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药效模型的相关操作特征图分析
1
作者 郑青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75,共5页
详细介绍了操作相关特征(ROC)图的原理,定量构图、界值确定和统计分析,并列举了所有计算公式。说明了ROC在固定药效模型判断中可揭示以下问题:(1)血药浓度能否反映治疗效果的有效和无效?(2)多高药物浓度为“有效浓度”?(3)达到... 详细介绍了操作相关特征(ROC)图的原理,定量构图、界值确定和统计分析,并列举了所有计算公式。说明了ROC在固定药效模型判断中可揭示以下问题:(1)血药浓度能否反映治疗效果的有效和无效?(2)多高药物浓度为“有效浓度”?(3)达到有效浓度时确实有效的概率是多少?(4)治疗窗的上下限如何确定?因此ROC图法在药效学研究中是一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 固定药效模型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艾晓辉 丁运敏 +2 位作者 汪开毓 刘永涛 沈丹怡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3-899,共7页
为合理应用强力霉素治疗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细菌性败血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的活性,数据使用3p97和kinetica4.4软件分析。结果... 为合理应用强力霉素治疗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细菌性败血症,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的活性,数据使用3p97和kinetica4.4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血清中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2.0μg/mL。斑点叉尾按20 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强力霉素后,药物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浆药物达峰时间(Tmax)为2.57h,峰浓度(Cmax)为1.72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38.63h。在半效应室内,半效浓度参数(EC50)为16.95h,即血清药物浓度为1.41μg/mL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PK-PD同步模型参数Cmax/MIC血清为0.86,AUC0→24h/MIC血清为20.57h。通过抑制效应的Sigmoid Emax模型方程可得到临床起到抑菌效果的最佳给药剂量范围为10.68—41.42 mg/kg体重。临床上发生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的最佳给药方案建议为:对出现临床病状的斑点叉尾以41.42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进行治疗,1次/d。临床上预防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时以10.68 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拌饲投喂,1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斑点叉尾 半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药动-药效模型参数的计算程序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渊成 曹彦光 +2 位作者 郝琨 柳晓泉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根据Dayneka等人提出的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设计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估算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的参数。方法:联合应用遗传算法和规划求解同时拟合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和效应-时间的数据,估算相应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以口... 目的:根据Dayneka等人提出的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设计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估算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的参数。方法:联合应用遗传算法和规划求解同时拟合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和效应-时间的数据,估算相应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以口服一房室模型为例,对华法林的间接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模型的曲线进行拟合,算得PK参数tmax(3.40±1.52)h,cmax(56.39±6.85)μg/mL,t1/2(20.14±5.66)h;PD参数Kin(0.1009±0.0193)h-1,Kout(0.0938±0.0174)h-1,IC50(3.732±1.336)mg/L。结论:该程序可用于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参数的求算,并同时描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行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药动学-药效模型 华法林 遗传算法 规划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药效模型法分析硫酸镁血药浓度与降血压效应的关系
4
作者 王亦流 卢建丰 +1 位作者 杨友春 陈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47-49,共3页
硫酸镁治疗妊娠诱发高血压孕妇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关系,一般用参数法描述,需用假设药效学模型。本文在不假设药效学模型的前提下,分析硫酸镁浓度与降血压效应的关系。由非参数法分析和得出的Keo=0.35±0.33h-1与... 硫酸镁治疗妊娠诱发高血压孕妇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关系,一般用参数法描述,需用假设药效学模型。本文在不假设药效学模型的前提下,分析硫酸镁浓度与降血压效应的关系。由非参数法分析和得出的Keo=0.35±0.33h-1与参数法拟合而得的Keo相接近。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法 药效模型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筛选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5
作者 王梦帆 赵子玉 +3 位作者 王春光 刘廷玉 陈曦 张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329,共11页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isualizer(DS Visualizer)构建基于受体结构的药效团模型(structure-based pharmacophore,SBP)和基于配体共同特征的定性药效团模型(common feature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HIPHOP),并将验证后的模型作为查询条件对ZINC数据库进行以CTX-M-14蛋白为靶标的虚拟筛选,得到拟合分数良好的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L),对其进行相关作用力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分析甘草酸与CTX-M-14蛋白的结合模式、结合能力及稳定性;最后通过联合抑菌试验及酶动力学试验考察甘草酸的抗菌增敏活性、抑酶作用及抑酶方式。【结果】中药单体成分甘草酸主要与CTX-M-14蛋白活性中心多个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范德华作用力,两者的对接分数与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0 kcal/mol及-22.06 kcal/mol;甘草酸与头孢噻肟钠联用呈协同作用(FICI≤0.5);甘草酸可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对头孢噻肟钠的抑酶保护率可达58.53%,与克拉维酸接近(60.98%)。【结论】中药单体甘草酸可与CTX-M-14蛋白稳定结合,通过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对底物抗生素的水解作用,提高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320和重组蛋白阳性菌BL-21对头孢噻肟钠的敏感性,实现抗生素的减量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CTX-M-14 药效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联合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刚 田长青 李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1-366,共6页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模型建立、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药动学 药效 药动学 -药效模型 临床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DHODH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鲍红娟 唐亚林 +3 位作者 徐筱杰 向俊锋 郑智慧 路新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8-946,共9页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 利用药效团模型研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DHODH)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为DHODH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提供新的方法.以31个具有DHODH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训练集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范围为7~63000 nmol/L,利用Catalyst/HypoGen算法构建DHODH抑制剂药效团模型,通过对训练集化合物多个构象进行叠合,提取药效团特征及三维空间限制构建药效团模型.利用基于CatScramble的交叉验证方法及评价模型对已知活性化合物的活性预测能力,确定较优药效团模型.模型包含1个氢键受体、3个疏水中心,表征了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时可能发生的氢键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4个药效特征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概括了DHODH抑制剂产生活性的结构特点.所得较优模型对训练集化合物及测试集化合物的计算活性值与实验活性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5和0.8788.利用药效团模型对来源于微生物的系列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59个预测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可作为进一步药物研发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ODH抑制剂 构效关系 药效模型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红梅 谢前 +5 位作者 谢桂荣 周家驹 许志宏 李正名 贾国锋 王玲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73-776,共4页
The biophore model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the training set contains 31 compound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dvanced APEX-3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lied biophore model, the activities of some known ALS... The biophore model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the training set contains 31 compounds)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dvanced APEX-3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lied biophore model, the activities of some known ALS inhibitors were predicted.Most of the prediction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The quality of the biophore mod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reliabl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 new approach for designing the new series of ALS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除草剂 药效模型 乙酰乳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任天瑞 沈斌 +2 位作者 裴剑锋 汪永生 向文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 采用 DISCOtech方法 ,用 7个大鼠 γ-氨基丁酸 (GABA) A 受体抑制剂和 1 1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分别建立了其药效团模型 ;用 Co MFA方法建立了 2 2个大鼠 GABAA 受体抑制剂和 2 9个家蝇 GABAA 受体抑制剂的 3 D-QSAR模型 ,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2 6和 0 .679,验证了药效团模型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效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法构建ALS抑制剂与受体作用的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缪方明 苏华庆 +1 位作者 王瑾玲 李爱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26-931,共6页
在受体 ALS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 (DISCO)对四个结构特征差别较大的 ALS抑制型除草剂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该类除草剂与受体作用的可能的药效团模型,为进一步设计开发新型的 ALS抑制剂及模拟靶蛋白的活性空腔提供有意义... 在受体 ALS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距离比较法 (DISCO)对四个结构特征差别较大的 ALS抑制型除草剂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该类除草剂与受体作用的可能的药效团模型,为进一步设计开发新型的 ALS抑制剂及模拟靶蛋白的活性空腔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抑制剂 距离比较法 除草剂 药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模型从中草药数据库中搜索gpIIb/IIIa受体抑制剂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旭东 徐筱杰 胡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7-312,共6页
选择20个3,4-二氢-1(1H)-异喹啉酮类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作为训练集,利用Catalyst软件包建立了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三维药效团模型.探讨了药效团作用模式.并通过建立的可靠性最佳的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系数r=0.7715),从中草药数据库... 选择20个3,4-二氢-1(1H)-异喹啉酮类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作为训练集,利用Catalyst软件包建立了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三维药效团模型.探讨了药效团作用模式.并通过建立的可靠性最佳的药效团模型(线性回归系数r=0.7715),从中草药数据库中虚拟筛选了gpIIb/IIIa受体抑制剂,通过实验活性测定得到了8个抑制ADP活化全血血小板聚集的IC50从40到100μmol·L-1的化合物,进一步证明了所建药效团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模型 GPIIB/IIIA 中草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药效联合模型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晓晖 李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药动药效联合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定量计算方面的一些新概念和新进展,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药动药效联合模型的四个属性、Sheiner效应室理论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药动药效联合模... 药动药效联合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定量计算方面的一些新概念和新进展,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药动药效联合模型的四个属性、Sheiner效应室理论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药动药效联合模型的计算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药效联合模型 Sheiner效应室理论:药动药效联合模型的四个属性 群体药动药效联合模型 生理药动药效联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药动模型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运敏 刘永涛 +3 位作者 沈丹怡 余少梅 索纹纹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保证强力霉素(doxycyline)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合理应用,通过建立强力霉素体外药动-药效同步(PK-P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强力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和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药效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嗜... 为保证强力霉素(doxycyline)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合理应用,通过建立强力霉素体外药动-药效同步(PK-P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强力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和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药效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0μg/mL和8.0μg/mL。在消除半衰期为38.61 h的模型内,2M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仅能抑制3 h,模型运行3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 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与药物浓度关系密切。当Cmax/M IC>3.96时,强力霉素能够对嗜水气单胞菌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强力霉素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大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调节作用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欣怡 陈渊成 +2 位作者 王琰 肖媛媛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0-265,共6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降低Hcy水平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大鼠急性蛋氨酸(Met)负荷作为药理模型,就丹参水溶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A(SalA)对大鼠血浆中Hcy调节作用进行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发现1,2.5,5 m...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降低Hcy水平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大鼠急性蛋氨酸(Met)负荷作为药理模型,就丹参水溶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A(SalA)对大鼠血浆中Hcy调节作用进行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发现1,2.5,5 mg/kg 3个剂量的SalA对Met负荷引起的血浆中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升高有降低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本文建立了基于SalA对Hcy调节作用机制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PK-PD)模型,较好的拟合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实验结果,并与丹参素(DSS)对Hcy调节作用的PK-PD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定量揭示了SalA对tHcy升高促进作用以及转硫途径消除作用与DSS的差异:SalA对于tHcy上升促进作用弱于DSS,但是对于tHcy转硫途径消除的作用强于D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同型半胱氨酸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蛋氨酸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经皮暴露毒死蜱的生理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敏娴 姚欣雅 +1 位作者 曹正颖 王灿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5-750,共6页
目的 :构建经皮暴露毒死蜱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model,PBPK/PD model)。方法 :1动物实验: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一次性皮下注射毒死蜱,... 目的 :构建经皮暴露毒死蜱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model,PBPK/PD model)。方法 :1动物实验: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一次性皮下注射毒死蜱,各组在3、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收集大鼠生物样本。测定指标包括血清毒死蜱(CPF)、血清和尿液3,5,6-三氯-2-吡啶(TCP),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包括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 Ch E);2模型建立:确定模型房室结构;建立微分方程,搜集参数;模型模拟,并根据动物实验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模型验证。结果:根据139.5 mg/kg组动物实验数据得到优化的PBPK/PD模型,然后用此模型模拟69.75 mg/kg和279.00 mg/kg组的CPF、TCP、ACh E和Bu CHE时量变化,得到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都显示血清CPF和TCP在体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Ch E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实验数据显示各剂量组血CPF浓度在染毒后6 h达峰值,血TCP浓度在12-24 h达峰,血ACh E在24 h抑制最大,血Bu Ch E在12-24 h抑制最大,模型模拟数据显示血CPF在6.7 h达峰,血TCP浓度在24.7 h达峰,血ACh E在32-35 h抑制最大,血Bu Ch E在15-28 h抑制最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BPK/P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CPF、TCP和Ch E在体内的动态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3 5 6-三氯-2-吡啶 胆碱酯酶 药动学和药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MDM2结合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荣 胡纯琦 +1 位作者 黄文海 胡永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15-1820,共6页
采用Catalyst软件,选择5类共24个p53-MDM2结合抑制剂作为训练集,经计算机建模、构象优化。由Catalyst系统构建出药效团模型,并对药效团进行有效性分析,结合已知的p53-MDM2结合抑制剂的结构信息,筛选得到含有一个芳环中心、三个疏水中心... 采用Catalyst软件,选择5类共24个p53-MDM2结合抑制剂作为训练集,经计算机建模、构象优化。由Catalyst系统构建出药效团模型,并对药效团进行有效性分析,结合已知的p53-MDM2结合抑制剂的结构信息,筛选得到含有一个芳环中心、三个疏水中心和一个氢键受体的具有较好预测能力(Correl=0.941,Config= 17.530,Δcost=150.830)的药效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MDM2结合抑制剂 药效模型 Cataly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在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琨 陈渊成 +2 位作者 曹彦光 柳晓泉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目的:建立替米沙坦在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揭示替米沙坦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时程关系。方法:正常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形成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4mg/(kg.day)、8mg/(kg.day)组和... 目的:建立替米沙坦在胰岛素抵抗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揭示替米沙坦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时程关系。方法:正常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形成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4mg/(kg.day)、8mg/(kg.day)组和对照组,连续45d灌胃给予替米沙坦。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药浓度,同时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第9,18,27,36,45天早上空腹情况下采血测定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作为定量药效的指标。药物的体内暴露程度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关系根据PK-PD结合模型估算。结果:胰岛素抵抗大鼠连续给予替米沙坦后,替米沙坦在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均无明显变化。胰岛素抵抗大鼠长期连续给药后,大鼠胰岛素浓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血糖浓度变化不大,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在给药后有显著性提高。替米沙坦4mg/(kg.day)组AUC50为2886.0ng.day/mL,8mg/(kg.day)组AUC50为3218.9ng.day/mL。结论: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AUC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胰岛素抵抗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亚军 李剑勇 李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121,共5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综合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被广泛用于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简要介绍了抗菌药物PK-PD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综述了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其他抗菌药的PK-PD结合...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综合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被广泛用于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简要介绍了抗菌药物PK-PD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综述了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其他抗菌药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兽用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突变选择窗 氟喹诺酮类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比较法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彦伸 褚凤鸣 郭宗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 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设计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在EGFR结构的诱导下得到抑制剂活性构象集,将13个不同结构特征的EGFR抑制剂的构象进行叠合,应用距离比较法建立合理的药效团模型;初步验证模型的有效... 目的 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设计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在EGFR结构的诱导下得到抑制剂活性构象集,将13个不同结构特征的EGFR抑制剂的构象进行叠合,应用距离比较法建立合理的药效团模型;初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数据库进行基于三维药效团模型的搜索和分子对接。结果 得到了EGFR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根据此模型设计了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结论 基于三维药效团模型进行药物分子的设计,可以减少后续工作的计算量,提高先导化合物的命中率,用于指导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比较法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抑制剂 药效模型 EGFR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在兽用抗菌药物研究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巧仪 张桂君 方炳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0,共7页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是将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用于研究药理效应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种模型。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评价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耐药性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是将药动学和药效学结合,用于研究药理效应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种模型。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评价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耐药性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将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引入兽药研究中,不仅能够优化给药方案,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能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论文对兽用抗菌药物的分类、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国内外兽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抗菌药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