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转移的荧光纳米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力 韩鑫 张纪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
从核酸分析、细胞成像、环境监测和生物识别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材料表面能量转移(NSET)、化学荧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等荧光纳米传感器中3种常见光谱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荧光纳米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发现... 从核酸分析、细胞成像、环境监测和生物识别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纳米材料表面能量转移(NSET)、化学荧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等荧光纳米传感器中3种常见光谱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荧光纳米传感器在生物标志物发现、疾病早期检测与诊断、生物成像和体内药物输送等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传感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纳米材料表面能量转移 化学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璇 王雅森 +2 位作者 温娜 吕海霞 李宝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59-2466,共8页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因其具有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和背景荧光低等优点被用于构建荧光纳米传感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核壳UCNPs,采用柠檬酸钠对其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得到水溶性核壳UCNPs(Cit-CS-UCNPs),以Cit-CS-UCNPs作为荧光传感...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因其具有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和背景荧光低等优点被用于构建荧光纳米传感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核壳UCNPs,采用柠檬酸钠对其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得到水溶性核壳UCNPs(Cit-CS-UCNPs),以Cit-CS-UCNPs作为荧光传感器的能量供体,二氧化锰(MnO_(2))纳米片作为荧光传感器的能量受体,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构建了一种用于食品添加剂二氧化氢(H_(2)O_(2))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检测的荧光纳米传感器(Cit-CS-UCNPs-MnO_(2))。通过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猝灭剂浓度、孵育温度及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荧光传感体系检测性能的影响。荧光光谱和UV-Vis实验结果表明,Cit-CS-UCNPs最大发射峰位于654nm,Cit-CS-UCNPs与MnO_(2)结合后,核壳UCNPs发生荧光猝灭,当存在H_(2)O_(2)时,Cit-CS-UCNPs的荧光恢复,说明在此波段H_(2)O_(2)与MnO_(2)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_(2)纳米片被还原成Mn^(2+),逐渐从Cit-CS-UCNPs的表面解离下来;存在TBHQ时,Cit-CS-UCNPs-MnO_(2)与TBHQ体系峰位与TBHQ偏移到253nm,为TBHQ与MnO_(2)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Cit-CS-UCNPs-MnO_(2)体系中FRET效应减弱,荧光强度回升。SEM结果表明,MnO_(2)纳米片均匀包覆在Cit-CS-UCNPs的周围,在水中仍可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表明MnO_(2)纳米片修饰到Cit-CS-UCNPs表面。对猝灭剂高锰酸钾(KMn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KMnO4浓度为10mol·L^(-1)时,猝灭效率可达90%。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_(2)O_(2)的检测孵育时间为25min时,MnO_(2)和H_(2)O_(2)之间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完全,Cit-CS-UCNPs-MnO_(2)荧光恢复值最大;TBHQ的检测孵育时间为30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it-CS-UCNPs-MnO_(2)的荧光强度变化比率与H_(2)O_(2)浓度(0~1000μmol·L^(-1))及TBHQ浓度(0~0.6 mmol·L^(-1))分别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保持最佳实验条件,选取食品中存在的代表性金属离子(如K+、Na+、Ca^(2+)和Mg^(2+))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BA)、D-葡萄糖(Glu)、山梨酸钾(PS)、蔗糖(Suc)、纳他霉素(Nat)和肌醇(Ino)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性测试,发现与H_(2)O_(2)相比,Cit-CS-UCNPs-MnO_(2)对其他添加物质没有强烈的反应,传感器整体荧光信号波动不大,因此Cit-CS-UCNPs-MnO_(2)对H_(2)O_(2)和TBHQ可进行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荧光纳米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适配体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信号增强检测腺苷(英文)
3
作者 林凡波 邓建辉 +2 位作者 范晓玉 张友玉 姚守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0,共6页
研制了一种简单的磁性适配体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信号增强检测腺苷.同另一条荧光标记的DNA(FAM-sDNA)部分互补的腺苷适配体首先被固定在金包磁纳米颗粒上,当加入腺苷时,由于腺苷与其适配体的亲和力大于双链互补力,FAM-sDNA从传感器... 研制了一种简单的磁性适配体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信号增强检测腺苷.同另一条荧光标记的DNA(FAM-sDNA)部分互补的腺苷适配体首先被固定在金包磁纳米颗粒上,当加入腺苷时,由于腺苷与其适配体的亲和力大于双链互补力,FAM-sDNA从传感器上解离,磁性分离之后,再将增敏剂乙醇加入溶液中,当腺苷浓度在8.7×10-5~3.4×10-3 mol·L-1范围内,荧光信号与腺苷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7.0×10-6 mol·L-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小分子检测和疾病诊断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荧光信号放大 磁性适配体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纳米传感的DEHP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玮 钱群丽 +1 位作者 卢阳阳 宋卫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铜纳米簇(hPEI-Cu NCs),并利用其构建"turn on"荧光纳米传感器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进行定量快速检测.hPEI-Cu NC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 nm,在510 nm处有强发射,透射电镜(TEM)...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铜纳米簇(hPEI-Cu NCs),并利用其构建"turn on"荧光纳米传感器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进行定量快速检测.hPEI-Cu NC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 nm,在510 nm处有强发射,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态呈现良好的分散性,粒径为(1.3±0.3)nm.在加入Cu^(2+)后,hPEI-Cu NCs的荧光被Cu^(2+)淬灭;但当存在DEHP时,Cu^(2+)不能淬灭hPEI-Cu NCs的荧光,且使其荧光强度比不加DEHP时有所上升.随着DEHP质量浓度的增加,hPEI-Cu NCs的荧光逐渐增强,从而达到检测DEHP的目的.荧光强度变化率((I-I_(0))/I_(0))与DEHP的质量分数在1.0^7.0 mg·kg^(-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信噪比为3时计算出DEHP的最低检出限约为0.4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快速检测 荧光纳米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fluorescence sensor based on 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3-amino-9-ethylcarbazole via electrostatically assembled gold nanoparticle layer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淑珍 龙姝 +3 位作者 夏姣云 曹忠 张玲 龚福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12-217,共6页
A novel technique of immobilizing indicator dyes by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and covalent bonding to fabricate optical sensors was developed.3-Amino-9-ethylcarbazole(AEC)was attached to the outmost surface of quartz g... A novel technique of immobilizing indicator dyes by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and covalent bonding to fabricate optical sensors was developed.3-Amino-9-ethylcarbazole(AEC)was attached to the outmost surface of quartz glass slide via aminosilanizing the slide,crosslinking chitosan,adsorbing Au nanoparticle,self-assembling HS(CH2)11OH,and coupling AEC.Thus, an AEC-immobilized optical sensor was obtained.The sensor exhibits a wide linear response range from 7.0×10- 7to 1.0×10 -4 mol/L and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5 9 for the detection of 2-nitrophenol.The detection limit and response time of the sensor are 1.0×10- 7mol/L and less than 10 s,respectively.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used sensor can be restored to the blank value by simply rinsing with blank buffer.A very effective matrix for immobilizing indicator dye is provided by the proposed technique, which is adaptable to other indicator dyes with amino groups besides A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sensor CHITOSAN Au nanoparticle 3-amino-9-ethylcarbazole 2-nitrophenol indicator dy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