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俞媚华 侯爱君 王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45,152,共3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措施,包括实验器材实物化,与相关基础课程结合,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建立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天...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措施,包括实验器材实物化,与相关基础课程结合,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建立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洁 王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0-232,共3页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药学应用型人才,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对药学核心课程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加药学实验新技术的训练和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引入多媒体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与相关基础理...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药学应用型人才,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对药学核心课程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加药学实验新技术的训练和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引入多媒体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与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结合、随堂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以及合理利用学生实验产品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工艺路线改革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娟华 姚爱平 +2 位作者 黄亦佳 卢启洪 董兆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4期24-25,30,共3页
对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路线进行调整设计,改革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使有机整体化和降低成本、毒性等;采用酸水—有机溶剂法提取生物碱,柱层析、制备层析分离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柱层析分离成功率约82%,制备层析成功率100%。找... 对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路线进行调整设计,改革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使有机整体化和降低成本、毒性等;采用酸水—有机溶剂法提取生物碱,柱层析、制备层析分离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柱层析分离成功率约82%,制备层析成功率100%。找到了适合学生实验室的工艺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生物碱 分离工艺 工艺路线 提取工艺 天然药物 药物化学实验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设置与随堂考核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红英 李良春 郑仁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289-7290,共2页
为改进目前药物化学实验内容工艺单一,枯燥及成绩考核不便量化等困境,在以往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工艺条件设置及随堂考核制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拓宽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合成工艺重要性的认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为改进目前药物化学实验内容工艺单一,枯燥及成绩考核不便量化等困境,在以往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工艺条件设置及随堂考核制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拓宽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合成工艺重要性的认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工艺条件设置 随堂考核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志刚 罗勇 +3 位作者 宋其玲 李悦青 王世盛 叶俊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74,79,共4页
微流控技术是对微米尺度空间的微流体进行操作的技术。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活性高、可集成、高效、低成本、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势,故在常规化学合成和生物化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以药物化学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 微流控技术是对微米尺度空间的微流体进行操作的技术。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活性高、可集成、高效、低成本、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势,故在常规化学合成和生物化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以药物化学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基于简易搭建微通道反应装置,以邻硝基苯甲醛、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硝苯地平原料药。对氮源的种类、反应物的配比、流速控制、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收率可达到85%以上。该方法具有连续制备、反应时间短、收率高、装置价格便宜等优点,拓展了微流控技术在药物化学合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药物化学实验 硝苯地平的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席佳越 张东旭 +2 位作者 聂慧芳 刘雪英 李晓晔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分子对接技术作为药物研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现已成为药物设计的核心技术。为了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非甾体抗炎药中重要靶点环氧化酶(COX酶)对接为例,通过介绍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成果,将分... 分子对接技术作为药物研发中重要技术之一,现已成为药物设计的核心技术。为了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非甾体抗炎药中重要靶点环氧化酶(COX酶)对接为例,通过介绍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成果,将分子对接技术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该技术的引入,学生通过上机使用分子对接软件,模拟大分子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树立药物设计基于靶点的观念,理解药物发现的全过程,培养科研思维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分子对接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研究——评《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被引量:1
7
作者 施国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中所发挥出的独特优势,令其备受世界瞩目。中草药在治疗某些领域的疾病方面有独特的诊疗优势,其药材取之于自然,天然的动植物令现代人觉得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更小,更符合现代人治疗疾病、保养身体的基... 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中所发挥出的独特优势,令其备受世界瞩目。中草药在治疗某些领域的疾病方面有独特的诊疗优势,其药材取之于自然,天然的动植物令现代人觉得中草药的毒副作用更小,更符合现代人治疗疾病、保养身体的基础理念。从严谨医学的角度来看,中草药有效成分与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由于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相对复杂,其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有效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疫情防控 有效化学成分 中药化学 毒副作用 中医药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药物化学类实验的虚拟装配引擎VAEPCE
8
作者 刘桂艳 王一拙 +2 位作者 杨建梅 计卫星 高玉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114,118,共5页
使用Java语言设计了一个简便的实现药物化学实验虚拟化的虚拟实验设备装配引擎——VAEPCE。主要介绍了VAEPCE中药物化学类虚拟实验装置和器件的内部数据表示、虚拟装配过程关键技术和连接正确性检查的实现原理。使用VAEPCE可以方便地设... 使用Java语言设计了一个简便的实现药物化学实验虚拟化的虚拟实验设备装配引擎——VAEPCE。主要介绍了VAEPCE中药物化学类虚拟实验装置和器件的内部数据表示、虚拟装配过程关键技术和连接正确性检查的实现原理。使用VAEPCE可以方便地设计虚拟装置、定制虚拟器件、实现虚拟装配和标准装配流程展示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虚拟化实验 虚拟装配 装配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直接进样定性检测化合物实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逸松 宋学英 薛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71-274,共4页
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1]。对于表征有机化合物而言,第一步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快速准确地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恰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成为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不可缺少的检测工具之一。本... 质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1]。对于表征有机化合物而言,第一步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快速准确地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恰好满足了这样的要求,成为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不可缺少的检测工具之一。本文中用到的质谱是Waters公司的型号为Quattro microTMAPI的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质谱,它的可测质荷比范围为2~2 000 m/z,适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检测,所以可用于药物化学实验反应中间产物、目标化合物以及副产物的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 有机化合物 质谱分析 定性检测 实验条件 直接进样 药物化学实验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药学实验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淑锐 郑美青 +1 位作者 吴英婷 王耀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1-203,共3页
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是检测单电子的唯一的直接分析方法,该文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通过NO自由基的清除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直接接触了现代大型电子顺磁共振仪,熟悉了NO自由基的产生、捕捉机理及清除方法,还培养了学... 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是检测单电子的唯一的直接分析方法,该文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通过NO自由基的清除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直接接触了现代大型电子顺磁共振仪,熟悉了NO自由基的产生、捕捉机理及清除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形成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 电子顺磁共振仪 一氧化氮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