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白万军 孙晓利 +2 位作者 安静 宋浩静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ing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IA法的测定结果高于RP-HPLC法,两种测定方法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差;Deming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CFPIA=1.195 3CRP-HPLC-0.144 0,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8 5。结论在制定卡马西平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检测方法的影响,正确解读检测结果,提高个体化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色谱 高效液相 反相 荧光偏振免疫法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21例肾移植后环孢素A全血浓度3275次 被引量:9
2
作者 夏东亚 赵庆春 +3 位作者 刘宝庆 向军 刘龙 伍秋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6、6~12个月、1~2和>2年的CsA全血谷浓度的理想治疗窗应分别为250~450、200~400、150~300、100~250、100~200和100~180μg/L。结论CsA全血浓度在上述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 监测 肾移植 环孢素A 全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华 王荣 +3 位作者 贾正平 徐丽婷 朱芳丽 王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浓度,比较HPCE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分析卡马西平含量的差异性。方法HPCE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27cm×75μm),运行电压18kV,温度30℃,紫外检测波长280nm,以30mmol·...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癫患者血清卡马西平浓度,比较HPCE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方法(FPIA)分析卡马西平含量的差异性。方法HPCE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27cm×75μm),运行电压18kV,温度30℃,紫外检测波长280nm,以30mmol·L-1磷酸氢二钠(pH=8.0)含75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缓冲液,血样经乙酸乙酯提取后氮气吹干,再用运行缓冲液溶解,压力进样10s。FPIA分析采用标准TDx测定方法。结果HPCE方法测定卡马西平在2.188~100.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HPCE方法准确、简便、快速,与FPI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因其监测成本低更适用于常规血药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毛细管电泳 荧光偏振免疫法 癫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芮建中 赵瑜 +3 位作者 仇向华 闵佩青 朱志远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50-952,956,共4页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的线性方程YFPIA=1.044×XMECC,相关性分析r=0.967。结论:MECC法可在无TDx仪的情况下替代FPIA,而且成本较低,快速简便。适用于苯妥英单用,以及苯妥英与常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合用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糖尿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智杰 孙艳虹 +3 位作者 廖慧芳 王小妹 刘敏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81-2582,共2页
目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探讨其对辅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慢性并发症33例;有慢性并发症32例)及3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 目的: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探讨其对辅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慢性并发症33例;有慢性并发症32例)及30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Hcy。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中CHOL、T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在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血浆中Hcy含量明显高于无慢性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作为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因子,Hcy在帮助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浓度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半胱氨酸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人血浆茶碱浓度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秀斐 余玉木 徐克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0.830 5X+0.875 7,相关系数r=0.991 3;144例次茶碱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比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得值低,平均低(1.81±0.62)mg.L-1(P<0.05),18例患者茶碱药时数据经计算机拟合,均呈单室开放模型,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法均准确、灵敏、稳定,且均具特异性,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更适用于茶碱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中庆大霉素浓度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7
作者 蔡卫民 陈刚 +2 位作者 谈恒山 卢嘉骐 曹海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687和0.9544。荧光偏振免疫法的建立,为临床测定庆大霉素浓度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和灵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偏振免疫法 临床测定 不干扰测定 微生物 荧光素标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
8
作者 李金恒 潘浩 +2 位作者 陈永亮 储小曼 凌树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LA)和游离浓度(超滤-FPLA),地高辛的平均游离率为70.6±5.8%(范围61.1%~80.6%)。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游离地高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超滤 变异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荧光偏振免疫测定试剂盒的研制
9
作者 蔡卫民 陈刚 +1 位作者 朱光祖 张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51-353,426,共4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已在我国临床药物测定中应用,但因测定试剂盒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等而使其发展受限制.我们在开发成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合成试剂盒重要组成之一的荧光素标记苯妥英,研制了苯妥英的 FPIA...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已在我国临床药物测定中应用,但因测定试剂盒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等而使其发展受限制.我们在开发成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合成试剂盒重要组成之一的荧光素标记苯妥英,研制了苯妥英的 FPIA 试剂盒.经考核,本试剂盒的各项分析指标均符合临床药物测定要求,与进口同类试剂盒及国产放免测定试剂盒的结果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试剂盒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新发 张帆 +9 位作者 张家赫 李进 肖娟娟 巴清源 郭梦帅 赵滢喻 邵媛媛 尚慧杰 陈秀金 王耀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266-267,272,共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但由于养殖户对该类药物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高灵敏、低成本和高通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动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但由于养殖户对该类药物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高灵敏、低成本和高通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对于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同时也比较了各种免疫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分析 胶体金免疫层析 荧光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艳梅 钟辉 向军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06-311,共6页
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携带方便、费用低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概述近年来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 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测定
12
作者 李金恒 吴振国 +2 位作者 许劲秋 周燕 储小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检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DLIS)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老年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15例(平均年龄69.8±6.9岁),用荧光极化免疫分析法,以TDx仪最低检测限0.25... 目的:检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DLIS)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老年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15例(平均年龄69.8±6.9岁),用荧光极化免疫分析法,以TDx仪最低检测限0.256nmol/L为DLIS的阳性检测标准。结果:DLIS检出阳性率为46.7%(7/15),其浓度范围0.26~1.52nmol/L,平均浓度0.55±0.44nmol/L;其中1例患者血清DLIS浓度高达1.52nmol/L。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水平的DLIS;提示对这些患者若因病情需要而用地高辛治疗时,其后的血浓度测定结果易引起“过高估计”,应当谨慎地评价地高辛血浓度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 荧光免疫分析 地高辛 地高辛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剑芳 杨鸿 罗苑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96-219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老年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促进我院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地高辛...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老年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促进我院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也易发生中毒。结论:应当常规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制定用药方案,实现用药的个体化,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血药浓度 老年人 血药浓度监测 老年患者 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用药水平 荧光偏振免疫法 监测结果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菁 张婴元 +4 位作者 施耀国 芮建中 郁继诚 曹国英 吴菊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方法PPK研究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46例中进行,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PK模型,根据患者的PPK参数制定给药方案。结果①去甲万古霉...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方法PPK研究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46例中进行,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PK模型,根据患者的PPK参数制定给药方案。结果①去甲万古霉素基础药动学模型为线性二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个体间变异为指数模型,个体内变异为加法模型,清除率(CL)、中央室分布容积(V_1)、室间清除率(Q)和周边室分布容积(V_2)的患者个体间变异分别为35.92%、11.40%、0和79.75%,残差误差为3.05mg/L;②患者Ccr值的变化对去甲万古霉素CL的影响不同,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Ccr≤85 mL/min),CL=2.54×(Ccr/50)^(1.20),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Ccr>85mL/min),CL=5.66×(WT/60)^(0.52);③患者合并使用利尿药后使去甲万古霉素V_2增大;④老年感染患者(≥65岁)的CL减慢、t_(1/2β)延长,AUC增大。结论肾功能减退和年龄对去甲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了去甲万古霉素在不同群体患者中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1例次癫癎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4 位作者 谭武才 何勇 王敏 杨艳 张婉婷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 了解儿童血清丙戊酸浓度分布情况,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316例次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结果 316例次儿童的血清丙戊酸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86例(58.8... 目的 了解儿童血清丙戊酸浓度分布情况,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316例次癫患儿血清丙戊酸浓度。结果 316例次儿童的血清丙戊酸浓度监测结果中,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范围内186例(58.86%),〈50μg·mL^-196例(30.38%),〉100μg·mL^-1 34例(10.76%)。结论 儿童血清丙戊酸浓度个体差异大,及时监测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对提高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血药浓度监测 荧光偏振免疫法 个体化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治疗癫癎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秀斐 余玉木 姜建梅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治疗癫痢剂量、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45例次癫痢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4~12μg·mL^(-1))193例次(78.78%),低于下限45例次(18.37%),高于上限7例次(2.85%...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治疗癫痢剂量、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45例次癫痢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4~12μg·mL^(-1))193例次(78.78%),低于下限45例次(18.37%),高于上限7例次(2.85%)。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监测 荧光偏振免疫法 癫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创新应用
17
作者 郭庆海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0期157-159,共3页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兽药残留问题,生物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快速性、准确性备受关注。该文分析了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兽药残留的主要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研究了生物技术创新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中的效益,有助于促进生...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兽药残留问题,生物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快速性、准确性备受关注。该文分析了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兽药残留的主要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研究了生物技术创新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中的效益,有助于促进生物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保障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兽药残留检测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患者苯妥英钠的4种药物浓度的关系及意义
18
作者 石进 宋东林 +2 位作者 陈晋文 陈雪涛 张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 (PHT)治疗癫时的血清浓度 (Cp)、脑脊液浓度 (Cc)、唾液中浓度 (Cs)、血清游离浓度 (FCp)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 6 2例单服PHT的癫患者以上 4种PHT浓度。结果 原发性癫和继发性癫病人之间PHT...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 (PHT)治疗癫时的血清浓度 (Cp)、脑脊液浓度 (Cc)、唾液中浓度 (Cs)、血清游离浓度 (FCp)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 6 2例单服PHT的癫患者以上 4种PHT浓度。结果 原发性癫和继发性癫病人之间PHT的平均Cp、Cc、Cs、FCp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6 2例患者Cc、Cs和FCp三者之间平均浓度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FCp、Cc、Cs三者之间及CP与FCp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而CP与Cc、Cs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测定Cp并不能较好地反映Cc水平 ,而Cs则可反应FCp和Cc的水平 ,因此可通过测定PHT的Cs水平监测PHT实际抗癫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癫痫 荧光偏振免疫法 药物疗 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脑脊液浓度 唾液中浓度 血清游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在患儿血清样品中的稳定性
19
作者 陈怡禄 吕回 +2 位作者 邓力 杨彤 卓仪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2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探讨患儿苯巴比妥 (PB)血清样品在冷处储存的稳定性。方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 3 0例患儿应用PB治疗时的血药浓度 ,比较其血清样品当天测定浓度 (C1 )与其在冷处储存 7d后测定浓度 (C7)。结果 :PB血药浓度C1 与C7呈正相关... 目的 :探讨患儿苯巴比妥 (PB)血清样品在冷处储存的稳定性。方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 3 0例患儿应用PB治疗时的血药浓度 ,比较其血清样品当天测定浓度 (C1 )与其在冷处储存 7d后测定浓度 (C7)。结果 :PB血药浓度C1 与C7呈正相关 (P <0 .0 1) ,其回归方程 :C7=1.0 5 45C1 -1.2 75 8,r=0 .983 1。平均Re(C7 C1 ,相当于PB在患儿血清中的平均回收率 )为 (10 0 .4± 4.8) % ,RSD为 4.70 % (n =3 0 ) ,且两者的各组偏差 [(C7-C1 ) C1 ]均小于 10 %。结论 :患儿血清样品在冷处储存 7d ,其PB能保持稳定 ,有利于常规治疗药物监测 (T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治疗药物监测 稳定性 儿童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2例患者抗癫药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20
作者 姚丽雯 龚丽娴 +3 位作者 石磊 袁进 姚小莉 曾晓晖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568例服用丙戊酸钠、374例服用卡马西平、85例服用苯妥英钠和45例服用苯巴比妥的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评价。... 目的通过对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568例服用丙戊酸钠、374例服用卡马西平、85例服用苯妥英钠和45例服用苯巴比妥的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抗癫药治疗指数小,安全度较低,其作用的个体差异大。结论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癫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痈药 血药浓度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