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秉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4-6,25,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在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方面 ,不断研究和开发了一些先进的检验新技术 ,Taq Man荧光探针脱颖而出。这项新技术日臻成熟并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它实时、准确、定量和高度重现性的特点优于... 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在病原体的鉴别诊断方面 ,不断研究和开发了一些先进的检验新技术 ,Taq Man荧光探针脱颖而出。这项新技术日臻成熟并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它实时、准确、定量和高度重现性的特点优于其它核酸扩增技术 ,在医学检验领域中颇受关注 ,在兽医诊断应用中也开始被采用。文章就这一新的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与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医学 分子生物学 病原体 鉴别诊断 TaqMan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
2
作者 王虎 《饲料博览》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研究建立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荧光定量检测方法。饲料样品经70%甲醇溶液提取,过滤后,用0.01 mol·L^-1pH 7.4 PBS复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在5~8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以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 研究建立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荧光定量检测方法。饲料样品经70%甲醇溶液提取,过滤后,用0.01 mol·L^-1pH 7.4 PBS复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在5~8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以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为添加基质,其回收率在80%~120%,检出限为5μg·mL^-1。结果显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满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饲料 荧光定量检测试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形后口虫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3
作者 郝文悦 王锦锦 +9 位作者 葛建龙 李彬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赵宏晶 江敏棋 赵文广 牛立成 潘娇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3,共11页
后口虫病是近年来影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效益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唇形后口虫(Boveria labialis)是刺参后口虫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针对该物种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难以系统解析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以... 后口虫病是近年来影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效益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唇形后口虫(Boveria labialis)是刺参后口虫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针对该物种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难以系统解析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以测序获得的唇形后口虫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基础,根据nad10基因序列设计唇形后口虫引物,建立其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刺参不同养殖区和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系统中唇形后口虫载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唇形后口虫引物在质粒标准品4.05×10^(1)~4.05×10^(9) copies/μL范围内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熔解曲线呈现单一峰,无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性扩增;灵敏度实验最低检测限为40.5 copies/μL;所设计的引物仅对唇形后口虫出现特异性扩增,对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贪食纤口虫(Chaenea vorax)、僧帽肾形虫(Colpoda cucullus)和多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multi-micronuleatum)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中各浓度的批内和批间Ct值均一性较高,批内实验变异系数(CV)值为0.32%~0.82%,批间实验CV值为0.40%~0.88%,稳定性较好。利用本方法对4种刺参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区的环境样品和饲料进行检测,结合镜检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海水中唇形后口虫DNA载量与刺参体内唇形后口虫量呈中度正相关(R=0.563),底泥、附着物样品中的唇形后口虫DNA载量与刺参体内唇形后口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31)。推测,鲜海泥是唇形后口虫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唇形后口虫的快速检测、传播途径解析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寄生性疾病 唇形后口虫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苹果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紫腾 潘媛 +4 位作者 马子文 胡同乐 王树桐 曹克强 王亚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危害严重,而且复合侵染几率较高,为快速、灵敏和高效的检测3种病...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和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危害严重,而且复合侵染几率较高,为快速、灵敏和高效的检测3种病毒,本研究根据ASPV、ASGV和ApNMV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了3种病毒高灵敏度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结果表明:引物ASGV-qF/qR-1、ASPV-qF/R-2和ApNMV-qF/R-3有较高的特异性,最适宜的退火温度分别为60℃、58℃和58℃,ASGV、ASPV和ApNMV 3种病毒的RT-qPCR体系比常规RT-2 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100倍,最低检出限分别为82.6、1.49×10^(2)和13.3 copies/μL。检测体系的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组间的变异系数在5%以内。河北农业大学果园中经RT-PCR确定带毒的88棵苹果树RT-qPCR检出率为100%,表明建立的RT-qPCR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高,适用于田间果树3种病毒的检测,为苹果病毒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茎沟病毒 苹果茎痘病毒 苹果坏死花叶病毒 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规避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中的操作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帅 王雅先 +3 位作者 王珺 王盈莉 吴立佳 娄泽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43-46,共4页
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作为一种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非洲猪瘟病原诊断中。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在根除、检测非洲猪瘟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虽然,该实验室检测技术、试验试剂等非常成熟,但... 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作为一种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非洲猪瘟病原诊断中。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在根除、检测非洲猪瘟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虽然,该实验室检测技术、试验试剂等非常成熟,但因检测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检测结果不清晰和假阳性复检等常有发生,实验结果无效会浪费大量实验时间和实验材料。本文仅以密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非洲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为其他拥有相同问题的地区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荧光定量PCR检测 操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6
作者 蒋永青 毕思远 赵聪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ASFV P72基因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在质粒载体中克隆一段ASFV P72基因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及探针,通过带有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绘制曲线,构建了一种ASFV荧光...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ASFV P72基因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在质粒载体中克隆一段ASFV P72基因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及探针,通过带有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绘制曲线,构建了一种ASFV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8,重复性较佳,变异系数小;且以其他疾病核酸为模板均未出现扩增曲线,特异性较好。研究表明,该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为ASFV的检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荧光定量PCR检测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晴 薛月华 +3 位作者 陈栋晖 朱莉菲 丁红华 弥兆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6-657,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荧光定量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治疗
8
作者 武玲玲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8期44-45,共2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为一类兽医临床常见的传染病,TGE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呕吐、脱水。与猪流行性腹泻(PED)的临床特征相似,二者常出现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诊断困难。PCR技术是快速诊断TGE的重要方法,TGEV作为TGE的病原体,其核衣...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为一类兽医临床常见的传染病,TGE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呕吐、脱水。与猪流行性腹泻(PED)的临床特征相似,二者常出现混合感染,导致临床诊断困难。PCR技术是快速诊断TGE的重要方法,TGEV作为TGE的病原体,其核衣壳蛋白(N)基因是PCR检测的靶基因。建立敏感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TGEV。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率。如果病猪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有可能感染其他猪只,就此影响健康猪只的健康及养殖场的经济收益。因此,做好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笔者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核衣壳蛋白 混合感染 荧光定量PCR检测 及时治疗 TGE 快速诊断 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荧光层析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皓淳 赵刚 +6 位作者 白雪 杨作丰 张小辉 原小燕 元娜 姜斌 李松励 《养猪》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了给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便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方法,本试验以镧系快速高敏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为基础,通过研制PRRSV(美洲型)抗体荧光微球检测卡,建立具备简便、快速、定量等优势的荧光层析抗体检测方法。试验结果:特异... 为了给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便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方法,本试验以镧系快速高敏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为基础,通过研制PRRSV(美洲型)抗体荧光微球检测卡,建立具备简便、快速、定量等优势的荧光层析抗体检测方法。试验结果:特异性试验中5份特异性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中同一批次试纸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20/20),阴性检出率均为100%(20/20);临床试验中共检测482份血清,与市售试剂盒的阴性符合率为84.7%,阳性符合率为91.3%,符合率为91.07%。结论: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层析抗体检测方法在PRRSV(美洲型)的检测中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PRRSV(美洲型)的快速诊断和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荧光定量检测 荧光层析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代尔塔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S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颖 许伟成 +6 位作者 施杏芬 刘子琦 陈聪 罗浩 刘亚杰 方维焕 李肖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27,共8页
猪代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一个新发现的致病性猪肠道冠状病毒,目前在中国部分省份养殖场的腹泻病猪中已检测到,并已证实在中国流行。本研究旨在探明PDCo V在浙江省的流行现状和分子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建立... 猪代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一个新发现的致病性猪肠道冠状病毒,目前在中国部分省份养殖场的腹泻病猪中已检测到,并已证实在中国流行。本研究旨在探明PDCo V在浙江省的流行现状和分子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建立的PDCo V一步法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特异,检测灵敏度可达3.94×10~2拷贝·μL^(-1),扩增效率为108%,R^2值为0.997,标准曲线方程为Y=-3.156X+1.826。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集的258份仔猪临床腹泻样本中没有检测到,但在2017年1—4月检测阳性率达到50%(12/24)。获得的7个临床分离株的S基因与参考株相比,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98%~100%和99.99%~100%;与最初在香港分离到的毒株和美国流行株相比,存在3个碱基缺失和一定数量的突变。以S蛋白进行分子演化分析,发现7株临床分离株均在代尔塔冠状病毒属进化分支上,且与中国分离到的其他PDCo V毒株在进化关系上较近,与美国、泰国等地分离到的PDCo V在进化关系上较远,提示PDCo V的流行株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研究结果提供了浙江省地区PDCo V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特性,为防控PDCo V引起的仔猪腹泻、加快流行株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代尔塔冠状病毒 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S基因 分子特性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A多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军 蔡良语 +9 位作者 陈兵 刘建利 孙洁 陈书琨 林庆燕 陶虹 吴绍强 卢体康 陈金顶 秦智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1-805,共5页
为对引起腹泻症状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A(PRoVA) 3种病毒同时快速地鉴别检测,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TGEV的S基因、PEDV的S基因、PRo VA的NS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分别设计了针对3种病毒的特... 为对引起腹泻症状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A(PRoVA) 3种病毒同时快速地鉴别检测,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TGEV的S基因、PEDV的S基因、PRo VA的NS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分别设计了针对3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用3种荧光基团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针对这3种病毒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PEDV、TGEV和PRo VA,而与其它病原无交叉反应;对TGEV、PEDV和PRo VA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12拷贝/μL、39拷贝/μL和25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该方法与商品化的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达100%。该方法快速、敏感,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轮状病毒A 荧光定量RT-PCR检测 多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洁 王婉 +3 位作者 周翎 阮小蕾 饶雪琴 李华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香蕉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方法】根据CMV外壳蛋白(CP)保守序列设计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探针及引物,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目的】建立检测香蕉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方法】根据CMV外壳蛋白(CP)保守序列设计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探针及引物,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和结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4.2×102μL-1,比普通PCR高100倍,且与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香蕉线条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较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份田间香蕉样品有5份样品为阳性,进一步证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可用于香蕉CM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探针用于转基因食品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慧农 刘光明 +1 位作者 苏文金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共7页
选择了内源基因大豆植物凝集素 (lectin)、玉米转化酶 (invertase)和外源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的 5 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 3 磷酸合成酶 (cp4epsps)、抗欧洲玉米螟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蛋白 (cryIAb)的TaqMan探针 ,确定了探针浓度和镁... 选择了内源基因大豆植物凝集素 (lectin)、玉米转化酶 (invertase)和外源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的 5 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 3 磷酸合成酶 (cp4epsps)、抗欧洲玉米螟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蛋白 (cryIAb)的TaqMan探针 ,确定了探针浓度和镁离子浓度等反应条件 ,分别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系列标准品进行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的荧光PCR扩增 ,在PCR反应过程中分别以TET和FAM两种荧光通道信号分别追踪同一样品DNA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的扩增动力学变化 ,并依此绘制了ΔCt值与转基因食品百分比含量之间的标准曲线 ,建立了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TaqMan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探针设计较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 ,初步实现了对转基因食品的定量分析及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探针 转基因食品 荧光定量PCR检测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新萍 石玉发 +1 位作者 金桂英 胡宏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对50例胎膜早破和50例正常妊娠非胎膜早破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胎盘母面、新生儿咽拭子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胎盘母面、新生儿...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对50例胎膜早破和50例正常妊娠非胎膜早破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胎盘母面、新生儿咽拭子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胎盘母面、新生儿咽拭子中,UU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检测 解脲支原体 感染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YBR Green 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初乳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双燕 李小璟 +6 位作者 李幽幽 陈瑛琪 蔡瑶 李雨濛 徐逸飞 徐志文 朱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6-1081,共6页
为了提高初乳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检出率,避免初生仔猪受到带毒初乳的危害,建立了一种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TGEV的N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 为了提高初乳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检出率,避免初生仔猪受到带毒初乳的危害,建立了一种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TGEV的N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TGEV的N基因片段(174 bp),构建含有N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以重组质粒作为模板建立了特异性检测TGEV的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灵敏性比普通PCR方法高,应用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4月采集自四川省部分地区腹泻猪场的母猪初乳130份进行检测,并与普通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qPCR方法检测,130份样本中有13份为TGEV阳性,而普通PCR方法只检测到5份TGEV阳性样本。说明q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于普通PCR方法,更适合用于猪初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检测 初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精液中基因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荧光探针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季新成 黄玲 +5 位作者 段晓东 员丽娟 牛国辉 于学辉 曾新强 张彦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建立牛精液中基因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Sephycral S-400凝胶对牛精液过滤处理后提取病毒核酸,根据BVDV-1 5'UT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精液中BVD... 为建立牛精液中基因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Sephycral S-400凝胶对牛精液过滤处理后提取病毒核酸,根据BVDV-1 5'UTR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精液中BVDV-1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到牛精液中含量为0.0125 TCID50的病毒,灵敏度比病毒分离方法高200倍~2 000倍,比常规RT-PCR方法高10倍。对从同一个牛场6个月内采集的120份新鲜牛精液和40份冷冻牛精液用该荧光RT-PCR方法检测,没有检测到BVDV-1阳性样品。对其中的10头牛定期检测精液中病毒的同时,并同步检测了全血中的病毒和血清抗体,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牛精液中没有检测到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不能以血清抗体阴阳性做为精液是否带毒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精液 基因I型BVDV 荧光定量RT-PCR检测 血清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茄科雷尔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燕 张小芳 +3 位作者 魏兰芳 李雪 艾瑛 姬广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20,共4页
根据茄科雷尔氏菌eg1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对土壤中的茄科雷尔氏菌进行检测和评估。对采自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份青枯病带菌土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0份土壤样品中,广南县15、22、24号,丘北... 根据茄科雷尔氏菌eg1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对土壤中的茄科雷尔氏菌进行检测和评估。对采自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份青枯病带菌土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0份土壤样品中,广南县15、22、24号,丘北县31、35、43号,麻栗坡县62、67、68号,马关县70、74、78、79、80、83、84号,共16份土壤样品中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大于105CFU/m L,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较高;广南县12、20、21、23、26、27、29号,丘北县30、33、34、37、38、39、46、48号,麻栗坡县50、52、54、58、59、60、61、63、64、65、66、69号,马关县71、72、73、75、76、77、81、82、85、86号,砚山县1、2、4、5、7、9号,共43份土壤样品检测出的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在104~105CFU/m L之间,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中等;其他土壤样品检测出的茄科雷尔氏菌含量均小于103CFU/m L,预测细菌性青枯病发病风险低,其中砚山县3、10、87、88、89、90号,广南县14、19、25、28、91、92、93号,丘北县32、36、44、49、94、95、96号,麻栗坡县51、57、97、98、99、100号,共26份土壤样品中未检测出茄科雷尔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雷尔氏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快速检测体系 细菌性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18B20及其在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仪恒温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毕娟 崔光照 田艳兵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介绍了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并与DS1820进行特性对比。利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机,组成自动温度测控系统,给出了整个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案,对温度控制算法进... 介绍了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并与DS1820进行特性对比。利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机,组成自动温度测控系统,给出了整个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方案,对温度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并对系统运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系统应用在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仪中,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精确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 恒温系统 数字化温度传感器 DS18B20 AT89C52 单片机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修复肉芽肿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旭洲 谢飞来 +3 位作者 许文静 郑巧玲 齐兴峰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75例(60%)阳性,其中结核杆菌74例(59.2%),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0.8%),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6.35×105/ml/例;EDTA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88例(70.4%),其中结核杆菌83例(66.4%),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4%),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7.36×106/ml/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的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肉芽肿组织 EDTA修复 荧光定量PCR检测 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仪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光照 唐耀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2,共3页
介绍一种全自动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仪的系统设计方法。选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感光器件 ,以TMS32 0F2 4 0 7微处理器为主构成系统的智能控制器 ,配合运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关键词 化学荧光免疫定量检测 系统设计 光电倍增管 荧光检测 数字信号处理器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