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栗蚕手纺纱荧光反射率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先敏 刘凤云 丁素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5-288,共4页
采用测色仪测定栗蚕手纺纱的荧光反射率。结果表明,栗蚕手方纱的荧光反射率显著高于柞蚕手纺纱1.10-8.83个百分点,且光谱数据图显示其荧光在可见光全波段内。初步推论产生荧光的物质可能是金属矿物质。
关键词 栗蚕丝 手纺纱 荧光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FLD和反射率荧光指数估测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竞霞 白宗璠 +1 位作者 张腾 高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关系,确定适合于探测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叶绿素荧光因子。本文分别利用3FLD(three bands Fraunhofer Line Discrimination)和反射率指数2种方法提取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 为研究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关系,确定适合于探测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叶绿素荧光因子。本文分别利用3FLD(three bands Fraunhofer Line Discrimination)和反射率指数2种方法提取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对比分析了这2种方法估测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在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遥感探测中的应用潜力。利用3FLD方法计算的O2-A和O2-B波段叶绿素荧光强度与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2和0.4924。基于反射率指数估测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时,叶绿素荧光反射率比值指数R740/R720、R440/R690、R740/R800以及叶绿素荧光一阶导数光谱指数D705/D722、D730/D706与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尤其是比值指数R440/R690与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7187。基于辐亮度的3FLD算法和基于反射率的叶绿素荧光比值指数2种方法提取的叶绿素荧光强度均能够实现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遥感探测,但利用反射率方法提取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构建的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估测模型优于3FLD算法,更适合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遥感探测。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基于卫星平台的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小麦条锈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小麦条锈病 病情严重度 3FLD 反射率荧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腈纶纱线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靓 汪澜 林俊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2,87,共6页
针对荧光腈纶纱线经过普通工艺染色后荧光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以荧光腈纶纱线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染色工艺因素、三原色染料的单色染色以及荧光增白剂的加入对其荧光效果的影响。通过荧光反射率测试,确定纱线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5℃... 针对荧光腈纶纱线经过普通工艺染色后荧光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以荧光腈纶纱线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染色工艺因素、三原色染料的单色染色以及荧光增白剂的加入对其荧光效果的影响。通过荧光反射率测试,确定纱线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75 min,染液pH值3.5;同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研究纱线染色工艺与荧光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染色工艺并筛选合适的染料能获得具有较好荧光效果的有色荧光腈纶纱线,加入荧光增白剂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荧光黄10GFF和艳红X-5GN染色纱线的荧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腈纶纱线 荧光性能 荧光反射率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醇对分散荧光染料墨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卜广玖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采用纳米粒径分析仪对分散荧光染料色浆的主体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元醇对墨水的黏度、表面张力、保湿性、热储存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墨水转移率以及喷墨转移印花后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磨法研磨后的... 采用纳米粒径分析仪对分散荧光染料色浆的主体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元醇对墨水的黏度、表面张力、保湿性、热储存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墨水转移率以及喷墨转移印花后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湿磨法研磨后的染料色浆分散稳定性好,粒径为125.5 nm。二元醇质量分数低于15%时,墨水黏度变化不大;当其质量分数超过15%后,墨水黏度的增幅明显。由于氢键作用力的存在,墨水的保湿性随二元醇质量分数的增加不断提高,其中乙二醇的保湿效果最好。添加15%(质量分数)二元醇的墨水具有较好的热储存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二元醇用量的增加有利于墨水转移率和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的提高;但其用量过多,也会使转移率和荧光反射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保湿性 稳定性 转移率 荧光反射率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荧光黄FL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江波 罗敏亚 +2 位作者 李亚萍 张国成 姚亚东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6-38,共3页
从荧光反射率和色差的角度,讨论了染色浴比、加碱量、加碱方式、染色温度和染料拼混对荧光黄FL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黄FL的水解程度不会随染色浴比的增大而增加;荧光黄FL于50℃进行染色,低温(30℃)条件下加入元明粉和混合碱(纯... 从荧光反射率和色差的角度,讨论了染色浴比、加碱量、加碱方式、染色温度和染料拼混对荧光黄FL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黄FL的水解程度不会随染色浴比的增大而增加;荧光黄FL于50℃进行染色,低温(30℃)条件下加入元明粉和混合碱(纯碱/烧碱),染色织物的表观反射率和荧光反射率达到最佳;混拼少量的翠蓝KN-G和嫩黄4GL,可以在保证荧光反射率的基础上对色光进行微调,但用量不宜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活性染料 染色 浴比 混合碱 荧光反射率 染料混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荧光分散黄染色阻燃同浴加工
6
作者 刘秀 顾永星 +3 位作者 黄琦婧 方进 潘建君 闵洁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8,共4页
采用荧光分散黄与阻燃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阻燃同浴加工整理,探讨荧光分散黄质量分数和阻燃剂质量分数对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和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织物的荧光反射率由荧光染料的用量决定,即染料质量分数... 采用荧光分散黄与阻燃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阻燃同浴加工整理,探讨荧光分散黄质量分数和阻燃剂质量分数对涤纶织物荧光反射率和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织物的荧光反射率由荧光染料的用量决定,即染料质量分数越大,荧光反射率越大,但超过临界质量分数1.8%(omf)后,织物的荧光反射率有所降低;在添加阻燃剂的情况下,阻燃剂质量分数越大,织物的荧光反射率越小,阻燃效果越好。在保证阻燃效果达到GB/T 8746—1988 B1级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荧光分散黄质量分数,可以有效提高织物的荧光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染色 阻燃整理 一浴法 荧光反射率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