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意愿及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小合 张萌 +3 位作者 何璐莹 黄仙红 高建民 张亮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加快推进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已成为促进新医改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重要环节,城乡居民对零差价政策的支持意愿及就医行为变化无疑是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观察点。以浙江省中部某县级... 加快推进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已成为促进新医改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重要环节,城乡居民对零差价政策的支持意愿及就医行为变化无疑是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观察点。以浙江省中部某县级市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意愿与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政策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了解意愿和知晓程度偏低,年龄、平均月收入、政策知晓度、均次医疗费用下降度、药品种类满足需求度、限制销售非零差价药品的支持度等是影响居民经常性流向城乡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及首诊选择意愿的主要促进因素。并针对问题与发现,提出了相关思考与讨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零差价政策意愿 就医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陆雪秋 许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06-2411,共6页
背景“看病难、看病贵”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而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2010—2015年北京市卫生支出逐年增长,2013—2016年北京市一级医院门诊人次增长率高于三级医院门诊增长率,通过对北... 背景“看病难、看病贵”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而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2010—2015年北京市卫生支出逐年增长,2013—2016年北京市一级医院门诊人次增长率高于三级医院门诊增长率,通过对北京市一级医院医药费用进行分析,理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可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目的以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分析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提出建议。方法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HIS)。2018年7月,选取2013—2017年门诊人次、门诊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医药收入(医疗收入、挂号/诊疗/医事服务费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生材料/其他收入、药品收入)及门诊检查化验(普通放射检查、B超检查、全血细胞分析)例次和收入,分析2014—2017年各指标较2013年的变化情况(变化量及变化率)。结果2013—2017年门诊人次逐年增加;2017年门诊人次较2013年增加105.90%。2013—2017年门诊药占比处于波动状态;2017年门诊药占比较2013年增加0.40%。2013—2016年门诊次均费用逐年增加,之后有所降低;2017年门诊次均费用较2013年增加29.89%。2013—2017年医疗收入呈波动状态;2017年医疗收入较2013年增加149.06%。2013—2017年挂号/诊疗/医事服务费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生材料/其他收入、药品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挂号/诊疗/医事服务费收入、检查/化验收入、卫生材料/其他收入、药品收入较2013年分别增加1695.32%、75.32%、957.88%、167.45%。2013—2015年普通放射检查例次、收入逐年增加,之后逐年减少;2017年普通放射检查例次、收入较2013年分别增加206.45%、10.24%。2013—2016年B超检查例次逐年增加,之后有所降低;2017年B超检查例次较2013年增加74.47%。2013—2017年全血细胞分析例次、B超检查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全血细胞分析例次、B超检查收入较2013年分别增加87.67%、208.50%。2013—2017年全血细胞分析收入呈波动状态;2017年全血细胞分析收入较2013年增加237.69%。结论2013—2017年北京市药品费用增长渐趋平稳,医疗收入、检查/化验等费用明显增加,尤以挂号/诊疗/医事服务费收入增长为著,其次为卫生材料/其他收入,说明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药品零差价政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在药品费用渐趋平稳的同时,卫生耗材增长较快,下一步应建立卫生耗材监督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药学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药品零差价政策 北京 合理用药 费用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于青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402-2406,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旨在更全面地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将山东省东、中、西部3个地区15个地级市的农村和城镇...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旨在更全面地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将山东省东、中、西部3个地区15个地级市的农村和城镇作为调查地区,选取在当地居住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情况、居民就医行为的变化、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态度和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1%。结果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为61.9%(166/268),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率为49.4%(132/267)。不同学历、职业、个人年收入、参加医疗保险类别的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买药地点比较,选择药店者分别占55.8%(150/269)、53.4%(143/268),原因为方便者分别占62.5%(168/269)、63.1%(169/268);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选择首诊地点为村卫生室者占53.0%(142/268)。86.1%(230/267)的居民认为基本药物种类基本能满足居民的用药需求,但有14.6%(39/267)、56.2%(150/267)的居民反映经常、偶尔遇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不到药的情况。实施药品"零差价"前、后,认为药品费用为医疗费用中构成比最大项目的居民分别为42.4%(105/248)和21.9%(54/247),但认为总医疗费用降低者仅占32.2%(85/264)。在知晓药品"零差价"政策的132例居民中,分别有4.6%(6/132)、42.4%(56/132)对该政策很满意、比较满意。结论山东省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知晓度不高,知晓该政策的居民基本满意,但满意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差价政策 知晓 满意度 社区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