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晓艳
马骥
+4 位作者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筛选出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的最佳大孔树脂型号及工艺条件。方法:以荚果蕨总三萜浓度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初步确定总三萜纯化工艺。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吸附条件:溶液浓度1.96mg/m...
目的:筛选出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的最佳大孔树脂型号及工艺条件。方法:以荚果蕨总三萜浓度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初步确定总三萜纯化工艺。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吸附条件:溶液浓度1.96mg/m L,p H为6,流速1.5m L/min,吸附体积5BV;洗脱条件:60%乙醇,流速2.0m L/min,洗脱体积4BV,其回收率为86.27%,纯度82.32%,精制倍数为2.88。结论:AB-8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该工艺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中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总三萜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晓艳
马骥
+4 位作者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0-204,209,共6页
以荚果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荚果蕨中总三萜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依据Box-Benhnken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
以荚果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荚果蕨中总三萜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依据Box-Benhnken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39min。总三萜提取率理论值为35.7263mg/g,实际值为36.0304mg/g,相对标准偏差为0.40%,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后续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总三萜
超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中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倩倩
马骥
+1 位作者
牛俊峰
王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20-223,共4页
以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根状茎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荚果蕨根状茎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
以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根状茎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荚果蕨根状茎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该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80℃、料水比为1:50(g/mL)、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功率为150W。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荚果蕨根状茎、营养叶、孢子叶3个部位中粗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9.67%、3.30%、3.43%。同时,荚果蕨根状茎中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68μg/mL。研究荚果蕨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荚果蕨天然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多糖
超声提取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荚果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1 位作者
王磊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5-266,共2页
从中华荚果蕨MatteucciaintermediaC.Chr.中分离出三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甲氧基荚果蕨辛(Ⅱ)和荚果蕨素(Ⅲ)。另外还分离出槲皮素(Ⅳ)、β-谷甾醇(Ⅴ)和...
从中华荚果蕨MatteucciaintermediaC.Chr.中分离出三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甲氧基荚果蕨辛(Ⅱ)和荚果蕨素(Ⅲ)。另外还分离出槲皮素(Ⅳ)、β-谷甾醇(Ⅴ)和软脂酸(Ⅵ)。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荚果蕨
双氢黄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董丽
苏雪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耐碱性土;全光下可正常生长,但适当遮荫观赏效果最佳,喜湿润空气,忌土壤长期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引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荚果蕨中的一个新双氢黄酮
被引量:
2
6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1 位作者
孟正木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从陕西秦岭产东方荚果蕨中分得二个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5,7-二羟基-6,8-二甲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Ⅰ)和荚果蕨素(Ⅱ)。其中Ⅰ为未曾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异荚果蕨素。
关键词
东方
荚果蕨
球子
蕨
科
双氢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山区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靳来素
韩广辉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6期42-43,共2页
荚果蕨初出茎叶柔嫩沸水焯后,炒食、凉拌、做汤、腌制,具浓郁的黄瓜香味,是深受人们喜食的山珍野蔬。选潮湿腐殖质多地块做蕨园,整地做床,7~9月孢子成熟及时采收,次春播种孢子,1~2年后按(20~30)cm×40cm的株行距移植,第2~3年即可...
荚果蕨初出茎叶柔嫩沸水焯后,炒食、凉拌、做汤、腌制,具浓郁的黄瓜香味,是深受人们喜食的山珍野蔬。选潮湿腐殖质多地块做蕨园,整地做床,7~9月孢子成熟及时采收,次春播种孢子,1~2年后按(20~30)cm×40cm的株行距移植,第2~3年即可采收,亩产量可达600kg,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
5
8
作者
刘百萍
马骥
+2 位作者
张晓静
张昊
朱贞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优化回流萃取、RP-HPLC检测荚果蕨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得出荚果蕨营养叶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C18(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
目的:优化回流萃取、RP-HPLC检测荚果蕨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得出荚果蕨营养叶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C18(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B);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nm;进样量20μL。结果:槲皮素在0.18~4.5μg(r2=0.9992),山奈酚在0.17~4.25μg(r2=0.9994)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9.45%,RSD值为1.90%,0.91%(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荚果蕨的质量评价。9月份采收的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合理采收开发荚果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总黄酮
不同采收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繁殖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9
作者
刘志伟
王成才
+1 位作者
谭放
张景元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荚果蕨
安全越冬
栽培技术
繁殖
宿根
嫩叶
黄瓜香
商品
中性
别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
1
10
作者
秦桂珍
党常顺
+3 位作者
张顺捷
陈宇
王丽洁
冷春红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3期46-47,共2页
1栽培区域选择 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的溪流边、灌丛、林缘土壤肥沃、阴湿处或林中草地。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15cm,疏松肥沃。荚果蕨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含水率80%以上,栽植田间水分应保持在25%~40%,排水良好;既耐高温,也耐...
1栽培区域选择 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的溪流边、灌丛、林缘土壤肥沃、阴湿处或林中草地。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15cm,疏松肥沃。荚果蕨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含水率80%以上,栽植田间水分应保持在25%~40%,排水良好;既耐高温,也耐低温,32℃高温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零下36℃的低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荚果蕨
田间水分
针阔混交林
区域选择
土层厚度
耐高温
耐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条件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韩玉林
贺善安
+2 位作者
顾姻
刘永健
赵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探讨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孢子繁殖的适宜环境条件,作者采用了knop琼脂培养基和土壤进行荚果蕨的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在100—1500Lux光照条件下,丝状体向原叶体的转化与光照强度成正比;2.配子体生长的最...
为探讨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孢子繁殖的适宜环境条件,作者采用了knop琼脂培养基和土壤进行荚果蕨的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在100—1500Lux光照条件下,丝状体向原叶体的转化与光照强度成正比;2.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3.0.1—1%琼脂培养基均适合于孢子培养;4.在土壤培养条件下,以草炭加黄棕壤为最佳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孢子
繁殖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2
作者
贾敬涛
郝欣宇
+1 位作者
王文阁
张胜海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62-62,共1页
荚果蕨以其绿色无污染以及特殊的黄瓜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从选地与整地、移栽、管理、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荚果蕨的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荚果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荚果蕨地下根茎繁殖技术
13
作者
李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1期57-58,共2页
荚果蕨是食用、药用的山野菜,也是优质的绿化植物。介绍其生态学特性和经济用途,重点阐述了根茎繁殖技术,为相关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荚果蕨
生态学特性
根茎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蕨类繁殖叶及采集期比较
被引量:
3
14
作者
纪萍
那晓婷
闫恩维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1期13-13,共1页
蕨菜、薇菜、荚果蕨、蹄盖蕨是黑龙江省四种主要出口蕨类,由于过度采收,产量逐年下降。现人工栽培基本是挖根茎栽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极少,挖根茎虽扩大了种群但亦破坏了野生资源。对四种蕨类繁殖叶的特征、孢子成熟期及采集时间进行比...
蕨菜、薇菜、荚果蕨、蹄盖蕨是黑龙江省四种主要出口蕨类,由于过度采收,产量逐年下降。现人工栽培基本是挖根茎栽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极少,挖根茎虽扩大了种群但亦破坏了野生资源。对四种蕨类繁殖叶的特征、孢子成熟期及采集时间进行比较,以利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繁殖
栽培
根茎
蕨
类
采收
成熟期
荚果蕨
种群
采集时间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蕨类山野菜采集及质量技术操作规程
15
作者
冯磊
佟立君
刘克武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2期31-34,36,共5页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薇菜、蕨菜、荚果蕨、猴腿蹄盖蕨四种蕨类产地环境、采集、加工、质量要求、贮藏和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四种蕨类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薇菜、蕨菜、荚果蕨、猴腿蹄盖蕨四种蕨类产地环境、采集、加工、质量要求、贮藏和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四种蕨类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猴腿蹄盖
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地环境
荚果蕨
薇菜
山野菜
修改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蕨类的根茎繁殖技术
16
作者
董永廉
张德珩
+1 位作者
孟黎明
刘瑞林
《中国林副特产》
1993年第4期28-29,共2页
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多齿蹄盖蕨Athyrium m ultidentatum(Doell.)Ching 和分株紫萁Osrnunda Cj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a.是林区常见的4...
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多齿蹄盖蕨Athyrium m ultidentatum(Doell.)Ching 和分株紫萁Osrnunda Cj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a.是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长期为林区居民食用。据史料记载,我国食用蕨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近年来作为商品,在国内市场正在兴起。一些城市的宾馆、餐厅,作为风味佳肴在宴席上深受宾客的欢迎。随着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保健和营养日益重视。4种蕨类山野菜作为蔬菜的新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将有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
类
根茎繁殖
分株紫萁
荚果蕨
PTERIDIUM
多齿蹄盖
蕨
食物结构
国内市场
垄栽
果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膨化山野菜脆片的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亮
戴文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
研究了微波膨化技术在山野菜脆片加工中的应用。以黄瓜香(荚果蕨)为原料,实验了淀粉原料的不同膨化效果,不同比例淀粉原料与黄瓜香浆混合膨化效果,黄瓜香样品定型厚度与膨化效果,经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微波膨化黄瓜香脆片的最佳...
研究了微波膨化技术在山野菜脆片加工中的应用。以黄瓜香(荚果蕨)为原料,实验了淀粉原料的不同膨化效果,不同比例淀粉原料与黄瓜香浆混合膨化效果,黄瓜香样品定型厚度与膨化效果,经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微波膨化黄瓜香脆片的最佳条件,物料厚度1mm,微波功率375W,膨化时间6.5min。保留了原山野菜的风味,使产品口感更加细腻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蕨
微波
膨化
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晓艳
马骥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6B05)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310718050)
文摘
目的:筛选出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的最佳大孔树脂型号及工艺条件。方法:以荚果蕨总三萜浓度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初步确定总三萜纯化工艺。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吸附条件:溶液浓度1.96mg/m L,p H为6,流速1.5m L/min,吸附体积5BV;洗脱条件:60%乙醇,流速2.0m L/min,洗脱体积4BV,其回收率为86.27%,纯度82.32%,精制倍数为2.88。结论:AB-8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该工艺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中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荚果蕨
总三萜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triterpenes
macroporous resi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晓艳
马骥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及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0-204,209,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6B05)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310718050)
文摘
以荚果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荚果蕨中总三萜的提取率为响应值,依据Box-Benhnken原理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超声温度63℃,超声时间39min。总三萜提取率理论值为35.7263mg/g,实际值为36.0304mg/g,相对标准偏差为0.40%,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后续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荚果蕨
总三萜
超声
响应面法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triterpenes
ultrason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中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倩倩
马骥
牛俊峰
王璐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及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20-223,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6B05)
文摘
以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根状茎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荚果蕨根状茎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该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80℃、料水比为1:50(g/mL)、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功率为150W。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荚果蕨根状茎、营养叶、孢子叶3个部位中粗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9.67%、3.30%、3.43%。同时,荚果蕨根状茎中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68μg/mL。研究荚果蕨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荚果蕨天然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荚果蕨
多糖
超声提取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polysaccharide
ultrasonic extraction
1,1diphenylhydrazyl(DPPH)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荚果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王磊
李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从中华荚果蕨MatteucciaintermediaC.Chr.中分离出三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甲氧基荚果蕨辛(Ⅱ)和荚果蕨素(Ⅲ)。另外还分离出槲皮素(Ⅳ)、β-谷甾醇(Ⅴ)和软脂酸(Ⅵ)。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中华
荚果蕨
双氢黄酮
化学成分
Keywords
Matteuccia intermedia C.Chr.
Flavanone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董丽
苏雪痕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基金
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
文摘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耐碱性土;全光下可正常生长,但适当遮荫观赏效果最佳,喜湿润空气,忌土壤长期积水.
关键词
荚果蕨
引种
栽培
Keywords
Ostrich Fern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introduction,cultivation
分类号
S682.350.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荚果蕨中的一个新双氢黄酮
被引量:
2
6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孟正木
李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基金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dation of China
文摘
从陕西秦岭产东方荚果蕨中分得二个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5,7-二羟基-6,8-二甲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Ⅰ)和荚果蕨素(Ⅱ)。其中Ⅰ为未曾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异荚果蕨素。
关键词
东方
荚果蕨
球子
蕨
科
双氢黄酮
Keywords
Matteuccia vrientalis Trev.
Onocleaceae
flavanone
5,7-dihydroxy-6,8-dimethyl-3'-methoxy-flavanone
isomatteucinol
matteucinol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山区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7
作者
靳来素
韩广辉
机构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6期42-43,共2页
文摘
荚果蕨初出茎叶柔嫩沸水焯后,炒食、凉拌、做汤、腌制,具浓郁的黄瓜香味,是深受人们喜食的山珍野蔬。选潮湿腐殖质多地块做蕨园,整地做床,7~9月孢子成熟及时采收,次春播种孢子,1~2年后按(20~30)cm×40cm的株行距移植,第2~3年即可采收,亩产量可达600kg,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荚果蕨
人工栽培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Artificial cultivation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
5
8
作者
刘百萍
马骥
张晓静
张昊
朱贞贞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药用植物资源及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7-409,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12-04)
文摘
目的:优化回流萃取、RP-HPLC检测荚果蕨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得出荚果蕨营养叶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adzu C18(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B);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nm;进样量20μL。结果:槲皮素在0.18~4.5μg(r2=0.9992),山奈酚在0.17~4.25μg(r2=0.9994)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9.45%,RSD值为1.90%,0.91%(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荚果蕨的质量评价。9月份采收的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合理采收开发荚果蕨资源。
关键词
荚果蕨
总黄酮
不同采收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 Todaro
flavonoid
different harvest time
HPLC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繁殖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9
作者
刘志伟
王成才
谭放
张景元
机构
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森调队
东宁县道河镇林业站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林口县三道通镇林业站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荚果蕨
安全越冬
栽培技术
繁殖
宿根
嫩叶
黄瓜香
商品
中性
别名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
1
10
作者
秦桂珍
党常顺
张顺捷
陈宇
王丽洁
冷春红
机构
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辽宁省抚顺市林业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3期46-47,共2页
文摘
1栽培区域选择 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的溪流边、灌丛、林缘土壤肥沃、阴湿处或林中草地。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15cm,疏松肥沃。荚果蕨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含水率80%以上,栽植田间水分应保持在25%~40%,排水良好;既耐高温,也耐低温,32℃高温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零下36℃的低温下,
关键词
栽培技术规程
荚果蕨
田间水分
针阔混交林
区域选择
土层厚度
耐高温
耐低温
分类号
S663.10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条件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8
11
作者
韩玉林
贺善安
顾姻
刘永健
赵萍
机构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文摘
为探讨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aro)孢子繁殖的适宜环境条件,作者采用了knop琼脂培养基和土壤进行荚果蕨的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在100—1500Lux光照条件下,丝状体向原叶体的转化与光照强度成正比;2.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3.0.1—1%琼脂培养基均适合于孢子培养;4.在土壤培养条件下,以草炭加黄棕壤为最佳培养基质。
关键词
荚果蕨
孢子
繁殖
环境条件
Keywords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 Todaro
Spore re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Q949.36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2
作者
贾敬涛
郝欣宇
王文阁
张胜海
机构
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长春市空港经济开发区
九台市西营城街道办事处林业工作站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62-62,共1页
文摘
荚果蕨以其绿色无污染以及特殊的黄瓜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从选地与整地、移栽、管理、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荚果蕨的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
荚果蕨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荚果蕨地下根茎繁殖技术
13
作者
李军
机构
牡丹江市林业局五林林业站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1期57-58,共2页
文摘
荚果蕨是食用、药用的山野菜,也是优质的绿化植物。介绍其生态学特性和经济用途,重点阐述了根茎繁殖技术,为相关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荚果蕨
生态学特性
根茎
繁殖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蕨类繁殖叶及采集期比较
被引量:
3
14
作者
纪萍
那晓婷
闫恩维
机构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1期13-13,共1页
文摘
蕨菜、薇菜、荚果蕨、蹄盖蕨是黑龙江省四种主要出口蕨类,由于过度采收,产量逐年下降。现人工栽培基本是挖根茎栽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极少,挖根茎虽扩大了种群但亦破坏了野生资源。对四种蕨类繁殖叶的特征、孢子成熟期及采集时间进行比较,以利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者参考。
关键词
孢子繁殖
栽培
根茎
蕨
类
采收
成熟期
荚果蕨
种群
采集时间
野生资源
分类号
S68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蕨类山野菜采集及质量技术操作规程
15
作者
冯磊
佟立君
刘克武
机构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2期31-34,3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0308-07。
文摘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薇菜、蕨菜、荚果蕨、猴腿蹄盖蕨四种蕨类产地环境、采集、加工、质量要求、贮藏和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四种蕨类采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关键词
技术操作规程
猴腿蹄盖
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地环境
荚果蕨
薇菜
山野菜
修改单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蕨类的根茎繁殖技术
16
作者
董永廉
张德珩
孟黎明
刘瑞林
机构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1993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 Underw.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多齿蹄盖蕨Athyrium m ultidentatum(Doell.)Ching 和分株紫萁Osrnunda Cj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a.是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长期为林区居民食用。据史料记载,我国食用蕨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近年来作为商品,在国内市场正在兴起。一些城市的宾馆、餐厅,作为风味佳肴在宴席上深受宾客的欢迎。随着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保健和营养日益重视。4种蕨类山野菜作为蔬菜的新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将有极大潜力。
关键词
蕨
类
根茎繁殖
分株紫萁
荚果蕨
PTERIDIUM
多齿蹄盖
蕨
食物结构
国内市场
垄栽
果蔗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膨化山野菜脆片的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亮
戴文娟
机构
苏州欧福蛋业有限公司
芬美意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
文摘
研究了微波膨化技术在山野菜脆片加工中的应用。以黄瓜香(荚果蕨)为原料,实验了淀粉原料的不同膨化效果,不同比例淀粉原料与黄瓜香浆混合膨化效果,黄瓜香样品定型厚度与膨化效果,经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微波膨化黄瓜香脆片的最佳条件,物料厚度1mm,微波功率375W,膨化时间6.5min。保留了原山野菜的风味,使产品口感更加细腻柔和。
关键词
荚果蕨
微波
膨化
脆片
分类号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荚果蕨总三萜
杨晓艳
马骥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杨晓艳
马骥
彭飞
陆洋
马吉福
习伟佳
张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荚果蕨中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王倩倩
马骥
牛俊峰
王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华荚果蕨化学成分研究
蒋建勤
周荣汉
王磊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董丽
苏雪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东方荚果蕨中的一个新双氢黄酮
蒋建勤
周荣汉
孟正木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辽东山区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靳来素
韩广辉
《中国林副特产》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采收时期荚果蕨营养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刘百萍
马骥
张晓静
张昊
朱贞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荚果蕨繁殖及栽培技术
刘志伟
王成才
谭放
张景元
《中国林副特产》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荚果蕨栽培技术规程
秦桂珍
党常顺
张顺捷
陈宇
王丽洁
冷春红
《中国林副特产》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环境条件对荚果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韩玉林
贺善安
顾姻
刘永健
赵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荚果蕨人工栽培技术
贾敬涛
郝欣宇
王文阁
张胜海
《吉林林业科技》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荚果蕨地下根茎繁殖技术
李军
《中国林副特产》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四种蕨类繁殖叶及采集期比较
纪萍
那晓婷
闫恩维
《中国林副特产》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四种蕨类山野菜采集及质量技术操作规程
冯磊
佟立君
刘克武
《中国林副特产》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四种蕨类的根茎繁殖技术
董永廉
张德珩
孟黎明
刘瑞林
《中国林副特产》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微波膨化山野菜脆片的研究
陈亮
戴文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