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核总黄酮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覃浩 孙旭锐 +2 位作者 欧仕玉 靳雅玲 罗伟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53-2356,共4页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预防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变化,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预防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活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变化,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TFL[100、200 mg/(kg.d)]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蛋白水平,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α-SMA及TUNEL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标记活化HSC凋亡。结果 TFL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活化的HSC凋亡指数,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HA、LN、PCⅢ表达,诱导HSC凋亡并改善二甲基亚硝胺所致肝纤维化程度,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志国 赵永忠 +5 位作者 卢青 周英琼 肖绪华 侯巧燕 黄大健 成秋宸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小剂量组、TFL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胆总管...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管阻塞型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小剂量组、TFL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胆总管结扎法(CBDL)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5 mL·kg-1),TFL小剂量组给予TFL 100 mg·kg-1、TFL大剂量组给予TFL 200 mg·kg-1灌胃,均每天1次,共4周,第4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TLR4、NF-κB在4组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0.0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小剂量组、TFL大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TLR4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0.4±0.5),(3.3±0.6),(3.1±0.5),(1.4±0.5)分;NF-κB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0.80±0.77),(5.12±0.89),(4.68±0.70),(3.47±0.61)分,模型组TLR4、NF-κ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FL大剂量组(P<0.01),与TFL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LR4和NF-κB高表达可能与胆管阻塞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大剂量荔枝核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肝组织TLR4、NK-κB的表达来改善胆管阻塞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活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董勇 赵永忠 +3 位作者 肖绪华 刘燕秀 李彩 成秋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在体外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激活HSC-T6,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变化;CCK8试剂盒(CCK8)...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在体外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激活HSC-T6,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变化;CCK8试剂盒(CCK8)法观察TFL作用24、48、72 h后活化的HSC-T6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C-T6中TLR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有明显变化;CCK8结果显示TFL可以抑制HSC-T6的增殖(P<0.05),并且随着TFL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HSC-T6增殖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随着TFL浓度增加,HSC-T6中TLR4表达下降,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TFL阻滞细胞于S期,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加(P<0.05),促进细胞的凋亡(P<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TFL可以抑制HSC-T6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在HSC-T6中的表达,阻滞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肝纤维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星状细胞 TLR4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_1受体和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旭平 康毅 +2 位作者 黄红 王晨晓 罗伟生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559-565,共7页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TFL大剂量组、TFL中剂量组和TFL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TFL大剂量组、TFL中剂量组和TFL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0.5%DMN 2 mL·kg^(-1)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当日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5 mL·kg^(-1),TFL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TFL 200,100,50 mg·kg^(-1),秋水仙碱组灌胃秋水仙碱0.1 mg·kg^(-1),各组每日给药1次,共6周。至实验第6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同一部位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TβRⅠ/Ⅱ)和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FL大、中、小剂量组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半定量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TFL可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肝纤维化因子TGF-β_1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活化,降低胶原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核转录因子-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罗伟生 欧士钰 +2 位作者 靳雅玲 覃浩 孙旭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3-948,共6页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s-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s-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L高剂量组、TFL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组。模型组、TFL高剂量组、TFL低剂量组及Col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TFL高、低剂量组分别以TFL[200、100 mg/(kg.d)],Col组以Col 0.1 mg/(kg.d)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肝脾指数,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MMP-2,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NF-κB、MMP-2的表达。结果:TFL高、低剂量组血清AST、ALT、HA、LN、MMP-2水平及肝脾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NF-κB、MMP-2表达及纤维化程度评分亦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TFL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MMP-2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核转录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及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PPAR-γ和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瑞 陈桂泓 +1 位作者 徐伶俐 罗伟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并以西药罗格列酮作对照,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FL对HSC-T6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目的:研究中药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并以西药罗格列酮作对照,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TFL对HSC-T6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FL和罗格列酮对HSC-T6 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FL作用48、72 h可以明显抑制HSC-T6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TFL和罗格列酮处理72 h后均能上调HSC-T6 PPAR-γ mRNA的表达,下调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TFL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结论:TFL能够抑制HSC-T6增殖从而拮抗肝纤维化,且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此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下调CTGF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罗格列 大鼠肝星状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PARγ/c-Sk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康毅 罗伟生 +4 位作者 黄红 黄旭平 张扬武 黄瑞 谭全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效果,并从PPARγ、c-Ski等信号分子角度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FL(高、中、低)剂量组和秋...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效果,并从PPARγ、c-Ski等信号分子角度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FL(高、中、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各组按2 mL·kg^(-1)腹腔注射0.5%的DMN溶液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生理盐水稀释,每周前3天,共4周);造模同时TF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TFL200、100、50 mg·kg^(-1)·d^(-1)灌胃给药,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0.1 mg·kg^(-1)·d^(-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6周(上述灌胃药物均用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6周末处死大鼠,腹主动脉真空负压采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转化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PARγ和c-Ski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各组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PPARγ、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TFL能够有效地降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改善其肝纤维化的程度;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c-Ski表达,下调α-SMA和TGF-β1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荔枝核总黄酮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因子-β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 c-S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抑制人肝星状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彩 林丽馨 +7 位作者 肖绪华 刘燕秀 成秋宸 董勇 覃桂金 霍群 卢青 赵永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与核因子-k B(NF-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TGF-β1刺激24 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TFL(80、160、320、640、...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与核因子-k B(NF-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LX2,TGF-β1刺激24 h后给予不同浓度的TFL(80、160、320、640、800μg/ml)干预;给药后24、48、72 h,用MTT法分别检测TFL对HSC-LX2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PCR检测各组NF-кB、α-SM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кB、α-S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TFL呈时间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HSC-LX2增殖,以作用48 h最为明显,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2μg/ml。TFL各剂量组作用48 h后,HSC-LX2细胞中NF-кB和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降低,尤以300μg/ml和600μg/ml药物浓度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FL在体外对TGF-β1诱导的HSC-LX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中NF-кB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人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联合紫杉醇对前列腺癌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维权 李小兰 +2 位作者 薛薇 常明 郭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itchi seed,TFLS)是否增强前列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Prostate cancer paclitaxel resistance cells,PCa-Txr)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以及TFLS与PTX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litchi seed,TFLS)是否增强前列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Prostate cancer paclitaxel resistance cells,PCa-Txr)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以及TFLS与PTX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FLS和PTX对PCa-Txr细胞及亲本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低细胞毒性剂量TFLS提前处理或与PTX同时作用PCa-Txr细胞来观察细胞对PTX敏感性;采用Chou T C推荐的联合方案来观察TFLS与PTX联合应用对PCa-Tx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依据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判断TFLS与PTX联合应用对PCa-Txr细胞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结果TFLS抑制PCa-Txr细胞及亲本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FLS提前处理或与PTX同时作用PCa-Txr细胞均未能增加耐药细胞对PTX的敏感性。TFLS联合PTX明显抑制PCa-Txr细胞活性,CI值小于1,两药联合应用存在协同作用。结论TFLS抑制PCa-Txr细胞的增殖,TFLS联合PTX协同地抑制PCa-Txr细胞,但TFLS未能增加PCa-Txr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紫杉醇 前列腺癌 耐药细胞 增敏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两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成秋宸 覃雯 +4 位作者 卓朗 赵永忠 范丽雯 林文斯 刘瑞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和胆管结扎(BDL)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CCl 4模型对照组、CCl 4+TFL组、BDL模型对照组、BDL+TFL组,每组8只。采用40%CCl 4诱导建立...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四氯化碳(CCl 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和胆管结扎(BDL)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CCl 4模型对照组、CCl 4+TFL组、BDL模型对照组、BDL+TFL组,每组8只。采用40%CCl 4诱导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双重胆管结扎法复制BDL模型。CCl 4+TFL组和BDL+TFL组灌胃给予TFL(300 mg·kg^-1·d^-1),正常对照组、CCl 4组和BDL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300 mg·kg^-1·d^-1)。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Sirius red染色测算胶原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lagenⅠ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核因子-κB(NF-κB)p65、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TFL降低CCl 4模型AST的作用强于BDL模型(P<0.05),而降低T-BiL、脾指数、肝脏α-SMA蛋白表达等的作用弱于BDL模型(P<0.05),均可明显降低两种模型大鼠ALT、ALP、肝纤维化的胶原面积、NF-κBp65与COX-2蛋白在肝脏中的表达(均P<0.05)。结论TFL对CCl 4和BDL两种模型的肝纤维化大鼠均有较好的改善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NF-κBp65、COX-2等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核因子-ΚBP65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