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田间药效调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柳采秀 张楠 +3 位作者 吴长兴 聂东兴 徐笔奇 苍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8,共5页
为探索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准确、高效、方便的药效调查方法,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嘧霉胺、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3种杀菌剂,采用叶片病斑分级、整株病斑分级、整株病叶率分级、茎秆发病率、茎秆发病分级5种调查方法,对... 为探索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准确、高效、方便的药效调查方法,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嘧霉胺、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3种杀菌剂,采用叶片病斑分级、整株病斑分级、整株病叶率分级、茎秆发病率、茎秆发病分级5种调查方法,对比不同方法对防治效果评价的影响。5种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叶片病斑分级法样本量大,采集数据多,其结果更接近实际;整株病斑分级法相对简便,可增加植株的取样量,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但操作中易产生判断误差;整株病叶率分级法和茎秆发病率法简便,但会放大病害的危害程度,高估或低估药剂防治效果;茎秆发病分级法结合病斑大小、形状等特征能较准确地评价植株发病情况。采用不同评价方法,3种杀菌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较一致,唑醚·氟酰胺和氟菌·肟菌酯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在75.22%~88.83%、68.87~86.82%之间,而嘧霉胺的防治效果略差(57.86%~7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灰霉病 杀菌剂 药效调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药效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息正 徐桂红 钱荣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2期66-67,共2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我区发生特点均表现为发生时间长、发生程度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近年来的田间观察,褐飞虱的发生主害代时,4种虫态都会同时发生,成虫、各龄若虫、各期卵并存,这...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我区发生特点均表现为发生时间长、发生程度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近年来的田间观察,褐飞虱的发生主害代时,4种虫态都会同时发生,成虫、各龄若虫、各期卵并存,这对我们选用正确的药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筛选出速效与持效兼备的药剂品种,我区站于2013年进行了几种主要农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田间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药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