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匹里青河小流域DOM荧光特征及与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孟永霞 程艳 +3 位作者 李琳 王悦 别尔德别克·库布加沙 孙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0-777,共8页
以匹里青河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行因子技术(PARAFAC)结合荧光淬灭滴定技术,分析和讨论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田地、草地)对DOM的荧光特征及与Hg 2+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DO... 以匹里青河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行因子技术(PARAFAC)结合荧光淬灭滴定技术,分析和讨论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田地、草地)对DOM的荧光特征及与Hg 2+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DOM特征差异显著,土壤DOM含量大小顺序表现为草地>林地>农田,而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含量则表现为草地>农田>林地。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DOM均包含3种荧光峰:紫外区类腐殖荧光峰A、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峰C及海洋或陆源类腐殖质荧光峰M。PARAFAC共识别出2种组分:C1为胡敏酸物质,C2为富里酸物质。另外,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DOM组分荧光强度均随Hg 2+浓度的增强出现不同程度的荧光淬灭现象,DOM中各类荧光组分与Hg 2+络合常数存在差异,说明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污染源的不同,DOM参与反应的官能团种类及数量的大小不同,影响了与Hg 2+的络合能力,导致络合常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里青河小流域 DOM 平行因子 荧光淬灭滴定 配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