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大分子汞离子荧光-比色探针RhBH-P(VP-co-GMA)的合成与性能
1
作者 姜思思 苟超 +3 位作者 吴海强 王宝清 罗静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采用活性基团修饰法,通过罗丹明B酰肼(RhBH)与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VP-co-GMA))侧链上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制得一种键合有罗丹明B酰肼的水溶性聚合物RhBH-P(VP-co-GMA)。在水溶液中,该聚合物本身无色且无荧光,... 采用活性基团修饰法,通过罗丹明B酰肼(RhBH)与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VP-co-GMA))侧链上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制得一种键合有罗丹明B酰肼的水溶性聚合物RhBH-P(VP-co-GMA)。在水溶液中,该聚合物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汞离子后,罗丹明的螺环结构打开,出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实现了在水溶液中对汞离子的"关-开"荧光检测和裸眼检测。在此条件下,其他共存离子没有明显响应。研究表明:该聚合物是一种高选择性的Hg2+探针,可以实现水溶液中的汞离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罗丹明B酰肼 荧光比色探针 水溶性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吲哚类克酮酸菁的制备及用作检测Fe^(3+)的比色和荧光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屠林杰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6-290,共5页
合成了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克酮酸菁(TBIC),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此化合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加入Fe^(3+)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紫外和荧光光谱均... 合成了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克酮酸菁(TBIC),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此化合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加入Fe^(3+)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紫外和荧光光谱均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较短的响应时间、较低的检测限和对其他金属离子较好的抗干扰性能。结果表明,在多种金属离子存在的水溶液中,该化合物能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地识别Fe^(3+),可用作检测微量Fe^(3+)的比色和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酮酸菁 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比色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苯酚类方酸菁的比色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不同溶剂下检测Cu^(2+)和Mg^(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园园 梁倩 +2 位作者 周满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5-300,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N,N-二丁基-3-氨基苯酚方酸菁染料(ZXSQ),并通过核磁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可以在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Cu^(2+),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探针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Mg^(2+),颜色泛出强烈的红色荧...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N,N-二丁基-3-氨基苯酚方酸菁染料(ZXSQ),并通过核磁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可以在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Cu^(2+),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探针在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识别Mg^(2+),颜色泛出强烈的红色荧光。该探针解决了在Cu^(2+)和Mg^(2+)同时存在下无法区别的问题,实现了双识别且抗干扰的效果。该探针检测限均在10^(-6)mol/L,具有合成简单、低检测限和高灵敏度等优点,操作简便,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环境以及生物体中的Cu^(2+)和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酸菁 镁离子 铜离子 比色-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罗丹明-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荧光探针性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玲菲 郑相勇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张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3-1188,共6页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 以1,3-交替-二羧基甲氧基硫杂杯[4]芳烃为原料,通过与罗丹明乙二胺衍生物的酰化反应得到罗丹明基团单取代的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表征。荧光及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化合物对Fe3+具有探针性质,在乙醇-水(1/1,V/V)Tris-HCl(pH=6.0)缓冲溶液中,对Fe3+呈现光关-开响应,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现象。测定了Fe3+-配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及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芳烃衍生物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罗丹明B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玲菲 赵江林 +2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卫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1-1595,共5页
合成了一种席夫碱结构的罗丹明B衍生物。研究表明,该衍生物能与Fe3+形成稳定配合物,同时伴随显著的荧光增敏和吸收增强。衍生物不仅对Fe3+呈现良好的荧光及比色探针性能,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是一种研究牛血清白蛋白的高灵敏荧光... 合成了一种席夫碱结构的罗丹明B衍生物。研究表明,该衍生物能与Fe3+形成稳定配合物,同时伴随显著的荧光增敏和吸收增强。衍生物不仅对Fe3+呈现良好的荧光及比色探针性能,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是一种研究牛血清白蛋白的高灵敏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席夫碱 荧光-比色探针 FE3+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呋咱阴离子探针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傅玉 曾晞 +5 位作者 牟兰 江学凯 邓敏 张云黔 张建新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35-1642,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 设计合成了一种AcO-和F-的阴离子比色/荧光探针4-氯-7-硝基-2,1,3-苯并呋咱(NBD-Cl)衍生物。探针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测定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识别性能。探针的乙腈溶液加入AcO-,F-后,在较短时间内裸眼能观察到颜色由橘黄色变为红色,同时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核磁滴定及质子溶剂实验证明识别过程为探针与阴离子之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伴随着质子化过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咱衍生物 晶体结构 比色/荧光探针 阴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罗丹明酰胺杯芳烃-Sb^(3+)配合物探针对钙离子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娟 吴翀 +3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5-1309,共5页
合成了一种罗丹明B酰胺-氧杂杯芳烃衍生物1。在以Tris-HCl作为缓冲体系的乙腈溶液(pH7.0)中,化合物1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Sb3+后,1的螺环结构打开,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再加入Ca2+则导致1-Sb3+配合物的荧光猝灭及红色消失... 合成了一种罗丹明B酰胺-氧杂杯芳烃衍生物1。在以Tris-HCl作为缓冲体系的乙腈溶液(pH7.0)中,化合物1本身无色且无荧光,加入Sb3+后,1的螺环结构打开,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强和颜色变红。再加入Ca2+则导致1-Sb3+配合物的荧光猝灭及红色消失。在此条件下,其他共存离子没有明显响应。因此1-Sb3+配合物可作为检测Ca2+的超分子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酰胺 芳烃 荧光比色探针 Sb3+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1,3-硫杂杯[4]罗丹明乙二胺酰胺衍生物对Fe^(3+)的探针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娟 郑相勇 +2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大和武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56-2160,共5页
利用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与罗丹明乙二胺发生酰化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双罗丹明基团的1,3-硫杂杯[4]罗丹明乙二胺酰胺衍生物。在实验条件下,衍生物与Fe3+均能形成1∶1配合物,配合物的形成诱导了衍生物分子中罗丹明基螺环开环,而表现出良... 利用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与罗丹明乙二胺发生酰化反应,合成了2个具有双罗丹明基团的1,3-硫杂杯[4]罗丹明乙二胺酰胺衍生物。在实验条件下,衍生物与Fe3+均能形成1∶1配合物,配合物的形成诱导了衍生物分子中罗丹明基螺环开环,而表现出良好的荧光和比色探针性能。1,3-硫杂杯[4]罗丹明酰胺-2,4-酯对Fe3+的选择性高于1,3-硫杂杯[4]罗丹明酰胺-2,4-酸。光谱法考察了探针对Fe3+响应的分析特征,测定了合成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罗丹明乙二胺酰胺衍生物 荧光比色探针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乙酰丙酮-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对Fe^(3+)离子的识别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玲菲 赵江林 +4 位作者 曾晞 牟兰 薛赛凤 陶朱 卫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96-1803,共8页
通过罗丹明内酰胺与苯基乙酰丙酮一步缩合反应得到结构简单的席夫碱型罗丹明B衍生物,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NMR、MS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在目标化合物的乙醇-水缓冲溶液中,加入Fe3+后能诱导罗丹明基团螺环结构开环,形成1:1的金属配合物,... 通过罗丹明内酰胺与苯基乙酰丙酮一步缩合反应得到结构简单的席夫碱型罗丹明B衍生物,结构经X-ray单晶衍射、NMR、MS以及元素分析表征。在目标化合物的乙醇-水缓冲溶液中,加入Fe3+后能诱导罗丹明基团螺环结构开环,形成1:1的金属配合物,同时观察到显著的荧光增敏和吸收增强并具有较高的选择识别性能。电化学,色谱及光谱分析证实了配合物的形成。竞争实验显示识别响应为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乙酰丙酮 罗丹明B衍生物 X-ray单晶衍射 荧光-比色探针 Fe3+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