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及与荚果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罗虹 周桂元 +1 位作者 彭映华 吴燕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21-22,共2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仁的脂肪含量和荚果性状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本研究采用红外线光潜无损伤测定技术测定了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保存的部分花生种质资源(1199份)的脂肪含量,探讨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仁的脂肪含量和荚果性状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本研究采用红外线光潜无损伤测定技术测定了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保存的部分花生种质资源(1199份)的脂肪含量,探讨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花生种质资源脂肪含量与荚果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种质资源的脂肪含最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脂肪含量变幅为28.07%~67.24%、平均为46.47%,且含最的高低与荚果性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脂肪含量 遗传多样性 荚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春播花生荚果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登超 厉广辉 樊宏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49-52,共4页
在春播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花生覆膜和露地种植方式的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和荚果的成熟饱满度。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花生结荚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同时覆膜栽培花生显著增... 在春播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花生覆膜和露地种植方式的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和荚果的成熟饱满度。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花生结荚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同时覆膜栽培花生显著增加产量形成期整株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可促进荚果发育,快速积累期可提前1周左右,荚果干重与整株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基本一致;覆膜栽培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数、百果重、收获指数、出仁率、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增产25.22%。研究认为,覆膜可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要通过增加百果重、荚果及籽仁成熟饱满度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 荚果性状 成熟饱满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敌草快对紫云英含水率、荚果性状的影响及其应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增 张梦 +7 位作者 史鹏飞 郭晓彦 聂良鹏 吕玉虎 凌敬伟 潘滋亮 郑春风 李本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9-235,共7页
为解决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收获期茎秆贪青晚熟影响机械化收获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催枯及其对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影响,并对其施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敌草快施用6 d后紫云英含水率显著降低,中部和顶部茎... 为解决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收获期茎秆贪青晚熟影响机械化收获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催枯及其对紫云英种子产量的影响,并对其施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敌草快施用6 d后紫云英含水率显著降低,中部和顶部茎秆含水率下降至30%~40%,底部茎秆下降至54%~61%,显著低于喷施清水处理(P<0.05),但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 g·L^(-1)敌草快处理显著降低紫云英总花荚数、荚果总重和种子产量,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5 g·L^(-1)敌草快处理荚果性状和产量与喷施清水处理无显著差异;20 g·L^(-1)敌草快处理下荚果中敌草快残留量达2.34μg·g^(-1),茎残留0.42μg·g^(-1),显著高于10 g·L^(-1)处理(0.70μg·g^(-1)和0.16μg·g^(-1))和5 g·L^(-1)处理(0.05μg·g^(-1)和0.01μg·g^(-1));水稻(Oryza sativa)和紫云英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敌草快安全阈值分别为0.01 mg·L^(-1)和1 mg·L^(-1)。综合考虑脱水效果、荚果性状、种子产量、敌草快残留及其对受体的毒性等情况,紫云英种子生产中适宜施用5 g·L^(-1)敌草快进行催枯,残留不影响水稻接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催枯剂 荚果性状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荚果性状及果壳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 陈玲 +5 位作者 孙雅文 司彤 张晓军 王月福 邹晓霞 王铭伦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4,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的荚果性状、果壳强度、果壳结构及结构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易落果品种潍花13号(W13)和潍花32号(W32)果壳厚度和果腰直径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潍花6号(W6)和潍花11号(W11);不同成熟度...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的荚果性状、果壳强度、果壳结构及结构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易落果品种潍花13号(W13)和潍花32号(W32)果壳厚度和果腰直径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潍花6号(W6)和潍花11号(W11);不同成熟度和含水量荚果的果壳破碎强度、果壳的中果皮和内果皮厚度及子房柄与荚果连接处厚度、果壳中结构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同类型品种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落果特性 荚果性状 果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杂交群体的花生荚果性状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毛宁 张新友 +6 位作者 孙子淇 黄冰艳 刘华 徐静 张忠信 齐飞艳 董文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3-581,共9页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巢式群体的5个组合的F2家系的荚果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式解析,以期了解巢式杂交群体的荚果性状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巢式杂交群体具有丰富的荚果性状的变异类型,荚果长、宽和百果重在5个组合中的最小值至...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巢式群体的5个组合的F2家系的荚果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式解析,以期了解巢式杂交群体的荚果性状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巢式杂交群体具有丰富的荚果性状的变异类型,荚果长、宽和百果重在5个组合中的最小值至最大值变异幅度分别为(14.30~22.09)mm~(38.36~45.12)mm、(7.06~10.47)mm~(17.13~22.74)mm和(62.41~94.38)g~(266.75~364.00)g。荚果长与荚果宽、荚果表面积、荚果表面周长、百果重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与荚果长宽比的相关性较小;荚果宽与荚果表面积、荚果表面周长、百果重存在正相关,与荚果长宽比存在负相关。不同杂交组合的不同果型性状的遗传模式均有差异,最佳遗传模型为两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两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遗传力22.79%~91.62%,不同群体中的基因效应值各不相同,表明多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不同遗传效应以及遗传背景差异对荚果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NAM群体开展荚果性状QTL定位及分子标记开发、为专用型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 巢式杂交群体 荚果性状 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荚果性状的定量化分析与标准评估
6
作者 程显述 郑芝荣 姜国勇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64-268,共5页
通过对21个花生品种的荚果外观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的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荚果饱满度和饱果率不足70%,出口大花生品种的双仁饱果率不足50%;出口大花生品种和推广多年的高产品种整齐度差(CV>25%)。因此,在花生品种评审和推广中... 通过对21个花生品种的荚果外观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的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荚果饱满度和饱果率不足70%,出口大花生品种的双仁饱果率不足50%;出口大花生品种和推广多年的高产品种整齐度差(CV>25%)。因此,在花生品种评审和推广中,荚果饱满度、饱果率和出米率应高于70%,双仁饱果率应高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定量化 荚果性状 定量标准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生品种(系)果柄拉力强度测试和荚果主要性状调查 被引量:19
7
作者 沈一 刘永惠 陈志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83,共2页
果柄强度研究对于花生机械化收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00个不同花生品种(系)进行果柄拉力的测试与分析,发现不同来源材料间果柄强度有一定的差异,荚果的其他性状如果嘴、果腰等与果柄强度间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花生 果柄 拉力强度 荚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中花16及其亲本荚果相关性状的SSR标记鉴定
8
作者 成良强 黄莉 +7 位作者 任小平 陈玉宁 周小静 姜慧芳 雷永 黄家权 晏立英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5-740,共6页
阐释荚果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是改良花生品种产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高产高油新品种中花16及其2个直接亲本和6个间接亲本为材料,对荚果性状及其相应SSR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中花16的荚果长、百果重和百仁重低于其直接亲本8130和中花... 阐释荚果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是改良花生品种产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高产高油新品种中花16及其2个直接亲本和6个间接亲本为材料,对荚果性状及其相应SSR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中花16的荚果长、百果重和百仁重低于其直接亲本8130和中花5号,但高于全部供试8个亲本的平均值;荚果宽和种子宽大于直接亲本和间接亲本的对应值;种子长高于直接亲本和8个亲本的平均值。通过136对多态性SSR引物鉴定表明,中花16具有直接亲本8130的64.1%和中花5号87.3%的条带,且中花16还具有一些直接亲本中不存在而在间接亲本中存在的一些条带。综合分析SSR标记带型和表型数据,鉴定出5个与百果重相关、4个与百仁重相关、3个与荚果长相关、3个与种子长相关的候选分子标记。综合分析表明,直接和间接亲本中与大果性状相关的标记IPAHM606-1、IPAHM531-1、GA8-2、1B9-4和HAS0428-2条带在育种过程中传递给了中花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果性状 花生品种 中花16 高产 高油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种花生RIL群体荚果及籽仁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佳琪 李英杰 +5 位作者 杨会 刘风珍 万勇善 张昆 吕玉英 张秀荣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3-19,共7页
以花生栽培品种山花15号与中花12号杂交,经多代自交获得的包含441个家系的F_(5-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别在2014—2016年3个环境条件下(E1、E2和E3)种植,对荚果及籽仁的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果宽、单果重... 以花生栽培品种山花15号与中花12号杂交,经多代自交获得的包含441个家系的F_(5-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别在2014—2016年3个环境条件下(E1、E2和E3)种植,对荚果及籽仁的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果宽、单果重、单仁重和果壳厚度主要受3对主基因控制,表现为完全等加性效应或加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8.11%、87.58%、78.12%和87.31%;果长主要受2对或3对主基因控制,基因间存在加性上位性或隐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90.29%。以上5个性状除单仁重外,在不同环境中遗传率均表现稳定,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单株生产力在3个环境中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平均为22.49%,多基因遗传率平均为7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RIL群体 荚果和籽仁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荚果分层成熟特性及其种子产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梦 李本银 +4 位作者 刘春增 吕玉虎 张成兰 陈雪青 曹卫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2,共9页
紫云英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绿肥,具有无限花序的生长特性。对不同时期紫云英各枝位荚果开展调查,研究荚果的成熟规律及各枝位对种子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紫云英荚果生物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增加,第1~2枝位荚果生物量显著高于第5及以上枝位... 紫云英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绿肥,具有无限花序的生长特性。对不同时期紫云英各枝位荚果开展调查,研究荚果的成熟规律及各枝位对种子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紫云英荚果生物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增加,第1~2枝位荚果生物量显著高于第5及以上枝位。种子总产量表现为26 d≈33 d>19 d>12 d>5 d,最高产量为123.2 g·m^-2,其中80%来自第1~4枝位荚果。荚果成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第1~4枝位荚果成熟指数随时间呈现“S”形变化,于盛花期后12~26 d快速成熟;第5及以上枝位荚果成熟指数呈指数型变化,在第19~33 d快速成熟。下层枝位最大荚果长和宽、荚果内粒数、种子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上层枝位。荚果成熟度由Ⅰ级至Ⅵ级,荚色由青绿色转变为黑色,花序最大荚果长度增长2倍,宽度增长4倍,种子千粒重增长6倍。第1~3枝位种子产量随成熟指数变化的速率是第4~6^+枝位的2.58倍。综合荚果成熟和种子产量,1~4枝位荚果应作为紫云英种子收获的主要部位,顶层荚果成熟度达Ⅳ级后收割可获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分层成熟 荚果性状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不同枝位荚果的时空特征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梦 李本银 +4 位作者 刘春增 聂良鹏 郑春风 王岚 吕玉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2,共7页
为明确紫云英成熟过程中荚果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期并按特定枝位收获,研究信紫1号紫云英群体不同时期和结荚枝位的荚果性状及籽粒生产力。结果表明,第1~2枝位花序结荚数显著低于第5~6^+枝位,但花序中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 为明确紫云英成熟过程中荚果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期并按特定枝位收获,研究信紫1号紫云英群体不同时期和结荚枝位的荚果性状及籽粒生产力。结果表明,第1~2枝位花序结荚数显著低于第5~6^+枝位,但花序中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度、荚果内粒数、籽粒千粒重均显著高于第5~6^+枝位。随收获期延后,花序结荚数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度、籽粒千粒重逐渐升高。盛花期19d后花序结荚数和荚果内粒数在枝位间无显著差异。最小荚果宽度与籽粒千粒重、最大荚果长度与荚果内粒数极显著正相关(r=0.9530、r=0.7397)。单枝籽粒生产力随枝位升高显著降低,第1~2枝位于盛花期后26d达最高值(92.4~98.6mg/枝),其他枝位则在第33d达最高值(55.7~82.1mg/枝),枝位籽粒生产力对籽粒实际产量具有较高的线性拟合度(R^2=0.9426,P<0.0001)。综上,信紫1号最小荚果宽度和最大荚果长度可作为其荚果内籽粒性状的表征,下层枝位是种子生产的重点枝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荚果性状 结实特征 结荚枝位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玉米间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亮 贾振东 +2 位作者 黄慧 曲杰 高建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30-32,共3页
为探索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开展以鲜食糯玉米2行间作不同垄数(1垄、2垄、3垄)花生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和第一对侧枝长随间作... 为探索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花生/玉米间作模式,开展以鲜食糯玉米2行间作不同垄数(1垄、2垄、3垄)花生的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和第一对侧枝长随间作垄数的增加而降低,饱果数、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随花生间作垄数的增加而增加,2行玉米间作3垄(6行)花生产量与花生净作(对照)相当,显著高于间作1垄(2行)和2垄(4行)花生的处理。花生/玉米间作最适行比为2行玉米间作3垄(6行)花生,该模式可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玉米 间作 农艺性状 荚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和连作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建强 曲杰 程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4-37,42,共5页
为探讨种植形式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影响,以6个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对花生开花规律、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花生的开花数量少于轮作,除荷花15号和荷花18号外... 为探讨种植形式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影响,以6个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对花生开花规律、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花生的开花数量少于轮作,除荷花15号和荷花18号外,其他品种的总开花数均显著减少;连作对花生植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连作花生的绿叶数、主茎高度、侧枝长度、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均略低于轮作,大部分品种的指标值与轮作差异不大;所有品种的单株果数均表现为连作显著低于轮作;除荷花15号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以及荷花18号的饱果数与轮作差异不大,其他品种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均显著低于轮作。连作对花生荚果性状影响显著,所有品种的百仁重和出米率均显著降低,连作对荷花16号的百果重、荷花18号的百果重和产量影响不明显,其他品种的百果重和产量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连作 花生 开花规律 荚果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