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介导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偏振同时检测农药啶虫脒
1
作者 尹南竹 黄茜 赵晶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4,共8页
本研究基于氧化石墨烯(GO)的荧光猝灭效应和质量放大效应,建立一种荧光强度和荧光偏振双信号同时检测方法,用于农药啶虫脒的定量分析。标记有荧光分子的核酸信号探针吸附在GO表面时,检测到较低的荧光强度和较高的偏振信号。当啶虫脒与... 本研究基于氧化石墨烯(GO)的荧光猝灭效应和质量放大效应,建立一种荧光强度和荧光偏振双信号同时检测方法,用于农药啶虫脒的定量分析。标记有荧光分子的核酸信号探针吸附在GO表面时,检测到较低的荧光强度和较高的偏振信号。当啶虫脒与其适配体结合后,释放的互补核酸探针与信号探针杂交而使其远离石墨烯,此时得到增强的荧光强度和降低的偏振信号。实验考察不同浓度啶虫脒的荧光强度和偏振信号之间的关系,并优化目标物识别时间、氧化石墨烯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荧光偏振法(LOD=5 nmol/L)比荧光强度(LOD=50 nmol/L)的检出限更低,而荧光强度法更稳定。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实现对芹菜叶和湖水中啶虫脒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氧化石墨烯 荧光分析 荧光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在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战辉 张素霞 +1 位作者 沈建忠 Sergei A Eremi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99-2306,共8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是以免疫竞争原理和荧光偏振原理为基础的一种以快速筛选为目的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定小分子量物质(抗原),就是检测荧光标记抗原在结合特异性的抗体前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是均相的竞争免疫分析方法,反应系统完...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是以免疫竞争原理和荧光偏振原理为基础的一种以快速筛选为目的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定小分子量物质(抗原),就是检测荧光标记抗原在结合特异性的抗体前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是均相的竞争免疫分析方法,反应系统完全在溶液中,不需要分离结合的和未结合的抗体,不受溶液颜色、仪器灵敏度变化的影响,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和检测时间短,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筛选检测。目前该技术在农药和兽药残留分析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文章综述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原理,概括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在农药和兽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测定 农药和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在小分子药物小鼠血药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洋 刘艳 +2 位作者 刘宸辛 冯志桐 姜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3-838,共6页
目的:建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小鼠血药浓度的实验方法,探讨该方法测定庆大霉素、地高辛和丙戊酸钠3种常见小分子药物小鼠血药浓度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庆大霉素、地高辛和丙戊酸钠标准品,采用荧光偏振(FP)值非线性拟合法... 目的:建立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小鼠血药浓度的实验方法,探讨该方法测定庆大霉素、地高辛和丙戊酸钠3种常见小分子药物小鼠血药浓度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庆大霉素、地高辛和丙戊酸钠标准品,采用荧光偏振(FP)值非线性拟合法确定药物检出限及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分别设置低、中和高3个浓度组,检测质控偏差、日间精密度和小鼠血清干扰水平。选用30只KM小鼠进行药物代谢曲线测试,分为庆大霉素组(肌肉注射5μg·g-1)、地高辛组(灌胃20ng·g-1)和丙戊酸钠组(灌胃15μg·g-1),每组10只,给药后24h内取5个时间点(1、3、6、12和24h)测定小鼠血药浓度。结果:FPIA法检测3种药物的检出限均在50μg·L-1以下,线性范围较宽(大于10倍检出限),检测质控误差小于5%,日间精密度较高[中和高浓度组变异系数(CV)<5%],小鼠血清对庆大霉素和地高辛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影响[误差百分比(ER)<5%],高浓度血清对丙戊酸钠的检测效果有一定的负向影响(50%血清组ER为-12.84%)。小鼠给药1h后庆大霉素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消期3h;1h后地高辛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消期>24h;3h后丙戊酸钠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消期6~12h。结论:FPIA法测定小分子药物小鼠血药浓度所需样本量小,精确度高,前处理简单,具有高通量和快速检测的优势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药理学、药剂学和临床检测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血药浓度 庆大霉素 地高辛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薛钢 雷红涛 +2 位作者 吴青 孙远明 徐小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均相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环保等优点。本文对这一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介绍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示踪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均相 示踪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研究17种磺胺类药物与抗体亲和力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战辉 张素霞 +1 位作者 丁双阳 沈建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应用4株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多克隆抗体和5种不同结构的荧光标记物(Tracer)建立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SMZ的方法.讨论了4株多抗对SMZ的检测灵敏度和对17种磺胺类药物(SAs)的相对亲和力趋势,从药物分子二维结构上探讨了多抗对小... 应用4株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多克隆抗体和5种不同结构的荧光标记物(Tracer)建立了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SMZ的方法.讨论了4株多抗对SMZ的检测灵敏度和对17种磺胺类药物(SAs)的相对亲和力趋势,从药物分子二维结构上探讨了多抗对小分子抗原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3号多抗对SMZ的灵敏度最高,但是4株多抗对17种SAs的相对亲和力趋势相似,说明抗体对抗原的结合力大小与抗原的化学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磺胺类药物 多克隆抗体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磺胺甲基嘧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战辉 张素霞 沈建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21-1625,共5页
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R)的芳伯胺基与荧光素异硫氰酸钠异构体Ⅰ(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的异硫氰基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经薄层色谱分离之后,可以得到SMR的FITC荧光标记物(Tracer)SMR-FITC。应用荧光偏振免疫... 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R)的芳伯胺基与荧光素异硫氰酸钠异构体Ⅰ(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的异硫氰基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经薄层色谱分离之后,可以得到SMR的FITC荧光标记物(Tracer)SMR-FITC。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以SMR单克隆抗体为竞争免疫试剂,优化了检测条件,建立了SMR的FPIA检测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SMR的半数抑制量(IC50)为23.4ng·mL-1,最低检测限量为2.3ng·mL-1,检测范围为5.4到218.8ng·mL-1,可以达到食品中SMR的最高残留限量要求。同时对16种磺胺类药物的交叉反应做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对SMR、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Z)、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Z)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25%和8.6%,对其他磺胺类药物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磺胺甲基嘧啶 荧光标记物 交叉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磺胺二甲嘧啶——荧光标记物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战辉 沈建忠 张素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 荧光标记物 免疫分析 荧光 磺胺类药物 最高残留限量 磺胺二甲基嘧啶 动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人血浆茶碱浓度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秀斐 余玉木 徐克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3-404,共2页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平行测定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两种方法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0.830 5X+0.875 7,相关系数r=0.991 3;144例次茶碱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比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得值低,平均低(1.81±0.62)mg.L-1(P<0.05),18例患者茶碱药时数据经计算机拟合,均呈单室开放模型,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法均准确、灵敏、稳定,且均具特异性,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更适用于茶碱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沙丁胺醇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利鹏 杨金易 +3 位作者 徐振林 孙远明 吴翠华 雷红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39-142,共4页
利用沙丁胺醇半琥珀酸与异硫氢酸荧光素己二胺衍生物反应合成荧光示踪物SAL-HDF,通过优化示踪物和抗体的最适工作质量浓度,建立一种检测沙丁胺醇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72.36ng/mL,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97... 利用沙丁胺醇半琥珀酸与异硫氢酸荧光素己二胺衍生物反应合成荧光示踪物SAL-HDF,通过优化示踪物和抗体的最适工作质量浓度,建立一种检测沙丁胺醇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72.36ng/mL,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975.18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178.08~4871.15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示踪物 沙丁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
10
作者 陈勇 慈云祥 《痕量分析》 CSCD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荧光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单试剂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强 黄启欣 +3 位作者 孙远明 刘英菊 徐振林 雷红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用三聚氰胺半抗原(MEL)与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EDF)反应合成了荧光示踪物MEL-EDF,示踪物与三聚氰胺抗体反应得到稳定的单试剂免疫复合物,考察了其结合动力学和置换动力学过程,建立了一种三聚氰胺单试剂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SR-FPIA).... 用三聚氰胺半抗原(MEL)与异硫氰酸荧光素乙二胺(EDF)反应合成了荧光示踪物MEL-EDF,示踪物与三聚氰胺抗体反应得到稳定的单试剂免疫复合物,考察了其结合动力学和置换动力学过程,建立了一种三聚氰胺单试剂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SR-FPIA).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3.2 n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157.1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12.2~1012.4 ng/mL,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于食品中三聚氰胺最高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整个检测过程在15 min内完成,并且单试剂免疫复合物在4℃下至少可稳定保存30 d以上.本研究对开发三聚氰胺新型免疫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试剂荧光免疫分析 示踪物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荧光偏振法诊断布鲁氏菌病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雅雯 王显军 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7,共9页
目的应用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定量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荧光偏振法(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CBM)、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分别收集GICA和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 目的应用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定量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荧光偏振法(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CBM)、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分别收集GICA和FPA诊断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截至2021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3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与SAS9.4拟合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评价GICA与FPA诊断布鲁氏菌病准确性的结果。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9篇,共22914个样本。诊断布鲁氏菌感染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DOR值和AUC,GICA法分别为95%(95%CI:90%~97%)、96%(95%CI:93%~98%)、25.20(95%CI:13.34~47.58)、0.06(95%CI:0.03~0.10)、418.30(95%CI:170.98~1027.03)和0.99(95%CI:0.97~0.99),FPA法分别为96%(95%CI:94%~97%)、99%(95%CI:96%~100%)、72.29(95%CI:24.03~217.51)、0.04(95%CI:0.03~0.06)、1821.75(95%CI:516.42~6426.52)和0.99(95%CI:0.97~0.99),且两种方法合并DOR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eek’s漏斗图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均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在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中,GICA与FPA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FPA的综合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荧光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萍 周玉成 +2 位作者 程悦宁 程世鹏 杨艳玲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适于快速筛选,可根据不同抗原的特异性进行荧光标记,结合特异性抗体,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目前,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病原检测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已有针对各种病...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适于快速筛选,可根据不同抗原的特异性进行荧光标记,结合特异性抗体,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目前,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病原检测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已有针对各种病原建立的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的报道。本文综述了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概括了近几年国内、外针对各种病原建立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荧光免疫 病原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中庆大霉素浓度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14
作者 蔡卫民 陈刚 +2 位作者 谈恒山 卢嘉骐 曹海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 本文通过制备荧光素标记庆大霉素和抗庆大霉素兔血清,建立了人血清中庆大霉素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为0.3mg/L,批内、批间误差 CV 均小于6%,平均回收率104%,合用其它抗生素亦不干扰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法及放射免疫法比较,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687和0.9544。荧光偏振免疫法的建立,为临床测定庆大霉素浓度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和灵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 临床测定 不干扰测定 微生物法 荧光素标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
15
作者 李金恒 潘浩 +2 位作者 陈永亮 储小曼 凌树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 本文应用超滤及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游离地高辛浓度。地高辛血清标准液浓度为0.96,1.92,3.84nmol/L。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7%和6%,平均回收率为99.95±2.18%。测定了8例接受地高辛治疗的患者血清中的地高辛总浓度(FPLA)和游离浓度(超滤-FPLA),地高辛的平均游离率为70.6±5.8%(范围61.1%~80.6%)。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游离地高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超滤 变异 荧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代谢物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沈玉栋 张世伟 +4 位作者 蔡肇婷 雷红涛 肖治理 王弘 孙远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36,共6页
利用新制备的抗体首次建立了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方法。通过设计合成新的SEM半抗原CEPSEM(2-(4-((2-carbamoylhydrazono)methyl)phenoxy)aceticacid),偶联载体蛋白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亲和力高、... 利用新制备的抗体首次建立了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方法。通过设计合成新的SEM半抗原CEPSEM(2-(4-((2-carbamoylhydrazono)methyl)phenoxy)aceticacid),偶联载体蛋白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结合新设计合成的荧光示踪物CEPSEM-HDF建立了SEM的FPIA方法。结果表明:在示踪物浓度为0.5nmol/L,抗体稀释度为1/100的优化条件下,IC50为47.9μg/L,检出限为8.3μg/L,线性范围为15.8~145.7μg/L。该方法特异性强(和其它相关兽药交叉反应小于0.1%),稳定性好(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西林 示踪物 荧光免疫分析(fp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分析地质样品中34种元素 被引量:43
17
作者 詹秀春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4-807,共4页
报道了利用偏振激发 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质样品中 34种元素所得到的结果。制样方法采用粉末压片法。原子序数低于Fe的元素采用基本参数法 ,Fe及其他元素采用散射线内标法进行校准。实验中分别采用了高取向热解石墨... 报道了利用偏振激发 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质样品中 34种元素所得到的结果。制样方法采用粉末压片法。原子序数低于Fe的元素采用基本参数法 ,Fe及其他元素采用散射线内标法进行校准。实验中分别采用了高取向热解石墨 (HOPG) ,Al2 O3 ,Mo ,Co等不同偏振靶 (或二级靶 ) ,对目标元素组进行选择激发和探测。在总测量时间为 6 0 0s·(每个样品 ) -1的条件下 ,得到的各元素的检出限达到 0 5~ 30 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地质样品 地球化学 样品分析 金属元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万军 孙晓利 +2 位作者 安静 宋浩静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 目的比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测定血浆卡马西平浓度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卡马西平血浆样本50例,分别采用RP-HPLC和FPIA进行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均数的差异;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Deming回归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IA法的测定结果高于RP-HPLC法,两种测定方法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较差;Deming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CFPIA=1.195 3CRP-HPLC-0.144 0,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8 5。结论在制定卡马西平个体化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检测方法的影响,正确解读检测结果,提高个体化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荧光免疫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521例肾移植后环孢素A全血浓度3275次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东亚 赵庆春 +3 位作者 刘宝庆 向军 刘龙 伍秋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 目的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病人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 ,提出CsA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方法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CsA全血浓度 ,对521例病人监测3275次 ,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表现分组比较。结果肾移植后<1 ,、1~3、3~6、6~12个月、1~2和>2年的CsA全血谷浓度的理想治疗窗应分别为250~450、200~400、150~300、100~250、100~200和100~180μg/L。结论CsA全血浓度在上述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荧光免疫 监测 肾移植 环孢素A 全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偏振免疫法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中的质控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泽明 蔡爽 冯婉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评价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中的稳定性。方法对2007年及2008年的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年中测得的低、中、高质控样本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1%,98.67%,100.54%,相对百分偏差... 目的评价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中的稳定性。方法对2007年及2008年的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年中测得的低、中、高质控样本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1%,98.67%,100.54%,相对百分偏差(RSD%)为4.96%,6.49%,7.13%,所测定质控样本RSD<9%,符合中国药典对生物样品测定RSD%的规定范围。结论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FPIA方法长期临床应用准确、稳定、可靠,适用于临床治疗中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 地高辛 室内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