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荧光基团分子信标对水体中铅离子(Ⅱ)的检测
1
作者 熊威威 张应坤 +3 位作者 鲁子敬 汪鹏 翟琨 向东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95-2902,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测量水体中铅(Pb)离子含量的方法,利用两个荧光基团6-羧基荧光素(6-Carboxy fluorescein group,FAM)和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TAMRA),结合Pb离子(Ⅱ)的核酸适配体,构建了一种特殊...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测量水体中铅(Pb)离子含量的方法,利用两个荧光基团6-羧基荧光素(6-Carboxy fluorescein group,FAM)和5-羧基四甲基罗丹明(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TAMRA),结合Pb离子(Ⅱ)的核酸适配体,构建了一种特殊的能特异性识别Pb^2+的双荧光基团分子信标。根据分子信标与Pb^2+结合后FAM与TAMRA总荧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对水体中Pb^2+高灵敏的双色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FAM和TAMRA的总荧光强度(ΔIT)与Pb^2+的浓度(C)在8×10^-10~4×10^-8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拟合的回归方程为ΔIT=3.052 C+13.129(R^2=0.9987),方法的检出限为1.5×10^-10mol·L^-1(3σ,n=9)。研究表明,本实验利用Pb^2+的适配体及两个荧光基团FAM与TAMRA构建的双荧光基团分子信标能特异性地识别水体中的Pb^2+,基于分子信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很好地应用于水样品中Pb^2+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Ⅱ) 荧光基团 分子信标 适配体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的Zn^(2+)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毛申 彭云佩 +4 位作者 刘聪聪 刘瑶 王琦 梁笑 王新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识别和检测Zn^(2+)的荧光探针对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近年来文献报道的Zn^(2+)荧光探针为例,综述了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 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识别和检测Zn^(2+)的荧光探针对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近年来文献报道的Zn^(2+)荧光探针为例,综述了基于不同荧光发色基团的Zn^(2+)荧光探针的作用机制、应用与发展前景,为Zn^(2+)荧光探针研究提供了参考(引用文献4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荧光探针 荧光发色基团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产养殖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向红 何瑜 +2 位作者 郑姣妹 耿相昌 奉佳 《当代水产》 2024年第10期70-72,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现PCR进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技术。qPCR是在普通PCR定性检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在q...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现PCR进程的实时监测,进而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技术。qPCR是在普通PCR定性检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在qPCR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两项重要发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TaqDNA聚合酶的5’端核酸外切酶活性被发现,它能降解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探针,使得间接定量检测PCR产物成为可能;二是荧光双标记探针被使用在密闭的反应管中,能实时地监测PCR反应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核酸外切酶 定性检测 水产养殖 荧光基团 TAQDNA聚合酶 荧光信号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专辑序言——荧光探针:点亮生命未知
4
作者 彭孝军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43-1343,共1页
荧光技术已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析化学、环境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有力工具,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时空分辨率高,设备简单廉价等突出优势。荧光探针通常由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组成。识别基团可以选择性感知环境参数,也... 荧光技术已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析化学、环境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有力工具,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时空分辨率高,设备简单廉价等突出优势。荧光探针通常由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组成。识别基团可以选择性感知环境参数,也可以识别小分子、离子、酶、蛋白、核酸等。识别事件如何产生荧光响应,需要研究荧光发射的基本规律。当染料吸收光到达激发态后,其能量可以荧光形式释放,也可以被内转换、电子转移、能量转移、或系间穿越等过程耗散。识别事件通过对上述激发态能量释放途径的影响,从而产生荧光变化,实现对客体的荧光响应和检测。荧光探针的设计和使用涉及多学科,发展荧光探针对现代毕命科学和精准医学意义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激发态能量 生命 序言 专辑 荧光基团 环境检测 荧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化纤维可以带有荧光或磁性性质
5
《纺织科学研究》 2017年第10期9-9,共1页
据《Science》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给棉花植物吃点带有荧光基团或者磁性基团的小分子(培养试验:给棉花植物胚珠浇含有荧光或磁性物质的水),可使长出的棉花纤维也带有荧光或磁性性质。并且研究人员证实这种外来的功能性分子是深层次... 据《Science》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给棉花植物吃点带有荧光基团或者磁性基团的小分子(培养试验:给棉花植物胚珠浇含有荧光或磁性物质的水),可使长出的棉花纤维也带有荧光或磁性性质。并且研究人员证实这种外来的功能性分子是深层次进入了棉花纤维内部结构中(右下图:吸收原理),而不是表面的涂层,所以这样的功能性棉花纤维是耐清洗的,可应用于特种织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 荧光基团 磁性性质 《SCIENCE》 棉化 研究人员 磁性物质 培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文教授/朱强研究员团队提出高效标记和鉴定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新策略
6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31,共1页
2024年9月15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研究员团队与美国科学院院士Linda C. Hsieh-Wilson团队合作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题为“Chemoenzymatic labeling,detection and profi... 2024年9月15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研究员团队与美国科学院院士Linda C. Hsieh-Wilson团队合作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题为“Chemoenzymatic labeling,detection and profiling of core fucosylation in live cells”的研究论文(DOI:10.1021/jacs.4c09303)。该研究利用糖基转移酶1(GALT-1)的高度特异性以及对改造底物UDP-Gal-6-N3的适配性,实现了对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标记、荧光成像和富集等多功能检测。研究人员使用线虫来源的GALT-1作为酶标记方法的工具酶,设计并合成了带有叠氮基团的底物UDP-Gal-6-N3,并结合点击化学反应将荧光基团或生物素连接到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的蛋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P 美国科学院 LINDA 荧光成像 酶标记 荧光基团 团队合作 工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于食品及环境检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天聪 李媛媛 +5 位作者 李皓文 王钢 相皓泷 张铭亮 王月 何娟 《化学世界》 2025年第2期65-82,共18页
食品和环境安全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在食品以及农作物种植中非法加入或超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抗生素类药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被人体食用后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其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食品和环境安全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在食品以及农作物种植中非法加入或超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抗生素类药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被人体食用后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其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FS)是一种将分子印迹技术与荧光传感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MIFS主要由识别基团和荧光基团组成,识别基团通常为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基团则主要为可产生荧光信号变化的基团。综述了MIFS的构成,介绍了其在食品添加剂、农药、抗生素类药物及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对MIFS提出展望,以期为食品及环境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荧光传感器 荧光基团 食品及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银雪 王德祥 +3 位作者 孔影 陆文捷 叶慧 郝海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91,共9页
人体内蛋白质通常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及立体构象是构建丰富多样性的蛋白质的基础。近年来开发的突破性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通过向目标蛋白质中定向引入非天然氨基酸,能够赋予原有的靶蛋白以共价结合邻近蛋白质... 人体内蛋白质通常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及立体构象是构建丰富多样性的蛋白质的基础。近年来开发的突破性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通过向目标蛋白质中定向引入非天然氨基酸,能够赋予原有的靶蛋白以共价结合邻近蛋白质、携带荧光基团、模拟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等新的生物学特性。本文从非天然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出发,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非天然氨基酸分别在调节蛋白质稳定性、研究蛋白质构象、表达水平、定位以及识别和增强蛋白质间亲和作用等方面的用途。此外,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为生物药物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天然氨基酸 基因密码子拓展技术 蛋白质 反应性 荧光基团 翻译后修饰 生物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施立雪 推动代谢成像技术发展 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9
作者 萧磊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3期9-10,共2页
生物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成像技术及相关探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在微观水平对生物问题、医学机制的理解程度,所以现代生物医学受益良多,随之获得变革。现广泛应用的荧光成像技术虽然是基础生物研究中强有力的手... 生物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成像技术及相关探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在微观水平对生物问题、医学机制的理解程度,所以现代生物医学受益良多,随之获得变革。现广泛应用的荧光成像技术虽然是基础生物研究中强有力的手段,但仍有较大局限性,如缺乏分子的化学信息、大的荧光基团标记极易影响生物小分子的正常生物学功能、荧光存在“颜色极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医学 交叉学科 荧光成像技术 医学研究院 生物小分子 荧光基团 生物成像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尤迪生物:以快、准、易为技术核心
10
作者 张华勇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4期38-39,共2页
针对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卡尤迪生物为业界带来了前沿的技术支持,和优良的解决方案。为此,《食品安全导刊》记者采访了卡尤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长辉先生。
关键词 食源性微生物 国内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微生物检测 污染现象 技术核心 报告基团 荧光基团 核酸提取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