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的光合制氢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德良 周舟 +1 位作者 张小华 陈四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7,共5页
研究了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IR1,IR3,IR4,JP91)在DL-乳酸盐和L-谷氨酸盐分别为碳源与氮源时的光合成生长与光合制氢过程.通过测定培养液在66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实现了对不同荚膜红细菌变异体光合生长过程的监测,并讨论了这些变异体的... 研究了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IR1,IR3,IR4,JP91)在DL-乳酸盐和L-谷氨酸盐分别为碳源与氮源时的光合成生长与光合制氢过程.通过测定培养液在66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实现了对不同荚膜红细菌变异体光合生长过程的监测,并讨论了这些变异体的生长特性.所得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测量了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光合产氢的平均速率、光合产氢量和底物转化效率,并与荚膜红细菌的野生型B10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它们产氢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IR3,JP91,IR4,B10和IR1.将所产生的氢气直接供给一个小型PEM燃料电池使用的实验也证明了它们的产氢能力的差异,其中,变异体IR3所产生的电流最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红细菌 氢气 产氢能力 底物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红细菌接合转移系统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海珍 李莉 +1 位作者 张惠展 刘和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从培养方式及培养时间对光合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的DNA 接合转移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该接合转移系统的部分特性,发现接合质粒的大小、受体菌细胞膜的特性对接合效率影响较明显,这为光合细菌基因工... 从培养方式及培养时间对光合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的DNA 接合转移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该接合转移系统的部分特性,发现接合质粒的大小、受体菌细胞膜的特性对接合效率影响较明显,这为光合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合转移 接合效率 培养 优化 荚膜红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南土著荚膜红细菌的培养特性
3
作者 冼健安 张秀霞 +3 位作者 李军涛 郑佩华 鲁耀鹏 王冬梅 《河北渔业》 2017年第7期17-20,共4页
针对筛选到的一株海南土著的高活性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菌株QH03,开展其最适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和酵母膏,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和硫酸铵,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8 000lx,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为... 针对筛选到的一株海南土著的高活性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菌株QH03,开展其最适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碳源为乙酸钠和酵母膏,最适氮源为氯化铵和硫酸铵,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8 000lx,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为7.0~7.5,最适盐度为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荚膜红细菌DSM1710中硫化物醌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贺艳芬 徐源 +2 位作者 吴海娥 张爱玲 李加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为获得有活性的硫化物醌还原酶(sulfide-quinone reductase,SQR)并研究其功能,试验利用常规PCR方法从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中克隆了SQR基因全长CDS区1284bp;成功构建了SQ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SQR,并转入大肠杆菌中... 为获得有活性的硫化物醌还原酶(sulfide-quinone reductase,SQR)并研究其功能,试验利用常规PCR方法从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中克隆了SQR基因全长CDS区1284bp;成功构建了SQ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SQR,并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QR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在37℃条件下,0.4mmoL/L IPTG诱导表达6h,50ku的SQR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可溶性分析结果表明,SQR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纯化、复性后得到较高纯度的SQR活性蛋白。蛋白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具有明显的消化底物decyl-UQ的能力,测定其酶活Km值约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红细菌 SQR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佳 李雪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7-4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荚膜红细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鸡蛋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4周龄产蛋率一致的海兰棕壳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各组蛋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0.05%、0.1%和...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荚膜红细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鸡蛋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4周龄产蛋率一致的海兰棕壳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各组蛋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0.05%、0.1%和0.15%荚膜红细菌。结果:第56天日粮添加0.05%、0.1%和0.15%荚膜红细菌蛋黄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9.33%、13.56%和19.29%(P<0.05),而蛋黄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1.35%、16.31%和18.52%(P<0.05)。56 d时与对照组相比,荚膜红细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0.05%、15.78%和20.82%(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3.26%、17.59%和21.11%(P<0.05)。随着日粮荚膜红细菌添加水平的升高,产蛋率、蛋重、平均蛋重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0.05),而料蛋比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在第28和56天时,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随日粮荚膜红细菌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荚膜红细菌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并降低产蛋后期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红细菌 蛋鸡 产蛋性能 蛋品质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