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组-代谢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金玉 李赫健 冯成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6,共9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高通量整合分析技术是获取最终生物学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对传统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二者联合应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泛应用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新药开发、提高药效和评价药物毒性、指导药物联合治疗等方面,已成为研究药物作用机理中不可或缺的筛选阶段。同时对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四种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不同联合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近几年两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其下一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以期探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及其二者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策略,为今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转录组-代谢组联合分析方法 药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药物和疗法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东静玉 宋佳静 +1 位作者 孙燕 李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共11页
为了尽快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无特效药物的现状,“老药新用”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采取的主要抗疫策略之一。本文在比较COVID-19病原体SARS-CoV-2与SARS-CoV及其他相关RNA病毒的异同点、分析其特点及侵染机制的基础上... 为了尽快解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无特效药物的现状,“老药新用”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采取的主要抗疫策略之一。本文在比较COVID-19病原体SARS-CoV-2与SARS-CoV及其他相关RNA病毒的异同点、分析其特点及侵染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已报道的有望治疗COVID-19的潜在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以病毒为靶点的药物(阿比朵尔、格瑞弗森、利巴韦林、瑞德西韦、法匹拉韦、达芦那韦、克力芝、双硫仑)、以宿主为靶点的药物(干扰素、恢复期血浆制品、氯喹/磷酸氯喹)、机制复杂的中草药以及干细胞疗法和RNAi疗法,重点阐释相关药物及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COVID-19的治疗现状,以期为COVID-19有效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 药物作用机理 病毒靶点 宿主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荧光探针法研究多粘菌素B与DNA的作用方式 被引量:27
3
作者 江崇球 贺吉香 王金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以溴化乙锭 (EB)为荧光探针 ,对多粘菌素B(PolymyxinBsulfate)与D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对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偏振法、热变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 pH =7 4的溶液中PB与DNA双螺旋碱基对之间存在嵌插作用 ,在一定... 本文以溴化乙锭 (EB)为荧光探针 ,对多粘菌素B(PolymyxinBsulfate)与DNA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对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偏振法、热变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 pH =7 4的溶液中PB与DNA双螺旋碱基对之间存在嵌插作用 ,在一定离子强度下该嵌插作用会减弱。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多粘菌素B 脱氧核糖核酸 嵌插剂 溴化乙锭 DNA EB 荧光探针 多肽类抗生素 药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砷剂调控肿瘤细胞命运的机制及激活抗肿瘤免疫的潜力
4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2,共1页
中药砷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等血液肿瘤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尽管ATO在体外实验中能高效杀伤多种癌细胞,其单药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获益却并不理想,而联合用药以及药物靶向递送等策略也尚未... 中药砷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等血液肿瘤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尽管ATO在体外实验中能高效杀伤多种癌细胞,其单药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获益却并不理想,而联合用药以及药物靶向递送等策略也尚未取得突破。ATO药物作用机理复杂,可诱导活性氧的生成、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多种代谢限速酶的活性、引发细胞氧化应激、激活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等。长期以来,ATO的细胞毒性及其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ATO能否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作用机理 砷剂 实体肿瘤 单药治疗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血液肿瘤 抗肿瘤免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第三届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5
作者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86-86,共1页
会议于1988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代表225人,列席代表161人,旁听代表5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37篇,其中171篇在会议上宣读。这些论文反映出近5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普遍有所重视,在运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会议于1988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式代表225人,列席代表161人,旁听代表5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37篇,其中171篇在会议上宣读。这些论文反映出近5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普遍有所重视,在运用现代化仪器设备,从分子心脏病学角度研究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如对脂质代谢,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机制,拯救缺血心肌的药物作用机理和在药物的筛选上有不少单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由于较广泛地开展了高性能的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心血管造影,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冠心病的研究仍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重点,冠状动脉造影已在不少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 分子心脏病学 心血管病 药物作用机理 心肌活检 现代化仪器 列席代表 心肌缺血损伤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