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小鼠顺铂肾毒性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廖英俊 金亚平 汤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锌(Zn)、亚硒酸钠(Se)、磷霉素钠(Fos)、乙酰半胱氨酸(NAC)、硫代硫酸钠(STS)、蛋氨酸(Met)和牛磺酸(Tau)等对顺铂肾毒性的联合拮抗作用。方法采用7因素(7个药物)2水平(给药或不给药)的正交设计,共8个实验组。各组小鼠ig给... 目的探讨硫酸锌(Zn)、亚硒酸钠(Se)、磷霉素钠(Fos)、乙酰半胱氨酸(NAC)、硫代硫酸钠(STS)、蛋氨酸(Met)和牛磺酸(Tau)等对顺铂肾毒性的联合拮抗作用。方法采用7因素(7个药物)2水平(给药或不给药)的正交设计,共8个实验组。各组小鼠ig给予不同组合的拮抗药物,每日1次,连续9d。从第3天起,ig给予拮抗药后6h,ip顺铂3.5mg.kg-1,连续5d,分别于给予顺铂前和实验结束前测量小鼠体重。给药结束次日,摘小鼠眼球取血,然后处死。快速取肾组织,并分别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肾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Zn,Fos和Met可显著改善顺铂引起的体重减轻;Fos和Met可显著降低顺铂引起的肾脏系数升高;Fos,STS和Met可显著抑制顺铂引起的血清BUN和肾GSH含量升高;Met可显著抑制顺铂引起的肾GSH-Px活性升高。单独给予Se,NAC和Tau对以上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协同拮抗顺铂的肾毒性作用,以Zn(或Se),Fos(或STS)和Met联合应用的拮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肾/毒性 药物拮抗作用 蛋氨酸 磷霉素 硫酸锌 亚硒酸钠 硫代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汞对发光菌的毒性及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明华 吕春平 +3 位作者 刘晓梅 王雯 张洁 孙志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汞(Me Hg)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作用及锌(Zn)对Me Hg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发光菌毒性试验法检测Me Hg、Zn对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率的影响。结果:Me Hg、Zn单独作用时半数致死浓度(EC50 )分别为为0 .0 0 2 4 8和0 .2 8m... 目的:研究甲基汞(Me Hg)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作用及锌(Zn)对Me Hg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发光菌毒性试验法检测Me Hg、Zn对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率的影响。结果:Me Hg、Zn单独作用时半数致死浓度(EC50 )分别为为0 .0 0 2 4 8和0 .2 8mg·L- 1 。随着Me Hg剂量加大,发光菌相对发光率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Me Hg、Zn联合作用15和30 min后,呈拮抗作用。结论:Zn可以抑制Me Hg对发光杆菌发光率的影响,拮抗甲基汞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发光菌 药物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曲酮与纳洛酮对吗啡,依托尼秦及羟甲芬太尼的拮抗作用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小铁 秦伯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整体和受体水平对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和纳洛酮对吗啡,依托尼秦和[3H]羟甲芬太尼的拮抗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整体水平,纳曲酮在很小剂量下就能对抗吗啡在小鼠的镇痛作用,小鼠吗啡急性中毒以及依托尼秦致大鼠翻正反射... 在整体和受体水平对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和纳洛酮对吗啡,依托尼秦和[3H]羟甲芬太尼的拮抗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整体水平,纳曲酮在很小剂量下就能对抗吗啡在小鼠的镇痛作用,小鼠吗啡急性中毒以及依托尼秦致大鼠翻正反射消失.与纳洛酮相比,纳曲酮强效,长效,ig有效.受体水平纳曲酮抑制[3H]羟甲芬太尼与大鼠脑阿片受体结合的强度是纳洛酮的3.6倍,与整体水平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曲酮 纳洛酮 吗啡 依托尼秦 药物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朋立超 杨美蓉 蒋克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病人 48例 ,随机分成维库溴胺组 1 6例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 3 2例 ,后者又按在维库溴胺使用后不同时间内使用新斯的明分为Ⅰ、Ⅱ两组 ,1 0...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病人 48例 ,随机分成维库溴胺组 1 6例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 3 2例 ,后者又按在维库溴胺使用后不同时间内使用新斯的明分为Ⅰ、Ⅱ两组 ,1 0min内为Ⅰ (n=1 6例 ) ,在 1 1~3 0min内为Ⅱ (n =1 6例 )。麻醉开始后全部病人单次给予维库溴胺1 .5mg·kg-1,当手术结束时维库溴胺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8ml,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注入新斯的明0 .0 5mg·kg-1+阿托品 0 .0 2mg·kg-1+生理盐水至8ml。观察、记录各组病人从注入维库溴胺至肌张力恢复到四个成串刺激 (TOF) 0 .2 5、0 .70的时间。结果 :各组病人肌张力恢复至TOF 0 .2 5、0 .70时间为维库溴胺组 (4 5 .5 8± 8.88)min、(67.5 9±5 .60 )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Ⅰ (2 3 .45±2 .82 )min、(3 1 .86± 3 .3 6)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Ⅱ (2 8.70± 4.1 3 )min、(3 8.86± 2 .1 0 )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维库溴胺组(P <0 .0 1 )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Ⅰ恢复时间又明显短于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Ⅱ (P <0 .0 1 )。手术后进行连续监测未发现再次阻滞现象。结论 :新斯的明可以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肌松效应 ,同时也提示拮抗时间愈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新斯的明 维库溴胺 药物拮抗作用 肌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
5
作者 刘玮 赵瑞敏 +6 位作者 陈大伟 陈晋文 谢仁厚 李华军 杜文津 张改华 宋东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为40、42、32例,无高血压病史分别为30、20、26例。清晨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控制高血压、脂质异常后,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有无高血压病史进行分层后比较胰岛素抵抗,3组中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压正常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控制了高血压、脂质异常等因素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OR=1.495,95%CI:1.102~2.028)。结论高血压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老年男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血压 老年人 胰岛素 药物拮抗作用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对极大量蛋白尿阿霉素肾病大鼠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薇 茹颖 +1 位作者 宋红梅 连冬梅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单独应用或与泼尼松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蛋白尿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n=10)。4组经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6.5 mg/kg)制作肾病模型,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单独应用或与泼尼松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蛋白尿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n=10)。4组经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6.5 mg/kg)制作肾病模型,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组。2周后造模成功,每日灌胃治疗6周。给药剂量如下:正常对照组(A组)及肾病生理盐水组(B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肾病泼尼松组(C组)给予泼尼松液2 mg/kg;肾病槐杞黄组(D组)给予槐杞黄颗粒液2 g/kg;肾病槐杞黄泼尼松联用组(E组)给予槐杞黄液2 g/kg及泼尼松液2 mg/kg。比较各组死亡率、体重变化趋势、24 h尿蛋白增长量,血清Ig A、Ig G、Ig M,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5RA+B细胞、CD161a+NK细胞比率的差异。结果所有大鼠均成功造模,24 h尿蛋白均值为(0.389±0.273)g/24 h。C、E组死亡率显著高于A、B组(P<0.05),C、D、E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体重持续增长,其余4组给药2周前体重呈增长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肾病大鼠给药6周后24 h尿蛋白量均增长,增长量分别为(0.313±0.266)、(0.404±0.235)、(0.120±0.628)、(0.480±0.229)g/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之间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5RA+B细胞、CD161a+NK细胞在全血中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Ig A、Ig G及Ig M显著高于A组;C组的Ig A、Ig G及Ig M均显著低于B组;D组Ig A显著低于B组,Ig G显著低于A、B组,Ig M显著高于A、C组;E组Ig A、Ig G显著高于A、C、D组,Ig M显著高于A、C组(P均<0.05);各指标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严重肾病大鼠体液免疫功能亢进,槐杞黄可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单用时可下调亢进的免疫功能,与泼尼松效果相近;与泼尼松联用时,可上调泼尼松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与泼尼松相拮抗。本研究未发现各种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对尿蛋白增长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 阿霉素肾病大鼠 免疫调节 泼尼松 药物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联合用药方案的定量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青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目的 应用权重配方法,从多药物多剂量中优选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并以一个定量设计的范例说明其可行性。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虚拟药1,药2和药3联用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wk。各药分为5-6个剂量水平,再均匀分布到6个组,每组6例,即构成6... 目的 应用权重配方法,从多药物多剂量中优选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并以一个定量设计的范例说明其可行性。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虚拟药1,药2和药3联用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wk。各药分为5-6个剂量水平,再均匀分布到6个组,每组6例,即构成6个联用方案。测定治疗2,3,4wk时的血红蛋白升高值(△Hb),以4WK的测定值作为指标,用权重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优化联用剂量,经确定性试验证实,从而寻找出最优化方案。结果 药1和药2都是主药,但药1对联合药效(△Hb)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药2,而药3作用极弱,药1与药2间有较强的协同作用,药2和药3间有微弱的协同作用,但药3对药1对有拮抗作用。重新制定联合用药方案,经确定性试验证实,将药1和药2调整到允许的最大剂量,删除药3组成新的方案,同最大效应组比较,表明此联用方案的为一优化方案。结论 权重配方法能有效地分析临床试验中各药在组方中的地位,并据此调整剂量,构成新的方案,经配方优化检验,可定量设计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方案 定量设计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协同作用 药物拮抗作用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 权重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