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药物治疗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陶钧 艾国良 +1 位作者 王凤华 向洋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四个方面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了诊断,并做了药物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杀病毒药(消毒王)加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中草药配合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效果更好,能较快地制止病鸡死亡,显著降低... 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四个方面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了诊断,并做了药物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杀病毒药(消毒王)加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中草药配合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效果更好,能较快地制止病鸡死亡,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减少药物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药物治疗 对比试验 杀病毒药 清热解毒药 止咳平喘药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增生性回肠炎药物治疗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荣华 袁野 +1 位作者 张晓昀 冯瑞 《现代畜牧兽医》 2012年第9期44-48,共5页
猪增生性回肠炎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en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aris,LI)引起的一种猪的消化道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及腹泻,更为严重的可导致猪猝死。我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一直是传... 猪增生性回肠炎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en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aris,LI)引起的一种猪的消化道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及腹泻,更为严重的可导致猪猝死。我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一直是传统的散养模式,缺少对该病的评估,因此对该病造成的损失报道的较少。本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对该病原菌最为敏感的药物,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1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药物治疗试验,对细胞内劳森氏菌所导致的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控效果进行比较[1]。试验结果表明,泰万菌素和泰农对猪增生性回肠炎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回肠炎性价比最好的是110mg/kg的泰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增生性回肠炎 药敏试验 药物治疗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黄痢和白痢药物治疗对比试验
3
作者 佟华利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仔猪黄痢和白痢疾病是危害养猪业较为严重的 传染病之一。本试验在病原分离培养、药敏实验的基础上,对 发病仔猪进行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药效果明显 好于传统药物。
关键词 仔猪黄痢 白痢 对比试验 痢疾病 病原分离 药效 养猪业 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异常血压波动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
4
作者 司继刚 刘萍 +2 位作者 刘洪斌 昝莹 杜悦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异常血压波动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方法1例71岁糖尿病合并血压异常波动高血压病女性患者,由临床医师推荐到药学门诊诊治,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等为患者提供MTM服务,根据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异常血压波动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方法1例71岁糖尿病合并血压异常波动高血压病女性患者,由临床医师推荐到药学门诊诊治,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等为患者提供MTM服务,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动态血压节律,重整药物治疗方案。结果经过药师14周12次MTM服务,患者各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因素,包括清晨血压峰值、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由MTM服务前的163/115 mmHg、7.54 mmol·L^(-1)、12.87 mmol·L^(-1)和7.2%下降到137/84 mmHg、6.42 mmol·L^(-1)、8.79 mmol·L^(-1)和6.4%,早餐后血压谷值由86/64 mmHg上升到115/76 mmHg。患者血糖和血压等指标均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异常非勺型高血压节律转变为正常勺型昼夜血压节律,早餐后头晕症状消失。结论医院开设药学门诊,药师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MTM服务,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升了患者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糖尿病 异常血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药学门诊服务实践
5
作者 赵群 孙喜梅 +2 位作者 李静 司继刚 高婷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目的总结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门诊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月27日,医师推荐1例61岁男性LADA患者到药学门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为患者提... 目的总结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门诊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月27日,医师推荐1例61岁男性LADA患者到药学门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为患者提供MTM服务,每周复诊或药学随访1次,并为患者建立MTM档案。结果3个多月为患者提供MTM服务15次,其中药学门诊接诊8次,药学随访7次。2023年7月10日,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监测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分别由MTM服务前的7.17 mmol·L^(-1)、6.8%、140~150/90~100 mmHg、80~90次·min^(-1)、2.15 mmol·L^(-1)、16.30μmol·L^(-1)下降至MTM服务后的6.06 mmol·L^(-1)、6.1%、120~130/70~80 mmHg、60~70次·min^(-1)、1.63 mmol·L^(-1)、8.67μmol·L^(-1),ASCVD监测指标得到有效控制。32周后复查,患者空腹C-肽水平保持稳定,胰岛功能未进一步下降,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改善。结论通过为LADA患者提供MTM服务,重整药物治疗方案,其血糖、血压、血脂、心率和同型半胱氨酸等ASCVD监测指标均控制达标,有效保护了患者胰岛β细胞和靶器官功能,显著提升了患者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埃克替尼真实世界研究
6
作者 韩森 米岚 +1 位作者 方健 马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背景与目的真实世界中,埃克替尼(Icotinib)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血浆药物浓度范围尚不明确,药物浓度与其疗效及不良事件之间... 背景与目的真实世界中,埃克替尼(Icotinib)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血浆药物浓度范围尚不明确,药物浓度与其疗效及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本研究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分析NSCLC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药物暴露情况,研究埃克替尼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至2024年7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伴有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埃克替尼的血浆谷浓度,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一步探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22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接受了TDM,但其中1例因停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未检测出。其余21例患者,每人抽血1-7次,共获得32份血浆药物浓度数据。埃克替尼药物浓度为126.9-2317.1 ng/mL。21例患者中女性18例(85.7%),男性3例(14.3%),年龄44-85岁。病理类型均为肺腺癌。除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外,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16例疗效可评价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8%(7/16),疾病控制率为100.0%(16/16)。21例患者埃克替尼的中位药物浓度为805.5 ng/mL。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的患者和病情稳定者相比,其中位药物浓度分别为497.2和1195.5 ng/mL(P=0.017)。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和发生过不良反应者,中位药物浓度分别为997.0和828.6 ng/mL(P=0.538)。结论埃克替尼在治疗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NSCLC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可耐受的毒性。埃克替尼的血浆药物浓度与其治疗效果之间具有一定的负性相关,而与安全性无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肺肿瘤 EGFR突变 不良反应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夏瑀 罗原 +4 位作者 李峥嵘 周馨媚 童钰铃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118,共9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决策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路径研究现状与热点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罗煊 王子烨 +4 位作者 零洁 张嘉麟 葛卫红 李俐 李丹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110,共10页
目的对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药物治疗路径发展历程,展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发表的药物治疗路... 目的对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药物治疗路径发展历程,展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发表的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 1.6.20版和CiteSpace 6.3.R1版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发文量、研究者所在国家、期刊、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5篇,英文文献105篇。中英文研究发文量近5年来增长明显;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多;国内各研究团体之间合作相对较少,但国际间合作相对密切;中文期刊中该领域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路径从制订到实施的全过程,围手术期用药、慢病用药和辅助用药是研究热点,近年来对临床药师和循证药学等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英文期刊主要关注癌症治疗相关研究,目前研究侧重患者体验和社会效益。结论英文期刊药物治疗路径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但尚未形成专门针对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路径研究的核心期刊区域,中文期刊药物治疗路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且正在快速推进,但整体数量仍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和所涉及的病种较局限,研究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研究者应关注研究热点、拓宽研究主题并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研究数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路径 VOSviewer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英国日本药物治疗路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司成 凌俐 +1 位作者 李丹滢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9-1093,共5页
药物治疗路径是临床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明确的药物治疗步骤,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医疗差错率,并最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美国的药物治疗路径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药师在路径的制订... 药物治疗路径是临床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明确的药物治疗步骤,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医疗差错率,并最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美国的药物治疗路径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药师在路径的制订和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英国的药物治疗路径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共同制订,药师在路径制订和实施中提供专业建议;日本的药物治疗路径管理由日本临床路径学会负责,药师在路径的推广和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在药物治疗路径发展中的经验和模式,以期为我国药物治疗路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路径 临床路径 多学科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伴抑郁患者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轩妍 张乔阳 +1 位作者 董贯忠 曹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癌症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目前癌症伴抑郁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易与抗肿瘤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且过重的药物负担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发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文章就近年来国内... 癌症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目前癌症伴抑郁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易与抗肿瘤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且过重的药物负担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发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非药物疗法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癌症伴抑郁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抑郁 情绪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和实施及启示
11
作者 陈大宇 李丹滢 +2 位作者 杜瑶 刘蕴星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分析国外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实施经验,为我国营养药物治疗路径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际文献与指南数据库中截至2024年12月1日的关于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研究,对其路径制订方法、制订团队、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最终检... 目的分析国外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实施经验,为我国营养药物治疗路径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际文献与指南数据库中截至2024年12月1日的关于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研究,对其路径制订方法、制订团队、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最终检索到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相关文献29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12篇,研究论文17篇。临床实践指南均来自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17篇研究论文的研究异质性较大,跨越多个国家、地区及病种,但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分析文献发现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制订一般由营养评估、营养方案拟定、与其他药物治疗的整合、随访计划的制订、路径实施团队以及路径的再评估和更新构成。结论可以借鉴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包括构建多学科团队、推进分级诊疗模式,呼吁医药专业学会组织专家团进行营养药物治疗路径的构建并推广实施,提高我国营养药物治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路径 营养药物 多学科团队 营养支持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治疗靶点及药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心怡 姜胤如 +4 位作者 赵子源 王珑睿 孙闻婧 杜冠华 孔令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8-549,共12页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辅助型T细胞2介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EG治疗的相关靶点主要是辅助型T细胞2细胞因子和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功能的相关因子,但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仍未取得突破。目前EG的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和生物制剂为主,各类药物优缺点,目前尚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本文对EG发病机制、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的系统综述,提出多靶点治疗是EG理想的治疗策略,中药及天然产物可作为未来EG治疗药物的主要研发方向。期望为EG的临床治疗策略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反应 治疗靶点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发病机制及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璐羽 李维梅 +1 位作者 杨乐医 王贺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7-282,共6页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一种脑卒中后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以自发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CPS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主要认为由中枢去抑制化...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一种脑卒中后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以自发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CPS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主要认为由中枢去抑制化、中枢敏化以及离子通道异常假说等共同作用,且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CPSP发病机制和非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迅猛。本文就CPSP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及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尤其从疾病临床表现角度对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简要概述了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脑机接口等相关非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PSP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卒中 药物治疗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心肾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进展
14
作者 王敬尧 雷梦杰 +2 位作者 王霄 李雅超 薛增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终末期心力衰竭常合并肾功能不全,而终末期心肾综合征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其长期药物管理方案证据尚有限。本文将结合目前指南推荐和最新研究进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提供长期药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终末期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娟 张威 +7 位作者 李全志 郑婷婷 杨烁 林平 韩爽 刘思彤 张天婧 甄健存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开发便捷友好的移动应用软件(简称“药事宜”APP),组建由三甲医院临床药师-社区药师-社区医师组成的远程药物治疗管理团队,从社区选取居家老年慢病患者进...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开发便捷友好的移动应用软件(简称“药事宜”APP),组建由三甲医院临床药师-社区药师-社区医师组成的远程药物治疗管理团队,从社区选取居家老年慢病患者进行实践研究,应用“药事宜”APP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药物治疗管理,考察实践效果和可行性。结果“药事宜”APP能与多种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集成连接,实现自动上传监测数据、异常值提醒、用药提醒、用药咨询、用药科普等功能。共有302例居家老年慢病患者完成研究,发现并干预药物治疗问题695例次,药物治疗问题排序前3位的是需要额外增加的治疗247例次(35.5%)、不必要的药物治疗97例次(14.0%)、用药依从性问题93例次(13.4%)。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从入组时的(5.85±1.57)分上升至入组6个月后的(6.74±1.23)分(P<0.01),入组6个月后患者对药师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达(4.99±0.08)分(满分5分),患者平均减少药品费用比例(20.9±18.0)%。93.4%的患者能熟练掌握“药事宜”APP的使用。结论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监测和用药的依从性,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患者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 居家老年慢病患者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全科医生接诊病案研究
16
作者 罗原 徐志杰 +5 位作者 夏瑀 石佳娜 蒋志志 周馨媚 赵洋 童钰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并基于阿里阿德涅原则为共病管理过程提出的多阶段目标,分析了全科医生在评估、沟通与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本文可以为改善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接诊 全科医生 药物治疗决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作性睡病药物治疗及进展
17
作者 张镱馨 洪思琦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482,共8页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日间过度思睡、猝倒、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罕见病,通常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其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包括缓解日间过度思睡和猝倒等症状的药物治疗。尽管食欲素替代疗法、食...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日间过度思睡、猝倒、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罕见病,通常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其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包括缓解日间过度思睡和猝倒等症状的药物治疗。尽管食欲素替代疗法、食欲素受体激动剂正处于研究阶段,但发作性睡病的药物在儿童中大多数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因此,仍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证实其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作性睡病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治疗药物管理
18
作者 幸小东 刘艳 +2 位作者 刘昕竹 蒋文高 张健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罕见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脊柱矫形手术作为改善脊柱畸形的常用手段,其风险较高,可能会引发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鉴于这些风险,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控制合...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罕见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脊柱矫形手术作为改善脊柱畸形的常用手段,其风险较高,可能会引发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鉴于这些风险,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控制合并症以及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SMA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现本文对SMA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和合理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柱矫形术 围手术期 治疗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类药物个体化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邹杨 支旭然 +3 位作者 高丽君 覃旺军 樊碧发 刘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8-623,共6页
加巴喷丁类药物(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加巴喷丁类药物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多数研究表明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的体内清除与肾小球滤过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肾功能减退病人... 加巴喷丁类药物(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加巴喷丁类药物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多数研究表明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的体内清除与肾小球滤过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肾功能减退病人和老年病人需酌情减量使用。加巴喷丁类药物体内过程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导致个体差异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将对影响加巴喷丁类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变化的因素、个体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结合加巴喷丁类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和基因多态性检测手段,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类药物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治疗药物监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的定性研究
20
作者 周馨媚 韩利艳 +5 位作者 夏瑀 李海昕 罗原 钱熠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其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为设计相关培训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10-05至2023-12-21,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和最大差异原则,招募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深圳市、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主题围绕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上的内容及形式需求开展。访谈内容由2名研究者独立转录和编码,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共有20名社区全科医生完成访谈,15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8.5±3.0)岁。基于社区全科医生当前面临的共病药物治疗决策问题,对其开展的培训内容应涵盖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合理选择、医患沟通与共同决策、用药教育与随访4个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社区全科医生愿意接受灵活多样的授课途径,且更为认可基于案例和结合社区医疗需求的培训方法。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病共病用药决策能力存在明确的培训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训课程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可助力培训更适应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与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全科医生 培训需求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