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荒漠化指数数据集(1982-2020年)
1
作者 魏亚斌 陶辉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荒漠化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发展。辨识荒漠化发展趋势,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是荒漠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反照率(Albedo)作为荒漠化监测指标,基于Albedo-NDVI特征空... 荒漠化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发展。辨识荒漠化发展趋势,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是荒漠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反照率(Albedo)作为荒漠化监测指标,基于Albedo-NDVI特征空间计算了1982–2020年中亚干旱区荒漠化差值指数,并划分了不同荒漠化等级。采用高分辨率谷歌地球影像及ESA CCI土地覆盖变化验证荒漠化差值指数数据集质量和精度,以2000、2010及2020年数据为例,总体评价精度达到81.33%,Kappa系数为76.60%,1992–2020年土地退化区域DDI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本数据集为定量评估中亚土地荒漠化风险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荒漠化防治工作以及宏观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指数 ALBEDO NDVI 中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bedo-NDVI特征空间的张家口康保县荒漠化时空动态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状 刘宏伟 +4 位作者 白耀楠 韩博 苗晋杰 杜东 徐丹虹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持续开展荒漠化监测、治理和防治始终是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康保县1990—2022年Albedo-NDVI特征空间得到各期... 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持续开展荒漠化监测、治理和防治始终是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康保县1990—2022年Albedo-NDVI特征空间得到各期荒漠化指数,进而对研究区近33年来的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研究;此外,本研究还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变化趋势进一步探究自然和人为条件等驱动因素对荒漠化演化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1)各期Albedo-NDVI特征空间“干边”的Albedo-NDVI线性回归方程,R2均大于0.7,表明Albedo与NDVI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1990—2022年,研究区极重度和重度的荒漠化面积占比逐年降低,荒漠化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3)1990—2022年,研究区荒漠化减轻的面积逐渐增加,荒漠化加重的面积逐渐降低。(4)研究区自然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干旱指数和风速等)、人为因素(土地利用和人口变化)以及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退耕还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相关国家管理政策等都是荒漠化发展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差值指数 荒漠化 演化规律 驱动因素 康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AVI-Albedo特征空间的香格里拉市土地荒漠化时空动态监测
3
作者 顾亚 张亚 +2 位作者 段海川 文艺 邹祖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24-6543,共20页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持续开展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对促进荒漠化区生态恢复意义重大。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土地荒漠化存在的不足,结合模型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持续开展土地荒漠化监测研究对促进荒漠化区生态恢复意义重大。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土地荒漠化存在的不足,结合模型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OSAVI-Albedo特征空间的高寒草甸区土地荒漠化遥感提取方法。通过构建OSAVI-Albedo特征空间得到香格里拉市各期次荒漠化差异指数,对研究区近20年来的土地荒漠化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研究,并结合区域气象、人口等数据变化,探究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区域土地荒漠化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OSAVI-Albedo模型能很好地克服NDVI-Albedo模型的缺点,有效地区分不同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且不受特殊地物影响。2003—2022年,香格里拉市土地荒漠化整体呈好转趋势,轻度、中度、重度荒漠化面积逐渐缩小,荒漠化呈减轻趋势的面积为加重面积的2倍,仅局部地区有荒漠化恶化、波动情况发生。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自然因素(气温和降水)、人为因素(土地覆盖和人口密度)以及生态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是影响区域荒漠化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反谢率(OSAVI-Albedo) 荒漠化差异指数 时空格局 趋势分析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分析、对策及建议
4
作者 余海燕 田娜玲 +4 位作者 李东阳 李帆 李庆波 杨春辉 赵雅琼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6期34-38,共5页
开展荒漠化防治是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核心,研究采用1999—2019年连续5期宁夏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近20年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程度减轻、治理效果提高等结论,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依... 开展荒漠化防治是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核心,研究采用1999—2019年连续5期宁夏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近20年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缩减、程度减轻、治理效果提高等结论,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依托“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开展扩绿增绿、优化生态空间布局、革新防沙治沙体系模式、拓展生态产品价值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变化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程度指数 最大植被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治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的精河流域荒漠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毋兆鹏 王明霞 赵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8-192,共5页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 利用精河流域1990和2011年TM-5影像数据,基于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构建了精河流域反照率(Albedo)—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下的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1990—2011年精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类型转化以恶化为主;年蒸发量和年均温是导致研究区荒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自然因素,该区也存在潜在风蚀荒漠化风险;由气候变化导致的荒漠化发展,近些年来正被政府的积极措施部分抵消,但人口压力大,水资源低效利用等问题仍是未来荒漠化防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植被指数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荒漠化 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6
作者 刘进军 高原雪 +1 位作者 姚琴风 陈胜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目的]对甘肃省的荒漠化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及“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植被指数及地表反照率构建了荒漠化差值指数,使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2000—2... [目的]对甘肃省的荒漠化状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及“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植被指数及地表反照率构建了荒漠化差值指数,使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2000—2022年23 a间的荒漠化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①甘肃省荒漠化整体呈现出“西北荒东南绿”的特点,西北区域同时受风蚀荒漠化和盐渍化影响,荒漠化最严重,向东南方向荒漠化程度逐渐减轻,中部地区受水土流失影响荒漠化程度较严重,南部区域荒漠化程度较轻;时间上,23 a间,甘肃省荒漠化程度逐渐改善,且南部区域改善程度强于北部区域;②从空间自相关看,甘肃省荒漠化主要表现出聚集特性,即荒漠化程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③降雨对缓解荒漠化最有益处,且对西北的影响大于东南,风速和人口会加剧荒漠化的发生,西南部气温升高荒漠化程度会加重,其余区域则相反。[结论]2000—2022年甘肃省荒漠化整体呈改善趋势,西北部荒漠化仍较严重,甘肃省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最主要的因素为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时空特征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 MOD13Q1数据在北疆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艳 李杨 +1 位作者 崔彩霞 阮惠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共8页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13Q1(vegetation indices 16-dayL3global250m)数据,对北疆地区2007和2008年植被生长季(5月下旬-9月中旬)32景MOD13Q1数据进行累积求和、植被盖度转换...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13Q1(vegetation indices 16-dayL3global250m)数据,对北疆地区2007和2008年植被生长季(5月下旬-9月中旬)32景MOD13Q1数据进行累积求和、植被盖度转换和荒漠化指数(desertification index,DI)计算及分级。分级结果客观的反映了北疆地区荒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北疆地区非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的中高山部分(呈带状分布)及部分绿洲区,其他地域均有不同程度荒漠化。因此,MOD13Q1数据可被有效应用于大尺度环境变化和荒漠化进程的遥感监测中。收集2007年北疆地区37个气象站点年均最高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数据,结合DEM经空间插值后获取区域气温、降水量数据,气温、降水量和DI相关性分析发现DI与气温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与降水则表现出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13Q1 北疆 荒漠化指数 气温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春兰 朝鲁门 +6 位作者 包玉海 银山 张继权 阿拉腾图雅 包刚 胡日查 罗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564,共9页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利用GIS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计算得到荒漠化指数(DI)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进行识别,根据像元数统计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数据,再分析荒漠化面积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近... 基于EOS-MODIS遥感数据,利用GIS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计算得到荒漠化指数(DI)对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进行识别,根据像元数统计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变化数据,再分析荒漠化面积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得出近13 a在气候波动下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平均降水量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平均气温对荒漠化动态变化的影响大。在气候波动影响下浑善达克沙地以荒漠化面积缩小为主,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荒漠化对荒漠化的演替贡献较大,表现为高程度荒漠化向低程度荒漠化转换。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重度荒漠化类型,东中部重度荒漠化明显减少,主要转化为未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波动 浑善达克沙地 荒漠化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荒漠化年际动态变化及与气候因子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宝瑞 辛晓平 +1 位作者 朱玉霞 张宏斌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6期39-44,I0004,共7页
荒漠化是内蒙古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通过EOS-MODIS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求得荒漠化指数(DI)进行... 荒漠化是内蒙古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通过EOS-MODIS遥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求得荒漠化指数(DI)进行荒漠化地区的识别。现代荒漠化受多种因素的驱动作用,其中自然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用自然因素中的气温和降水数据与荒漠化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结果较好,可以反映出荒漠化与气温有较高的正相关,荒漠化与降水存在很好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指数 内蒙古 EOS-MODIS降水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草原荒漠化年际动态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7
10
作者 朱玉霞 覃志豪 徐斌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2-8,共7页
近几十年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和邻国如韩国、日本的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EOS-MODIS遥感数据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反演求得荒漠化指数(DI)对内蒙古地区进行荒漠化地区的识别,根据像元数... 近几十年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和邻国如韩国、日本的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EOS-MODIS遥感数据计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指数(PV),反演求得荒漠化指数(DI)对内蒙古地区进行荒漠化地区的识别,根据像元数进行统计各种类型的面积。最后我们运用该方法对内蒙古荒漠化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可以准确的得到该研究区荒漠化现状分布,同时根据像元统计可以得到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2%的速率增大。荒漠化地区的荒漠化程度同样以每年10%的速度加重。结合气象观测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对于荒漠化的监测是可行的,准确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荒漠化指数 EOS-MOD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荒漠化遥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丹峰 李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6-181,共6页
利用 3个年份 TM数据 ,研究荒漠化遥感评价方法 ,并对民勤绿洲荒漠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起以遥感光谱特征、组合派生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为评价因素 ,用最大似然方法和景观格局分析进行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以及在此基础上区域荒漠化评... 利用 3个年份 TM数据 ,研究荒漠化遥感评价方法 ,并对民勤绿洲荒漠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起以遥感光谱特征、组合派生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为评价因素 ,用最大似然方法和景观格局分析进行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以及在此基础上区域荒漠化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3个年份的荒漠化评价总精度都在 0 .8以上 ;引入模式识别技术 ,将是荒漠化评价的主要发展趋势。 1988到 1997年间 ,民勤绿洲荒漠化面积没有扩大 ,基本保持稳定 ,但各荒漠类型和等级内部间发生转化。从民勤区域荒漠化指数看 ,1988年为 0 .71,1992年是 0 .69,1997年为 0 .76。 1988到 1992年期间 ,荒漠化以水蚀、风蚀过程为主 ,荒漠化严重程度有所下降 ,速率为 0 .5 % ;1992到 1997年间 ,盐渍化荒漠化过程加剧 ,荒漠化严重程度加剧 ,速率为 1.4%。作为水蚀荒漠化过程则在整个评价期内减弱。在景观格局上 ,1992年的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 ,景观格局最为稳定 ;而 1997年破碎化程度最大 ,景观格局复杂、最不稳定。因此景观格局也反映出两个评价时段内荒漠化演化过程不同 ,从 1988到 1992年 ,土地退化减弱 ;而 1992到 1997年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化 遥感评价 景观格局 区域荒漠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1988~1997年间土地荒漠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丹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31-135,共5页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建立民勤5个区域1988~1997年三个时段的荒漠化指数和其变化率,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对应年份和各区域乡镇的标准化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民勤荒漠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对1988-1997年民勤区域...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建立民勤5个区域1988~1997年三个时段的荒漠化指数和其变化率,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对应年份和各区域乡镇的标准化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民勤荒漠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对1988-1997年民勤区域荒漠化社会经济驱动力进行分析.民勤的牧业区和新开发的昌宁与环河灌区受人类影响小,其区域荒漠化指数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但两区域荒漠化指数变化率分别与单位面积载羊量和人口密度变化率线性相关.对坝区、泉山区和湖区老灌区,区域荒漠化指数大小取决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影响了区域荒漠化指数的大小,各区域荒漠化指数变化率分别与单位面积的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人均纯收入和单位面积的大牲畜变化率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土地荒漠化 驱动力 荒漠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荒漠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英 李遥 +1 位作者 鲁杨 岳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5,共6页
鉴于利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方法进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研究较少,利用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数据,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鉴于利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方法进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研究较少,利用MODIS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数据,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difference index,DDI)和植被条件反照率干旱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albedo drought index,VCADI),并利用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分析黄土高原2000—2016年土地荒漠化和旱情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DI、VCADI与土壤湿度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均可作为土地荒漠化和旱情监测指标;17年间,黄土高原重度荒漠化面积逐渐缩小,土地荒漠化改善面积占84.55%,荒漠化加重区域仅占5.61%;旱情改善面积占67.07%,加重区域占19.44%;荒漠化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而旱情与降雨量、年均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NDVI-albedo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植被条件反照率干旱指数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玉 陶从辉 赵泉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受大气和土壤影响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辽北亚湿润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多分类器从... 针对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受大气和土壤影响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EVI-Albedo特征空间的辽北亚湿润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多分类器从总体上提取荒漠化土地覆盖区,并以此作为研究区;其次,对提取的荒漠化研究区构建EVI-Albedo特征空间,计算其荒漠化差值指数(desertification difference index,DDI);随后,依据DDI值,提出土地荒漠化等级分类模型,并与NDVI-Albedo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1989年和2020年两期Landsat图像为数据源,分析辽宁省康平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VI-Albedo模型在荒漠化分类的准确度上优于NDVI-Albedo模型;同时,基于EVI-Albedo模型的荒漠化监测结果表明,康平县1989—2020年土地荒漠化逐渐走向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康平县 支持向量机 EVI-Albedo特征空间 荒漠化差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玛纳斯河流域荒漠化监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艳 丁涛 +1 位作者 阮惠华 林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利用遥感手段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荒漠带的荒漠化状况进行监测。利用不同时期TM数据,在小尺度上分析该区域2000~2008年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基于MODIS陆地遥感产品(NDVI、Albedo及LST),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法计算荒漠化程度指数;基... 利用遥感手段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荒漠带的荒漠化状况进行监测。利用不同时期TM数据,在小尺度上分析该区域2000~2008年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基于MODIS陆地遥感产品(NDVI、Albedo及LST),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法计算荒漠化程度指数;基于TM荒漠化监测结果对该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初步建立并验证基于MODIS数据的荒漠化监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近10a来,绿洲外围荒漠化土地变化较小,大部分变化发生在绿洲内部,主要为局部荒漠化被开发或因盐碱化过重导致的撂荒;荒漠化监测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荒漠化程度定量评价精度可达9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绿洲-荒漠 TM影像 尺度 MODIS 多源信息复合法 荒漠化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2000-2017年荒漠化的时空演变及其气候驱动因子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文博 冯莉莉 +2 位作者 赵安周 张兆江 高叶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2-259,共8页
[目的]对河北省荒漠化进行遥感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为该区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00-2017年MODIS13A3的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以荒漠化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趋势分析、未来趋势变化分析、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目的]对河北省荒漠化进行遥感监测及驱动因子分析,为该区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00-2017年MODIS13A3的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以荒漠化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趋势分析、未来趋势变化分析、气候因子驱动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河北省荒漠化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①2000-2017年河北省荒漠化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009/18 a,其中极显著减少(p<0.01)比重为11.13%,显著减少(p<0.05)比重为8.86%;②河北省未来荒漠化呈持续性和反持续性的比重分别为41.29%和58.71%,其中弱持续性与弱反持续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7.43%,51.35%;在现有基础上,未来趋势变化以基本不变为主,持续性特征与反持续性特征所占比例分别为14.89%,19.6%;③研究区荒漠化指数与生长季气温、降水的偏相关系数较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河北省2000-2017年荒漠化整体呈改善趋势,但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荒漠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坝上高原地区,Hurst指数表明未来荒漠化在局部地区可能呈逆转态势;就气候因子而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的减少对研究区内荒漠化起到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指数 时空演变 NDVI 趋势分析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旭 刁兆岩 +3 位作者 郑志荣 靳三玲 马普 吕世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35-2944,共10页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现状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其中,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典型草原区以未荒漠化(ND)和轻度荒漠化(LD)为主,东戈壁省荒漠草原区以极重度荒漠化(ES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以中度荒漠化(M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②2001—2020年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净逆转面积(荒漠化逆转面积与加剧面积之差)约147220 km^(2),其中2001—2010年逆转面积占34.89%,2010—2020年逆转面积占65.11%.③研究区荒漠化逆转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区逆转趋势最为明显.④研究区荒漠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降水增加有助于区域荒漠化逆转;近20年来降水量波动增加决定了中蒙毗邻草原区土地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而中国在中蒙毗邻草原区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加速了荒漠化逆转速率.研究显示,实施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可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并促进荒漠化逆转,在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同时,应加强与邻国合作,以防治境外荒漠化程度加重导致的沙尘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毗邻地区 干旱草原区 荒漠化 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若尔盖高原荒漠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游宇驰 李志威 +1 位作者 黄草 曾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71-1680,共10页
近几十年若尔盖高原的荒漠化呈明显增长趋势,威胁着当地草原生态环境。为获取并定量分析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的最新动态及趋势,探讨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变化机制,利用ENVI和ArcGIS对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1990—2016年)进行处理。通过计算NDV... 近几十年若尔盖高原的荒漠化呈明显增长趋势,威胁着当地草原生态环境。为获取并定量分析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的最新动态及趋势,探讨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变化机制,利用ENVI和ArcGIS对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1990—2016年)进行处理。通过计算NDVI和Albedo,建立荒漠化指数(DDI)模型,开展若尔盖高原荒漠化等级划分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的定量评估及分析。研究表明,1990—2016年荒漠化面积以2.17 km^2·a^(-1)速率呈增加趋势,1990—2004年主要以轻度和重度荒漠化的面积增加为主,其增幅分别为1.27 km^2·a^(-1)和1.36 km^2·a^(-1);2004—2011年荒漠化整体呈逆转趋势,7年间荒漠化总面积减少33.44%,其中轻度荒漠化减少速率最快,为2 km^2·a^(-1);2011—2016年荒漠化又趋于严重,总面积增加幅度达58.43%,仍以轻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增长幅度分别为2.59 km^2·a^(-1)和4.04 km^2·a^(-1)。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及扩张范围为:采日玛乡北部的成片泥炭沼泽的边缘处、河流附近的河漫滩与江心洲、阿西乡西南方向泥炭沼泽范围、若尔盖县西北方向沿泥炭沼泽边缘、阿西乡南部及西南方向相距12.8~18.0 km区域。荒漠化因治沙措施的作用发生短期逆转,但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其内因是河流地貌过程及其地表以下分布疏松易破碎的堆积物和粒径细的湖相沉积物,外因是气候变化和沟渠排水引起湿地萎缩退化,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湿地萎缩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华茹 王让会 +3 位作者 宁虎森 彭擎 周露 李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目的]评估塔里木河干流区域风蚀损害程度,并针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风蚀量,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计算,以期为解译塔里木河生态损害的信息及流域生态的恢复和改善提供相应参考.[方法]基于MOD13A1和MCD43A3数据,通过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的空间关系,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DDI),并用土壤风蚀模型计算损害固沙量,再进行相应的风蚀损害赔偿计算.[结果]①2010-2015年,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退化现象.②2010-2015年,研究区整体荒漠化状况有所缓解,中高等级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强度荒漠化”向“中度荒漠化”的转移.③2015年不同荒漠化土地的损害固沙量分别为:极度荒漠化地区4.49×105 t/a;强度荒漠化地区1.33×105 t/a;中度荒漠化地区3.72×104 t/a;轻度荒漠化地区2.04×104 t/a.[结论]2015年,塔里木干流生态损害总经济赔偿金额为3.23×106元人民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荒漠化差值指数(DDI) 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吉泰盆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震 姜勇彪 岳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吉泰盆地位于南方湿润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盆地内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其受关注较少。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吉泰盆地荒漠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吉泰盆... 吉泰盆地位于南方湿润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盆地内出现了荒漠化的现象,其受关注较少。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影像构建NDVI-Albedo特征空间,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吉泰盆地荒漠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吉泰盆地内荒漠化面积在近15年内呈现减少趋势,在沿江、靠近城市地区荒漠化有斑点状的增长趋势;降水在某些点与荒漠化呈现正相关,能够使荒漠化发生,但总体上对荒漠化有扼制作用;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在城区地区呈负相关关系,使荒漠化呈减少趋势,在城市边缘呈正相关关系,加剧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荒漠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趋势分析 相关性分析 吉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