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
1
作者 邹琴 蔡锦凯 +1 位作者 王毅 王璐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37-39,共3页
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与健康风险。随着生产使用量的加大,大量的PPCPs进入了土壤环境。为此,阐述了PPCPs对土壤、地下水、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PPCPs... 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与健康风险。随着生产使用量的加大,大量的PPCPs进入了土壤环境。为此,阐述了PPCPs对土壤、地下水、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PPCPs对农作物的影响,以期为土壤及农作物PPCP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土壤 地下水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系统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琦 武俊梅 +2 位作者 彭晶倩 蒲帅 吴振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3-461,共9页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作为一类新兴的有机污染物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未被去除的PPCPs母体或转化/降解产物可能进入饮用水系统,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分析了PPCPs在饮用水源、出厂水、供水管...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作为一类新兴的有机污染物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未被去除的PPCPs母体或转化/降解产物可能进入饮用水系统,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分析了PPCPs在饮用水源、出厂水、供水管网和龙头水中的赋存状况,总结了饮用水厂各处理工艺对PPCPs的去除效果.PPCPs在饮用水系统中的浓度较低,一般在ng·L^(-1)到μg·L^(-1).饮用水厂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特定PPCPs,其中氧化、活性炭及膜处理等深度处理工艺对PPCPs去除效果较好.加强对饮用水系统中PPCPs的来源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监督等是将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 来源 赋存状况 处理工艺 新兴的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的去除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1 位作者 刘战广 石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42-1546,共5页
介绍了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存在及行为,在综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污泥消化、臭氧、高级氧化、膜过滤等处理PPCPs的效果进行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去除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去除效果 生物处理 污泥消化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林 石国伟 +2 位作者 刘雅慈 李亚松 李青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9-196,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污泥土地利用过程中新型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采用数学模型初步预测和评价了29种PPCPs在砂土和壤土2种介质条件下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砂土条件下,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土霉... 为进一步明确污泥土地利用过程中新型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采用数学模型初步预测和评价了29种PPCPs在砂土和壤土2种介质条件下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砂土条件下,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土霉素、诺氟沙星和咖啡因等5种PPCPs的风险指数大于1,具有高地下水污染风险,其中,除咖啡因外,其余4种PPCPs均为抗生素类药物,应加强其在地下水中的监测和防控。壤土条件下,29种PPCPs对地下水均表现为低污染风险。吸附强度是影响PPCPs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最主要因素。PPCPs在包气带中的半衰期、有机碳-水分配系数、土壤密度、有机碳含量、含有机质的上层土壤层厚度是模型主要的敏感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显示,PPCPs的有机碳-水分配系数和其在包气带中的半衰期的改变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验证表明,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越大的PPCPs在地下水中的检出率也越高,说明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今后应加强对PPCPs降解产物、地下水中安全浓度值、共存PPCPs相互作用及介质非均质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加精确地评价PPCPs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土地利用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地下水污染 数学模型 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表水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污染现状及其繁殖毒性筛查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娜 金小伟 +2 位作者 王业耀 吕怡兵 杨琦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共12页
根据文献报道,我国地表水中已检出至少144种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包括抗生素、激素、其他药物、个人护理品(personal care products,PCPs)4大类,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达到了μg·L^... 根据文献报道,我国地表水中已检出至少144种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包括抗生素、激素、其他药物、个人护理品(personal care products,PCPs)4大类,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达到了μg·L^(-1)量级,在长期的污染下有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或繁殖毒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水生生物种群的繁衍变化。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地表水中PPCPs的污染水平,筛查出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PPCPs。由于目前缺乏针对PPCPs类污染物的筛选体系,以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为基础,借鉴基于风险的欧洲兽药分级方法,利用风险指数(risk index,RI),筛选得出目前我国的地表水中有16种具有繁殖毒性的PPCPs的RI>1,包括1种抗生素,5种激素类药物,3种其他药物和7种PCPs,其中乙炔雌二醇(ethinylestradiol,EE2)的RI最高(115 730),其次是壬基酚(nonylphenol,NP)(1 79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255.31),对水生态环境有较高的风险的PPCPs需进一步进行较高层次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筛查方法 繁殖毒性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月 王风贺 +2 位作者 陆建刚 王风云 包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5,共5页
长江作为我国多个城市的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对长江流域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污染现状、污染来源、污染控制及污染监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并与国内外地区进行了比较。药品和个人护理用... 长江作为我国多个城市的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对长江流域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污染现状、污染来源、污染控制及污染监测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并与国内外地区进行了比较。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在长江流域的污染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污水处理厂和养殖产业等是其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污染现状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药物污染及迁移转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朋华 袁涛 +1 位作者 谭佑铭 Hu Jiangyong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61,共5页
药物在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未被完全吸收、利用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将通过尿液、粪便排泄等途径进入水体,而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技术对其不能有效地去除。虽然药物在水体中的半衰期较短,但是其大量、频繁的使用,... 药物在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未被完全吸收、利用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将通过尿液、粪便排泄等途径进入水体,而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技术对其不能有效地去除。虽然药物在水体中的半衰期较短,但是其大量、频繁的使用,仍有可能形成"假性持久性"污染。近年来,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污泥、土壤、水生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都报道有检测到不同浓度水平的药物,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欧美一些国家对水环境中药物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而我国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文章对水环境中药物的来源、污染现状及迁移转化行为等研究进展作了综合分析和讨论,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及建立水环境中药物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药物 污染 迁移转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降解水中氟比洛芬的动力学与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慧慧 叶苗苗 +1 位作者 张土乔 邵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6-1383,共8页
为了研究水中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动力学与机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反应温度、氟比洛芬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溶液腐殖酸浓度、常见阴阳离子对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光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测可能... 为了研究水中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动力学与机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反应温度、氟比洛芬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溶液腐殖酸浓度、常见阴阳离子对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光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测可能的光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提高反应体系温度,或降低氟比洛芬初始浓度都有助于降解速率常数的提高;氟比洛芬在偏酸性(pH在6~7之间)环境中光降解效果最好;低浓度腐殖酸对光降解几乎没有作用,但当腐殖酸质量浓度超过10mg/L时,会产生很大抑制作用;天然水中常见阴阳离子对光降解影响很小.此外,在光解过程中,氟原子很容易从苯环上脱落下来,形成F-,继而发生去羧基化和羟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 氟比洛芬 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