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法提供假药、劣药犯罪的罪名确定与罪状解读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冯军
-
机构
河北大学法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79-88,共10页
-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于良法善治的医疗卫生犯罪治理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ZD202001)研究成果。
-
文摘
为倒逼药品使用单位及其人员强化药品管理责任和用药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药品使用单位人员非法提供假药、劣药犯罪。非法提供假药、劣药犯罪的个罪罪名应当确定为非法提供假药罪和非法提供劣药罪。两罪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即药品管理秩序和人体健康;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包括药品使用单位及其药品管理、使用人员;客观方面的表现因罪而异,非法提供假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提供假药给他人使用,非法提供劣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提供劣药给他人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都是故意,对假药劣药的认识都要求“明知”,非法提供假药罪的意志因素是希望或放任危险状态的发生,非法提供劣药罪的意志因素是希望或放任实害结果的发生。将“明知”作为两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有失立法公平,亟需通过司法解释实现立法目的。
-
关键词
药品安全
药品使用单位
非法提供
假药劣药
-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