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荣妹 毛鑫 +5 位作者 徐英莉 高英杰 包蕾 鲍岩岩 孟凤仙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土藤草颗粒对微晶型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18 mg·kg^(-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0、300、150 mg·kg^(-1)。通过家兔左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入MSU的方式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给药5天后收集关节液,检测关节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测定关节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采血检测血尿酸值,给药前后血清中尿素(urea,UREA)、胆固醇(cholesterol,CH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e)、血糖(glucose,GLU)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结果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5 d后关节腔内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有降低血尿酸的趋势;土藤草颗粒对家兔血清中UREA、CHO、Cre、GLU及TG含量均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IL-6、IL-8、TNF-α及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高、中、低剂量组的IL-6、TNF-α含量,高、中剂量组IL-8含量及中剂量组PGE2含量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土藤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关节液中IL-1β含量。结论土藤草颗粒对MSU致急性关节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动物关节腔内白细胞数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藤草颗粒 微晶型尿酸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药效学 大耳白兔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透皮剂的制备及其药效学评价
2
作者 张剑旭 王禹霏 +7 位作者 徐诗瑶 张嘉斌 霍雨柔 赵琪 李波 杨玉洁 王凯 李乾学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426,共10页
【目的】研制一种给药途径方便、皮肤透过效果较好的利福昔明透皮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治疗,并对其进行制剂学和药效学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利福昔明浓度,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透皮剂制备试验,通过离体猪皮考察制剂... 【目的】研制一种给药途径方便、皮肤透过效果较好的利福昔明透皮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治疗,并对其进行制剂学和药效学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利福昔明浓度,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透皮剂制备试验,通过离体猪皮考察制剂体外透皮能力,以12 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为指标筛选处方组分,并测定制剂在40和60℃的存储稳定性。建立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模型,通过对比所制透皮剂与灌胃制剂对感染模型的小鼠存活率、脏器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对制剂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利福昔明透皮剂处方组成为:体系含利福昔明2%、氮酮4%、薄荷醇2%、丙酮缩甘油20%、二甲基亚砜30%、无水乙醇补至100%,该透皮剂配方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平均值在12 h达132.82μg/cm^(2)。制剂在60和40℃放置10 d后,药物含量分别为初始的89.78%和93.53%,较为稳定。与感染不用药组相比,透皮治疗组和灌胃治疗组的各脏器载菌量均显著降低(P<0.05)。利福昔明透皮治疗组小鼠给药后3 d的存活率(91.67%)高于灌胃治疗组(83.33%)。治疗前后鼠盲肠病理切片变化明显,与感染不用药组相比,2个治疗组的肠道黏膜下层水肿减轻,黏膜下层、肠隐窝及肠上皮层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肠上皮完整性恢复明显,病变减轻。【结论】利福昔明透皮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能透过皮肤起到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透皮剂 药效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藻弧菌感染的虾苗细菌性玻化症(BVS)及其防控中药筛选和药效学评价
3
作者 赵伟志 王印庚 +4 位作者 于永翔 张正 朱洪洋 庞明海 王春元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6,共12页
为了筛选可用于防治虾苗细菌性玻化症(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的中药复方,本研究首先通过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从50种中药中筛选出对BVS致病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 为了筛选可用于防治虾苗细菌性玻化症(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的中药复方,本研究首先通过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从50种中药中筛选出对BVS致病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中药。然后,以不同浓度的溶藻弧菌浸浴感染虾苗,建立BVS病理模型;再通过体内药效学实验从死亡率、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组织病理学角度比较不同中药复方对于患BVS虾苗的防治效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马鞭草(Verbenae herba)、乌梅(Mume fructus)等中药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2 mm以上;诃子(Chebulae fructus)、五味子、牡丹皮(Moutan cortex)等中药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3mm以上。五倍子(Gallachinensis)、诃子、五味子、丁香(Caryophylliflos)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均≤50 mg/mL。结合香附(Cyperi rhizoma)、栀子(Gardeniae fructus)2味中药组成3种中药复方,处方1、处方2和处方3;以5×10^(4) CFU/mL的溶藻弧菌感染虾苗成功建立BVS病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患病虾苗7d,各组死亡率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处方1组、20%氟苯尼考粉对照组、处方3组、处方2组和阳性对照组。处方1组虾苗死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处方2组、处方3组和20%氟苯尼考对照组虾苗死亡率低于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处方1可显著降低患病虾苗死亡率。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相比于其他感染组,处方1组虾苗肝胰腺病变程度明显较轻,肠道结构较为完整;虾苗肝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正常,线粒体、内质网丰富且基本正常。表明口服处方1可对患病虾苗的肝胰腺和肠道组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优于处方2、处方3和20%氟苯尼考粉。综上所述,处方1(诃子30 g、五味子20 g、香附20 g)对溶藻弧菌感染的虾苗保护和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研制防控虾苗BVS专用中药提供依据,助力对虾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细菌性玻化症(BVS) 病理模型 中药复方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
4
作者 程安达 艾晓辉 +1 位作者 于江 杨移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促进黄芪多糖在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中的应用,本研究参照农业农村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关于免疫调节剂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SOP开展了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为促进黄芪多糖在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中的应用,本研究参照农业农村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关于免疫调节剂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SOP开展了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明显提高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白细胞吞噬活性,并在Ⅲ期临床中发现黄芪多糖不仅可增强斑点叉尾[鱼回]免疫,提高其抗细菌感染的能力,还可促进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效果最优添加量为20 mg/kg鱼体重。安全性临床评价发现每日投喂20 mg/kg鱼体重的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无害。上述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中,建议饲料中每日添加量为20 mg/k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 药效学 安全性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石长皮软膏修复大鼠创面的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陈继源 杨盟 +2 位作者 王蓉 韩璐 原永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考察冰石长皮软膏对大鼠创面的修复能力。方法:分别在32只SD大鼠背部左侧和右侧构建一般创面和烧烫伤创面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凡士林组、京万红软膏组和冰石长皮软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凡士林组每... 目的:考察冰石长皮软膏对大鼠创面的修复能力。方法:分别在32只SD大鼠背部左侧和右侧构建一般创面和烧烫伤创面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凡士林组、京万红软膏组和冰石长皮软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凡士林组每日给予1 g黄凡士林,京万红软膏组每日给予1 g京万红软膏,冰石长皮软膏组每日给予1 g冰石长皮软膏,连续干预20天,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第10天及第16天京万红软膏组和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1);第16天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愈合率高于京万红软膏组(P<0.01);第10天及第16天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烧烫伤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余各组(P<0.01);第16天黄凡士林组烧烫伤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一般创面组织病理评分(肉芽组织再生及上皮再生修复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5),而炎性渗出评分均低于其余各组(P<0.01);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烧烫伤创面炎性渗出评分均低于其余各组(P<0.01),肉芽组织再生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上皮再生修复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黄凡士林组(P<0.05);冰石长皮软膏组大鼠创面皮肤结构完整清晰,表皮完全修复,炎性浸润少。结论:冰石长皮软膏可加速一般创面和烧烫伤创面大鼠创面愈合,减小瘢痕面积,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创面 烧烫伤创面 冰石长皮软膏 创面修复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BR0336在小鼠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上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6
作者 黄曙光 张学农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15-421,共7页
目的研究多肽BR0336注射液在STZ-HFD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上的药效学。方法新生雄性小鼠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模型,从1个月龄起开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根据空腹血糖和体重随机分... 目的研究多肽BR0336注射液在STZ-HFD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上的药效学。方法新生雄性小鼠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模型,从1个月龄起开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根据空腹血糖和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替西帕肽(TZP)的0.15 mg·kg^(-1)阳性对照组和BR0336的低(0.05 mg·kg^(-1))、中(0.15 mg·kg^(-1))、高(0.5 mg·kg^(-1))剂量组,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考察小鼠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和血脂情况,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NAS和纤维化分析。结果BR0336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bA1c%,减低肝脏NAS评分和纤维化率,并对模型动物的肝功能和血脂异常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等剂量BR0336在动物的摄食量、胰岛素、肝功能和血脂生化方面表现更优,能更有效延缓NASH和纤维化进程。结论BR0336对STZ-HFD诱导的T2DM合并NASH模型小鼠在高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0336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 小鼠 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青藤碱微乳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
7
作者 高勤 陈楠 +4 位作者 贾乐彤 汪洁 陈静 杨雨微 吕志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8,共8页
目的优化青藤碱微乳的制备工艺,进行初步药效学评价。方法建立青藤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等初步筛选青藤碱微乳处方,利用D-最优混料实验设计法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进行青藤碱微乳处方优化,并对其粒径、... 目的优化青藤碱微乳的制备工艺,进行初步药效学评价。方法建立青藤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等初步筛选青藤碱微乳处方,利用D-最优混料实验设计法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进行青藤碱微乳处方优化,并对其粒径、载药量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采用体外透皮实验考察经皮吸收情况,进行耳肿胀实验评价抗炎药效。结果以甲醇∶0.1%磷酸(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 nm测定青藤碱含量,方法适用性好;获得微乳最佳处方为蓖麻油占比7.0%,PEG40氢化蓖麻油/无水乙醇为混合乳化剂占比69.0%,最佳Km值为3∶1,蒸馏水占比24.0%;制得微乳平均粒径18.76 nm,PDI为0.072,载药量5.225%;1.0%青藤碱微乳12 h累积渗透量为1.2234μg·cm^(-2),稳态渗透速率为0.0649μg·cm^(-2)·h^(-1),均优于青藤碱溶液;高浓度的青藤碱微乳对小鼠耳肿胀抑制率为65.07%,与阳性药地塞米松效果相近。结论制得青藤碱微乳工艺稳定,载药量高,透皮吸收及抗炎效果较好,为青藤碱经皮给药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微乳 伪三元相图 D-最优混料设计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鬼箭羽降糖有效部位的药效学和化学研究 被引量:83
8
作者 郎素梅 朱丹妮 +3 位作者 余伯阳 赵佳丽 王秋娟 严永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基础上 ,提取分离其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健康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的化学性糖尿病小鼠模型 ,以血糖为指标研究鬼箭羽的降糖作用有效部位和物质基础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 ,根据理... 目的 :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基础上 ,提取分离其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健康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的化学性糖尿病小鼠模型 ,以血糖为指标研究鬼箭羽的降糖作用有效部位和物质基础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 ,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鬼箭羽对健康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但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 ,其中水提取部位降糖作用最好。乙酸乙酯部位降糖作用仅次于水提取部位 ,乙酸乙酯部位经聚酰胺柱色谱用 5 0 %乙醇洗脱所得组分降糖效果明显。对 5 0 %乙醇洗脱组分进行分离得到 4个酚酸类化合物 ,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 (p hydroxybenzoicacid ,EA 1) ,3,4 二羟基苯甲酸 (protocatechuicacid ,EA 2 ) ,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4 hydroxy 3 methoxybenzoicacid ,EA 3) ,3 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acid ,EA 4 )。结论 :鬼箭羽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其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乙酸乙酯部位 5 0 %乙醇洗脱所得的化学组分。从该部位分离的四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箭羽 降糖作用 有效部位 活性成分 药效学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香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2
9
作者 王永兵 王强 +3 位作者 毛福林 张玉凤 黄芳 窦昌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寻找控制木香质量的有效成分。方法 对木香药材的不同提取物以及木香中的两个单体化合物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行了消化道的药理学研究。结果 ig给木香水提物 (1.4g/kg ,4.2g/kg)和木香烃内酯 (9mg/kg ,2 7mg/kg)对小白鼠... 目的 寻找控制木香质量的有效成分。方法 对木香药材的不同提取物以及木香中的两个单体化合物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行了消化道的药理学研究。结果 ig给木香水提物 (1.4g/kg ,4.2g/kg)和木香烃内酯 (9mg/kg ,2 7mg/kg)对小白鼠的肠蠕动具有抑制作用 ;熊去氧胆酸 (10 0mg/kg)、木香水提物组 (5 40mg/kg)、木香醇提物组 (4 80mg/kg)、木香烃内酯组 (10 0mg/kg)、去氢木香内酯组 (10 0mg/kg)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且醇提物要比水提物作用强 ,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利胆作用很强 ,可视为木香中的主要利胆成分。结论 木香烃内酯可作为木香质量控制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 提取物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肠蠕动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柳晓泉 陈渊成 +2 位作者 郝琨 曹彦光 余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8,共8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它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K-PD模...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它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K-PD模型可按药动学与药效学联结方式的不同分成4种基本类型。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最优设计理论推动了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征的PK-PD模型的发展。本文最后重点介绍了PK-PD模型在新药研发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应用以及当前研究热点,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药效学 模型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效学及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张雅斌 刘艳辉 +3 位作者 张祚新 祖岫杰 唐虹 刘铁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用恩诺沙星对5种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病、多发病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获得了恩诺沙星对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02、0 04、0 63、0 31、0 04μg/mL。体内抗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用恩诺沙星对5种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病、多发病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获得了恩诺沙星对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02、0 04、0 63、0 31、0 04μg/mL。体内抗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日以10mg/kg剂量混饲口灌给药,能有效地杀灭致病菌,提高感染鱼的成活率。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以该剂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鱼血浆中药物的质量浓度。采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获得了鲤对恩诺沙星的吸收、分布与排除数据,结果表明,混饲口灌恩诺沙星在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一室模型,=0 2015h,t1/2K=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45 0550μg/(mL·h),Cmax=2 1472μg/mL,t1/2Ka13 651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药效学 药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谭家风 黄薇薇 +3 位作者 李三红 徐进 黄小青 朱宝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方法 :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产生发热模型后不同时间体温波动情况、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病变和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 :以 0 .1 93g/kg抗病毒口服液 ig后 ,家兔体温变化与...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药效学。方法 :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产生发热模型后不同时间体温波动情况、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部病变和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 :以 0 .1 93g/kg抗病毒口服液 ig后 ,家兔体温变化与 0 .6 1 0 5 g/kg双黄连口服液组比较在 0 .5 h即有差异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高、中、低剂量组均有明显差异 ,且能维持 4 h降低体温。小鼠感染病毒后口服本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 ( P<0 .0 5 ) ,平均生活日数延长。但死亡保护率低于病毒唑。本品及病毒唑组 ,肺病变程度和肺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 P<0 .0 5 ) ,但其治疗效果不及病毒唑。小鼠最大耐受量倍数为人用量的 1 2 5倍。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能明显降低由细菌内毒素所致的发热 ,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能有效抑制病毒性肺部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口服液 清热解毒 流感病毒 急性毒性 药效学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对霉形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雅红 冯淇辉 +3 位作者 方炳虎 曾振灵 孙永学 黄显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1-437,共7页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和强力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0625、0.025、0.4和0.4mg/L。50、100、200mg/L氧氟沙星、50mg/L恩诺沙星、5... 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氧氟沙星及其对照药物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和强力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0625、0.025、0.4和0.4mg/L。50、100、200mg/L氧氟沙星、50mg/L恩诺沙星、50mg/L洛美沙星和100mg/L强力霉素连续5d饮水给药,对人工合并感染败血霉形体和大肠杆菌病鸡的治愈率分别是93.3%、96.7%、96.7%、100%、96.7%和83.3%,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3.3%。氧氟沙星及其它对照药的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并能显著地减少气囊损伤率、抗体反应阳性率和病原再分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药效学 败血霉形体 大肠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的药动-药效学研究近况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军 孟华 +1 位作者 王骊丽 黄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川芎嗪是一种活性生物碱 ,其在体内代谢迅速 ,排泄较快 ,临床应用广泛。综述了近几年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成果 。
关键词 川芎嗪 药物动力学 中药 药效学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技霉素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兰香 刘京芳 +2 位作者 徐晓雯 母立新 林赴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30-30,共1页
生技霉素(Biotechnomycin)是我所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经生物工程发酵、分离、鉴别获得的一种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证明:本品对G<sup>+</sup>菌的MIC范围为0.002~2mg/L;MIC<sub>50</su... 生技霉素(Biotechnomycin)是我所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经生物工程发酵、分离、鉴别获得的一种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证明:本品对G<sup>+</sup>菌的MIC范围为0.002~2mg/L;MIC<sub>50</sub>~MIC<sub>90</sub>为0.03~4mg/L,MBC<sub>50</sub>~MBC<sub>90</sub>为0.25~6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技霉素 药效学 红霉素 体外抗菌实验 MIC90 MIC50 大环内酯 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药效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邓嘉元 李运曼 鲁林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牛胆汁与甘油混合液灌服大鼠 1 0周造成慢性胃炎模型。 2 %水杨酸钠溶液灌服大鼠 8周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于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苦杏仁甙作为预防给药。实验... 目的 :观察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牛胆汁与甘油混合液灌服大鼠 1 0周造成慢性胃炎模型。 2 %水杨酸钠溶液灌服大鼠 8周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于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苦杏仁甙作为预防给药。实验结束后摘取全胃 ,做病理切片检查 ,同时收集胃液 ,测定胃游离酸浓度及胃蛋白酶活力。结果 :苦杏仁甙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病理形态学有改善。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 ,腺体排列紧密。并可抑制胃蛋白酶活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甙 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药效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半体内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的药动学-药效学同步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雨辉 杨东 +1 位作者 丁焕中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7,共5页
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联合的方法,研究氟苯尼考在猪半体内抗大肠杆菌的活性,为合理应用氟苯尼考治疗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氟苯尼考在MH肉汤及血清中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5和8.75μg.mL-1。猪按20 mg.kg-1... 采用体内药动学和体外药效学联合的方法,研究氟苯尼考在猪半体内抗大肠杆菌的活性,为合理应用氟苯尼考治疗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氟苯尼考在MH肉汤及血清中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5和8.75μg.mL-1。猪按20 mg.kg-1的剂量肌内注射氟苯尼考后,药物吸收缓慢且不规则,血浆药物达峰时间为(3.60±1.52)h,峰浓度为(5.28±1.48)μg.mL-1。氟苯尼考在猪体内消除缓慢,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26.61±9.81)h,消除半衰期为(17.49±8.04)h。半效浓度参数(EC50)为(7.76±4.53)h。AUC0→24h/MIC为(7.69±1.48)h,Cmax/MIC为(0.60±0.17)。由于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较差和氟苯尼考肌内注射药动学特征的限制,应用氟苯尼考,按照常规方案治疗猪大肠杆菌病,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药动学-药效学同步关系 大肠杆菌 半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药效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8
作者 郭珊珊 余玲 +1 位作者 陈巧玲 刘煜德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6期6-9,共4页
通过整理归纳近10年国内外对冰片的药效学研究文献,发现冰片不仅具有多种直接治疗作用,而且能够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血管壁通透性,开放血-脑脊液屏障及血脑屏障,抑制药物肝脏代谢,从而提高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冰片 药效学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南星各种炮制品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中林 朱谧 顾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2-344,共3页
以抗惊厥、凝血、化痰药理指标,对天南星的不同炮制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南星生品的水浸液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而生品的水煎液及其他炮制品的水浸、水煎液均无抗惊厥作用;胆南星除外的南星各种炮制品的水煎液均有促凝... 以抗惊厥、凝血、化痰药理指标,对天南星的不同炮制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南星生品的水浸液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而生品的水煎液及其他炮制品的水浸、水煎液均无抗惊厥作用;胆南星除外的南星各种炮制品的水煎液均有促凝血作用,而它们的水浸液则具有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南星 炮制 抗惊厥 凝血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志强 冯淇辉 +1 位作者 陈杖榴 方炳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测定环丙沙星及对照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 ,其中环丙沙星的抗支原体活性最强 ,最小抑菌浓度为 0 .0 1μg/ml。通过给 18头健康猪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 ,复制具有典型症状的猪支原体性肺炎疾病模型 ,并进行... 测定环丙沙星及对照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 ,其中环丙沙星的抗支原体活性最强 ,最小抑菌浓度为 0 .0 1μg/ml。通过给 18头健康猪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 ,复制具有典型症状的猪支原体性肺炎疾病模型 ,并进行环丙沙星 2 .5、5.0mg/kg肌注给药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实验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 83.3% (5/ 6 )和10 0 % (6 / 6 )。治疗组多剂量给药期间 ,第 1、3、5、7、9次给药后 0 .5及 6h的血浆药物浓度 ,在 2 .5mg/kg剂量组平均为 0 .4 1μg/ml和 0 .17μg/ml,5.0mg/kg剂量组平均为 0 .71μg/ml和 0 .2 8μg/ml。两剂量组环丙沙星均无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猪肺炎支原体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