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诞美、隐喻性及酒神精神--姜文电影创作论
1
作者 马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3-66,共4页
一、主题意蕴的荒诞美(一)荒诞的审丑特性荒诞与丑都是偏离常规审美范畴的一种状态,丑甚至完全对立于美。但历史上文艺作品却证明丑与美并行不悖,《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不堪,但其真善美的品质在丑陋皮囊的衬托... 一、主题意蕴的荒诞美(一)荒诞的审丑特性荒诞与丑都是偏离常规审美范畴的一种状态,丑甚至完全对立于美。但历史上文艺作品却证明丑与美并行不悖,《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不堪,但其真善美的品质在丑陋皮囊的衬托下更显难能可贵。荒诞与丑的美学属性都指一些不和谐的状态,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昂内在“金钱三部曲”之《好坏丑》中设计三种角色,在好与坏之间加入第三种元素“丑”,彰显出独特的荒诞式戏剧张力。品评荒诞实质上是从审丑到审美的转化,对荒诞审丑过程中,人们通过反思美获得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创作论 荒诞美 主题意蕴 审丑 卡西莫多 酒神精神 钟楼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库乌雾诗歌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
阿库乌雾的诗歌创作理念是坚守消失中的母语文化,在坚守母语文化的上下求索中呈现出悲壮美。面对势不可挡的新时代文化,阿库乌雾以矜持的姿态抵制异化,使其诗歌透示出世纪末的荒诞美。诗人的祖先崇拜情结、英雄崇拜情结使其诗歌艺术实... 阿库乌雾的诗歌创作理念是坚守消失中的母语文化,在坚守母语文化的上下求索中呈现出悲壮美。面对势不可挡的新时代文化,阿库乌雾以矜持的姿态抵制异化,使其诗歌透示出世纪末的荒诞美。诗人的祖先崇拜情结、英雄崇拜情结使其诗歌艺术实践具有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文化返乡的自觉意识与悲凉之美又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文化诗学的美学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库乌雾 母语文化 悲壮 荒诞美 悲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中蕴涵的美学力量——论余华作品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黎子莹 《湖湘论坛》 2012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暴力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作品 学特征 荒诞美 苦难 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全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Z期55-55,共1页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后,它不仅受到了儿童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成年人的欢心,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对后来许多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其...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后,它不仅受到了儿童的喜爱,更是赢得了成年人的欢心,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对后来许多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其荒诞之美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其所蕴涵的荒诞美学特征,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