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奶β-乳球蛋白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贾敏 张银志 +1 位作者 张亦凡 孙秀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5-612,共8页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用于牛奶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质的检测。根据Gen Bank登录的牛β-乳球蛋白质的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制备...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用于牛奶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质的检测。根据Gen Bank登录的牛β-乳球蛋白质的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制备质粒标准品并测序鉴定,10倍梯度稀释含有β-乳球蛋白质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绘制标准曲线,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灵敏性,同时将建立的方法用于10种市售食品的检测。成功建立了β-乳球蛋白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Ct值与模板浓度在3.18×103~3.18×107copies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7 8;检测灵敏度高(318 copies/μL);特异性强,对羊奶、豆浆DNA均无扩增反应;稳定性好,组内、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对10种食品牛奶过敏原的检测结果与标签相符。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应用于食品中牛奶过敏原β-乳球蛋白质的检测并可推广到其它过敏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过敏原质 β-乳球蛋白质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苜蓿草KK179-2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刘二龙 卢丽 +5 位作者 吕英姿 蒋湘 李嘉琪 林学勤 杜雅萍 郑高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5,共5页
根据转基因低木质素苜蓿草品系KK179-2 5’端外源插入序列与苜蓿草基因组DNA之间的邻接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KK179-2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定量实时荧光PCR... 根据转基因低木质素苜蓿草品系KK179-2 5’端外源插入序列与苜蓿草基因组DNA之间的邻接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KK179-2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扩增效率E为105%;检测限为20拷贝,定量限为200拷贝。重复性实验显示本方法的标准偏差(SD)及相对标准偏差(RSD)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综上,建立的KK179-2品系特异性定量PCR检测方法适于快速、准确、稳定地对转基因苜蓿草KK179-2品系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苜蓿KK179-2 品系特异性 定量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郭颖 刘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吴静 宋天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量测定人 β 肌动蛋白 (hBA)的mRNA作为内对照。用梯度稀释的克隆的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1.0 0。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7.1%。HepG2细胞hTERTmRNA与hBAmRNA的比值为 (1.3± 0 .3)× 10 -4。结论 :建立了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实时荧光pcr 反转录pcr HepG2细胞 定量测定 Β-肌动蛋白 BA 稀释 特异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引物-探针能量转换系统(PriProE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
4
作者 dám BLINT 晋大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87,共1页
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引物-探针能量转换系统(PriProET)为基础)检测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PCV2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重要病原,与其它疾病如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发病... 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引物-探针能量转换系统(PriProET)为基础)检测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PCV2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重要病原,与其它疾病如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发病密切相关。由于PCV2通常发生在猪群中,而且该病的严重程度与器官、血液中的病毒载量有关,因此检测病毒载量也可反应出PCV2的严重程度。为了确定临床症状和不同器官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本试验应用PriProET RT-PCR技术对PMWS的各种病毒及其临床症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数据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即患PMWS的情况下,1 mL血浆和500 ng组织中DNA的病毒载量均大于107拷贝数。因此,新的PriProET RT-PCR技术可用于检测PCV2,并且具有特异、灵敏和稳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 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pcr 引物-探针能量转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在荧光定量PCR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彦礼 李旭 +2 位作者 苏振成 徐明恺 张惠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对样品进行5倍梯度稀释后获得相应梯度的荧光定量PCR原始数据,并应用2-△△Ct法、相对标准曲线法和动力学模型处理原始数据,所得定量结果(x-±s)依次为1.76±0.70、0.89±0.14和0.99975±0.06,与理论值1比较表明,动力学模型在定量结果的可靠性、方便性及经费节约方面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2-△△ct法 相对标准曲线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物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定量PCR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正霞 徐阳 +3 位作者 徐进梅 杨明夏 马磊 朱昌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引物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染料法检测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分析的影响。方法:通过Primer Express 2.0软件对目的基因CCND1、C-JUN分别设计4对不同引物进行SYBR Green染料法定量PCR扩增,并分别使用2-△... 目的:研究不同引物及数据分析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染料法检测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分析的影响。方法:通过Primer Express 2.0软件对目的基因CCND1、C-JUN分别设计4对不同引物进行SYBR Green染料法定量PCR扩增,并分别使用2-△△CT法、Pfaffl法及相对标准曲线法计算肺癌紫杉醇敏感细胞株及耐药细胞株间目的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不同引物和数据计算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引物的扩增效率对定量PCR结果分析有显著影响,不同引物特异性扩增得到的样本间表达倍数有显著差异(P<0.05)。3种计算方法中,Pfaffl法与相对标准曲线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CT法与其他2种方法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引物的选择对于定量PCR结果有显著影响;Pfaffl法是更准确,更合理的相对定量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2^-△△ct Pfaffl 相对标准曲线 扩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防御素-2蛋白序列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7
作者 邓晓银 于点点 +3 位作者 王珏 张旭凤 郭媛 郭丽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4-1462,共9页
【目的】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防御素-2蛋白(Defensin-2,Def-2)进行蛋白序列分析和表达特性研究,以期为意大利蜜蜂防御素基因的免疫防御机制、发育和代谢途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及软件对Def-2蛋... 【目的】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防御素-2蛋白(Defensin-2,Def-2)进行蛋白序列分析和表达特性研究,以期为意大利蜜蜂防御素基因的免疫防御机制、发育和代谢途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及软件对Def-2蛋白进行预测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意大利蜜蜂不同发育时期(幼虫期、蛹期及1、5、10、15、20、25和30 d成年期工蜂)的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意大利蜜蜂防御素-2基因(Def-2)编码104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为11858.90 Da,理论等电点(pI)为8.54,为两性不稳定蛋白。该蛋白N-末端有一段含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内质网、液泡和高尔基体,无糖基化位点,存在15个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54.81%)为主、延伸链(28.85%)分布较多,α-螺旋(16.35%)分布较少,蛋白序列高度保守,与Def-1、GB44032-PA、Dl-2、Imd等蛋白存在基因互作关系,具有防御蛋白样结构域(DEFL),结构域采用以半胱氨酸稳定的α/β支架为特征的结构,亲缘关系与小蜜蜂极为相近。Def-2基因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随日龄增大而升高,30 d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结论】意大利蜜蜂Def-2蛋白属于两性不稳定蛋白,参与细胞间信号传输并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蛋白序列高度保守,亲缘关系与小蜜蜂最近,且该基因在30 d成年期工蜂中高丰度表达,推测其可能调节免疫基因转运而影响蜜蜂的免疫识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防御素-2蛋白 表达差异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饲料中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TS40-3-2成分的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建琴 赵江河 +3 位作者 史宗勇 李静怡 李敏 王俊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0,共6页
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作为目前在最多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除榨取大豆油外,剩余的豆粕等副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周边11个动物养殖户的饲料进行转基因标识情况专项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技术... 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作为目前在最多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除榨取大豆油外,剩余的豆粕等副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周边11个动物养殖户的饲料进行转基因标识情况专项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技术对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含有的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及大豆内标Lecti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份饲料全部含有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成分,且其含量各不相同,其中蛋鸡饲料GTS 40-3-2转化体的含量最低,但所有饲料均无转基因标识。试验为我国转基因饲料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同时也对来源于转基因作物的原材料产品的合理应用以及通过转基因饲料喂养动物所产生的农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饲料 转基因大豆GTS 40-3-2 定性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花鲈IGFBP-1、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钱焜 温海深 +3 位作者 迟美丽 倪蒙 张冬茜 丁玉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45,共9页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得到花鲈的IGFBP-1和IGFBP-2基因cDNA全长序列,IGFBP-1全长1 779bp,编码248个氨基酸,IGFBP-2全长815bp,编码267个氨基酸。花鲈的IGFBP-1和IGFBP-2氨基酸序列同其他硬骨...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得到花鲈的IGFBP-1和IGFBP-2基因cDNA全长序列,IGFBP-1全长1 779bp,编码248个氨基酸,IGFBP-2全长815bp,编码267个氨基酸。花鲈的IGFBP-1和IGFBP-2氨基酸序列同其他硬骨鱼类一样都包括C-端结构域、N-端结构域和多变的中央L-结构域。二者均存在1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以维持氨基酸二级结构的稳定,同时也都拥有N-端结构域的CGCCXXC-box和C-端结构域的CWCV-box,它们都是与IGF配体结合的重要结构。此外,IGFBP-2的C-端结构域还存在一个RGD结构,它能够与整合素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花鲈的脑、垂体、心脏、鳃、胃、盲肠、肠、头肾、肾脏、肝脏、性腺(雄)、脾脏和肌肉这13个组织的IGFBP-1和IGFBP-2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花鲈IGFBP-1mRNA表达量较为广泛,在肝脏中的转录水平最高,在肌肉和脾脏有较多的表达。花鲈IGFBP-2mRNA仅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肌肉中表达水平较高,其他组织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文超 王东浩 +1 位作者 王喆之 李翠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材料,对其转录组序列SRA020132进行Blast分析,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Sm2-ODD1,GenBank登录号为JN935923。Sm2-ODD1基因全长1 365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NA全长1 189bp,读码框951... 以商洛紫花丹参为材料,对其转录组序列SRA020132进行Blast分析,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丹参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基因Sm2-ODD1,GenBank登录号为JN935923。Sm2-ODD1基因全长1 365bp,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cDNA全长1 189bp,读码框951bp,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编码蛋白具有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中结合2-酮戊二酸和亚铁离子的"H-T-D"、"H-X"和"R-Y-S"保守基序以及"果冻状"空间结构。表达分析显示,Sm2-ODD1在丹参各个器官都表达,但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该基因表达明显受到MeJA、GA3和ABA的诱导,可能参与了丹参萜类代谢下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2-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 基因克隆 表达特性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敏感素-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力超 林贤东 +2 位作者 蔡晓雯 林建银 郑雄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凝血酶敏感素-2(thrombospondin-2,THBS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HBS2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 目的:探讨胃癌中凝血酶敏感素-2(thrombospondin-2,THBS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THBS2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2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HBS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组织MVD;分析THBS2 mRNA的表达与MVD、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HBS2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胃癌组织中THBS2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程度、MVD及MMP-2表达密切相关(P=0.023,r=0.35,P<0.01,P=0.004),但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53,P=0.53,P=0.21,P=0.84,P=0.96)。结论:THBS2可能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HBS2可能通过调节MMP-2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但其确切的作用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凝血酶敏感素-2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血管密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中bax、bcl-2、TGF-β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岱 孙明 +3 位作者 李青春 杨芳 林少春 吴开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TCFS)中bax、bcl-2、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TCFS分别置于浓度为10-5mol/...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TCFS)中bax、bcl-2、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TCFS分别置于浓度为10-5mol/LTet的培养液和1640培养液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TGF-β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Tet实验组中bax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TGF-β2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可以通过降低bcl-2、TGF-β2 mRNA的表达量,同时提高bax mRNA的表达量来抑制TCFS的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青光眼滤过瘢痕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TENON囊成纤维细胞 BAX BCL-2 转化生长因子-Β2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前部及后极部MMP-2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博宇 王超英 +5 位作者 安慧琴 马景学 陈维毅 郝岚 刘迎庆 仝春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7-811,共5页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前部及后极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2周龄豚鼠30只作为实验组,另外再随机选取5只(10眼)... 目的研究豚鼠早期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前部及后极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改变,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2周龄豚鼠30只作为实验组,另外再随机选取5只(10眼)正常2周龄豚鼠不作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眼。选取任意眼戴-10.00DS凹透镜,分别饲养6d、15d、30d后除去镜片,验光及测眼轴长度确定近视形成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豚鼠的前部及后极部GSF,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前部及后极部GSF中MMP-2表达变化。结果 MMP-2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实验组中前部GSF饲养15d阳性表达率较高,30d阳性表达率最高;后极部GSF饲养6d表达率开始较高,至15d阳性表达率最高,以后保持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各诱导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自身对照组各组自身前部及后极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豚鼠GSF稳定表达MMP-2 mRNA及其蛋白,且前部GSF于诱导15d开始阳性表达率较高,后极部GSF于诱导6d开始阳性表达率较高,后极部GSF较前部表达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巩膜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2 免疫细胞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基因mRNA在不同被毛颜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转录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俊兵 于秀菊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2-926,共5页
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表达于角质化细胞的膜受体蛋白之一,经证实参与黑色素颗粒的胞间转运,本文通过分析PAR-2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以期从色素颗粒转运角度研究羊驼不同颜... 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是表达于角质化细胞的膜受体蛋白之一,经证实参与黑色素颗粒的胞间转运,本文通过分析PAR-2基因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以期从色素颗粒转运角度研究羊驼不同颜色被毛形成机制。以4头成年白色羊驼和4头棕色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AR-2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AR-2基因mRNA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43倍。结果提示,PAR-2基因mRNA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表明:毛囊黑色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间色素颗粒转运水平是羊驼不同被毛颜色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羊驼 皮肤组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对小鼠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秋菊 曹立亭 +1 位作者 万向 马跃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研究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对环境病因抵抗力的机理。实验组6只小鼠以玉屏风散水煎液灌胃10 d,对照组6只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处死动物后提取肺组织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在灌服玉屏风散水煎液后β防御素-2基因表... 研究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对环境病因抵抗力的机理。实验组6只小鼠以玉屏风散水煎液灌胃10 d,对照组6只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处死动物后提取肺组织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在灌服玉屏风散水煎液后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β防御素-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9.327倍。表明玉屏风散增强机体抵抗力与其可上调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Β防御素-2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阉割对猪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颖 张立凡 +5 位作者 蔡兆伟 陈哲 蒋晓玲 周红梅 华绪川 徐宁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阉割对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阉割与非阉割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TTF-1和TTF-2基因在60、90和12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非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呈... 为了研究阉割对甲状腺转录因子-1、2(TTF-1,2)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阉割与非阉割金华猪甲状腺组织中TTF-1和TTF-2基因在60、90和120日龄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非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阉割猪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基本稳定。TTF-1与TTF-2mRNA的表达量均是在60、90日龄时阉割组高于非阉割组;在120日龄时,阉割组TTF-1与TTF-2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非阉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建立的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TTF-1和TTF-2基因的表达分析;另外,阉割使得猪甲状腺TTF-1和TTF-2基因在60、90日龄的表达量升高,且TTF-1基因的表达与猪部分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阉割 荧光定量pcr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 甲状腺转录因子-2(TT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2α、VEGF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闫文明 宝莹娜 +5 位作者 贾玉玲 郁志龙 张保祯 赵建国 孙晓革 刘秀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836-1837,共2页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2α、VEGF的临床表达。方法:选择72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收集子宫颈鳞癌组织;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妇女,收集正常宫颈组织。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织HIF-2α、VEGF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2α、VEGF的临床表达。方法:选择72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收集子宫颈鳞癌组织;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妇女,收集正常宫颈组织。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织HIF-2α、VEGF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中HIF-2αmRNA、VEGF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IF-2α与VEGFmRNA表达显著相关(r=0.783,P〈0.001)。经免疫组化检测,HIF-2α、VEGF蛋白炎性物成棕黄色颗粒,多数在胞浆内,部分在胞核与胞膜,观察组HIF-2α、VEG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IF-2α蛋白阳性水平与VEGF阳性表达水平为正相关(r=0.509,P〈0.001)。结论:在子宫鳞癌组织中,HIF-2α及VEGF的RNA与蛋白呈高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2α VEGF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脾脏中IFN-γ和IL-2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玉宝 杨树宝 +2 位作者 李小为 徐颖 栾维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1-614,共4页
为了解鸡在胚胎期以及出壳后的机体免疫状态,本研究采用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1日龄~35日龄)脾脏中IFN-γ和IL-2mRNA表达水平,并研究鸡脾脏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研究发现:鸡脾脏中IFN-γ和IL-2... 为了解鸡在胚胎期以及出壳后的机体免疫状态,本研究采用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1日龄~35日龄)脾脏中IFN-γ和IL-2mRNA表达水平,并研究鸡脾脏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研究发现:鸡脾脏中IFN-γ和IL-2的基因表达最早于13胚龄被检测到,随后迅速升高,分别于出壳后7日龄和10日龄达到峰值。出壳后,鸡脾脏中同一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胚胎时期。研究还表明:IFN-γ和IL-2的基因表达模型与出壳后鸡脾脏的发育以及T细胞的迁移定殖情况相一致。该研究对从分子水平,进一步了解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脾脏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基因表达 鸡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蜜柚PDR型转运蛋白基因的发掘及CmPDR11-2表达与耐草甘膦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敏娜 姚婷婷 +4 位作者 潘腾飞 蒲小龙 张迪 谢冬梅 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8-1765,共8页
基于红肉蜜柚RNA-seq数据库,筛选出50个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其中包含11条PDR型基因。对11条柚PDR基因进行命名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mPDR11-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中转运百草枯除草剂的AtPDR11基因同源性最高,达6... 基于红肉蜜柚RNA-seq数据库,筛选出50个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其中包含11条PDR型基因。对11条柚PDR基因进行命名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mPDR11-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中转运百草枯除草剂的AtPDR11基因同源性最高,达69.25%,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CmPDR11-2的ORF序列。该序列长度为4 371 bp,编码一个含有1 45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165.138 03 ku,该蛋白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具有12个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草甘膦除草剂胁迫处理条件下,1~15 d处理组柚叶的CmPDR11-2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反应迅速且持久,这表明CmPDR11-2基因表达与红肉蜜柚耐草甘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蜜柚 PDR CmPDR11-2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秀明 毛伟 +2 位作者 曹金山 董至恒 刘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7,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LPS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COX-2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采用机械法及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 本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LPS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COX-2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采用机械法及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LPS、吲哚美辛、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PS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COX-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LPS能显著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COX-2mRNA的表达(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LPS作用2h时COX-2mRNA的表达量最高,随之表达量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NAC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COX-2mRNA表达(P<0.05)。结果表明,LPS能通过NF-κB途径上调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COX-2mRNA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输卵管上皮细胞 环氧合酶-2 吲哚美辛 N-乙酰半胱氨酸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