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和GIS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文科 蔡体久 琚存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3,共6页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定量估测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东北部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与其对应的RS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定量估测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影响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主要指标(因子)。在对荒漠化程度量化分级后,建立以植被盖度和生物量2个重要指标为影响因子的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模型,实现区域性荒漠化程度的定量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程度定量估测 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定量估测 RS GIS 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程度定量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蔡体久 琚存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27-231,共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作为中间变量遥感估测荒漠化程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9和-0.624,线性关系显著... 通过对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作为中间变量遥感估测荒漠化程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与荒漠化程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99和-0.624,线性关系显著,随着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减少,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用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定量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模型正确预报精度达到了85%,荒漠化程度预报误差不超过1个等级,可较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生物量 荒漠化程度 相关分析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程度评价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被引量:30
3
作者 范文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7,共7页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单一时 ,模型即为较高精度的线性模型 ,但模型的应用地域范围受到限制 ,只能分块进行计算。因此 ,在只有灌木和草地的区域用多项式模型反演会提高效率。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适合于地形平坦、植被比较稀疏的条件。但研究发现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含水量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植被干扰能力。荒漠化程度评价的遥感信息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现有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即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专家给定的权重和等级标准是否客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程度 评价 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程度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立鹏 徐当会 王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6,共7页
利用1996年甘肃省沙漠化土地普查资料,对河西地区20个县(市、区)的土地荒漠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属于轻度荒漠化的有山丹县、张掖市、肃南县、永昌县、景泰县和玉门市。属于中度荒漠化的有阿克塞县、肃北... 利用1996年甘肃省沙漠化土地普查资料,对河西地区20个县(市、区)的土地荒漠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属于轻度荒漠化的有山丹县、张掖市、肃南县、永昌县、景泰县和玉门市。属于中度荒漠化的有阿克塞县、肃北县、安西县、金昌市、酒泉市、金塔县、嘉峪关市、高台县、临泽县和民乐县。属于严重荒漠化的有敦煌市。高台县在1990年以前为严重荒漠化县。属于极严重荒漠化的有武威市、民勤县和古浪县。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西地区除少数县(市、区)的荒漠化程度较轻外,大多数为中度,严重或极严重荒漠化区域,说明全区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河西地区 综合评价 荒漠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足防沙治沙用沙文章 武威市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莲 《甘肃林业》 2024年第5期17-18,共2页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重点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20公里,风沙危害得到有... 近年来,武威市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重点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20公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武威市被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全国保留的6个地市级示范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荒漠化治理 风沙危害 系统治理 荒漠化程度 武威市 风沙口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静 单立山 +5 位作者 孙学刚 赵秀兰 闫好原 张有佳 胡生新 曾新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两种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为383692.68hm^2,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30%.2)保护区荒漠化程度较重,以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5.20%;两种荒漠化类型发生的荒漠化程度不同,风蚀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5.59%,而盐渍化荒漠化发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盐渍化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3.31%.3)保护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有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9.56%,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达343558.65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不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分别占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的43.01%和87.42%,草地以重度为主,占草地荒漠化面积的63.20%,未利用地以极重度为主,占未利用地荒漠化面积的89.28%.【结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单一以风蚀为主,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为主,且主要存在未利用地中,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封育保护减少人为破坏是遏制保护区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程度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土地荒漠化面积减2.7% 造林152万亩
7
《节能与环保》 2009年第12期62-62,共1页
青海省采取多种手段,加快生态治理步伐,柴达木盆地的绿洲面积不断扩大,据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化程度趋缓。近几年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较2000年以前缩减2.7%。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柴达木盆地 面积 造林 卫星遥感监测 荒漠化程度 生态治理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动态分析
8
作者 程小红 潘存军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6期39-40,48,共3页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风蚀和盐渍化荒漠化程度在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 三北工程建设铸就绿色辉煌 被引量:1
9
《国土绿化》 2008年第12期29-29,共1页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森林资源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三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全区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森林资源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三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全区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著提高,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明显提高,荒漠化程度明显减轻,生态状况初步改善,基本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目标,呈现出“质量与效益同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宁夏 林业产业体系 林业生态体系 森林资源 生态系统 森林质量 荒漠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农村经济林建设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国建 《甘肃林业》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荒漠化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省面对的环境问题,荒漠化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荒漠化程度的蔓延,直接加剧了荒漠化区域的贫困程度。面对荒漠化的现实,如果将农... 荒漠化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省面对的环境问题,荒漠化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荒漠化程度的蔓延,直接加剧了荒漠化区域的贫困程度。面对荒漠化的现实,如果将农村植被保护与经济林规模化发展相结合,便是解决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建设 农村 荒漠化程度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损失 规模化发展 环境问题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