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后索核、三叉神经感觉核神经元向小脑和丘脑的分支投射——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
1
作者 胡耀民 刘大庸 谭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85-88,共4页
分别把EB和DAPI注入到大鼠的小脑和丘脑,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薄束核、楔内核和楔外核中,见到有较多的EB和DAPI单标神经细胞以及少量的双标细胞。
关键词 后索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 小脑 丘脑 荧光标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β-CTX和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毛骞 陈翠翠 +3 位作者 梁焕坤 刘鹏娥 钟树海 李来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0-776,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TRFIA)并评价其检测性能。方法:将抗β-CTX和N-MID的4E5和2B7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包被抗体包被在96孔培养板,采用铕离子(Eu... 目的:研制一种检测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TRFIA)并评价其检测性能。方法:将抗β-CTX和N-MID的4E5和2B7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包被抗体包被在96孔培养板,采用铕离子(Eu^(3+))和钐离子(Sm^(3+))分别标记2G6和5A3 MAb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TRFIA分析法并制备成试剂盒。通过试剂盒的灵敏度、准确度(稀释回收率)、特异性、精密度、稳定性和临床样本比对等实验评价其检测性能。结果:制备的双标记TRFIA试剂盒对β-CTX的检测灵敏度为0.025μg·L^(-1),线性范围为0.025~5.000μg·L^(-1),对N-MID的检测灵敏度为0.5μg·L^(-1),线性范围为0.5~200.0μg·L^(-1)。β-CTX平均稀释回收率为102.13%,N-MID平均稀释回收率为103.02%,与其他常见骨检测指标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β-CTX批内变异系数(CV)为5.81%~7.82%,批间CV为5.97%~8.02%;N-MID批内CV为6.05%~8.32%,批间CV为6.14%~8.56%;TRFIA试剂盒可在4℃稳定保存6个月,37℃稳定保存7 d。结论:建立的双标记TRFIA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和方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临床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胶联降解产物 N端中分子片段 骨质疏松症 抗体夹心 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感觉核向丘脑和下丘的投射——荧光素双标记法
3
作者 叶建平 施际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后索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向下丘和丘脑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分支投射。作者将Propidium Iodide注入大白鼠右侧丘脑,Bisbenzimide注入右侧下丘,结果如下:楔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有88.2%向丘脑投射...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后索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向下丘和丘脑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分支投射。作者将Propidium Iodide注入大白鼠右侧丘脑,Bisbenzimide注入右侧下丘,结果如下:楔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有88.2%向丘脑投射,它们位于核的主部;11.2%向下丘投射,它们在尾侧主要位于核的边缘部,向吻侧(至闩平面)主要位于核的背外侧端。薄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向下丘投射者(10.9%)与向丘脑投射者(86.7%)混杂在一起。在此两核内仅有极少量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约有2/3投向丘脑,1/3投向下丘,未见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下丘 后索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荧光标记 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俞募穴与小肠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童晨光 衣华强 +1 位作者 谷世喆 项晓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求小肠俞募穴与小肠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方法 应用荧光双标法进行研究。结果 小肠俞———小肠组、关元———小肠组分别在L1~L4 、T13~L3脊神经节内出现双标细胞。结论 ①脊神经节中存在可双重支配小肠和体表的神经元 ,... 目的 探求小肠俞募穴与小肠之间的神经联系通路。方法 应用荧光双标法进行研究。结果 小肠俞———小肠组、关元———小肠组分别在L1~L4 、T13~L3脊神经节内出现双标细胞。结论 ①脊神经节中存在可双重支配小肠和体表的神经元 ,不仅使牵涉痛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解释 ,而且揭示了针刺穴位的感觉冲动是通过分支的传入轴突影响到内脏的功能和感觉或对某些脏器的活动产生影响。②为临床应用小肠俞募穴治疗肠病提供了形态学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小肠俞 关元 小肠 荧光标记 气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丘脑板内核向大脑皮质和尾-壳核的投射——荧光素双标法
5
作者 余承思 陆振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89-194,269,共7页
将荧光素DY注入大鼠的大脑皮质背外侧面的感觉区、运动区和扣带回前分,同时将FB注入尾-壳核,在丘脑板内核见到了DY标记细胞、FB标记细胞和双标细胞。DY标记细胞较少,排列稀疏,FB标记细胞较多,排列紧密。DY标记细胞多散在于FB标记细胞之... 将荧光素DY注入大鼠的大脑皮质背外侧面的感觉区、运动区和扣带回前分,同时将FB注入尾-壳核,在丘脑板内核见到了DY标记细胞、FB标记细胞和双标细胞。DY标记细胞较少,排列稀疏,FB标记细胞较多,排列紧密。DY标记细胞多散在于FB标记细胞之间,在少数动物也见DY标记细胞集聚成团。同时注射扣带回前分皮质和尾-壳核之后,双标细胞出现于中央内侧核和中央外侧核;注射运动皮质和尾-壳核后,双标细胞除见于已有报导的中央外侧核外,在旁中央核也见到了双标细胞。双标细胞数量少,且在不同动物数量也不一致。半数实验动物的板内核未出现双标细胞,这可能是由于轴突分支向皮质和尾-壳核投射的细胞少,也可能还由于荧光索只注射于皮质和尾-壳核的某一点,一个神经元向此二处投射的轴突分支未能同时都被标记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核 皮质 尾-壳核 大鼠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波形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頔 黄高昇 +3 位作者 王娟红 李袁飞 何芙蓉 王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以及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桥本甲状腺炎及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Fκ-B及vimentin的表达。并从17例HT免疫组化阳性标本中选择3例作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以及与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桥本甲状腺炎及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Fκ-B及vimentin的表达。并从17例HT免疫组化阳性标本中选择3例作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CK8和vimentin、NFκ-B和vimentin的共表达。结果在正常及桥本甲状腺炎的滤泡上皮中,均可见CK8的阳性表达。vimentin在桥本甲状腺炎组(68.9±39.87()和正常甲状腺组(22.4%±34.6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比较,两者差异显著(P=0.004)。NFκ-B在桥本甲状腺炎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9%(18/28)和11.11%(1/9),两者差异显著(P=0.008);NFκ-B的阳性表达且与vim entin的阳性表达有正相关(r=0.662,P<0.01)。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K8和vimentin、NFκ-B和vimentin明确共定位于HT滤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滤泡上皮存在vimentin表达的明显增强,表明HT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存在上皮-间叶的免疫表型转化,而NFκ-B与vimentin表达增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波形蛋白 NFΚ-B 免疫荧光双标记 上皮间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郭长梅 惠延年 +4 位作者 王雨生 阎峰 韩泉洪 崔志利 马吉献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并鉴别增生膜中阳性细胞来源。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得的43例PVR增生膜进行CTGF蛋白的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阳性表...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并鉴别增生膜中阳性细胞来源。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得的43例PVR增生膜进行CTGF蛋白的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阳性表达的增生膜和正常人眼球标本中判定CTGF阳性细胞来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VR增生膜中阳性细胞形态多是一类胞体为长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的上皮样细胞。17例C2-C3级膜中12例阳性,26例D1-D3级膜中19例阳性,其染色反应为阴性"-"、弱阳性"+"、阳性"2+"和强阳性"3+"的分别有5、3、6、3例和7、5、8、6例,总阳性率分别为70.6%和73.1%。统计学分析CTGF阳性表达与膜分级问无相关性(P>0.1)。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显示PVR增生膜中有RPE、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CTGF阳性细胞来源于RPE细胞;正常眼球RPE层不表达CTGF。结论正常眼球RPE层不表达CTGF,PVR形成过程中RPE细胞在TGF-β1等生长因子的刺激下,CTGF表达上调,表明CTGF参与了PVR增生膜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增生膜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荧光双标记 CTGF 玻璃体切割手术 RPE细胞 细胞来源 神经胶质细胞 TGF-β1 阳性表达 PVR 标记技术 上皮样细胞 统计学分析 眼球标本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在妊娠期山羊黄体细胞中的共存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树林 段会娟 +5 位作者 张宝 雷治海 蒋田园 林磊 李兆才 马永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S-100蛋白、5-羟色胺(5-HT)、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P)4种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在黄体细胞中的共存情况。【方法】采取妊娠中期(50~70d)奶山羊卵巢,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双标... 【目的】探讨S-100蛋白、5-羟色胺(5-HT)、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P)4种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在黄体细胞中的共存情况。【方法】采取妊娠中期(50~70d)奶山羊卵巢,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4种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标志物的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S-100蛋白与SYP共存于同一黄体细胞中,表达呈强阳性,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黄体周边,占总阳性细胞的56.57%。S-100蛋白与5-HT、5HT与SYP、NSE与SYP、5-HT与NSE、S-100蛋白与NSE共存的细胞呈弱阳性,分别占总阳性细胞的18.42%,15.67%,4.31%,4.30%和0.73%,均匀分布于整个黄体中。【结论】S-100蛋白、5HT、NSE和SYP在山羊黄体细胞中有两两共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免疫荧光双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黄体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wis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大我 刘娟娟 +6 位作者 林蓓 胡珍华 高健 侯锐 刘川 郝莹莹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39,350,共5页
目的探讨Lewis 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浆液囊腺癌(恶性组)、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组)和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L... 目的探讨Lewis y抗原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浆液囊腺癌(恶性组)、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组)、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组)和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Lewis y抗原与IGF-1R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2者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Lewis y抗原和IGF-1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交界性组、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低分化组IGF-1R的表达水平与中、高分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高分化3组间Lewis y抗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wis y和IGF-1R在恶性组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具有正相关性(P<0.05),且2者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Lewis y抗原及IGF-1R参与了卵巢浆液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的转化与发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Y抗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 卵巢浆液性肿瘤 临床意义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IGF-1R 免疫荧光双标记 免疫组化S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制革过程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映 马远 +1 位作者 曾运航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0,24,共7页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 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 3.5,铬含量27 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心俞穴与心脏的外周神经联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育良 陈树林 +2 位作者 赵慧英 魏琦 王万义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共3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俞穴和心脏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心俞穴与心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特别是在胸5(T5)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俞穴和心脏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心俞穴与心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特别是在胸5(T5)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4%,表明T5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叉分布于心俞穴和心脏,提示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这类神经元直接相联系,为穴位-内脏相关的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脊神经节 荧光标记 心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载体对环孢素A角膜通透性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景果 周天洋 +4 位作者 栗占荣 梁珍 夏慧芸 何继军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4-919,共6页
目的研究聚合物载体对环孢素A(CsA)角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合成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接枝-环糊精,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以该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制备CsA滴眼液,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系... 目的研究聚合物载体对环孢素A(CsA)角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合成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接枝-环糊精,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以该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制备CsA滴眼液,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系统测量滴眼液中药物含量,渗透压测定仪和粘度仪分别测定滴眼液的渗透压和黏度。取新西兰白兔3只,左眼作为实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进行角膜刺激性评分。取清洁级新西兰白兔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完整角膜CsA组、去上皮CsA组和去上皮对照组,以左眼为实验眼,分别于点眼后0.5h和1h处死动物,抽取房水,剖取角膜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系统测量角膜组织和房水中的药物含量。采用荧光素香豆素6作为模型药物,Cy5标记聚合物载体,采用双荧光标记方法研究体系在小鼠角膜中的实时透过行为。结果核磁谱图和红外光谱图显示,成功合成了目标聚合物壳聚糖-接枝-环糊精。CsA滴眼液载药量为0.06%;渗透压为305mOsmol/Kg;黏度为36.5cP。该CsA载药体系具有可逆的温度敏感药物释放行为,且突击点眼后0.5、1、2、3、4和6h对新西兰兔眼无明显刺激性。给药后1h,去上皮CsA组房水中药物质量浓度为(149.19±3.93)ng/ml,高于去上皮对照组的(30.25±11.43)ng/ml,角膜组织中药物质量分数为(5.88±1.46)μg/g,高于去上皮对照组的(3.98±0.95)μ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整角膜CsA组给药后1h房水中的药物质量浓度为(7.23±1.31)ng/ml,显著低于去上皮CsA组和去上皮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光子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测显示,该给药体系均能促进药物透过角膜屏障,到达房水。结论制备的接枝共聚物可以有效负载疏水性免疫制剂CsA,该新型给药体系可以有效促进药物透过角膜屏障,增加药物的角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免疫抑制剂 角膜屏障 荧光双标记 角膜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鼠皮质向脊髓及尾壳核的分支投射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心明 林玲 +2 位作者 周明付 张华 周祥庭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用逆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大白鼠大脑皮质向脊髓及尾壳核的分支投射。将颗粒蓝(GB)及核黄(NY)分别注入9只大白鼠的脊髓及尾壳核,发现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相当广泛,皮质尾壳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几乎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 用逆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大白鼠大脑皮质向脊髓及尾壳核的分支投射。将颗粒蓝(GB)及核黄(NY)分别注入9只大白鼠的脊髓及尾壳核,发现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相当广泛,皮质尾壳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几乎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所分布的区域内。在大脑皮质的4、3区内,发现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同区内总标记细胞的10%。结果提示大脑皮质内有神经元向脊髓及尾壳核发出分支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分支投射 脊髓 尾壳核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切断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春雨 张柳 +1 位作者 赵文国 程爱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6-150,155,共6页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切断(OA动物模型)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OVX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D大鼠共70只,分成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 (Sham)、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组(OVX+OA...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切断(OA动物模型)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OVX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12周龄SD大鼠共70只,分成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 (Sham)、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组(OVX+OA)、假手术+骨折组(Sham+F)、卵巢切除术+骨折组(OVX+F)、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骨折组(OA+OVX +F),每组10只大鼠。所有受试大鼠在处死前第10d天和第4d天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行双荧光标记。基础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杀死,其余6组在术后6W杀死,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然后,分别进行CR摄片、组织形态学染色,以及应用Norland-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右股骨远段骨密度和中段骨密度,并将股骨远段及骨折段骨痂进行硬组织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①OVX+OA组与OVX组比较,股骨远段BMD和BV/TV显著增加;②OVX +F组与Sham+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和BV/TV显著降低:③OVX+OA+F组与OVX +F组比较,骨痂(股骨中段)BMD利BV/TV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骨质疏松不仅延缓骨折愈合过程,而且降低骨折愈合质量;②在此动物模型中,骨性关节炎延缓股骨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没有确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切断 能X线骨密度仪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侧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模型 骨折愈合过程 股骨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前交叉韧带 荧光标记 盐酸四环素 组织形态学 统计学差异 骨性关节炎 SD大鼠 钙黄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脑和脑干向海马的纤维投射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进霞 周祥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海马可分为几个区。Cajal和Blackstad将海马分为上区和下区。Lorent deNo将其分为四个区—CA<sub>1</sub>、CA<sub>2</sub>、CA<sub>3</sub>和CA<sub>4</sub>。CA<sub>1</sub... 海马可分为几个区。Cajal和Blackstad将海马分为上区和下区。Lorent deNo将其分为四个区—CA<sub>1</sub>、CA<sub>2</sub>、CA<sub>3</sub>和CA<sub>4</sub>。CA<sub>1</sub>相当于上区、CA<sub>2</sub>和CA<sub>3</sub>相当于下区,CA<sub>4</sub>为齿状回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海马 标记细胞 内侧隔区 荧光标记 中缝背核 命名法 逆行追踪法 中央上核 斜角带 传入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向迷走神经背核簇尾侧部和脊髓的投射
16
作者 戴晓章 丁炯 印克杰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7-29,共3页
用荧光素双标记法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轴突逆行传递法研究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向迷走神经背核簇(VDC)尾侧部和脊髓的投射。结果在两侧(同侧较多)VLM内有许多分别投射VDC尾侧部和脊髓的神经元,还有一些以轴突分支投射两处的神经元,... 用荧光素双标记法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轴突逆行传递法研究大鼠延髓腹外侧区(VLM)向迷走神经背核簇(VDC)尾侧部和脊髓的投射。结果在两侧(同侧较多)VLM内有许多分别投射VDC尾侧部和脊髓的神经元,还有一些以轴突分支投射两处的神经元,后者主要分布在腹外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腹侧部和α部以及邻近延髓的腹侧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迷走神经 脊髓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表达
17
作者 赵素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双荧光标记法对 10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及 5例正常鼻腔嗅黏膜及 5例鼻咽癌组织进行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检... 目的 :探讨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双荧光标记法对 10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及 5例正常鼻腔嗅黏膜及 5例鼻咽癌组织进行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10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TrKA和p75蛋白均呈阳性表达 ,5例正常鼻腔嗅黏膜及 5例鼻咽癌组织均为阴性表达 ;双荧光标记显示所有肿瘤组织中TrKA和p75蛋白均在同一细胞表达。结论 :TrK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脂多糖引发的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艳艳 王晓平 +8 位作者 李伟利 田雪 姜茜茜 孙乾斌 张倩 马林 王伟 李春 王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200-2206,共7页
脓毒症引发的心肌损伤是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致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保护心肌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策略,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实验依据。自噬通常被认为是降解多余、... 脓毒症引发的心肌损伤是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致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保护心肌损伤的治疗方法与策略,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实验依据。自噬通常被认为是降解多余、受损的细胞成分实现物质循环再利用的调节机制,在保护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最新研究发现自噬失衡是引发心脏毒性损伤的关键机制,而通过自噬调节可以改善LPS引发的心肌损伤。现系统梳理自噬信号通路在LPS引发的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引起的心肌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噬通量 脂多糖 脓毒症 心肌损伤 中药复方 荧光标记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_5β_1在视网膜下膜中的表达
19
作者 陈震 曾爱萍 曾水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及其配体纤维粘连蛋白(FN)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玻璃体切割术采集14例视网膜脱离病例的视网膜下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膜中角蛋白、整合素α5β1及FN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视网膜下膜色素上...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及其配体纤维粘连蛋白(FN)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玻璃体切割术采集14例视网膜脱离病例的视网膜下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膜中角蛋白、整合素α5β1及FN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视网膜下膜色素上皮细胞与整合素α5β1表达的关系,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视网膜下膜与正常视网膜下膜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表达的差异。结果14例下膜标本中整合素α5β1和FN表达均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棕黄色,免疫荧光呈绿色或红色。角蛋白表达呈阳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α5β1,见于下膜的全层;正常视网膜组织中α5β1的表达见于邻近Bruch膜的表面。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9.20,P<0.05)。结论在视网膜下膜组织中RPE细胞整合素α5β1表达上调,其配体FN也显著表达,表明整合素α5β1与FN参与了视网膜下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膜 整合素Α5Β1 免疫荧光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生物发光肺癌骨转移模型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禹 杨文 +6 位作者 杨程 刘雁萍 王仲怡 张小兰 顾力行 周俊 周经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一直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容易复发和转移,其中骨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将稳转Luciferase和GFP编码基因的A549细胞接种入胫骨内,第7天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到胫骨腔内明显肿瘤生长信号.随着时间延长小鼠呈现明显的类似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液质现象,并伴随持续性疼痛和触觉疼痛.HE染色显示骨髓腔及骨小梁间被大量肿瘤细胞填充,骨髓腔和骨质结构破坏严重.骨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ta3高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骨转移模型具有人体肺癌骨转移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理学表现,可用于开展肺癌骨转移相关机制研究、筛选开发抗肿瘤药物.此肺癌骨转移模型可以多时间点、动态地观测活体肿瘤病灶的生长情况,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非常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骨转移模型 荧光素酶和GFP标记 生物发光成像 病理分析 骨癌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