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刺猬》:荒诞喜剧的伦理叙事、疾病隐喻与身份认同探赜 |
张菀芸
王英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荒诞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的艺术风格研究 |
陈宇
杨文艳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3
|
认知共振与情绪共鸣:国产荒诞喜剧接受性分析 |
王元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无名之辈》:荒诞喜剧的类型自觉与嬗变 |
丁爱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追凶者也》:乡土荒诞喜剧的叙事呈现 |
梁慧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荒诞喜剧电影的现实内涵及意义 |
赵晓蕾
李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7
|
“永恒回归”的游戏--荒诞喜剧电影美感探究 |
王思行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荒诞喜剧”的独特魅力 |
电花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多线叙事结构下荒诞喜剧背后的平凡和解——基于电影《无名之辈》分析 |
高尚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10
|
浅析我国荒诞喜剧电影对荒诞派戏剧的继承和发展 |
潘桢玮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
11
|
时间空间化中的荒诞喜剧的文艺理论建构——以中国系列电影《唐人街探案》为例 |
常珺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2 |
0 |
|
12
|
一个乌托邦的破灭——从《驴得水》的荒诞看现实的羁绊 |
王小洁
|
《戏剧之家》
|
2015 |
1
|
|
13
|
《无名之辈》方言中的权威消解与喜剧建构 |
王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无名之辈》:喜剧外衣下的人物大事件 |
王雨鉴
|
《传媒论坛》
|
2020 |
1
|
|
15
|
《无名之辈》:一部平民的浮世绘 |
邝增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贵州电影的乡土性审视 |
王晓璐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7
|
王者的历程─—评《李尔王》中的李尔、弄人和爱德伽 |
刘珠还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18
|
论华语小成本电影的戏剧美学回归——以电影《驴得水》为例 |
张越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9
|
《无名之辈》镜头语言分析和受众共鸣 |
蒋榕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
20
|
小成本文艺片的春天——《无名之辈》的“逆袭” |
陈曦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