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技术测定具沟急游虫的摄食速率 被引量:15
1
作者 洪华生 柯林 +1 位作者 黄邦钦 林学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于 1 997年 1 0月在厦门西海域采集纤毛虫常见种———具沟急游虫 ,采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纤毛虫的摄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昂贵的荧光染料、固定液浓度易于掌握等优点。用该方法... 于 1 997年 1 0月在厦门西海域采集纤毛虫常见种———具沟急游虫 ,采用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纤毛虫的摄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的荧光标记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昂贵的荧光染料、固定液浓度易于掌握等优点。用该方法在常温下 ( 2 2℃ )测得纤毛虫对细菌和微藻的摄食速率分别为 4.2 2 4pgC/(cell·h)和 5.0 pgC/(cell·h)。将此实验结果外推至自然海区 ,可得台湾海峡南部夏季纤毛虫对细菌、微藻的同化率分别为 0 .0 1 76mgC/(m3·d)和 0 .0 2 0 1mgC/(m3·d) ;北部冬季分别是 0 .0 2 38mgC/(m3·d)和 0 .0 2 72mgC/(m3·d)。在实验条件下 ,温度较低时 ( 1 4— 2 6℃ )对纤毛虫的摄食速率影响较大 ,但在较高温度 ( 2 6—34℃ )时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技术 纤毛虫 具沟急游虫 摄食速率 同化率 细菌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技术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6
2
作者 耿倩 张淑荣 +2 位作者 段妍 刘岩 孙典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标志技术是用来区分不同个体或种群的常用方法。自Petersen等[1]利用标志方法估算封闭水体中鱼类的利用率及种群大小后,标志技术在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标记技术也不断更新。荧光标记技术是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 标志技术是用来区分不同个体或种群的常用方法。自Petersen等[1]利用标志方法估算封闭水体中鱼类的利用率及种群大小后,标志技术在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标记技术也不断更新。荧光标记技术是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中常用标志技术手段之一,其通过特定技术方法在标志对象上形成荧光标记进而通过肉眼或借助仪器发现该标记,主要有将荧光物质注入水生生物皮下形成荧光标记和应用荧光染料在水生生物钙质和骨质结构上形成荧光标记两种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技术 增殖放流 荧光色素可见标志 荧光染料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医学院举办全国“神经组织荧光标记技术”讲习班
3
作者 帅建中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神经组织荧光标记技术是当代神经解剖学特别是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兄弟院校的要求和为了与国内同行切磋交流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把此技术推向纵深。中国解剖学会湖南分会根据苏鸿森付教授等近年开展这方面研究工... 神经组织荧光标记技术是当代神经解剖学特别是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兄弟院校的要求和为了与国内同行切磋交流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把此技术推向纵深。中国解剖学会湖南分会根据苏鸿森付教授等近年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荧光标记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 荧光标记技术 医学院 医学院校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利华 周誓红 +2 位作者 孙文伟 谢文兵 赵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1-1604,共4页
通过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 4 ,7 二氯磺基苯 1,10菲罗啉 2 ,9 二羧酸标记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IgG实验 ,对于BCPDA标记蛋白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PDA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能与蛋白质反应 ,反应后蛋白... 通过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 4 ,7 二氯磺基苯 1,10菲罗啉 2 ,9 二羧酸标记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IgG实验 ,对于BCPDA标记蛋白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PDA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能与蛋白质反应 ,反应后蛋白质的相对生物活性高于 78% ,标记比为 2 3~ 5 5 ,蛋白回收率达6 0 %以上。在一定条件下与铕离子形成稳定的BCPDA Eu3 + (HBsAb)IgG标记物。利用自建的分析方法 ,测定了标记过程的有关参数。并对标记物的某些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标记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4 7.二氯磺基苯-1 10菲罗啉-2 9-二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研究钙调激Ⅱ在HeLa细胞中的分布
5
作者 吴耀春 戴谷 +1 位作者 胡艳 李朝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标记技术研究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CaMKⅡ )在HeLa细胞中的分布 .为了研究细胞内钙离子钙调素信号的下游作用物 ,我们首先构建了CaMKⅡ与GFP的融合基因 ,磷酸钙沉淀法将pCaMKⅡ -GFP重组载体导入HeLa细...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标记技术研究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CaMKⅡ )在HeLa细胞中的分布 .为了研究细胞内钙离子钙调素信号的下游作用物 ,我们首先构建了CaMKⅡ与GFP的融合基因 ,磷酸钙沉淀法将pCaMKⅡ -GFP重组载体导入HeLa细胞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发现在细胞间期 ,CaMKⅡ -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质中亦有少量分布 ,这一分布不同于绿色荧光蛋白在间期细胞内的均匀分布 .同时讨论了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相比 ,GFP技术在功能蛋白定位研究上的应用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 HELA细胞 分布 钙调激酶创Ⅱ 细胞周期调控 钙调素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FP标记技术示踪裸鼠体内组织工程化骨的形成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捷 刘德莉 +4 位作者 周广东 苗春雷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35-237,266,共4页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体内形成过程中种子细胞的变化与转归。方法 用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FP-RV)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其接种于β-磷酸三钙(β-TCP),形成细胞一材料复合物,移植于裸鼠皮下...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体内形成过程中种子细胞的变化与转归。方法 用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FP-RV)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其接种于β-磷酸三钙(β-TCP),形成细胞一材料复合物,移植于裸鼠皮下。术后8周,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和骨钙素(OCN)免疫组化检测功能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GFP进行示踪观察。结果 8周后,大体可见组织工程化新骨形成,组织学示新生骨小梁围绕材料孔隙生成,AKP染色和OCN免疫组化结果阳性,并可见新生组织内有呈绿色的GFP标记细胞,β-TCP部分降解。结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学结构与松质骨小梁类似。新生组织表达GFP,证实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形成来源于供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 组织工程 骨组织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Β-磷酸三钙 供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中荧光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成 杨静 王淑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00-2310,共11页
DNA计算作为前沿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已经从简单发展为复杂,从理论转化为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反应速度快、变化灵敏的荧光标记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围绕DNA计算和荧光标记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对近年来DNA计算中荧光技术... DNA计算作为前沿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已经从简单发展为复杂,从理论转化为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反应速度快、变化灵敏的荧光标记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围绕DNA计算和荧光标记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对近年来DNA计算中荧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1)荧光标记的表面计算;(2)与某些酶切技术相结合的荧光检测;(3)与DNA链置换相结合的荧光技术;(4)与基因沉默技术相结合的荧光DNA逻辑门;(5)与DNA自组装立体结构相结合的荧光技术;(6)与DNA变构相结合的荧光技术.另一方面,介绍了几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荧光技术:(1)荧光信号识别放大技术;(2)与磁珠技术相结合的荧光技术;(3)与PH值变化相结合的DNA荧光技术;(4)与miRNAs检测相结合的荧光技术.在今后的研究中,只有将这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DNA计算天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荧光标记技术 纳米技术 DNA分子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素红与钙黄绿素标记不同规格黑鲷幼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岩 孙典荣 +3 位作者 耿倩 杨长平 赵静 段妍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4,共8页
采用茜素红(ARS)和钙黄绿素(CAL)以浸染方式对大、小2种规格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进行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急性染色实验结果显示,2种染料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后续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2种规格黑鲷幼... 采用茜素红(ARS)和钙黄绿素(CAL)以浸染方式对大、小2种规格的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进行荧光标记技术研究。急性染色实验结果显示,2种染料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后续养殖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2种规格黑鲷幼鱼生长率亦无显著影响。ARS和CAL对黑鲷幼鱼硬组织的标记效果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而提高,ARS标记效果优于CAL。比较2种规格的黑鲷幼鱼荧光标记结果,ARS未见显著性差异,CAL小规格标记效果优于大规格。比较各取样组织标记效果,ARS对鳍棘标记取得了最好的标记效果,鳞片和鳍条次之,耳石标记效果最差;CAL对鳍棘、鳍条、鳞片的标记效果相似或等级相同,耳石次之。ARS标志技术更具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茜素红 钙黄绿素 荧光标记技术 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池晓菲 舒庆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生物芯片是指将大量生物讯息密码 (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蛋白质等 )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 ,可分为核酸芯片、蛋白芯片、芯片实验室三类。生物芯片技术的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 ,... 生物芯片是指将大量生物讯息密码 (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蛋白质等 )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 ,可分为核酸芯片、蛋白芯片、芯片实验室三类。生物芯片技术的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 ,它利用核酸分子杂交、蛋白分子亲和原理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杂交或亲和与否 ,可迅速获得所需信息。高效、快速的生物芯片技术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已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核酸芯片 蛋白芯片 芯片实验室 荧光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选修课开设微丝荧光观察实验的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宏刚 魏远 +2 位作者 刘巍 李登文 赵立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课程组在通识选修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中开设了以洋葱鳞茎为试验材料的微丝荧光观察实验。实验使用鬼笔环肽-罗丹明标记法对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微丝进行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微丝发出红色荧光,微丝相互交织,... 课程组在通识选修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中开设了以洋葱鳞茎为试验材料的微丝荧光观察实验。实验使用鬼笔环肽-罗丹明标记法对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微丝进行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中的微丝发出红色荧光,微丝相互交织,充满整个细胞,部分位置有分叉,在细胞核周围分布较为密集。针对通识选修课的特点,使用洋葱代替动物细胞作为试验材料,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增强了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和实验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同时丰富了课程的实验内容,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微丝 荧光标记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杨旸 李明骏 +4 位作者 吴根土 窦彦霞 余钱 孙现超 青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32-35,共4页
该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开发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为植物保护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操作办法。学生采集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样品后提取核酸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处理样品核酸,通过反应液... 该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开发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教学项目,为植物保护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操作办法。学生采集的疑似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样品后提取核酸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处理样品核酸,通过反应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烟草花叶病毒;学生在健康本氏烟上接种TMV-GFP并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了解病毒的移动情况。2项植物病毒可视化实验项目的实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不仅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实验教学 荧光标记技术 等温扩增技术 可视化实验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17A STR DNA5色荧光检测剂盒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成果鉴定会在南昌警犬基地召开
12
作者 兰康 《中国工作犬业》 2011年第12期53-53,共1页
2011年11月1日,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召开了《犬17A STR DNA5色荧光检测试剂盒研制与应用研究》成果鉴定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成果鉴定。该成果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新型五色荧光标记技术,
关键词 荧光标记技术 STR 鉴定会 警犬 南昌 应用 检测剂 检测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规划问题的DNA计算 被引量:40
13
作者 殷志祥 张凤月 许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DNA计算是解决一类难以计算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种计算随着问题的增大可以呈指数增长。迄今为止,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提高了它的性能和增加了它的可行性,该文提出了在基于表面的DNA计算中采用了荧光标记策略,解决简单的0-1规划问题... DNA计算是解决一类难以计算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种计算随着问题的增大可以呈指数增长。迄今为止,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提高了它的性能和增加了它的可行性,该文提出了在基于表面的DNA计算中采用了荧光标记策略,解决简单的0-1规划问题的一种理论方案,尝试了DNA计算在规划问题中的应用。这种方法具有编码简单、耗材底、操作时间短、技术先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规划 DNA计算 可行解 荧光标记技术 电子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改进粘贴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董亚非 张家秀 +1 位作者 殷志祥 许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560,共5页
DNA计算是一种模拟生物分子DNA的结构并借助于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它开创了以化学 反应作为计算工具的先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回顾了DNA计算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分子计算的一 种模型--粘贴模型。最后我们利用粘... DNA计算是一种模拟生物分子DNA的结构并借助于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它开创了以化学 反应作为计算工具的先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回顾了DNA计算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了分子计算的一 种模型--粘贴模型。最后我们利用粘贴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荧光标记技术,提出了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表面技 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粘贴模型 荧光标记技术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刚 刘宝林 +3 位作者 王大章 李唐新 郑光勇 胡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 目的 :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 ,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 ,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家猫 14只为实验对象。其中 12只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 (动物 10只 ) :以 0 .4mm× 2次 /d的速度与频率牵张整复腭裂缺损。于术后固定期 2、4、6、8及 12周 ,观察期结束前 6d ,各对 2只动物肌注四环素标记 ( 30mg/kg)。 6d后取标本 ,切片行荧光显微镜及组织学观察 ,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动物各2只 )结果对比。结果 :实验组标本牵张区新骨组织均为膜内成骨 ,由中央向外分为胶原纤维区、新骨形成区及改建成熟区 ;随时间发展 ,新生骨逐渐取代纤维组织并改建成熟。软组织也得到相应伸展。对照组裂隙无自行修复。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骨质缺损 ,以原位产生新骨 ,增加骨量的方式推移骨运送盘封闭腭裂裂隙。在良好固定条件下 ,新骨形成与改建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缺损 组织学研究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芯片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明煜 郭晓红 +3 位作者 王万贤 柯文山 杨毅 吴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7期421-426,430,共7页
生物芯片(Biochip)是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将大量的生物讯息密码(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蛋白质等)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芯片实验室三类。生物芯片技术的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 生物芯片(Biochip)是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将大量的生物讯息密码(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蛋白质等)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芯片实验室三类。生物芯片技术的本质是生物信号的平行分析,它利用核酸分子杂交、蛋白分子亲和原理,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杂交或亲和与否,再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可迅速获得所需信息。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生物芯片技术以其高效、高信息量的优势,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市场,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基因芯片 蛋白质芯片 芯片实验室荧光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59-1061,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法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制革过程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映 马远 +1 位作者 曾运航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0,24,共7页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 3.5,铬含量27 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