列酮为hPPARγ-LB... 目的:建立一种以脂代谢靶点蛋白hPPARγ-LBD重组蛋白进行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方法。方法:采用pReceiver-B01-PPARγ-LBD表达质粒转至E.coliBL_(21)(DE_3)细胞,进行表达与纯化得到可溶性靶点蛋白hPPARγ-LBD重组蛋白,以罗格列酮为hPPARγ-LBD的阳性配体,以GW9662作拮抗剂,采用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SEC-HPLC)测定hPPARγ-LBD重组蛋白与配体药物的结合活性。结果:在优化条件(16℃、0.6mmol/LIPTG、诱导20h)下,能可溶性表达hPPARγ-LBD重组蛋白;经镍亲和色谱纯化后,以每升LB培养基计可获得41mg、纯度为95%的hPPARγ-LBD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与罗格列酮特异性结合率约65%,K_d值为625nmol/L;与德氮吡格(Tetrazanbigen,TNBG)特异性结合率约60%,K_d值为1000nmol/L。结论:本文基于脂代谢靶点蛋白hPPARγ-LBD建立了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稳定、安全及简便,能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代谢 靶点蛋白 hPPARγ-LBD 抗肿瘤药物 药物筛选模型 罗格列酮 德氮吡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涡虫头部再生构建促再生药物筛选模型
5
作者 韩亚鹏 陈德来 +4 位作者 许姝娟 史红全 张小霞 祁小东 文小东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5期1-5,10,共6页
为了能够有效地筛选促组织再生药物,建立一种促再生涡虫药物筛选模型。采用丹参注射液、天麻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N-N-二甲基乙酰胺等几种药物对日本三角涡虫头部的再生时间的影响作用,分析了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 为了能够有效地筛选促组织再生药物,建立一种促再生涡虫药物筛选模型。采用丹参注射液、天麻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N-N-二甲基乙酰胺等几种药物对日本三角涡虫头部的再生时间的影响作用,分析了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对不同药物的差异性反应。结果显示同种药品在同一浓度下对不同日本三角涡虫个体的再生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下对日本三角涡虫的再生时间影响显著(P<0.05),不同药物之间对日本三角涡虫的再生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对不同药物反应灵敏,不同药物对涡虫头部再生有不同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再生药物筛选的一种生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再生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yrp1a转基因斑马鱼构建色素障碍性疾病药物筛选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力 裴思然 +3 位作者 吴华丽 赵庆顺 彭继先 尚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0-743,共4页
为了能够有效地筛选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药物,建立一种转基因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采用斑马鱼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a,tyrp1a)基因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构建出tyrp1a转基因... 为了能够有效地筛选治疗色素障碍性疾病药物,建立一种转基因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采用斑马鱼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a,tyrp1a)基因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构建出tyrp1a转基因斑马鱼,使绿色荧光能够特异性表达在斑马鱼黑素细胞部位。分别给予斑马鱼促进黑素合成的药物N-苯基硫脲(Nphenylthiourea,PTU)和抑制黑素合成的药物黑素细胞刺激素(alpha-melna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检测药物对斑马鱼黑素合成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影响。结果显示,PTU可以抑制斑马鱼黑素细胞黑素合成作用,并且降低转基因斑马鱼绿色荧光蛋白表达。α-MSH可以促进斑马鱼黑素细胞黑素合成作用,并促进转基因斑马鱼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的可以用于色素性障碍疾病药物筛选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tyrp1a 色素障碍性疾病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保肝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及中草药保肝药理与免疫调节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7
《中国水产》 2013年第5期32-32,共1页
2月28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担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鱼类保肝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及中草药保肝药理与免疫调节研究”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关键词 药物筛选模型 免疫调节 中草药 保肝 药理 鱼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国际科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宝峰 单宏丽 +3 位作者 周宇宏 龚冬梅 董德利 杜智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 ,以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在细胞水平给予传统诱发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 ,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应用乌头碱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APD)、钠电流 (I... 目的 建立一种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 ,以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在细胞水平给予传统诱发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 ,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应用乌头碱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APD)、钠电流 (INa)、L 型钙电流 (ICa L)、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及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的变化。结果 应用乌头碱 1μmol·L-1使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 90 %复极化动作电位时程(APD90 )从给药前的 ( 15 0 2 3± 7 0 2 )ms延长至 ( 2 3 6 0 3±2 3 2 2 )ms(n =8,P <0 0 1)。应用奎尼丁 10 μmol·L-1后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与乌头碱组比较 ,APD90 进一步延长 (n =6,P <0 0 5 ) ,但应用维拉帕米 10 μmol·L-1后被乌头碱延长的APD恢复近于正常 ,在乌头碱的作用下 ,除极电压为 0mV时ICa L从 ( 72 7 9± 178 0 ) pA增加至 ( 10 82 1± 2 2 2 2 ) pA(n =6,P <0 0 1) ;钠电流 (INa)在 - 5 0mV刺激电压下从( 2 5 4± 5 5 3 ) pA增加至 ( 45 3 0 2± 475 1) pA(n =4,P <0 0 5 ) ;IK1在 - 12 0mV的刺激电压下 ,Ik1的内向成分从( 2 0 0 7 1± 3 5 9 3 ) pA增加至 ( 2 3 17 7± 40 1 8)pA(n =10 ,P <0 0 1) ;奎尼丁、维拉帕米对乌头碱诱发的钠电流和钙电流增加有抑制的作用。结论 乌头碱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 药物筛选模型 离子通道 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生物打印药物筛选生理病理模型平台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绍华 徐浩 +1 位作者 王拥军 梁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02-1908,共7页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法,通过3D生物打印相关的组织模型,在疾病建模和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墨水相对匮乏,体外制造的组织器官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是制约3D生物打印药物筛选平台建立及快速发展...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法,通过3D生物打印相关的组织模型,在疾病建模和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而生物墨水相对匮乏,体外制造的组织器官的存活时间相对较短,是制约3D生物打印药物筛选平台建立及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将3D生物打印药物筛选生理病理模型应用在血管、心脏、肝脏、肾脏、肿瘤等领域。与传统的生物制造方法相比,3D生物打印技术具有选择范围广、筛选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手段,在药物研发中前景广阔。在中医中药领域,它可以加快中医中药的深入研究,利于发现中医中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但该技术仍然存在缺陷,目前3D生物打印仍然缺乏有说服力的产品,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其构造出的模型在药物的研究中具备和体内一致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生物打印 药物筛选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晓辉 洪斌 +3 位作者 王丽非 杨媛 司书毅 李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 建立靶向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LA-1)调控序列的药物筛选模型,为筛选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剂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CLA-1上游调控序列,构建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GL3-CLAP,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 目的 建立靶向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LA-1)调控序列的药物筛选模型,为筛选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剂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CLA-1上游调控序列,构建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GL3-CLAP,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筛选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剂。结果 建立了CLA-1表达上调剂筛选模型,pGL3-CLAP与阴性对照pGL3-Basic组间差异显著(P<0.001),变异系数(CV)不超过10%。对124个化合物和800个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筛和复筛,1个化合物和3个菌株发酵液为阳性。结论 该系统可有效地应用于人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剂的高通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药物筛选模型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快速筛选抗HIV药物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祥凤 曾耀英 李海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体外快速筛选抗H I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荧光染料钙荧光素(Cal-ce in-AM)标记H IV感染的慢性H9细胞(H9/H IV-1ⅢB)与不同稀释浓度的药物作用后,与靶细胞MT-2细胞混合培养,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T-2和H9/H IV-1ⅢB融... 目的:介绍一种体外快速筛选抗H IV药物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荧光染料钙荧光素(Cal-ce in-AM)标记H IV感染的慢性H9细胞(H9/H IV-1ⅢB)与不同稀释浓度的药物作用后,与靶细胞MT-2细胞混合培养,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MT-2和H9/H IV-1ⅢB融合细胞的变化;孵育3 d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H IV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和H IV-1p24抗原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培养上清p24抗原含量的变化。结果:药物(双黄连粉针剂)能够抑制MT-2和H9/H IV-1ⅢB细胞融合(双黄连粉针剂抑制融合的EC50为3.18 mg/L,选择指数SI大于314.5);能够保护H IV感染细胞的死亡(EC50为10.59 mg/L,SI大于94.43)和减少H IV-1p24抗原的表达(EC50为23.29 mg/L,SI大于42.9)。结论:运用此方法4~6 h即可初步判断药物是否具有抗H IV的作用,此方法可简便直观,敏感快速进行抗H IV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模型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进展及新药开发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慧 于建荣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89-94,共6页
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目前药物筛选模型已经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器官和组织水平发展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创新药物的发现都离不开采用适当的药物作用靶点对大量化合物样品进行... 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目前药物筛选模型已经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器官和组织水平发展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创新药物的发现都离不开采用适当的药物作用靶点对大量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而且筛选规模越大,发现新药的机会就越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质组学、组合化学等的发展.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应运而生。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是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药物筛选 新药开发 技术进展 先导化合物 药物筛选模型 分子水平 计算机技术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β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付水 山松 +5 位作者 刘孝荣 李志斌 吕建新 鲁先平 宁志强 王小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PDGFR-β)为靶标的特异及灵敏的细胞模型体系,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抑制剂的筛选和研究。方法构建人的PDGFR-β... 目的建立针对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PDGFR-β)为靶标的特异及灵敏的细胞模型体系,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抑制剂的筛选和研究。方法构建人的PDGFR-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DGFR-β,将其转染至NIH 3T3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并对其进行功能学鉴定及应用;应用瞬时转染PDGFR-β的HeLa细胞,建立PDGF依赖性的受体磷酸化细胞模型。结果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稳定转染人PDGFR-β的NIH 3T3细胞获得了PDGF依赖性的细胞增殖特征;HeLa细胞经瞬时转染PDG-FR-β后,可以检测出明显的PDGF依赖性的受体酪氨酸磷酸化。通过应用已知PDGFR-β抑制剂及自行合成化合物,确证了以上细胞模型具有机制针对性特征。结论所构建并确证的细胞模型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较高通量的PDGFR-β和其它RTK抑制化合物的体外筛选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受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NIH 3T3细胞 HeLa细胞 药物筛选模型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R激动剂模型的建立及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筛选
14
作者 吴文亮 黄建安 +4 位作者 刘仲华 杨新河 袁勇 黄浩 杨文波 《茶叶通讯》 2017年第3期7-12,16,共7页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激动剂药物筛选模型,并用该模型筛选出具有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合成LDLR启动子片端(189bp),克隆入含有萤火虫荧光素梅报告基因的p GL3-basic载体中,构建了重组报告基...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激动剂药物筛选模型,并用该模型筛选出具有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合成LDLR启动子片端(189bp),克隆入含有萤火虫荧光素梅报告基因的p GL3-basic载体中,构建了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 GL3-LDLR,以p RL-TK为内参质粒,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以降脂药物辛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物,优化反应条件,再应用该模型对8种黑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对荧光素酶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且呈一定剂量的依赖性,Z′因子为0.72,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双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并发现待测黑茶均有一定的激动活性,其中金花天成茶对模型的激活值最高,激活值达1.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药物筛选模型 黑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T3转录调节的筛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卫京 吕秋军 +2 位作者 温利青 郭绍明 陈媛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 依据造血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转录因子STAT3的转录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靶向STAT3转录调节的筛药模型 ,用此模型筛选具有G CSF样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构建诱导性表达载体 pTKS3 CAT并转染入表达G CSF受体的NFS 6 0... 目的 依据造血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转录因子STAT3的转录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靶向STAT3转录调节的筛药模型 ,用此模型筛选具有G CSF样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构建诱导性表达载体 pTKS3 CAT并转染入表达G CSF受体的NFS 6 0不依赖细胞 ,筛选报告基因CAT表达受rhG CSF诱导的阳性克隆 ,采用ELISA法检测化合物对CAT表达活性的影响。同时 ,对模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结果 在转染有重组质粒的NFS 6 0不依赖细胞中 ,CAT表达受rhG CSF诱导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EC50 等于 0 0 44nmol·L-1,而rhEPO不能诱导CAT表达。结论 以上模型的CAT基因表达活性能够被其特异性配体强诱导表达 ,利用此模型在 96孔板上用ELISA法测定CAT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可筛选具有G CSF样活性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G-CSF 药物筛选模型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单次和多次给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继红 孔焕育 +3 位作者 王卫国 曹莹 顾为望 庞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5-37,I001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是否同时适用抗高血压药物单次给药的快速评价和连续给药的降压效果评价。方法SHR大鼠分组给药后,用Powlab/16sp测量单次和多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HR大鼠SAP、DAP、BMP和HR的变化。结果卡托普利单次给药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是否同时适用抗高血压药物单次给药的快速评价和连续给药的降压效果评价。方法SHR大鼠分组给药后,用Powlab/16sp测量单次和多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SHR大鼠SAP、DAP、BMP和HR的变化。结果卡托普利单次给药1~2 h内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P〈0.05),而连续给药随着给药时间延长给药28 d降压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既可用于降压药连续给药的药效学评价,也适用于单次给药的降压药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自发性高血压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茵 孙志广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6期28-30,共3页
本文利用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在基因、分子、细胞、整体水平建立动物模型用于中医药理论及中药复方研究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中医药 动物模型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对家蚕血球密度和精细胞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徐欣 郭晓琪 +3 位作者 崔海波 杨洋 刘庆信 崔为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0-945,共6页
为探讨家蚕作为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试验的模型动物的可能性,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家蚕血球密度、5种血球比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细胞变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能显著降低家蚕血球密度,抑制血球增殖;对原白血球和颗... 为探讨家蚕作为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试验的模型动物的可能性,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家蚕血球密度、5种血球比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细胞变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能显著降低家蚕血球密度,抑制血球增殖;对原白血球和颗粒细胞的比率基本无影响,但使浆细胞比率极显著升高,使小球细胞和拟绛色细胞的比率下降;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变形成熟过程也具有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初步确定环磷酰胺抑制家蚕血球增殖和精细胞发育的适宜注射剂量为每克蚕体质量200μg(即200μg/g),适宜添食剂量为500μg/g,高于对哺乳动物的有效剂量。研究结果证明环磷酰胺对低等动物家蚕的细胞分裂和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在高等动物中的作用相同或相似,因此,家蚕有望成为环磷酰胺类似化疗药物、免疫抑制药物和不育模型药物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环磷酰胺 血球增殖 精细胞发育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伪狂犬病毒的中草药筛选的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天宁 何月英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猪伪狂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猪场中发病率高,流行较为广泛,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文章从药物筛选方法、中草药抗病毒机理和中草药研究,阐述了中草药抗猪伪狂犬病毒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中草药 药物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在干细胞研究中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锦 谢超 裴雪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端粒酶的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复制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干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因素包括生长因子、基因调控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利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修饰干细胞 ,可有效地体外长期扩增并维持某些干 /祖细... 端粒酶的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和复制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干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因素包括生长因子、基因调控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利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修饰干细胞 ,可有效地体外长期扩增并维持某些干 /祖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特性 ;通过异位表达hTERT使干细胞永生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干细胞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药物筛选模型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