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荧光探针法测定人体尿液中的DNA 被引量:14
2
作者 汪敬武 朱霞萍 +3 位作者 孙■ 薛建国 王兆喜 傅敏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902,共4页
因吖啶橙(Acridine Orange,简称AO)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odecylbenzene Sulfonic Acid Sodiumsalt以下简称SDBS)介质中存在形态之间的平衡,而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加入所起作用也象表面活性剂一样起到有序化介质的作用,即DNA的... 因吖啶橙(Acridine Orange,简称AO)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odecylbenzene Sulfonic Acid Sodiumsalt以下简称SDBS)介质中存在形态之间的平衡,而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加入所起作用也象表面活性剂一样起到有序化介质的作用,即DNA的加入可使AO的平衡发生移动,导致体系荧光增强,其荧光强度与DN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测定DNA的新的灵敏方法。本法的荧光激发波长为506 nm,发射波长为529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均为5 nm。对于鱼精子DNA(Fish sperm DNA以下简称fsD-NA),线性范围为0-10 μg·mL-1,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88μg·mL-1,本法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液中DNA的临床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荧光探针法 测定 人体尿液 DNA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研究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疏水缔合行为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琼 吴文辉 +3 位作者 陈颖 王建全 耿同谋 钱晓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7,共6页
采用胶束共聚 共水解方法合成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 辛基丙烯酰胺)[P(AM/NaAA/C8AM)],并以芘为荧光探针,应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的疏水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疏水单体摩尔分数、疏水侧链长和温... 采用胶束共聚 共水解方法合成疏水改性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 辛基丙烯酰胺)[P(AM/NaAA/C8AM)],并以芘为荧光探针,应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的疏水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疏水单体摩尔分数、疏水侧链长和温度的增加,疏水缔合作用增强;不同疏水单体含量的P(AM/NaAA/C8AM)的临界缔合浓度为1.5~3.0 g/L;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P(AM/NaAA/C8AM)发生了强烈的疏水相互作用,形成混合胶束,得到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10-3 mol/L;由于聚合物链上羧基的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 pH敏感性,随 pH值的增大,P(AM/NaAA/C8AM)的疏水缔合作用呈现先减弱后恒定再增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法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性 荧光光谱 疏水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探针法研究某些多糖与DNA的直接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季武 胡天喜 +1 位作者 朱振勤 杨庆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4-97,共4页
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云芝糖肽、灵芝多糖和香菇多糖与DNA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它们防癌抗癌的效用。结果表明,这三种多糖都能与DNA相互作用,其中灵芝多糖效果最佳,云芝多糖效果次之,香菇多糖效果居后。
关键词 荧光探针法 云芝多糖 多糖 DNA 相互作用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学贞 李干佐 +3 位作者 王弘立 翟立民 隋卫平 徐欣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295-1297,共3页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关键词甜菜碱,芘,临界胶束浓度Ekwall等[1]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能够增溶多环芳烃并发射较强的...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关键词甜菜碱,芘,临界胶束浓度Ekwall等[1]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能够增溶多环芳烃并发射较强的荧光.在常用的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临界胶束浓度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测定原代培养家兔肾脏内髓集合管细胞内pH 被引量:8
6
作者 夏前明 黄坚 +1 位作者 赵志强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原代培养肾脏内髓集合管( Inner m edullary collecting duct, I M C D)细胞的p Hi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 I M C D细胞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家兔肾脏 I M C D细胞用... 目的:建立稳定的原代培养肾脏内髓集合管( Inner m edullary collecting duct, I M C D)细胞的p Hi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 I M C D细胞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将家兔肾脏 I M C D细胞用盖玻片培养成细胞单层,制备 I M C D细胞p Hi标准曲线,然后测定 I M C D细胞的 B C E C F/ A M 的荧光强度比值( F I R),进而将 F I R转换为 I M C D细胞的p Hi。结果:本实验观察到 I M C D细胞的 F I R在p H 6.8~7.8 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 Y= 0.848±1.089 X(r= 0.988, P < 0.01)。15 份标本的p Hi结果为7.255±0.030,与 Mankus等报告的结果最接近。结论:以上结果表明 B C E C F/ A M 荧光探针法测定 I M C D细胞的p Hi,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等优点, I M C D细胞p Hi测定是研究 I M C D细胞功能的基础测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内髓集合管 家兔 PH值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探针法研究茶叶花粉黄酮对氧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曹炜 尉亚辉 +1 位作者 郭斌 姚亚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应用 1 ,6-二苯基 -1 ,3 ,5-已三烯 ( DPH)为荧光探针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为模型 ,研究了茶叶花粉黄酮对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能引起鼠红细胞膜脂质过... 应用 1 ,6-二苯基 -1 ,3 ,5-已三烯 ( DPH)为荧光探针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为模型 ,研究了茶叶花粉黄酮对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能引起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 ,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 ,膜脂流动性下降 .将鼠红细胞膜预先用茶叶花粉黄酮处理后 ,膜脂的MDA含量明显下降 ,呈现剂量与效应关系 ,膜脂流动性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花粉 黄酮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红细胞膜 流动性 氧化损伤 抗氧化剂 保护作用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荧光探针法研究甲基化的β-环糊精空腔微环境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丽榕 江云宝 +2 位作者 杜新贞 黄贤智 陈国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3-85,共3页
p-dimethylaminobenzonitrile (DMABN), a typical dual fluorescent flurophor (TICTflurophore), was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y of twelve methyl modified β-cyclodextrin(methyl β-CD) was com... p-dimethylaminobenzonitrile (DMABN), a typical dual fluorescent flurophor (TICTflurophore), was used as fluorescent probe.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y of twelve methyl modified β-cyclodextrin(methyl β-CD)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β-cyclodextrin (β-C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arity of the cavity of methyl β-CD is lower than that of β- CD, and the capacity of methyl β-CD inclusion with DMAB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β-CD inclusion with DMA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 甲基化 Β-环糊精 空腔 微环境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CdSe量子点关-开型荧光探针法测定药品中锌离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秋文 李满秀 +1 位作者 丁茹 胡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锌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介导脑缺血损伤的一种金属离子,参与生命细胞的多项生理生化功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测定药品中锌离子的含量十分必要。
关键词 准确测定 CDSE量子点 锌离子 荧光探针法 Β-环糊精 药品 修饰 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荧光探针法研究C_(60)-胶束水溶液体系的微环境性质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锦丽 晋卫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8-402,共5页
首次运用芘荧光探针法考察了 C6 0 -胶束水溶液体系的微环境性质 ,发现 C6 0 的介入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的结构而破坏胶束的有序性 ,从而使胶束的体积变大。C6 0 能显著猝灭芘单分子的荧光 ,而几乎不会破坏芘单体与其激... 首次运用芘荧光探针法考察了 C6 0 -胶束水溶液体系的微环境性质 ,发现 C6 0 的介入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胶束的结构而破坏胶束的有序性 ,从而使胶束的体积变大。C6 0 能显著猝灭芘单分子的荧光 ,而几乎不会破坏芘单体与其激基二聚体的平衡 ,表明 C6 0 主要是同芘单分子之间发生 CT作用。同时 C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荧光猝死 碳60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志桥 韩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3,86,共5页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3种不同结构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PE)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稳态荧光光谱,建立了FAP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聚集数(Nm)的测试方法。确定了荧光探针...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3种不同结构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PE)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稳态荧光光谱,建立了FAP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聚集数(Nm)的测试方法。确定了荧光探针芘的适宜浓度Cp为6×10-6 mol/L,猝灭剂的适宜浓度CQ取0.06~0.12mmol/L,根据I336/I394与FAPE浓度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直链、支链、芳香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2mmol/L、0.1mmol/L、0.05mmol/L。直链、支链、芳香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临界胶束聚集数依次为1168、255、6.0。结果表明,同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结构呈现出由直链→支链→芳香族,以及临界胶束浓度和聚集数依次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法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庆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娟娟 张志峰 +4 位作者 张吉平 席维岳 郑红军 赵海燕 李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分析庆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并对PCR-荧光探针法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庆阳地区289例各种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其基因型,并和PCR-反向点杂交法、测序法进行... 目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分析庆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并对PCR-荧光探针法的各种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庆阳地区289例各种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其基因型,并和PCR-反向点杂交法、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289份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基因型及亚型检出率为99.3%(287/289),其中1b型139例(48.1%),2a型136例(47.1%),3a型7例(2.4%),3b型5例(1.7%),未分出型2例(0.7%)。PCR-荧光探针法的特异度和准确度为100%,重复性良好,并与PCR-反向点杂交法、巢式PCR测序法分型结果均一致,三种方法的一致率为98.2%(5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基因型患者ALT、AST、PLT和HCVRNA(lg)水平均高于2a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庆阳地区HCV基因型呈现多基因型分布特点,主要为1b型和2a型,且2a型和1b型的比例相当,呈现出2a型比例升高,1b型下降的趋势;PCR-荧光探针法HCV基因分型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方法简单,适合临床实验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荧光探针法 庆阳 丙肝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亭 杨世超 +5 位作者 张志庆 张国栋 王芳珠 张予辉 王芳 王秀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芘为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分别测定了3类典型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荧光光谱,确定了芘的适宜浓度为1.0×10^(-4) mmol/L,二苯甲酮的适宜浓度为0.4~0.5mmol/L,以373nm与384nm的荧光强度之比(I_1/I_3)随表面活... 以芘为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分别测定了3类典型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荧光光谱,确定了芘的适宜浓度为1.0×10^(-4) mmol/L,二苯甲酮的适宜浓度为0.4~0.5mmol/L,以373nm与384nm的荧光强度之比(I_1/I_3)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曲线的突变等结果为基础,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N_(agg))测试的荧光光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荧光探针法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莎莎 王吉 岳秉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牛源性样本进行筛查。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CV的N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探针,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法的BCV PCR检测方法,对收集到的牛源样本进行BC...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牛源性样本进行筛查。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CV的N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探针,建立基于Taq Man探针法的BCV PCR检测方法,对收集到的牛源样本进行BCV筛查,并对部分阳性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建立了能够特异检测BCV的Taq 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Slope为-3.417,相关系数r2为0.999,,扩增效率Eff为96.195%。该方法检测BCV的敏感度为40 copies。使用该方法检测64份牛肛拭子样本检出率为1.5%,检测33份牛源生物制品检出率为6%,部分阳性样本的PCR产物经测序比对为BCV核酸序列,说明BCV在国内牛群中流行,牛源相关生物制品中有感染BCV的潜在风险。结论经测序验证,建立的方法能够灵敏的检测样本中的BCV核酸,应加强牛源相关生物制品中BCV的监测,避免人感染BCV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 检测和初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番木瓜多重PCR高效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山 陈洁彬 +3 位作者 吴亮君 朱璇 欧阳淑芬 沈志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0-174,共5页
以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反应体系为基础,添加多重PCR反应所需的目标基因引物和番木瓜(Carica papaya L.)DNA,进行多重PCR反应,同时考察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对目标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 以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反应体系为基础,添加多重PCR反应所需的目标基因引物和番木瓜(Carica papaya L.)DNA,进行多重PCR反应,同时考察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对目标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多重PCR扩增的基因条带比常规PCR扩增的基因条带更亮,在不合成荧光探针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以期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多重PCR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探针 pCaMV35S基因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疏水性测定方法的相关性及适用性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曾茂茂 王霄 陈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17-120,共4页
针对蛋白质的疏水性,以食品中常用的蛋白质如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其水解物和乳清蛋白为对象,研究不同疏水性测定方法的相关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ANS荧光探针法对各种蛋白质及其水解物(DH<23)疏水性的测定均比较合适;CPA荧光探针法... 针对蛋白质的疏水性,以食品中常用的蛋白质如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其水解物和乳清蛋白为对象,研究不同疏水性测定方法的相关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ANS荧光探针法对各种蛋白质及其水解物(DH<23)疏水性的测定均比较合适;CPA荧光探针法不适合于测定疏水性较弱的蛋白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较适合测定疏水性适中及较强的蛋白质;表面张力法中如采用气液界面参数进行表征,则其线性存在一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疏水性 荧光探针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侯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2,35,共5页
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更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用于生物特异核苷酸的检测。主要概述了荧光染料法、TaqMan探针法、分子... 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更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用于生物特异核苷酸的检测。主要概述了荧光染料法、TaqMan探针法、分子信标法、Lux Primer 4种荧光定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法 荧光染料 DNA扩增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实验室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畅 徐英春 +11 位作者 宋红梅 杨文航 杨启文 刘亚丽 郭莉娜 刘文静 赵颖 窦红涛 王瑶 王贺 赵玉沛 孙宏莉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中培养、涂片抗酸染色及PCR-荧光探针法的应用情况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分枝杆菌的10 326份培养、25 269份涂片抗酸染色及5949份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的标本种类分布及...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中培养、涂片抗酸染色及PCR-荧光探针法的应用情况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分枝杆菌的10 326份培养、25 269份涂片抗酸染色及5949份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的标本种类分布及阳性标本检出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培养法以血液标本数量最多(31.4%),涂片抗酸染色和PCR-荧光探针法均以痰标本数量最多(40.3%和40.4%)。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标本检出率(8.9%)明显高于培养(5.6%)和涂片抗酸染色(1.9%)(P<0.05)。以培养法为金标准,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42.9%)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31.3%),特异度(95.2%)低于涂片抗酸染色法(97.4%)(P均<0.05)。结论 3种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中,PCR-荧光探针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和敏感度均较高,在实验室分枝杆菌属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培养 涂片抗酸染色 PCR-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痘病毒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莎莎 付瑞 +1 位作者 王吉 岳秉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ECTV)的Taq 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实验室保存的裸鼹鼠组织样本、小鼠组织样本以及黄鼠组织样本进行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鼠痘病毒的crm 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建立ECTV的FQ-PCR检测方法,对保存的样... 目的建立鼠痘病毒(ECTV)的Taq 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实验室保存的裸鼹鼠组织样本、小鼠组织样本以及黄鼠组织样本进行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鼠痘病毒的crm 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建立ECTV的FQ-PCR检测方法,对保存的样本进行筛查,并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建立的ECTV FQ-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最低能检测到ECTV核酸浓度为10 copies/μL的样本,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参数符合标准。使用该方法检测实验室63份裸鼹鼠脾组织样本和22份小鼠脾组织样本,结果全为阴性,检测4只黄鼠组织样本,结果阳性率为50%。阳性样本进行PCR检测后测序比对为ECTV核酸序列。结论经验证,建立的ECTV FQ-PCR检测方法能够灵敏特异的对样本中的ECTV进行筛查,实验室小鼠的日常监测不应忽视ECTV污染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痘病毒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 裸鼹鼠 黄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粉黄酮对氧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炜 赵长琦 尉亚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5-118,共4页
应用1,6-二苯基-1,3,5-已三烯(DPH)为荧光探针,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实验模型,研究了油菜花粉黄酮对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能引起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 应用1,6-二苯基-1,3,5-已三烯(DPH)为荧光探针,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致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实验模型,研究了油菜花粉黄酮对鼠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能引起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膜脂流动性下降。将鼠红细胞膜预先用油菜花粉黄酮处理后,膜脂的MDA含量明显下降,呈现剂量与效应关系,膜脂流动性显著提高,表明油菜花粉黄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鼠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黄酮 荧光探针法 红细胞膜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