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西荒漠灌区15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1
作者
孟祥君
付萍
+3 位作者
陈兴荣
俞慧云
王洮源
杨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了筛选适宜于甘肃河西荒漠灌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测定了种植于河西灌区的15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初花期株高、单位面积分枝数、干草产量、干鲜比、叶茎比和生长速率等生产性状,并利用灰色关...
为了筛选适宜于甘肃河西荒漠灌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测定了种植于河西灌区的15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初花期株高、单位面积分枝数、干草产量、干鲜比、叶茎比和生长速率等生产性状,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大于97%;柏拉图的株高最高,达101.48 cm;WL319HQ的枝条数最多,为788个/m2;WL319HQ、耐盐之星和WL363HQ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31 143.44、27 382.68和26 190.79 kg/hm2;骑士T的叶茎比最高,为0.966。相关性分析表明,干草产量与枝条数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经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WL319HQ、耐盐之星、阿迪娜、甘农9号的综合性能表现优异,可以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荒漠灌区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
36
2
作者
南丽丽
师尚礼
+1 位作者
郭全恩
白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播量和行距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此,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2.0、16.0、20.0、24.0kg·hm^(-2))为主处理,3个等行距(10、15、20cm)和2个不等行距(60cm+40cm间距、60cm+30cm间距,60cm即种植6行,行距10cm)...
播量和行距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此,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2.0、16.0、20.0、24.0kg·hm^(-2))为主处理,3个等行距(10、15、20cm)和2个不等行距(60cm+40cm间距、60cm+30cm间距,60cm即种植6行,行距10cm)为副处理,连续3年在甘肃荒漠灌区研究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叶茎比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叶茎比无显著影响,对营养价值有一定影响。其中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含量随播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06%),粗脂肪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大(3.42%),钙含量在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时达到峰值(1.65%),磷含量在播量分别为12.0、16.0和20.0kg·hm^(-2),行距均为20cm时最高(0.19%);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0cm时最低(31.7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小(25.64%);相对饲喂价值随播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值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8.64%)。相同播量和行距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受生长年限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是该地区的最佳播量和行距,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荒漠灌区
叶茎比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效应及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勇
刘晓静
+1 位作者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05,共12页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荒漠灌区
紫花苜蓿
施肥效应
数据包络分析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量和行距对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堃
郝明明
+1 位作者
南丽丽
温素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5,共8页
【目的】筛选甘肃荒漠灌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稳产的最佳播量和行距配置栽培模式,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播量12.0、16.0、20.0、24.0 kg/hm^2为主处理,行距10、15、20 cm为副处理,选育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
【目的】筛选甘肃荒漠灌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稳产的最佳播量和行距配置栽培模式,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播量12.0、16.0、20.0、24.0 kg/hm^2为主处理,行距10、15、20 cm为副处理,选育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鲜干比等4项指标在2015~2018年的平均值,综合评价不同播量和行距配置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播量、行距及二者互作对紫花苜蓿粗蛋白、株高和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粗蛋白含量随播量和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播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4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干草产量和株高在中等播量16.0 kg/hm^2,行距20 cm时最高.不同生长年限及同一生长年限的不同茬次对干草产量和株高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中等播量16.0 kg/hm^2和行距20 cm是甘肃荒漠灌区苜蓿草田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荒漠灌区
播量
行距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卢方园
贾德彬
+2 位作者
高瑞忠
苏文旭
赵航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44,共6页
【目的】揭示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为灌区水资源系统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拉善左旗境内的5个典型区域(腰坝滩、格林滩、通古淖尔滩、查哈尔滩、新井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3个因素...
【目的】揭示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为灌区水资源系统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拉善左旗境内的5个典型区域(腰坝滩、格林滩、通古淖尔滩、查哈尔滩、新井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3个因素,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典型灌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8年,腰坝、查哈尔、通古淖尔、格林、新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分别为:0.682、0.576、0.213、0.392、0.247,处于Ⅲ、Ⅳ等级;以腰坝为例,基于多情景预测得出,在提高退耕还林程度、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和降低灌溉面积增长速度的条件下,205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将会显著提升。【结论】研究区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针对当地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需求,推广节水灌溉及加大退耕还林力度;遵循“以水定产”的政策要求,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实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TOPSIS模型
沙漠绿洲
内蒙古
荒漠
草原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荒漠灌区15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1
作者
孟祥君
付萍
陈兴荣
俞慧云
王洮源
杨浩
机构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碌曲县草原工作站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基金
2022甘肃省林业草原科技创新项目(kjcx2022009)
2021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2021cykj20)。
文摘
为了筛选适宜于甘肃河西荒漠灌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测定了种植于河西灌区的15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初花期株高、单位面积分枝数、干草产量、干鲜比、叶茎比和生长速率等生产性状,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均大于97%;柏拉图的株高最高,达101.48 cm;WL319HQ的枝条数最多,为788个/m2;WL319HQ、耐盐之星和WL363HQ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31 143.44、27 382.68和26 190.79 kg/hm2;骑士T的叶茎比最高,为0.966。相关性分析表明,干草产量与枝条数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经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WL319HQ、耐盐之星、阿迪娜、甘农9号的综合性能表现优异,可以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河西
荒漠灌区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Keywords
Hexi Desert irrigation area
alfalfa
production performance
grey relational grad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
36
2
作者
南丽丽
师尚礼
郭全恩
白小明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基金
农业部行业专项子课题(201403048-8)
国家自然基金(31460630)
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D-05)资助
文摘
播量和行距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此,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2.0、16.0、20.0、24.0kg·hm^(-2))为主处理,3个等行距(10、15、20cm)和2个不等行距(60cm+40cm间距、60cm+30cm间距,60cm即种植6行,行距10cm)为副处理,连续3年在甘肃荒漠灌区研究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叶茎比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叶茎比无显著影响,对营养价值有一定影响。其中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含量随播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06%),粗脂肪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大(3.42%),钙含量在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时达到峰值(1.65%),磷含量在播量分别为12.0、16.0和20.0kg·hm^(-2),行距均为20cm时最高(0.19%);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0cm时最低(31.7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小(25.64%);相对饲喂价值随播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值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8.64%)。相同播量和行距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受生长年限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是该地区的最佳播量和行距,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荒漠灌区
叶茎比
灰色关联度分析
Keywords
alfalfa
arid oasis region
leaf∶stem ratio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效应及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05,共12页
基金
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草类植物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课题3)(19ZD2NA002-3)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GSAU-XKJS-2018-008)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项目(XMXZGSNDXY 201802)资助。
文摘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关键词
河西
荒漠灌区
紫花苜蓿
施肥效应
数据包络分析
经济效益
Keywords
Hexi desert irrigation area
alfalfa
fertilization effect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量和行距对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汪堃
郝明明
南丽丽
温素军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630)
省部共建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草学甘肃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GAU-XKJS-2018-0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4)。
文摘
【目的】筛选甘肃荒漠灌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稳产的最佳播量和行距配置栽培模式,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播量12.0、16.0、20.0、24.0 kg/hm^2为主处理,行距10、15、20 cm为副处理,选育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株高、鲜干比等4项指标在2015~2018年的平均值,综合评价不同播量和行距配置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播量、行距及二者互作对紫花苜蓿粗蛋白、株高和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粗蛋白含量随播量和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播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4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干草产量和株高在中等播量16.0 kg/hm^2,行距20 cm时最高.不同生长年限及同一生长年限的不同茬次对干草产量和株高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中等播量16.0 kg/hm^2和行距20 cm是甘肃荒漠灌区苜蓿草田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荒漠灌区
播量
行距
生产性能
Keywords
alfalfa
the arid oasis region
seeding rate
row spacing
productivity
分类号
S5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卢方园
贾德彬
高瑞忠
苏文旭
赵航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44,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9ZD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9003)。
文摘
【目的】揭示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为灌区水资源系统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拉善左旗境内的5个典型区域(腰坝滩、格林滩、通古淖尔滩、查哈尔滩、新井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3个因素,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典型灌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8年,腰坝、查哈尔、通古淖尔、格林、新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分别为:0.682、0.576、0.213、0.392、0.247,处于Ⅲ、Ⅳ等级;以腰坝为例,基于多情景预测得出,在提高退耕还林程度、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和降低灌溉面积增长速度的条件下,205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数将会显著提升。【结论】研究区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针对当地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需求,推广节水灌溉及加大退耕还林力度;遵循“以水定产”的政策要求,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实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TOPSIS模型
沙漠绿洲
内蒙古
荒漠
草原
灌区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entropy weight-TOPSIS model
desert oasis
desert steppe irrigation area in Inner Mongolia
分类号
S56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西荒漠灌区15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孟祥君
付萍
陈兴荣
俞慧云
王洮源
杨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南丽丽
师尚礼
郭全恩
白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施肥效应及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效益研究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播量和行距对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汪堃
郝明明
南丽丽
温素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内蒙古荒漠草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卢方园
贾德彬
高瑞忠
苏文旭
赵航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