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地方感特征——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涤湘 常江 +1 位作者 朱雪梅 陈鑫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2-488,共7页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热点,但其过于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也受到普遍质疑。文章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分别从景观环境、社会人文、旅游功能和地方依恋等4个维度对游客的地方感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热点,但其过于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也受到普遍质疑。文章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分别从景观环境、社会人文、旅游功能和地方依恋等4个维度对游客的地方感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高,游客更为关注景区的社会人文环境和景区给予的情感体验;逗留时间越长,对景区环境的评价更低;随着客源地距离的增加,游客的地方依恋逐渐下降。进而指出环境质量的提升使游客对荔枝湾涌的风景与环境有了较高的感知与认同,在对历史文化、景区特色及旅游秩序满意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文化遗产保护效果、景区的商业及其他配套服务功能的失望。进一步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发展,应充分挖掘和展示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质,加强地方性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合理确定旅游市场定位,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城市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和持续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荔枝湾 游客 地方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广州荔枝湾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华 严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的地方依赖度和地方认同度差异,可将城市居民划分为功能需求型、地方冷淡型、地方依恋型和情感认同型4类休闲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休闲空间 地方依恋 广州荔枝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的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以广州荔枝湾涌、东濠涌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建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以广州市荔枝湾涌、东濠涌整治工程为例,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探讨大事件促成的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措施。先简要分析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和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的关系和主要特点,继而介绍广州市2项重点工程的主要内容。在此... 以广州市荔枝湾涌、东濠涌整治工程为例,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探讨大事件促成的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措施。先简要分析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和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的关系和主要特点,继而介绍广州市2项重点工程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更新目标与效果差异、利益格局多元博弈、管理机制内在失谐、更新发展难以持续4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冲突,并思考整治方法的不足。最后提出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是历史文化生态综合廊道的建设,另外也需注意社会经济和管理制度2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更新 水系整治 旧城中心区 荔枝湾 东濠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视角下的河道空间城市设计评价和策略研究——以广州市荔枝湾涌改造一期工程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雅妮 殷实 肖毅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3期73-79,共7页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探讨基于人体舒适度提升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广州市具代表性的河道工程荔枝湾涌一期为例,综合考虑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改造前、改造后的风环境和人体舒适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在河道空间城市设计中建立气候适应性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策略,并尝试探讨优化模式,探索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在量化、实证的基础上,建立南方地区河道空间设计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空间 气候适应性 城市设计 荔枝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亚运与城市更新的反思——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整治工程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赖寿华 袁振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20,27,共6页
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整治工程采取建筑抽疏、拆违建绿、恢复河涌、调水补水、文塔广场恢复整治、建筑立面整饰与景观塑造等措施,规划打造"诗意广州",重现"一弯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乡风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整治工程采取建筑抽疏、拆违建绿、恢复河涌、调水补水、文塔广场恢复整治、建筑立面整饰与景观塑造等措施,规划打造"诗意广州",重现"一弯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岭南水乡风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亚运会对市场的激活有限、城市更新中行为与制度间存在矛盾冲突等,导致规划目的与实施产生脱节现象,因此要在服务公益、服务亚运的目标下进行制度创新,有效实现城市更新的多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事件 触媒 广州亚运会 城市更新 荔枝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改造中的延续和利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绍宏 林云 杨学成 《广东园林》 2013年第2期65-69,共5页
荔枝湾涌景观改造的成功影响深远。文章在梳理西关文化形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景观改造中的应用,得出名城环境改造必须遵循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结论。
关键词 荔枝湾 西关文化 景观改造 历史环境 广东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麦丽莎 《广东园林》 2011年第4期20-22,共3页
广州荔枝湾拥有2000多年历史,曾以水网、野趣、荔枝、风情等要素而备受青睐,后因城市化发展而逐渐没落,直至2010年综合整治后重新复兴。文章对荔枝湾的辉煌、没落及复兴三段历程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其兴衰规律,并探讨荔枝湾景区后续... 广州荔枝湾拥有2000多年历史,曾以水网、野趣、荔枝、风情等要素而备受青睐,后因城市化发展而逐渐没落,直至2010年综合整治后重新复兴。文章对荔枝湾的辉煌、没落及复兴三段历程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其兴衰规律,并探讨荔枝湾景区后续发展振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湾 历史 规律 发展 广州 岭南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规划建设广州城西江岸和荔枝湾古河道旅游资源的建议
8
《广东园林》 2000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广州城西 荔枝湾 沿江堤岸 规划 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园博会“荔湾环翠”景园述评
9
作者 黄永森 《广东园林》 2002年第S1期49-52,共4页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荔湾区政府参展景园“荔湾环翠”以广州西关特色为题,结合荔湾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园林综合表现的形式。
关键词 景园 园博会 环翠 造园者 荔枝湾 西关 自然式 景墙 羊城八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加盖河涌综合属性的勘测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清泉 葛如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4,共3页
从加盖河涌综合属性的定义入手,着眼于各类属性的勘测技术(如管线勘测、雷达探测及QV探测等技术)的应用效果,阐述加盖河涌综合属性的勘测技术,分析其在河涌治理中的效果。
关键词 加盖河涌 综合属性 荔枝湾 勘测技术 地质雷达 QV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山仙馆”相关历史画卷的识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宏烈 《广东园林》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古人云"诗画不分家",由此引申诗画与园林同在。"诗"近似造景的理论线索或景观题咏,"画"犹如园林的设计构思、施工造景的蓝本或效果图案。研究行商园林"海山仙馆"遗址地带历代相关画卷,有益于... 古人云"诗画不分家",由此引申诗画与园林同在。"诗"近似造景的理论线索或景观题咏,"画"犹如园林的设计构思、施工造景的蓝本或效果图案。研究行商园林"海山仙馆"遗址地带历代相关画卷,有益于深刻体验该园所富有的诗情画意、追寻其自然与人文空间的艺术境界、探讨口岸城市构园特色的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荔枝湾 历代名园 海山仙馆 园林史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西关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楚杰 《南方建筑》 2006年第A07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西关 商业中心区 岭南特色 历史风貌 荔枝湾 城市景观 历史遗存 仁威 泮溪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