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61
1
作者 李森 李凡 +1 位作者 孙武 李保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7,共7页
额济纳绿洲是发育在黑河下游内陆河三角洲上著名的天然绿洲。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加剧 ,绿洲萎缩 ,生态恶化。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是由水环境恶化过程、土壤干燥化过程、植被退化与生物多样性衰减过程、土地... 额济纳绿洲是发育在黑河下游内陆河三角洲上著名的天然绿洲。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额济纳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加剧 ,绿洲萎缩 ,生态恶化。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是由水环境恶化过程、土壤干燥化过程、植被退化与生物多样性衰减过程、土地沙漠化过程和土壤盐碱化过程构成的地表动力学过程。导致额济纳绿洲荒漠化的驱动力是区域气候暖干化、强盛的风蚀侵蚀力、上中游过度开发水土资源的人为活动和额济纳绿洲内的“三滥”活动等。荒漠化驱动力的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 5 9.2 76 %和 2 8.0 83% ,反映出绿洲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多面性和综合性 ,绿洲内外过度的人为活动是其主导驱动因素。内在、外在驱动力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性是绿洲荒漠化的区域机制 ,驱动力因子团的互动激发作用形成荒漠化的动力机制 ,驱动力与荒漠化土地间的响应形成正反馈机制 ,三种作用机制组合成绿洲现代荒漠化过程的复杂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额济纳绿洲 荒漠化过程 驱动力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闫峰 吴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7-996,共10页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用1977-2010年Landsat数据,运用决策树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近40 a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决策树分类和ISODATA非监督分类相... 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用1977-2010年Landsat数据,运用决策树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近40 a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决策树分类和ISODATA非监督分类相结合可快速实现荒漠化地区地物遥感解译,图像总分类精度大于87.28%;(2)近40 a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最大,2010年最小;半固定沙地面积在2010年最大,90年代末最小;固定沙地面积在2010年最大,70年代末最小;(3)70年代末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面积之和占了毛乌素沙地总面积83.64%;80年代末、90年代末和2010年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面积之和分别占总面积74.51%、77.10%和67.90%;(4)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耕地和水体间的相互转换过程活跃,荒漠化演替过程显著区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和南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90年代末到2010年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北部;(5)近40 a毛乌素沙地气温以0.039℃/a的平均速度递增,降水则以0.095 mm/a的平均速度递减,气候总体上体现出暖干的趋势。降水是影响荒漠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人文因素中的人口、土地利用结构和政策实施等也是影响荒漠化过程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过程 近40 a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0-1351,共12页
草地作为新疆生态环境的主体,其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关乎新疆的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特征及利用现状的分析,从草地荒漠化过程及其与其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 草地作为新疆生态环境的主体,其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关乎新疆的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特征及利用现状的分析,从草地荒漠化过程及其与其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低山、平原荒漠类型草地的沙化、盐碱化和退化过程,Ⅱ型为山地草地类型的退化过程;2)在人类活动和水文环境变化的综合作用下,草地与耕地、沙地、林地、湿地和社区在荒漠化过程中可进行相互转化;3)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是草地荒漠化发展的背景条件,为草地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气候变化是南疆和东疆盆地草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各流域中下游草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滥垦滥挖是绿洲周边草地荒漠化的直接导因,放牧场、割草场荒漠化的主要导因是长期超载、无序利用及草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新疆草地荒漠化形成的驱动因素不仅具有多因素性、地域性的特点,而且具有交叉和叠加的综合特点和多营力综合作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草地 荒漠化过程 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 被引量:18
4
作者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8,共6页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与群落分布的地下水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Hill的多样性指数H0,H1、Hill的均匀度Eh、Hill指数的均匀度E′1与海拔、湿润系数、Thornthwaite指数、降水量、地下水位、放牧干扰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Renyi的多样性指数N0,N1、Heip修正的均匀度Ep、Alatalo修正的均匀度E′h与经度、温暖指数、冷暖指数、Thornthwaite指数、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位、放牧等干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呼伦贝尔沙地的完工-海拉尔沙带,樟子松林、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科尔沁沙地的油松林、羊草草甸草原、丛生禾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各群落类型随着沙质荒漠化过程的逐渐加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其递减趋势分为旱生沙化系列、湿生沙化系列、盐水至水生系列。按各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递减顺序可分为6个级别,6个级别所含的群落类型分别对应着稳定沙地(A、B),固定沙丘(C),半固定沙丘(D),半流动沙丘(E),流动沙丘(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西部 植被 群落多样性 沙质荒漠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荒漠化遥感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高志海 李增元 +1 位作者 丁国栋 李林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37-41,共5页
在考虑荒漠化评价的空间尺度和基准以及潜在评价指标的尺度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变化的研究为依据,提出一种以植被的降水利用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适合于荒漠化遥感监测应用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在考虑荒漠化评价的空间尺度和基准以及潜在评价指标的尺度特征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UE)变化的研究为依据,提出一种以植被的降水利用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适合于荒漠化遥感监测应用的荒漠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很大程度上克服以植被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受降水波动影响大的缺点。这种方法重视不同荒漠化类型的共性特征,适合在多种类型荒漠化遥感评价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利用效率 评价方法 植被 评价指标 荒漠化评价 荒漠化过程 空间尺度 遥感监测 波动影响 共性特征 遥感评价 国内外 应用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几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海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期60-60,共1页
1草原开垦 草原开垦会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加剧,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而一些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等荒漠化过程是在草原开垦和植被遭破坏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草原开垦与草原荒漠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用以下事实来解释。由于草原... 1草原开垦 草原开垦会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加剧,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而一些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等荒漠化过程是在草原开垦和植被遭破坏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草原开垦与草原荒漠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用以下事实来解释。由于草原上开垦的地方,大多地处河流水系上游或发源地,开垦使此地植被遭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荒漠化 荒漠化过程 草原退化 河流水系 开垦 发源地 植被 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类型 内蒙古鄂尔多斯 优化模式 气候暖干化趋势 甘肃民勤 动力学机制 形成机制 气候变化 荒漠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8
作者 徐宝刚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2期67-67,共1页
荒漠是指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干燥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草原则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潮湿,这就是荒漠化过程。
关键词 草原荒漠化 治理 荒漠化过程 干燥地区 陆地面积 群落类型 草原气候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荒漠过渡区水热平衡规律及其耦合模拟研究》
9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绿洲荒漠过渡区水热平衡规律及其耦合模拟研究》 书介 土壤水热输移 水热结构优化模式 荒漠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种植芨芨草价值初探
10
作者 王乐军 冯海叶 +5 位作者 李娜 刘广宇 梁晓晨 张秀忠 王思惟 赵丽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5期26-27,共2页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它与荒漠化过程相伴而生,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而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它与荒漠化过程相伴而生,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而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我国不断探索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合理的排灌、淡水洗涤等物理措施和使用化学改良剂等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措施 盐碱地 荒漠草原 芨芨草 盐渍区 荒漠化过程 化学改良剂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梁地退化草场两种典型群落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晓晖 贾宝全 +1 位作者 蔡体久 李国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6,共6页
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的变化是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密切相关的。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梁地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本氏针茅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中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 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的变化是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密切相关的。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梁地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本氏针茅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中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退化过程中没有灌木的侵入,但在两种典型群落中均存在着肥力岛的分布,其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并非灌木侵入,而是由于植被覆盖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结果,因此灌木的侵入并不能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梁地草场退化的评价指标。同时也证明了多变量指标克里格法在土地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指标克里格法 梁地草场 土壤养分 肥力岛 荒漠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
12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黑河下游 污水回用 中科院 荒漠化过程 环境保护 污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综合研究
13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1998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荒漠化过程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问题 多环芳烃 环境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为影响 系统分析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和沙漠化防治
14
作者 杜新胜 许金梅 王海青 《内蒙古林业》 2010年第3期24-25,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周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 北方 沙质荒漠化 土地生产潜力 自然环境 荒漠化过程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