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刚 杜士明 +3 位作者 常明泉 曾南 叶方 陈永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QUE-CNL),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QUE-CN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QUE-CNL在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 目的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QUE-CNL),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QUE-CN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及QUE-CNL在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QUE-CNL在大鼠体内血浆浓度显著高于槲皮素血浆浓度,QUE-CNL药-时曲线下面积较槲皮素大(P<0.01),表观分布容积较槲皮素低(P<0.01),血浆清除率较槲皮素慢(P<0.01)。结论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的QUE-CNL可延长槲皮素在血浆中循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累积法测定普通马钱子粉与超细马钱子粉的表观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芳 郭立玮 金万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 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药物累积法测定普通马钱子粉与超细马钱子粉ig时的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 两种粉末均符合一室开放型模型 ,测得Tmax分别为 1.30h、0 .31h ;Cmax分别为131.2mg/kg、176 .5m... 目的 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药物累积法测定普通马钱子粉与超细马钱子粉ig时的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 两种粉末均符合一室开放型模型 ,测得Tmax分别为 1.30h、0 .31h ;Cmax分别为131.2mg/kg、176 .5mg/kg ;CL分别为 0 .10 5 4mg/kg/h、0 .2 10 8mg/kg/h。结论 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加大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马钱子 表观药动学参数 物累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药动学模型计算氟甲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杨芳 +2 位作者 赵振升 周变华 郝雪琴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8,共5页
为阐明氟甲喹(FLU)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为家兔疾病治疗中应用FLU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了家兔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之后建立了一个包含10个隔室在内的血流限速型生理药动学模型。模型中包含了FLU的... 为阐明氟甲喹(FLU)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为家兔疾病治疗中应用FLU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通过文献检索获得了家兔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之后建立了一个包含10个隔室在内的血流限速型生理药动学模型。模型中包含了FLU的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及肝脏代谢模块。利用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家兔单次灌胃FLU(15mg/kg)后各组织中的浓度,预测了FLU的血浆浓度。通过对该血浆浓度-时间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房室分析和非房室分析),获得了灌胃给药后FLU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FLU在家兔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甲喹 生理模型 药动学参数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程序求解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帆 曾振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9-53,共5页
利用MATLAB程序中的inline和nlinfit两个命令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求解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同时与3P97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程序可方便快速地求解血管外给药的各个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与3P97... 利用MATLAB程序中的inline和nlinfit两个命令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求解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同时与3P97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程序可方便快速地求解血管外给药的各个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与3P97软件计算值相当,且本方法操作简便、界面直观、易于推广,可用于临床教学或实验中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回归 拟合 MATLAB程序 血管外给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MEM程序一步法估算克拉霉素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1
5
作者 储小曼 芮建中 +4 位作者 周燕 凌树森 何秀萍 李宝林 刘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NONMEM程序一步法 估算 克拉霉素 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体内氟苯尼考药动学参数的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亚男 杨帆 +2 位作者 王丹 白景英 孙灵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5,共4页
在收集氟苯尼考在5种禽(鹌鹑、鸽、肉鸡、鸭和火鸡)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研究了氟苯尼考的3个主要药动学参数(体清除率(Cl)、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和消除半衰期(t1/2β))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使用了传统的幂函数型... 在收集氟苯尼考在5种禽(鹌鹑、鸽、肉鸡、鸭和火鸡)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研究了氟苯尼考的3个主要药动学参数(体清除率(Cl)、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和消除半衰期(t1/2β))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使用了传统的幂函数型异速生长方程来描述药动学参数Y与禽体重W之间的关系,即Y=a×Wb,其中a为幂函数的系数,b为幂函数的指数。研究结果显示:Cl、Vss和t1/2β与W之间的关系式分别为Vss=4.017 7×W-0.508、Cl=1.442 7×W-0.811和t1/2β=3.613 3×W-0.042,相关系数则分别为0.682 5、0.862 5和0.008 6。结果表明,利用异速生长分析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氟苯尼考在禽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特别是Vss和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药动学参数 预测 异速生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估算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药动学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苏银法 白学敏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估算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利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得到血药浓度的模拟数据,对模拟取样点的药-时数据进行转化,以?C/?t近似地代替微分式dC/dt,血药浓度C采用调和均数CiCi+1或算术均数(Ci+Ci+1)/2;采... 目的估算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利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得到血药浓度的模拟数据,对模拟取样点的药-时数据进行转化,以?C/?t近似地代替微分式dC/dt,血药浓度C采用调和均数CiCi+1或算术均数(Ci+Ci+1)/2;采用SPSS软件中的非线性回归(nonlinear regression)对?C/?t调和均数(或算术均数)数据对拟合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结果SPSS估算的药动学参数准确可靠。结论SPSS可以用于估算一级并行米氏消除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回归 SPSS 药动学参数 米氏消除 静脉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速生长法则预测兽药在不同动物种属间的药动学参数
8
作者 李亚男 杨帆 +2 位作者 孙灵灵 白景英 王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7,共3页
异速生长法则(allometric principles)最早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系的工程学术语,1936年,Huxley等第一次将该理论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随后的多篇报道证实可以利用异速生长法则研究不同种属动物间的多个生理参数与动物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1... 异速生长法则(allometric principles)最早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系的工程学术语,1936年,Huxley等第一次将该理论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随后的多篇报道证实可以利用异速生长法则研究不同种属动物间的多个生理参数与动物体表面积之间的关系[1]。后来研究者逐渐转用体重来进行异速生长分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生长分析 药动学参数 法则 属间 物种 预测 生命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对家兔体内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9
作者 孙成春 张莉 王景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酮康唑对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氨茶碱单用及与酮康唑合用后家兔体内茶碱血清浓度 ,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酮康唑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明显降低 ;合并用药组Vd为4.70&... 目的观察酮康唑对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氨茶碱单用及与酮康唑合用后家兔体内茶碱血清浓度 ,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酮康唑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明显降低 ;合并用药组Vd为4.70±1.48L,AUC为51.94±25.51mg/(L·h) ,对照组Vd为1.39±0.61L,AUC为75.74±11.29mg/(L·h)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两药合用时应调整氨茶碱的给药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家兔 茶碱 浓度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癫痫患者苯妥英药动学参数临床实用表
10
作者 李进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癫痫 苯妥英 药动学参数 临床实用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B6.0自编药物代谢动力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11
作者 蒋智钢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7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VB6.0 自编程序 物代谢程序 计算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平衡的奥美拉唑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丹 朱青青 +2 位作者 徐显亮 于瑞红 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用基于分布平衡的药代动力学理论,建立单纯消除相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测定奥美拉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缓慢恒速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滴注期间不同时间动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GraphPrism6.0软件计算参... 目的用基于分布平衡的药代动力学理论,建立单纯消除相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测定奥美拉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缓慢恒速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滴注期间不同时间动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GraphPrism6.0软件计算参数。结果奥美拉唑恒速静脉滴注的血药浓度-时间呈一阶指数关系,血药浓度在静脉滴注初期上升速度快,随着时间延长,上升速度逐渐减慢,在5个消除半衰期达到稳态。奥美拉唑在大鼠的消除速率常数K为(2.95±0.67)/h,半衰期为(15±4)min,表观分布容积为(0.30±0.17)L,清除率为(0.83±0.33)L/h。结论恒速静滴给药过程中药物在体内分布基本平衡,无分布干扰,测得的药动学参数更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静脉滴注 药动学参数 分布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图示人控计算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忠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一级动力学的血浓度数据,国内外多按线性房室模型公式:由微机求出最接近血浓度的一级参数A_j、λ,进而计算药动学参数,用以预报有效或中毒浓度,制订给药方案,以便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然而一些自动计算参数的程序。
关键词 微机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规划求解法计算静脉注射给药的药动学参数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鸣 苏银法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静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参数的求解方法。方法采用Excel规划求解法获得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参数的理论值或DAS软件运行结果比较。结果Excel规划求解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获得一或二室模型药动...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静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参数的求解方法。方法采用Excel规划求解法获得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参数的理论值或DAS软件运行结果比较。结果Excel规划求解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获得一或二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最优解,与参数理论值或DAS软件运行结果相比较,结果基本相符。结论Excel规划求解可作为临床静脉注射给药时获取一或二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EXCEL软件 最优化解 规划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武洁 冯芳 +1 位作者 蒋娟娟 田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HPLC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制剂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地西泮后,乙酸乙酯提取,HPL...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HPLC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制剂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地西泮后,乙酸乙酯提取,HPLCMS分离、分析。色谱系统ShimadzuODS柱(150mm×46mm),流动相甲醇001mol/L醋酸铵溶液(70∶30,v/v),流速10ml/min,柱温30℃。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替米沙坦的线性范围为05~400ng/ml(r=09998),最低检测浓度达01ng/ml,提取回收率大于80%。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生物半衰期分别为(197±30)h和(202±36)h,达峰时间分别为(14±04)h和(16±06)h,峰浓度分别为(1739±304)ng/ml和(1782±355)ng/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130)%。结论本法适用于替米沙坦的含量测定,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HPLC-MS法 浓度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彦志 张萌 +2 位作者 刘阳 赵会丽 郑晓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97-2401,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清中穗花杉双黄酮含有量的方法,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血清样品甲醇液HPLC分析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清中穗花杉双黄酮含有量的方法,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血清样品甲醇液HPLC分析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大鼠灌胃给予穗花杉双黄酮(60 mg/kg)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中该成分的含有量,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0.010 04~0.803 2μg/m 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血清中该成分在各质量浓度下的回收率均大于80%,Tmax为90 min,Cmax为(0.469±0.046)μg/m L,AUC0-t为(27.731±1.128)mg/(L·min),AUC0-∞为(24.944±1.093)mg/(L·min),t1/2为(57.008±2.765)min,V/F为(198.36±17.422)L/kg,CL/F为(2.408±0.103)L/(min·kg)。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鼠血清中穗花杉双黄酮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大鼠血清 药动学参数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对大鼠体内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柴爱军 苏喜改 +1 位作者 靳淑敏 刘增娟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分析头孢他啶对氨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只 ,给药前禁食 12h ,对照组每只动物分别给予氨茶碱 18mg·kg 1,灌胃 1次。实验组给予氨茶碱 18mg·kg ... 目的 通过检测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分析头孢他啶对氨茶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只 ,给药前禁食 12h ,对照组每只动物分别给予氨茶碱 18mg·kg 1,灌胃 1次。实验组给予氨茶碱 18mg·kg 1,ig ,并肌内注射头孢他啶 10 0mg·kg 1,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 0 0 8,0 5 0 ,1 0 0 ,2 0 0 ,4 0 0 ,6 0 0 ,8 0 0 ,12 0 0h采血 0 3~ 0 5mL ,置不抗凝离心试管内 ,离心 (10 0 0 0r·min 1) ,取血清 60 μL ,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茶碱血药浓度。结果 茶碱以一室药动学模型消除 ,头孢他啶与氨茶碱合用与单用氨茶碱比较 ,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他啶在大鼠体内对氨茶碱药动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氨茶碱 头孢他啶 药动学参数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甲素对大鼠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药动学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辛华雯 李维亮 +2 位作者 吴笑春 李罄 余爱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SchA)是否影响CYP3A底物-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法:不同剂量的五味子甲素或酮康唑75mg/kg连续灌胃3d,采用单次十二指肠给药及腹股沟动脉插管,以CYP3A抑制剂(酮康唑)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 目的:探讨五味子甲素(SchA)是否影响CYP3A底物-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法:不同剂量的五味子甲素或酮康唑75mg/kg连续灌胃3d,采用单次十二指肠给药及腹股沟动脉插管,以CYP3A抑制剂(酮康唑)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结果:口服不同药物后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mg.L-1.h)分别为:(1.08±0.29)(阴性对照)、(1.58±0.58)(SchA 8mg/kg)、(2.02±1.29)(SchA16mg/kg)、(2.22±1.25)(SchA 32mg/kg)、(3.34±2.25)(酮康唑75mg/kg);Cmax(mg/L)分别为:(1.6±0.6)(阴性对照)、(1.8±0.8)(SchA 8mg/kg)、(2.2±1.2)(SchA16mg/kg)、(2.2±0.7)(SchA 32mg/kg)、(2.9±1.1)(酮康唑75mg/kg)。1′-羟基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mg.L-1.h)分别为:(0.61±0.17)(阴性对照)、(0.40±0.15)(SchA 8mg/kg)、(0.39±0.20)(SchA16mg/kg)、(0.40±0.14)(SchA 32mg/kg)、(0.35±0.09)(酮康唑75mg/kg);Cmax(mg/L)分别为:(0.54±0.13)(阴性对照)、(0.42±0.15)(SchA 8mg/kg)、(0.39±0.16)(SchA 16 mg/kg)、(0.36±0.16)(SchA 32mg/kg)、(0.35±0.12)(酮康唑75mg/kg)。结论: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可以显著抑制咪达唑仑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甲素 药动学参数 咪达唑仑 代谢物 羟基 大鼠 CYP3A4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胥宁 杨移斌 +3 位作者 刘永涛 董靖 杨秋红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_(1/2β))、达峰时间(T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_(1/2α)、t_(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饲 吡喹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胥宁 杨移斌 +3 位作者 刘永涛 董靖 杨秋红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1/2α、t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 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饲 吡喹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药动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