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荒野格局分析
1
作者 刘伊卓 董思纯 +1 位作者 孔维莹 胡远东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目的】荒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其荒野空间分布特征不仅可以综合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判断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的合理性,也有助于当地荒野保护策略的制定。... 【目的】荒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定量和可视化分析其荒野空间分布特征不仅可以综合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判断自然保护区范围划定的合理性,也有助于当地荒野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以黑龙江荒野为研究对象,结合经典荒野制图方法,选取距聚居点的遥远度、距可达道路的遥远度、人口分布密度和生物物理自然度4项指标绘制荒野质量指数图谱,并分析黑龙江省荒野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1)黑龙江省荒野空间格局呈现轴带式分布,即“西南东南低,中间轴带高”;低质量等级以上的荒野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8%,较高质量等级以上荒野占比53.52%,荒野储量大。2)荒野质量越高,景观破碎度越低。3)研究区域内58.27%的高质量荒野未被纳入自然保护区,现有自然保护区划定范围未对全省荒野形成完全覆盖。4)经济发展及气候舒适度是荒野景观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结论】黑龙江省荒野资源储量丰富,整体质量较高且高质量荒野分布集中,但当前未对荒野资源进行完整有效的保护;经济及气候是影响荒野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扩大荒野空间保护范围,构建荒野空间保护体系,加大高质量荒野保护力度,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有助于实现黑龙江省荒野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荒野 空间格局 识别与保护 荒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验:荒野制图技术发展及其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1
2
作者 斯蒂夫.卡佛 曹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5,共6页
回顾了过去30年来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出的荒野制图方法。将荒野制图项目分为全球、区域、国家和地区尺度,并给出了关键案例。不同的荒野制图项目有不同的目的,包括定义荒野保护地,以及得出景观尺度的荒野质量(荒野特征)... 回顾了过去30年来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出的荒野制图方法。将荒野制图项目分为全球、区域、国家和地区尺度,并给出了关键案例。不同的荒野制图项目有不同的目的,包括定义荒野保护地,以及得出景观尺度的荒野质量(荒野特征)指数等。介绍了与数据质量和可用性相关空间尺度的重要性,以及荒野制图项目所处文化背景及其对制图目的和成果影响的重要性。总结并思考了西方荒野制图项目的经验如何应用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荒野制图 荒野质量 空间尺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