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西洋药物西白噶瓜那——吐根的环球之旅
1
作者 颜宜葳 《自然科学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康熙朝时清宫中出现过一种名为“西白噶瓜那”的西洋药物,实即美洲天然药物吐根。吐根17世纪中期由荷兰人在出版物中介绍到欧洲,1672年开始贩运到法国,其制剂作为治疗痢疾的秘方药风行一时,在法国获得专卖权,被法国和英国的药典收录,又... 康熙朝时清宫中出现过一种名为“西白噶瓜那”的西洋药物,实即美洲天然药物吐根。吐根17世纪中期由荷兰人在出版物中介绍到欧洲,1672年开始贩运到法国,其制剂作为治疗痢疾的秘方药风行一时,在法国获得专卖权,被法国和英国的药典收录,又引起法国天主教传教团体的重视,成为前往远东的传教士随身携带的应急药品。积极参与法国海外扩张活动的法国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会士们将吐根从巴黎辗转带到北京,1699—1704年的某一时间,它由耶稣会士张诚进献给康熙皇帝。其后居住在中国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和耶稣会士也曾将它作为礼品贡入宫廷。吐根在清宫至少有两次用作治疗严重痢疾血便的候选药物,颇受珍视,但实际使用率不高。吐根传入中国不是为了应对疾病流行的压力,它30余年间环行多半个地球的旅程受到多个历史因素的推动。它之所以未能在清宫广泛应用,与药物本身的物质特性和传入地区的疾病谱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根 西洋药物 康熙 法国传教士 药物传播 医学交流 17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才是造成我国结核病高耐药率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106
2
作者 高谦 梅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91-1096,共6页
长期以来都认为由于治疗不当导致的获得性耐药是我国耐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传播导致的原发性耐药才是造成我国结核病高耐药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是目前耐药结核病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传播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