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贺 陈少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463-466,共4页
大量研究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强化调脂的理念已经深入临床。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对肝脏和肌肉潜在的不良反应已得到医患重视。但是目前他汀还存在临床应用、临床安全性... 大量研究奠定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强化调脂的理念已经深入临床。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对肝脏和肌肉潜在的不良反应已得到医患重视。但是目前他汀还存在临床应用、临床安全性等众多问题,2012年2月29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官方网站上又发布了有关他汀类药物说明书需修改的告示,因此重新认识他汀的安全性对于贯彻指南、推动临床降脂实践非常必要。本文重点围绕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认知损害、自内障、糖尿病、肿瘤和肝损害等几方面不良反应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钢涛 许景峰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276-1277,共2页
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等,它们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很大关系。由于个体存在基因差异,使得药物最终药效会有很大差别。对已知不良反应的分析若加以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对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就能够更准确... 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酶、转运蛋白和受体等,它们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很大关系。由于个体存在基因差异,使得药物最终药效会有很大差别。对已知不良反应的分析若加以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对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就能够更准确更有效地分析不良反应,以期达到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关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98
3
作者 朱建峰 金卫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8-1202,共5页
该文从临床角度出发,提出在使用抗抑郁药物过程中,常常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杀、5-羟色胺综合征、性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副作用、消化道副作用、转躁等,发生率为31%~60%,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仅引起用药依从性的降低,甚至会导... 该文从临床角度出发,提出在使用抗抑郁药物过程中,常常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杀、5-羟色胺综合征、性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副作用、消化道副作用、转躁等,发生率为31%~60%,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仅引起用药依从性的降低,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或药源性疾病,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与ATP负荷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慧 李文豪 +5 位作者 程功 陈亮 梁宸源 王依阳 蒋红英 姜瑞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09-2112,共4页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 背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疗一直是非冠状动脉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点。腺苷注射液和ATP注射液是目前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评估CMVD的临床常用负荷药物,两者有所关联,但具有显著区别。ATP是腺苷的前体,其价格低廉且血管扩张机制与腺苷类似,临床上常代替腺苷,但忽视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目的 比较腺苷负荷与ATP负荷在评估CMVD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因典型心绞痛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明确各支冠状动脉残余狭窄直径<50%的患者1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腺苷组和ATP组,腺苷组88例,ATP组82例。腺苷组给予腺苷注射液负荷测定CFR,ATP组采用ATP负荷测定CFR,检测过程中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扫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腺苷组相比,ATP组患者胸闷[61.0%(50/82)和20.4%(18/88)]、头晕[72.0%(59/82)和31.8%(28/88)]、头痛[68.3%(56/82)和11.4%(10/88)]、胃肠道不适[13.4%(11/82)和4.5%(4/88)]、心悸[69.5%(57/82)和5.7%(5/88)]、气促[40.2%(33/82)和2.3%(2/88)]、大汗[28.0%(23/82)和3.4%(3/88)]、潮热[19.5%(16/82)和2.3%(2/88)]、颜面潮红[13.4%(11/82)和4.5%(4/88)]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两组患者神经过敏、耳鸣、咽干、颈部不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ATP负荷相比,腺苷负荷测定CFR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腺苷负荷 三磷酸腺苷二钠负荷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汉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5-991,共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来治疗肝癌,已经成为肝癌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ICI激活抗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特殊的毒副作用,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随着ICI的广泛使用,irAE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种的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来治疗肝癌,已经成为肝癌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ICI激活抗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特殊的毒副作用,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随着ICI的广泛使用,irAE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种的一项重大挑战。irAE潜在的疾病谱广泛,包括70多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相关的irAE最常见的类型为皮肤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肺炎以及消化道毒性等,罕见的irAE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肾脏、血液系统等。irAE疾病谱的广泛性要求对其进行多学科的协作管理,目前国内外也已经有多个学术机构或平台制定了多个irAE管理相关的指南。然而,irAE的管理目前尚缺乏高级别前瞻性试验结果的支持,在临床上也体现出不同于各系统原有免疫病的特点,尚需进一步优化其管理。本文对于肝癌免疫治疗中出现irAE的流行病学、风险及预测因素、各系统ir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管理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抑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艳 王桂芳 叶海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本院绝大部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可排除由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有关微粒数量超标而引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药液 不溶性微粒 相关 微粒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6
7
作者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74-782,共9页
抗结核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应熟悉相关危险因素,完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手段,探讨合理地调整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不良反应的治疗处理及停药措施,努力实现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预防和控制 抗结核药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与心血管药物联合应用的严重不良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钱剑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药物联合应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严重不良反应 代谢作用 药物并用 老年患者 常规应用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抗癫痫药物治疗中重症不良反应的监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8-9,共2页
  抗癫痫药物(cantiepileptie drugs,AEDs)的副作用是与抗痫效应共存而有害的药理反应,有时它们仅在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时出现,有时不论用什么剂量都出现,轻者不需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重者则可引起病人死亡.……
关键词 AEDS 副作用 致死性 肝功能 抗癫痫 拉莫三嗪 利必通 CBZ 癫痫患者 重症 卡马西平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常俊佩 陈露 +4 位作者 吴通 赵晓丽 段方方 刘丹娜 孔天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095-2101,共7页
背景免疫治疗相关性内分泌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常导致严重后果,但既往文献报道的该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且无标准处理流程。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导致的内分泌不良反应在真实世界中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流程。方法... 背景免疫治疗相关性内分泌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常导致严重后果,但既往文献报道的该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且无标准处理流程。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导致的内分泌不良反应在真实世界中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流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使用ICIs治疗的204例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ICIs治疗期间发生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并根据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规范管理。结果 204例实体瘤患者中男139例、女65例,中位年龄65.4(8.0,88.4)岁。实体瘤种类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43.1%),治疗药物以信迪利单抗为主(47.1%),治疗模式以免疫联合靶向药物为主(57.4%)。12例患者出现ICIs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其中9例(4.4%)为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Ⅰ级,7例Ⅱ级,1例Ⅲ级),中位发生时间为自第1次免疫药物治疗后7(6,10)周;1例(0.5%)甲状腺功能亢进(Ⅰ级),自免疫治疗后9周发生;1例(0.5%)1型糖尿病(Ⅳ级),自免疫治疗后6周发生;1例(0.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Ⅲ级),自免疫治疗后7周发生。12例ICIs相关内分泌不良反应患者按分级管理流程及时给予处理,症状均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续均继续给予ICIs治疗。结论 ICIs使用过程中,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需要治疗期间定期检测内分泌指标,及时处理并不会影响后续ICI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1型 肾上腺功能减退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泽祎 刘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2-75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与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内分泌、胃肠道、肝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常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虽相对少见,但种类、表现多样,不易识别。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与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内分泌、胃肠道、肝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常见,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虽相对少见,但种类、表现多样,不易识别。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其认知程度,尽早识别、准确诊断、及时干预、严密监控,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抑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知识库的肝损伤药物不良反应大数据智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斐林 郭玉明 +4 位作者 牛明 赵旭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药物不良反应(ADR)文本知识库的探索性构建,尝试建立肝损伤相关ADR的大数据智能识别方法。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检索并随机抽取药... 目的本研究基于药物不良反应(ADR)文本知识库的探索性构建,尝试建立肝损伤相关ADR的大数据智能识别方法。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检索并随机抽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中5%(4152份)肝损伤相关ADR病例报告。结合医师临床再评价,分为“否定病例”“疑似病例”“确定病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不良反应名称、生化指标、临床症状),采用关键要素与临床再评价的相关性分析,以及ROC曲线确定评分阈值等构建肝损伤相关ADR智能识别方法,并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该智能识别方法的效能。结果肝损伤相关ADR评价识别公式为:总分(M)=症状分数+指标分数+不良反应名称分数,“否定病例”与“疑似病例”“确定病例”在M=5分区分度最好(AUC=0.97),敏感度为99.57%,特异度为84.61%;“确定病例”与“疑似病例”“否定病例”在M=12分区分度最好(AUC=0.938),敏感度为87.93%,特异度为85.98%。结论该方法将为肝损伤相关ADR大数据智能识别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有望有效减轻人工处理肝损伤相关ADR大数据的负担,为肝损伤相关ADR的早期风险信号识别及预警提供有效工具和方法学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知识库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抗药物抗体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先兰 李吉茜 +5 位作者 杨峤 李世勋 余永新 李奉 李梦侠 孙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产生的抗药物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对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产生的抗药物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对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陆军特色医疗中心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9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的Ⅲ/Ⅳ期NSCLC患者共26例,在首次输注后2个月左右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DA水平,并分析ADA对ICIs的临床疗效、疾病进展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结果12例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AD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佳总体反应率(best overall response,bOR)为2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4.1(1.9~2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2.4个(4.8~26.9)月。14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bOR为50.0%,mPFS为10.9(2.2~15.3)个月,mOS为19.0(3.5~29.6)个月;其中3例ADA阳性,11例ADA阴性,ADA阳性患者的mPFS(9.9 vs 12.4个月,P=0.280)、mOS(19.0 vs 29.6个月,P=0.874)以及采血后至出现影像进展的中位时间(7.5 vs 8.6个月,P=0.365)均短于ADA阴性患者;ADA阳性和阴性患者2级以上irAEs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3.7%。结论ADA监测对于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有一定临床价值。帕博利珠单抗ADA阳性患者生存时间较短,但ADA状态对其bOR和irAEs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抗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元杰 张晶 +3 位作者 王茹 蔡伟伟 赵鹏芝 郭代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碘对比剂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碘对比剂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1260例碘对比剂ADR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名称、给药途径、累及系... 目的分析碘对比剂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碘对比剂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1260例碘对比剂ADR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名称、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ADR临床表现、ADR诱导时间、严重程度级别、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结果 1260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为1.88∶1。第一怀疑药品前3位依次为碘克沙醇(533例,42.3%)、碘海醇(274例,21.75%)、碘佛醇(248例,19.68%)。ADR累及系统/器官最常见为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661例次),其次为出血及凝血障碍(246例次),第3位为胃肠疾病(188例次)。常见ADR前3位依次为皮疹(497例)、瘙痒(215例)、潮红(190例)。1140例(90.48%)ADR发生于24 h内。结论碘对比剂引起ADR以急性、中轻度为主,但仍需警惕严重ADR。医护人员需重视碘对比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并掌握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反应报告系统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出现不良反应6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张广东 黄卫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10-710,共1页
关键词 头孢类药物 饮酒 临床 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 副作用 药理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
16
作者 徐化仑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2期129-129,共1页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适反应。有些药物选择性低、药理效应广泛,利用某一作用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变成了副作用。由于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又可成为治疗作用,如马痉挛疝可用阿托品缓...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适反应。有些药物选择性低、药理效应广泛,利用某一作用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变成了副作用。由于治疗目的的不同,副作用又可成为治疗作用,如马痉挛疝可用阿托品缓解和消除疼痛,这时抑制腺体分泌便成了副作用。副作用往往很难避免,临床用药时应设法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兽用药物 治疗剂量 副作用 药物选择 药理效应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纾难 王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药物不良反应 毒性 致畸 致癌 过敏反应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栏”药物对蛋鸭的不良反应试验
18
作者 周时法 徐敏 《浙江畜牧兽医》 2005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饲喂试验 不良反应 药物 蛋鸭 神经症状 副作用 产蛋率 经销商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西林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本钰 林菁 毕大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氨苄西林(简称氨苄)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日见增多。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副作用报告中曾指出氨苄的副作用发生率在各种药品中占第二位。现概述如下: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氨苄西林 药物副作用 临床 发生率 世界卫生组织 药品 简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带药抗胆碱能药物评价
20
作者 郑方芳 靳晶晶 +5 位作者 任艳丽 张椿英 赵美 孙爽 陈红 宋俊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带药中抗胆碱能药物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根据抗胆碱能认知负荷量表(anticholinergic cognit...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带药中抗胆碱能药物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0例,根据抗胆碱能认知负荷量表(anticholinergic cognitive burden,ACB)评分分为抗胆碱能组223例(ACB评分≥1分)和非抗胆碱能组17例(ACB评分0分)。应用ACB评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胆碱能负担进行量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胆碱能负担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抗胆碱能组年龄明显低于非抗胆碱能组[(75.17±7.21)岁vs(79.12±8.75)岁,P<0.05],出院带药种类明显高于非抗胆碱能组[8(6,10)种vs 5(4,7)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带药种类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胆碱能负担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5,95%CI:1.249~1.986,P=0.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例较高。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多重用药,以降低抗胆碱能药物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胆碱能拮抗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意外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