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旦杏授粉试验及花粉管生长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成健红 谭敦炎 +3 位作者 李疆 李文胜 侯平 冯大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94-899,T001,共7页
对巴旦杏 4个主栽品种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 :自花授粉试验中“鹰嘴”、“双果”坐果率分别为 1 9.74%和 4.2 9% ,“纸皮”和“麻壳”坐果率为零 ;自然授粉状态下 4个主栽品种坐果率在 9.37%~ 2 0 .1 3%之间 ;人工异花授粉试验中 4个品... 对巴旦杏 4个主栽品种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 :自花授粉试验中“鹰嘴”、“双果”坐果率分别为 1 9.74%和 4.2 9% ,“纸皮”和“麻壳”坐果率为零 ;自然授粉状态下 4个主栽品种坐果率在 9.37%~ 2 0 .1 3%之间 ;人工异花授粉试验中 4个品种 9个授粉组合坐果率绝大多数都在 40 %以上 ,其中混合花粉授粉试验结果最好 ;人工养蜂条件下的坐果率明显高于无蜂自然授粉的坐果率 ,昆虫传粉可达到人工混合花粉授粉的效果。授粉试验还表现出巴旦杏雌蕊柱头的有效授粉时间为开花后花期的前 4d,授粉越早 ,越有利于坐果。荧光显微观察表明 ,巴旦杏花粉管最早约于授粉第 7天通过花柱基部到达子房室 ,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旦杏 授粉 花粉管生长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毕克 包振民 +3 位作者 黄晓婷 王珏 赵洋 胡景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86,共4页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受精 早期胚胎 发育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栉孔扇贝人工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37
3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1 位作者 刘志鸿 张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 DAPI染色显微荧光方法 ,连续观察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正反交受精细胞学过程。无论正交或反交 ,精子均可正常入卵 ;受精卵能顺利完成第 1次、第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第二极体 ;精子和卵子内的各一套染色体融合后 ,形成... 采用 DAPI染色显微荧光方法 ,连续观察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正反交受精细胞学过程。无论正交或反交 ,精子均可正常入卵 ;受精卵能顺利完成第 1次、第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第二极体 ;精子和卵子内的各一套染色体融合后 ,形成二倍体的合子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受精过程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人工杂交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异花授粉花柱的荧光显微观察与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薛志霞 赵政阳 +2 位作者 党志国 刘振中 景淑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渭北黄土高原主栽苹果品种与"富士"的亲和性,为提高"富士"苹果品质,特别是改善其果形偏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选择"秦冠"、"粉红女士"、"... 【目的】分析渭北黄土高原主栽苹果品种与"富士"的亲和性,为提高"富士"苹果品质,特别是改善其果形偏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选择"秦冠"、"粉红女士"、"嘎拉"、"新红星"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调查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及有种子的心室数,并进行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不同授粉品种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果实平均种子数、有种子的心室数均有不同影响。其中"秦冠"、"嘎拉"授粉后坐果率较高,"粉红女士"授粉后坐果率最低;"秦冠"、"嘎拉"、"新红星"授粉的果实平均种子数和有种子的心室数均较高,分别为8.23,8.49,8.18个和4.84,4.77,4.72个,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粉红女士"授粉平均种子数和有种子的心室数最少。荧光显微观察发现,4个品种的花粉均在授粉8h开始萌发,24h萌发量达到最大,48h花粉管伸入花柱1/2处,72h到达3/4处,但花粉管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授粉96h时,"秦冠"、"新红星"花粉管穿过花柱的基部进入子房室,而"粉红女士"、"嘎拉"在授粉120h时仅有极少数花粉管进入子房室。【结论】"秦冠"与"富士"的亲和性较强,"粉红女士"与"富士"的亲和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 授粉品种 荧光显微观察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自交不亲和及自交亲和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的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永恒 张永侠 +5 位作者 张婷 徐晓洋 孙玉明 王小敏 佟海英 原海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 为了探究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自交不亲和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甜菊自交不亲和无性系‘B4’及自交亲和无性系‘Z8-42’为研究对象,对2个无性系的自花授粉柱头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转录组分析。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4’自花授粉柱头无花粉附着,而‘Z8-42’自花授粉柱头有花粉附着。2个无性系自花授粉柱头转录组整体测序质量较高,共获得43.84 Gb clean data。在组装的51819个unigene中,表达unigene有49214个;注释到NR数据库的表达unigene最多(29523);并且,在NR数据库中,注释到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同源序列的unigene最多(20117)。在2个无性系中共筛选到7560个差异表达unigene;以‘B4’为对照,‘Z8-42’自花授粉柱头中表达量上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3122个,表达量下调的差异表达unigene有4438个。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甜菊差异表达unigene的功能包括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47个小类,其中,生物过程大类中富集到信号转导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225),细胞组分大类中富集到膜部分、膜固有成分和膜组成成分的差异表达unigene非常多(分别为1700、1665和1664),分子功能大类中富集到离子结合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1650)。共有1605个差异表达unigene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6个大类中,其中,注释到代谢大类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82),占比为55.0%,分布在10个二级分类的91条代谢通路中。单个代谢通路中,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的差异表达unigene最多(81)。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初步判定甜菊自交不亲和可能发生在柱头与花粉互作的起始阶段,如识别、黏附过程;差异表达unigene引起的柱头细胞信号转导、膜成分、离子结合等功能和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供试的2个无性系自交亲和性不同的原因,并且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可能参与柱头和花粉的识别过程,与自交不亲和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自交不亲和 柱头 差异表达unigene 荧光显微观察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片方法对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娟 王森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究适合观察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最佳制片方法,为枣树授粉受精研究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4年生、生长发育良好的‘中秋酥脆枣’枣花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固定、水洗等步骤,采用不同软化和染色方法对枣花进行处理,压片... 【目的】探究适合观察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最佳制片方法,为枣树授粉受精研究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4年生、生长发育良好的‘中秋酥脆枣’枣花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固定、水洗等步骤,采用不同软化和染色方法对枣花进行处理,压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比较不同处理下枣花授粉的荧光显微观察效果。采用NaOH溶液对枣花柱进行软化,设置1、2、3、4和8 mol/L 5个浓度梯度,分别软化0.5 h和1 h,软化后用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设置0.01%、0.05%和0.10%3个浓度梯度,分别染色0.5、1和4 h。【结果】相同处理时间,NaOH溶液浓度越高,枣花花柱软化程度也越高;而NaOH溶液浓度越高,所需要的软化处理时间也越短。选择1、2和3 mol/L NaOH溶液对枣花进行软化,都能取得良好的压片效果,但当NaOH溶液浓度超过4 mol/L后,枣花花柱组织明显变软,压片时组织也容易破碎。在相同软化方法处理的条件下,同一浓度水溶性苯胺蓝溶液的染色时间增加,对花粉管的染色效果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增强作用;而在相同染色时间内,用高浓度的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低浓度的要好。【结论】1)选择1 mol/L或2 mol/L NaOH溶液来处理枣花花柱,都能取得较好的制片效果。2)在软化时间的选择上,软化0.5 h就能取得较好的压片效果,这能缩短试验需要的时间;在相同染色时间内,用高浓度的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低浓度的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柱 花粉管 压片法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授粉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晓凤 周兰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108,共6页
【目的】确定欧李花粉粒萌发时间,观察花粉管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微观角度了解欧李的授粉受精特性。【方法】对欧李进行人工授粉,取授粉后1-10d的雌蕊,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花粉粒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子房受精过程。【结果】欧李柱头开... 【目的】确定欧李花粉粒萌发时间,观察花粉管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微观角度了解欧李的授粉受精特性。【方法】对欧李进行人工授粉,取授粉后1-10d的雌蕊,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花粉粒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子房受精过程。【结果】欧李柱头开裂时间为11:00-13:00,有粘液分泌;授粉后2h,少量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授粉后8h,花粉管初步形成且主要集中在花柱上部;授粉后24h,花粉管成束状形式进一步伸长;授粉后3d,子房中胚珠完成受精;授粉后5d,花粉管呈现断裂、不连续状态,并开始解体;授粉后8d,花粉管完全解体,柱头以及花柱中荧光现象消失。【结论】欧李柱头开裂时间主要集中于11:00-13:00;与同属植物相比,欧李花粉粒具有较强的萌发力,萌发速度较快。欧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花粉管从萌发到达花柱基部需40h;花粉管寿命较长,从萌发到完全失去活力可以保持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花粉管 授粉受精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处理与切片方法对柑桔叶脉荧光显微观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牛英 刘冰浩 +3 位作者 范七君 陈传武 娄兵海 蒋海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4,共6页
植物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学观察是植物系统分类、遗传演化、抗逆反应等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材料处理和不同切片方法对柑桔叶脉组织细胞荧光显微观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简便、有效地观测柑桔叶脉的组... 植物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学观察是植物系统分类、遗传演化、抗逆反应等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材料处理和不同切片方法对柑桔叶脉组织细胞荧光显微观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简便、有效地观测柑桔叶脉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新鲜材料徒手切片和冷冻切片、FAA固定材料冷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都可以得到较佳的观测效果;几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观察 材料处理 切片方法 柑桔 叶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贵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远缘杂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珏 毕克 +3 位作者 黄晓婷 张玲玲 胡景杰 包振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2-126,共5页
用HOECHST33258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受精卵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受精细胞学过程。观察表明:栉孔扇贝的精子能够使华贵栉孔扇贝卵子受精。精子入卵后呈一圆形亮点,体积稍有... 用HOECHST33258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受精卵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受精细胞学过程。观察表明:栉孔扇贝的精子能够使华贵栉孔扇贝卵子受精。精子入卵后呈一圆形亮点,体积稍有膨大成球形;授精后成熟卵母细胞释放出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后,精核解凝、稀疏、泡状化,形成雄性原核(male pronucleus);雌性原核(female pronucleus)在完成两次成熟分裂之后,染色质去浓缩,扩散膨大;雌雄原核相互靠拢,当雌雄原核膨胀到最大程度时,发生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能够正常发育,完成第一次卵裂,卵裂时细胞核分离未观察到异常现象。与华贵栉孔扇贝和栉孔扇贝种内交配对照组相比,异源受精卵的细胞学过程明显滞后,同时其发生过程具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实验中还观察到少数的雌核发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 杂交 受精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荔枝花粉形态和授粉亲和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颖颖 黄桂香 +4 位作者 潘介春 李菊馨 秦霞 吴琳 裴艳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2,共5页
以广西大学果树育种基地的番荔枝为试材,对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进行电镜扫描;自交和正反交授粉,调查着果率,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均为辐射对称型,外壁均为穴状纹孔,形状较为相似... 以广西大学果树育种基地的番荔枝为试材,对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进行电镜扫描;自交和正反交授粉,调查着果率,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均为辐射对称型,外壁均为穴状纹孔,形状较为相似;赤道面观近椭圆形,极面观近圆形。两个番荔枝品种自交和杂交后花粉在柱头上都能萌发,但品种间存在萌发速度的差异。授粉后1h,花粉管都开始萌发,但数量有差异,凤梨释迦自交和杂交已经大量萌发,而非洲骄傲自交和杂交的则在14h才大量萌发。授粉24h,4个处理的花粉管均进入子房。凤梨释迦处理在48h后达到胚囊。这两个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形态相似,自交和杂交均有较好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花粉形态 授粉亲和性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珠杜鹃繁育系统及杂交亲和性
11
作者 熊文艳 吴雅文 +3 位作者 白天 解玮佳 董燕 张敬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0-379,共10页
为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园林树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对野生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繁育系统和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试验包括开花生物学特性,繁育系统特性,与高山杜鹃优良园艺品种杂交授粉,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 为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园林树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对野生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繁育系统和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试验包括开花生物学特性,繁育系统特性,与高山杜鹃优良园艺品种杂交授粉,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以及坐果率和结实率统计。结果表明(:1)露珠杜鹃开花时间为4月下旬到5月下旬,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粉性随开花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2)杂交指数(OCI)为3,P/O值为343.47。(3)主要传粉者为膜翅目中华蜜蜂(Apis cerana),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属虫媒花。(4)人工控制授粉发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能自动自花授粉,异株异花、同株异花、自花授粉坐果率分别为46.96%、45.03%、37.16%,人工授粉平均坐果率与自然传粉坐果率基本一致。(5)露珠杜鹃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表现出杂交不亲和,母本花粉管中存在胼胝质栓塞,导致花粉管不能延伸至子房。通过观察发现,露珠杜鹃杂交亲和难点在于花粉管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珠杜鹃 繁育系统 杂交亲和性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居群抗寒西伯利亚杏繁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梦培 杜红岩 +4 位作者 傅建敏 朱高浦 赵罕 刘慧敏 乌云塔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3-1151,共9页
对内蒙古居群抗寒西伯利亚杏的12个种源同一树龄的102株进行雌蕊败育率、花粉量、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自交不亲和性进行研究,以明确西伯利亚杏主产地资源的花期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特性,为杏杂交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对内蒙古居群抗寒西伯利亚杏的12个种源同一树龄的102株进行雌蕊败育率、花粉量、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自交不亲和性进行研究,以明确西伯利亚杏主产地资源的花期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特性,为杏杂交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有86.27%的西伯利亚杏雌蕊败育率低于90%;73.53%的西伯利亚杏单朵花花粉量在1×104~5×104之间;86.27%的西伯利亚杏花粉活力低于50%,且寿命较短。(2)花苞在将开未开时,柱头已经具备一定的可授性,开花后1~4d内柱头可授性保持较高水平,第5天开始有下降趋势。(3)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授粉后16h时,96.08%的杏花花粉管在花柱上部;授粉后24h时,74.51%的杏花花粉管仍在花柱上部;授粉后48h时,35.29%的杏花花粉管到达花柱中部;授粉后80h时,花粉管到达花柱下部的杏花约50%,但受精胚珠数为0。研究认为,西伯利亚杏基本为自交不亲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杏 抗寒 自交不亲和性 荧光显微观察 繁殖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报春不同授粉组合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小远 马玉磊 +3 位作者 刘阳 唐婉 潘会堂 张启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6-2431,共6页
利用小报春‘红星’、‘紫霞’、‘罗兰香’3个品种分别设置8种授粉组合,统计了不同授粉组合的结实情况和单果种子数量,并对‘红星’品种部分授粉组合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3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果... 利用小报春‘红星’、‘紫霞’、‘罗兰香’3个品种分别设置8种授粉组合,统计了不同授粉组合的结实情况和单果种子数量,并对‘红星’品种部分授粉组合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3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果种子数量均表现为异型植株授粉>长花柱同型异株授粉、长花柱自交>短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短花柱自交,不同授粉组合间单果种子数量差异极显著,异型植株授粉类型结实率均达到100%,单果种子数量为44~181粒,显著高于自交组合和同型异株杂交组合;以异型致死花粉作为蒙导对短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组合的结实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长花柱同型异株授粉组合的结实没有一致的促进作用;3个品种中‘红星’的结实率和单果种子数量最高。(2)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异型授粉组合花粉在柱头上大量萌发并在花柱中伸长,授粉144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子房;同型授粉组合授粉12h后花粉开始萌发,但直到授粉后144h花粉管还没有进入花柱;自交授粉组合授粉后144h仍无花粉萌发。实验结果说明,小报春存在明显的自交不亲和性,且短花柱类型的自交不亲和性比长花柱类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报春 花柱二型 荧光显微观察 花粉萌发 花粉管伸长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霍宏亮 张日清 +3 位作者 马庆华 赵天田 梁丽松 王贵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 以川榛为实验材料,以平榛和平欧杂种榛为对照,采用荧光显微法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授粉方式、不同花序形态、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上花粉的附着数量、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生长特性,以期确定川榛最佳可授期和授粉方式,掌握花粉萌发所需的适宜温湿度。结果表明:川榛不同花期柱头可授性大小为:盛花期>末花期>露红期;川榛疏散状花序的可授性优于直簇状,平刷授粉效率优于点授;在加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高湿度条件下,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度先于温室和田间条件,说明湿润温和的环境更利于川榛花粉的附着、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环境温湿度和种质对花粉管萌发具有重要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较大,与种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榛 花期 花序形态 可授性 花粉管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寒西伯利亚杏花粉特性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梦培 杜红岩 +2 位作者 傅大立 赵罕 乌云塔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5,185,共6页
研究内蒙古居群抗寒西伯利亚杏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的因素,为生产上授粉树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12个种源同一树龄的178株西伯利亚杏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分布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 研究内蒙古居群抗寒西伯利亚杏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的因素,为生产上授粉树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12个种源同一树龄的178株西伯利亚杏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分布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不同花色、花大小、完全花比率、长势与花粉量、花粉萌发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自交试验和荧光观察探讨花粉萌发率高低与花粉管在花柱内萌发长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的分布均呈偏态分布;检测指标之间无相互影响。从花粉育性上讲,仅34.86%的单株最适宜做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杏 花粉量 花粉萌发率 荧光显微观察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自交不亲和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辛雷 陈发棣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5,共5页
以菊花品种杂交为对照,通过自交亲和指数、受精作用及自交有性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对菊花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自交难以结实,具不亲和性;菊花自交不亲和的反应部位在雌蕊柱头,表现为花粉粒粘附少、萌发率低及诱导胼胝... 以菊花品种杂交为对照,通过自交亲和指数、受精作用及自交有性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对菊花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自交难以结实,具不亲和性;菊花自交不亲和的反应部位在雌蕊柱头,表现为花粉粒粘附少、萌发率低及诱导胼胝质生成,花粉管在柱头上出现各种异常现象而难以进入花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自交不亲和性 亲和指数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S-FMO捕获及富集派琴虫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邓俊花 林祥梅 +2 位作者 冯春燕 王彩霞 吴绍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6期84-88,共5页
目的派琴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贝类寄生虫病,现有的检测方法或敏感性低,或检测费用高、或操作困难,难以普及推广。本研究将建立一种新的贝类派琴虫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方法包括四部分:(i)捕获;(ii)荧光显微镜观察;(i... 目的派琴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贝类寄生虫病,现有的检测方法或敏感性低,或检测费用高、或操作困难,难以普及推广。本研究将建立一种新的贝类派琴虫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方法包括四部分:(i)捕获;(ii)荧光显微镜观察;(iii)富集;(iv)方法敏感性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派琴虫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方法,检测派琴虫限度可达103个/mL,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个小时,特异性良好。结论派琴虫免疫磁珠分离纯化方法将为水产品中派琴虫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森派琴虫 免疫磁珠分离 荧光显微观察 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江牡蛎受精过程、胚胎及早期幼虫发育特征
18
作者 王岩 吴彪 +4 位作者 葛广玉 陈夕 孙秀俊 周丽青 刘志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2-363,共12页
为了解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从受精到早期幼虫发育阶段的发育特性,在水温22~24℃、盐度20~22的实验室环境中对采自山东东营丁字湾海域的近江牡蛎进行人工授精,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近江牡蛎受精、早期胚胎和幼... 为了解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从受精到早期幼虫发育阶段的发育特性,在水温22~24℃、盐度20~22的实验室环境中对采自山东东营丁字湾海域的近江牡蛎进行人工授精,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近江牡蛎受精、早期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核行为变化进行观察,并对这一过程中牡蛎的壳长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江牡蛎成熟的未受精卵呈梨形,卵径为50μm左右,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受精卵在受精后15~20min、25~30min,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在受精后30min左右先后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雌、雄原核各自形成染色体组,在卵子中央发生联合,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5min左右,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体积不等的卵裂球;受精75min后,受精卵开始第二次卵裂,90min后形成4个卵裂球,进入4细胞时期;6h后受精卵发育至桑葚期,8~10h进入囊胚期,12~15h后发育至担轮幼虫,27~30h左右发育成D形幼虫,5d左右进入壳顶幼虫时期,17d后幼虫陆续开始出现眼点,22d后发育为附着幼虫,而后在30 d左右变态为附着稚贝。研究中还发现了少数多精入卵现象,该过程会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分裂,造成胚胎发育畸形乃至死亡。研究结果可为近江牡蛎的苗种繁育、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受精 荧光显微观察 早期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