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8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蛋白结合率抗生素在血液净化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沈玥 王雨 +3 位作者 徐静仪 陈渊成 张菁 丁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5-752,共8页
目的·从蛋白结合率的角度,评估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重症患者中抗生素的清除率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通过探讨药物蛋白结合率与透析清除的一般规律... 目的·从蛋白结合率的角度,评估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的重症患者中抗生素的清除率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通过探讨药物蛋白结合率与透析清除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制定抗生素在血液透析中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9名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并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按抗生素种类分为美罗培南组(n=7)、万古霉素组(n=5)、头孢曲松组(n=7)。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建立人血浆/血清和透析液中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头孢曲松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抗生素瞬时清除率和透析总清除率,并分析PK/PD参数。结果·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透析清除率:美罗培南组(5.14~5.97 L/h)>万古霉素组(2.87~3.77 L/h)>头孢曲松组(1.21~1.90 L/h),P<0.001。3种抗生素在含透析液废液室的二室药动学模型中拟合良好(fval%<2),PK/PD参数与既往文献相近,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8、16μg/mL的血药浓度高于MIC占给药间隔的比率(fraction of time that the free drug concentration is above the MIC,%fT_(>MIC))值分别为95.2%、60.8%和32.4%,头孢曲松MIC为0.25、4、16μg/mL(游离浓度)的%fT_(>MIC)值均>45.0%,万古霉素仅14.0%达到15~20 mg/L谷浓度范围。结论·3种抗生素均符合二室模型。血浆蛋白结合率对低通量IHD中抗生素的透析清除率有显著影响,血浆蛋白结合水平较高的抗生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清除率较低。0.5 g/d美罗培南和2.0 g/d头孢曲松的用药方案在接受低通量IHD的患者中大多能达到疗效,而万古霉素方案(负荷剂量1.0 g、0.5 g/2 d维持)有治疗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抗生素 清除率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崔俊昌 刘又宁 +2 位作者 王睿 童卫杭 梁蓓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计算PK/PD参数,同时监测组...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计算PK/PD参数,同时监测组织笼内细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PK/PD参数AUC24/MIC、AUC24/MPC、Cmax/MIC、Cmax/MPC、T>MPC和Tmsw和耐药发生相关(MIC:最小抑菌浓度,MPC:防耐药变异浓度,MSW:耐药突变选择窗),T>MIC与耐药的发生无相关性。当AUC24/MIC在20~150h时,容易发生耐药,保持药物AUC24/MPC>25h可以限制耐药的发生。体内MSW的上、下限分别为AUC24/MPC=25h和AUC24/MIC=20h。结论:AUC24/MPC、Cmax/MPC和T>MPC可能是预测耐药发生的独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 突变选择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美罗培南传统延长和优化延长输注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永磊 王丹 +2 位作者 张睢扬 王英 孙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67-774,804,共9页
目的: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药代动力学状况;用蒙特卡洛模拟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大鼠体内两种输注方式下的药效动力学,比较两者差异。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延长及优化延长2组(n=6)用于药... 目的: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药代动力学状况;用蒙特卡洛模拟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大鼠体内两种输注方式下的药效动力学,比较两者差异。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延长及优化延长2组(n=6)用于药代动力学实验。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颈静脉、股二头肌、皮下脂肪及肺。基于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两种输注方式药效动力学差异。结果:两种输注方式下AUC组织(0-6 h)/AUC血浆(0-6 h)均小于1;传统延长和优化延长输注组间比较显示,Tmax在血液、肺组织、骨骼肌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时,优化延长输注方式游离美罗培南的在不同组织中的40%f T>MIC的目标获得概率(PTA)优于传统延长输注方式。结论:根据血浆药物浓度可能会高估了抗生素的活性导致高估了其临床疗效,以组织液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指导美罗培南用药较根据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更为合理。实验PK/PD结果提示,美罗培南的优化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较传统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可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美罗培南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口服YZJ-3058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田嬿 杨心怡 +5 位作者 林双双 何金杰 王晶晶 魏琼 黄星星 武晓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6-803,共8页
目的:评估健康成人空腹条件下单剂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YZJ-3058片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YZJ-3058及其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征。方法:本试验共入组22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单剂口服给药,分为50、100和200 mg三组,其中,... 目的:评估健康成人空腹条件下单剂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YZJ-3058片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YZJ-3058及其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征。方法:本试验共入组22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单剂口服给药,分为50、100和200 mg三组,其中,50 mg剂量组入组受试者2例,100 mg和200 mg剂量组各入组受试者10例。结果:在健康受试者中,YZJ-3058片单次空腹口服50、100和200 mg,Tmax中位数为1.25~2.00 h,平均Cmax分别为62.85、89.44和99.20 ng/mL,平均AUC0-t分别为183.87、297.72和453.98 h·ng^(-1)·mL,平均AUC_(0-∞)分别为189.30、321.33和551.44 h·ng^(-1)·mL,t_(1/2)中位数分别为1.16、5.06和7.97 h。单次口服给药50、100和200 mg YZJ-3058片后4 h达到最高靶点占有率,给药后24 h的BTK平均占有率分别为88.95%、96.73%和99.24%,给药后48 h的BTK平均占有率分别为75.65%、89.80%和96.68%。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退出的不良事件,所有受试者耐受性良好。结论:YZJ-3058片在50~200 mg剂量范围内,健康受试者空腹单次口服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Cmax和AUC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吸收较快,具有饱和性,末端消除速率随剂量增加逐渐减慢,且对BTK靶点有显著而持续的占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受试者 YZJ-3058片 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兔VX2肝癌: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赵一昊 王灏琛 金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碘化油用于栓塞肝动脉治疗兔VX2肝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表现。方法分别按1∶1、1∶2及2∶1比例配制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观察其分层时间。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D组(各5只),对A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B组注入盐酸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对C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组予盐酸多柔比星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比较处置后4组1、4、8、12、16、20及24 h血药浓度。以另外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只),对实验组经导管注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对照组注入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以栓塞肝动脉;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记录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结果不同比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混悬液均于1 min内出现分层。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A、C组处置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且均高于B、D组。药效学实验显示,实验组肿瘤ORR及DCR分别为50.00%(5/10)及90.00%(9/10),对照组分别为40.00%(4/10)及80.00%(8/10)。结论以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与单纯灌注化疗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相近;前者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癌效果与多柔比星-碘化油乳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多柔比星 脂质体 动力学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兔模型美罗培南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6
作者 邵莹 王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7,共9页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在兔血浆、肺、肌肉和皮肤组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探讨脓毒症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美罗培南PK/PD靶值达标率(PTA)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脓毒症行CRRT组、脓毒症组、正常行C...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在兔血浆、肺、肌肉和皮肤组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探讨脓毒症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美罗培南PK/PD靶值达标率(PTA)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脓毒症行CRRT组、脓毒症组、正常行CRRT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后6h,模拟人体给药剂量1 g,换算为兔的给药剂量[(1 000/60)×3.27]为54.5 mg·kg~(-1),各组通过自动输液泵静脉输液给药0.5 h,行CRRT组在开始给药的同时行CRRT治疗,采用微透析技术分别收集各组4部位0~480 min的微透析样本,每隔30 min收集1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美罗培南浓度,绘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_(max))、半衰期(t_(1/2))和最大药物浓度(C_(max))等。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结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PK参数分析美罗培南在不同组织的PTA。以给药间隔内游离药物浓度[f]超过4倍MIC的时间百分比>40%(%fT>4MIC>40%)和C_(max)/MIC值>4为药效学目标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皮肤组织各项PK参数无显著性变化,其他组织C_(max)均显著减低。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组织浓度-时间曲线AUC显著升高,肺和肌肉组织AUC显著降低(P<0.01)。以%fT>4MIC>40%为目标值,MIC=1 mg·L^(-1)时,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正常行CRRT组肌肉,以及正常对照组肺、肌肉和皮肤组织,PTA>90%;MIC=2 mg·L^(-1)时,脓毒症行CRRT组皮肤和正常对照组肺组织,PTA>90%;MIC=4 mg·L^(-1)时,所有组织PTA均<90%。MIC为1、2或4 mg·L^(-1),所有组织C_(max)/MIC>4的概率均>90%。正常对照组各组织PTA与C_(max)和AUC大小无关联;除MIC=4 mg·L^(-1)时皮肤组织,脓毒症组各组织PTA均随C_(max)降低而降低;脓毒症行CRRT组血浆和皮肤组织PTA随AUC升高而升高,肌肉组织PTA随AUC降低而降低,肺组织除MIC=1 mg·L^(-1),PTA均随AUC降低而降低。结论 脓毒症对美罗培南在皮肤组织分布影响较小;脓毒症使美罗培南在各组织药效降低,脓毒症行CRRT可使血浆和皮肤组织药效提高;微透析探针采集样本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辅助指导用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脓毒症 微透析 动力学/药效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被引量:3
7
作者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6 位作者 马青变 朱华栋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孙宝妮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3-1043,共11页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物过量 动力学 连续性肾替疗法 急性中毒 物中毒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射干止咳胶囊中5种异黄酮苷元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妍 邸子真 +4 位作者 任铭 甘雨 邹桂欣 师玉鑫 赵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79,共5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射干止咳胶囊的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和鸢尾甲黄素B 5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同时探索射干止咳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汉黄芩...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射干止咳胶囊的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甲黄素A和鸢尾甲黄素B 5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同时探索射干止咳胶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汉黄芩素为内标进行方法学考察;SD大鼠单次灌胃射干止咳胶囊,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控模式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5种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8),批内、批间准确度(RE)、精密度(RSD)及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相对提取回收率为96.27%~113.27%。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5种成分的T_(max)、t_(1/2z)、MRT(0-t)、V_z/F分别在11.4~18.6 min、8.4~22.8 min、50.3~235.9 min、128.5~2913.7 L·kg~(-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以用于射干止咳胶囊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的含量测定及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鸢尾黄素 野鸢尾黄素 次野鸢尾黄素 鸢尾甲黄素A 鸢尾甲黄素B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修饰的辣蓼黄酮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脑靶向性研究
9
作者 吴昌旭 张金武 +7 位作者 彭春子 吕茂杰 杨世森 韦英益 陈海兰 何家康 胡庭俊 于美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明确Tf修饰对脂质体(Lip)体内外血脑屏障(BBB)透过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建立大鼠血浆中FPHL的芦丁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析Tf-FPHL-... 为了探究转铁蛋白(Tf)修饰的辣蓼黄酮(FPHL)脂质体(Tf-FPHL-Lip)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明确Tf修饰对脂质体(Lip)体内外血脑屏障(BBB)透过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建立大鼠血浆中FPHL的芦丁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分析Tf-FPHL-Lip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利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和小脑星形胶质细胞(C8-D1A)建立体外BBB模型,考察Lip透过体外BBB的能力;将Tf-FPHL-Lip经尾静脉注射小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荧光标记的Li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考察Tf-FPHL-Lip透过体内BBB的能力。结果显示,建立的大鼠血浆中芦丁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等均满足药动学分析方法的要求。与FPHL组相比,FPHL-Lip组和Tf-FPHLLip组的达峰浓度(C_(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0到无穷大)(AUC_(0-∞))、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从0到t)(AUC_(0-t))、平均驻留时间(MRT_(0-∞))和半衰期(T_(1/2))均极显著升高(P<0.01),清除率(CL)极显著降低(P <0.01);Tf-FPHL-Lip组的C_(max)、AUC_(0-∞)、AUC_(0-t)、MRT_(0-∞)和T_(1/2)分别为FPHL-Lip组的1.12、1.17、1.16、1.01和1.03倍;Tf-FPHL-Lip组的药时曲线下的峰面积最大,而FPHL组的药时曲线下的峰面积最小。Tf修饰的罗丹明B(RhB)脂质体(Tf-RhB-Lip)组在Transwell小室下层荧光信号强度极显著高于罗丹明B脂质体(RhB-Lip)组(P <0.01),表明Lip经Tf修饰后可以透过体外BBB。Tf修饰的吲哚箐绿(ICG)脂质体(Tf-ICG-Lip)组小鼠脑部荧光信号强度极显著高于吲哚箐绿脂质体(ICG-Lip)组和ICG组(P <0.01),并且维持时间长达36 h,表明Lip经Tf修饰后可以透过体内BBB。综上,Tf修饰可促进脂质体药物透过体内外BBB,增加脂质体药物体内吸收,Tf-FPHL-Lip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本试验结果为Tf-FPHL-Lip的脑部递送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辣蓼黄酮 脂质体 动力学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的2种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剂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
10
作者 张贺超 张振东 +4 位作者 刘希望 杨亚军 李世宏 秦哲 李剑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5-2304,共10页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2种EPR注射剂在商品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后续制剂开发提供支持。【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商品兔,雌雄各半,分为参比制剂(市售EPR注射剂...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比较2种EPR注射剂在商品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后续制剂开发提供支持。【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商品兔,雌雄各半,分为参比制剂(市售EPR注射剂)组和受试制剂(自研EPR缓释注射剂)组,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的2种制剂,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本,以莫西菌素为内标,采用HPLC-MS/MS法检测EPR的浓度,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检测限和定量限、标准曲线、准确度和精密度、基质效应、稳定性考察,以软件Phoenix WinNonlin对实际的采样时间-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权重为1/Y的非房室分析,求得2种制剂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的HPLC-MS/MS分析方法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和1 ng/mL;标准曲线在1~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相关系数(R^(2))>0.99;高、中、低及定量限4个浓度的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在93.70%~107.73%范围内,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RSD)均<15%。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EPR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39±0.09)和(0.22±0.04)d;峰浓度(C_(max))分别为(112.82±29.40)和(30.86±5.11)ng/mL;半衰期(t_(1/2))分别为(7.14±0.58)和(22.15±1.22)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为(420.55±21.74)和(300.65±13.62)ng·d/mL;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3.74±0.80)和(41.62±9.04)d。【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分析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稳定可靠,可用于兔血浆中EPR的检测。2种制剂在吸收速率、吸收程度及消除速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能显著延长商品兔血浆中EPR存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动力学 缓释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霉素预混剂在羔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吕向云 李冰 +2 位作者 周永林 王琳 邓彦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金霉素预混剂在羔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为临床研究和兽医制定处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羊源大肠杆菌体外敏感实验及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治疗试验筛选金霉素的有效剂量区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 本试验通过研究金霉素预混剂在羔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为临床研究和兽医制定处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羊源大肠杆菌体外敏感实验及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治疗试验筛选金霉素的有效剂量区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羔羊血浆中的金霉素浓度,用DAS 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以金霉素计,羔羊每天单次内服金霉素预混剂剂量12.50、25.00、50.00 mg/kg BW时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10.33、10.67和10.67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173.62、420.99和642.45μg/L,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06/h、0.06/h和0.07/h,半衰期分别为12.01、11.77和10.50 h,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4 078.70、8 989.64和12 412.86 h·μg/L。单次静脉注射盐酸金霉素组(剂量为每天11.0 mg/kg BW)的消除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为0.08/h和9.62 h,AUC_(0~t)为26 844.91 h·μg/L。经计算,羔羊每天内服金霉素预混剂剂量12.50、25.00、50.00mg/kg BW时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37%、14.73%、10.17%。综上,金霉素预混剂内服给药后在羔羊体内吸收较慢,停留时间较长,代谢较慢,生物利用度低,符合临床治疗羔羊肠道大肠杆菌性腹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预混剂 羔羊 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和多纳非尼对大鼠体内艾托格列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2
作者 邓艳茹 曹格溪 +2 位作者 闫彬 李颖 董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多纳非尼对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B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索拉非尼对照溶剂和索拉非尼(10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 目的探究索拉非尼、多纳非尼对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B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索拉非尼对照溶剂和索拉非尼(10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mg/kg);C、D组大鼠分别连续7天灌胃多纳非尼对照溶剂和多纳非尼(40 mg/kg),第7天均灌胃艾托格列净(1.5 mg/kg)。于不同时间点从大鼠眼内眦静脉丛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艾托格列净质量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应用DAS 2.1.1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与A组比较,B组艾托格列净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和AUC_(0-∞)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半衰期(t_(1/2))、平均滞留时间(MRT_(0-t))、MRT_(0-∞)均显著延长(P值均<0.05),清除率(CLZ/F)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艾托格列净的AUC_(0-t)、AUC_(0-∞)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达峰时间(T_(max))、t_(1/2)、MRT_(0-t)、MRT_(0-∞)均显著延长(P值均<0.01),表观分布容积(VZ/F)和CLZ/F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索拉非尼和多纳非尼均能影响艾托格列净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明显增加艾托格列净的体内暴露量,临床联合用药时应密切监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给予剂量调整,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多纳非尼 艾托格列净 大鼠 Sprague-Dawley 动力学 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甲钴胺与头孢曲松钠大鼠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13
作者 王呈鑫 朱莉莉 曹丽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0-468,共9页
本研究建立大鼠血浆中甲钴胺及头孢曲松钠LC-MS/MS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评估两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而评判二者是否存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实验以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处理大鼠血浆样本,甲钴胺定量分析的流动相... 本研究建立大鼠血浆中甲钴胺及头孢曲松钠LC-MS/MS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评估两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而评判二者是否存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实验以甲醇作为蛋白沉淀剂处理大鼠血浆样本,甲钴胺定量分析的流动相由0.1%甲酸乙腈与0.1%甲酸和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组成;头孢曲松钠则为0.1%甲酸乙腈和1%甲酸水溶液。基于正离子模式,分别建立两药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并开展全面的方法学考证。选用健康SD大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经尾静脉注射进行单次单独给药与单次联合给药实验。甲钴胺的给药剂量梯度设为0.03、0.1和0.3 mg/kg,头孢曲松钠的给药剂量设为90 mg/kg。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甲钴胺在3~3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头孢曲松钠在0.5~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优异(r=1),两种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性、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分析方法验证要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与单次单独给药相比,单次联合给药时两药的平均药时曲线重合,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t1/2,AUC0-∞等)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实,甲钴胺与头孢曲松钠的联合使用时,在大鼠体内不存在基于药代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本研究为临床两药的联用提供了可靠的药代动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头孢曲松钠 动力学 物相互作用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维生素D个体化给药方案研究
14
作者 魏园园 马涛 +4 位作者 唐跃洲 李琥波 田晓瑜 党云洁 周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7-1075,共9页
目的:建立维生素D的成人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为维生素D缺乏人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获得维生素D3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参数。应用PKSim®软件进行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的构建、优化和预测。... 目的:建立维生素D的成人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为维生素D缺乏人群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获得维生素D3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参数。应用PKSim®软件进行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的构建、优化和预测。以置信区间、拟合优度和倍数误差(FE)为评价指标验证模型预测性能,并根据最终的优化模型对临床常用给药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给出推荐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建立的维生素D成人全身PBPK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61,接近于1,且AUC_(0‐∞)和C_(max)的FE值皆在0.5和2以内,这表明所建立的PBPK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预测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口服维生素D3的成人PBPK模型,模型对单次口服维生素D3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单次口服维生素D3(7500μg和15000μg)是改善亚洲成年人维生素D不足/缺乏状况的安全有效的剂量方案,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PK-Sim® PBPK 动力学 拟合优度 剂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昔克丁浇泼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陈国庆 邓梦梦 +5 位作者 谢等龙 程阳颖 张燕 齐雪佳 李世杰 曹兴元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了评估新研制的莫昔克丁浇泼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本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猪血浆中的莫昔克丁含量,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24头2.5月... 为了评估新研制的莫昔克丁浇泼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本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猪血浆中的莫昔克丁含量,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将24头2.5月龄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头,A组以1.25 mg/(kg·bw)剂量单次静脉注射100 mg/m L的莫昔克丁溶液,B组和C组分别以1.25和2.50 mg/(kg·bw)剂量单次浇泼给药莫昔克丁浇泼剂,经HPLC检测,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猪血浆莫昔克丁含量测定方法特异性良好,在0.5~5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4 ng/m L,定量限为0.5 ng/m L,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动物试验结果显示,C组猪只给药后全部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均极显著高于B组(P<0.001),C组猪只血浆中莫昔克丁的最大浓度[C_(max),(7.50±1.26)ng/m L]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last),(72.50±26.55)ng·day/m L]均极显著高于B组[C_(max)(1.12±0.15)ng/m L、AUC_(last)(13.21±2.23)ng·day/m L](P<0.001),消除半衰期[T_(1/2),(8.11±1.30)d]极显著低于B组[(15.79±4.15)d](P<0.001),平均滞留时间[MRT,(9.31±1.27)d]显著低于B组[(13.13±3.03)d](P<0.05),达到C_(max)的时间点[T_(max),(1.72±2.05)d]低于B组[(2.94±1.45)d],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猪只AUC_(last)极显著高于B组(P<0.001),T_(1/2)显著低于B组(P<0.05);试验猪只给予1.25和2.50 mg/(kg·bw)剂量的莫昔克丁浇泼剂后,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11%和8.53%。结果表明,莫昔克丁浇泼剂可经皮肤快速吸收,缓慢消除,本试验结果可为后期确定莫昔克丁浇泼剂用于驱杀猪体内外寄生虫时的合适给药剂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昔克丁浇泼剂 动力学 绝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药代动力学在兽医药理学领域的应用
16
作者 刘羽 陈苏蒙 +4 位作者 吴琴尧 温泽宇 蒙锦燕 张福成 曹兴元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新药发现、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血浆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测定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或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但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新药发现、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血浆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测定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或预测药物的体内过程,但基于血浆药物浓度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难以完全解释部分兽药在一些特定靶组织的疗效,出现药动学/药效学不相关的现象。细胞药代动力学将定量药理学精细至细胞层面,研究药物在细胞尺度的动态过程,以期为今后兽药的开发、评估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义。本文对当前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进展及在兽医药理学领域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动力学 细胞动力学 细胞模型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17
作者 肖裕章 毕海林 +7 位作者 李颜 曾孝丽 何艳 李丽苹 刘艺 王佳 王耀祖 唐建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12头荣昌杂交长白健康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两组均在猪右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000 IU/kg BW剂量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注射用,使...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对注射用青霉素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将12头荣昌杂交长白健康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两组均在猪右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000 IU/kg BW剂量肌内注射青霉素钠(注射用,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同时,试验组在猪左侧耳后方颈部按照30 mg/kg BW剂量肌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分别于给药后0.083 h、0.167 h、0.250 h、0.333 h、0.500 h、0.750 h、1.000 h、1.500 h、2.000 h、3.000 h、4.000 h、6.000 h、8.000 h、12.000 h,使用一次性肝素钠采血管自前腔静脉采集血样1~2 mL,通过HPLC进行血浆药物浓度测定,并将测得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计算拟合,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猪血液中青霉素的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13±0.22)h、(2.27±0.25)h,达峰时间T_(peak)分别为(0.14±0.03)h、(0.25±0.04)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8.48±4.87)g/L、(23.09±3.66)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7.77±3.24)h·(g/L)、(47.43±4.15)h·(g/L)。表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与青霉素联用可以延长青霉素的半衰期,降低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结果提示,两者可以延迟分开注射联用,但不宜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注射用青霉素钠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在肉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杨一妍 刘畅 +5 位作者 冯莉 李新国 王宏军 赵阳阳 孙晶鸣 鲍品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酒石酸泰万菌素(TAT)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并进行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0日龄白羽肉鸡12只,设TAT可溶性粉(TAT-SP)和TAT-NE组,给2组每只鸡均单次灌服含TAT 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血浆经... 为了提高酒石酸泰万菌素(TAT)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并进行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0日龄白羽肉鸡12只,设TAT可溶性粉(TAT-SP)和TAT-NE组,给2组每只鸡均单次灌服含TAT 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血浆经乙腈脱蛋白,HPLC检测血药浓度,DAS2.0版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鸡单次口服TAT-NE的AUC(0-t)为(672.329±3.634)(mg·h)/L显著高于TAT-SP(P<0.01),达峰时间T max分别为0.25 h、8 h,峰浓度C max分别为(125.601±2.056)mg/L、(48.398±4.387)mg/L,TAT-NE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9.48%。由此表明,TAT-NE能够显著提高TAT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 肉鸡 生物利用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龚妍 龚卫静 +2 位作者 李嘉欣 秦琰杰 罗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型为二室模型,血浆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群体典型值为4.51 L/(h·1.73 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_(d))群体典型值为15.47 L/1.73 m^(2);最终模型保留了患儿年龄、BS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遗传变异这几个协变量。结论:患儿年龄、BSA、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基因型是影响儿童肿瘤患者体内甲氨蝶呤代谢的显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儿童肿瘤 群体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沙康唑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谢婧娴 杜建军 +2 位作者 陈璐 张丽娟 杨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9-713,共5页
艾沙康唑是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治疗成人侵袭性毛霉菌病。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肝损伤患者、肾损伤及血液净化患者、危重症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特殊人群中艾沙康唑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患者治疗安全性、有效性。... 艾沙康唑是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治疗成人侵袭性毛霉菌病。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患者、肝损伤患者、肾损伤及血液净化患者、危重症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特殊人群中艾沙康唑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患者治疗安全性、有效性。本文对艾沙康唑在以上特殊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沙康唑 特殊人群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