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Ⅰ.以绵羊增重及经济效益为管理目标 被引量:40
1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2-182,共1页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04羊/hm2)。(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04羊/hm2)。(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在达到公顷最大增重以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则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平均5.43羊/hm2。(3)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取公顷最大利润,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值而定。(4)以冷蒿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宜以个体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作为管理标准,以使该类草原在利用中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系统 体增重 经济效益 放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Ⅱ.以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为管理目标 被引量:29
2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3,共1页
本文以放牧管理中放牧率与牧草地上现存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的适宜放牧率。尽管草原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则以2.67羊... 本文以放牧管理中放牧率与牧草地上现存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的适宜放牧率。尽管草原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则以2.67羊/hm2最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确定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适宜放牧率,既要考虑地上现存量的大小,又要兼顾采食量,因而将草原状况与放牧率有机结合,综合的判断标准较为适用。此类退化草原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放牧率约为2.7羊/hm2,此时,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分别为最大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的87%和70%以上。因此,冷蒿退化草原的最大放牧率不应超过该放牧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草畜系统 适宜放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畜系统下盐碱荒地土壤生物化学性状演变过程的研究
3
作者 萧冰 刘东臣 +1 位作者 杨思治 褚达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1,共6页
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监测的方式研究了环渤海盐碱荒地建立草畜系统后土壤理化性状、生物化学性状的演变规律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环渤海盐碱荒地经过工程治理、翻压二季田菁建立草畜系统5~7年后,土壤肥力指标达到当地四至二类耕地水平。
关键词 盐碱荒地 草畜系统 土壤生物化学性状 演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畜系统对改良津、翼、鲁盐碱荒地的效果
4
作者 肖冰 刘东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1992—1994年在天津市大港、山东省无棣县、河北省海兴县的盐碱荒地上建立草畜系统后,土壤的呼吸作用、固氮作用及硝化作用的强度都明显增大;土壤微生物生理群落和数量增多,活性增强;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但在不同栽培年限... 1992—1994年在天津市大港、山东省无棣县、河北省海兴县的盐碱荒地上建立草畜系统后,土壤的呼吸作用、固氮作用及硝化作用的强度都明显增大;土壤微生物生理群落和数量增多,活性增强;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但在不同栽培年限的苜蓿地土壤中,其含量变化不大。同时,土壤的蓄水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荒地 土壤改良 草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水草畜系统平衡是生态畜牧业的核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和平 郭克贞 白巴特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6-88,共3页
我国西部干旱荒漠草原区 ,水资源紧缺 ,普遍的超载过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荒漠化严重 ,造成大规模的沙尘暴天气。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要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 ,以水定草、以草定畜 ,合理确定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发展... 我国西部干旱荒漠草原区 ,水资源紧缺 ,普遍的超载过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荒漠化严重 ,造成大规模的沙尘暴天气。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要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 ,以水定草、以草定畜 ,合理确定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发展规模和区域可持续载畜量 ,解决牲畜超载和冬春饲草不足的矛盾 ,实现区域性的水草畜系统平衡 ,使草原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水利 草畜系统平衡 生态畜牧业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牛种质特性研究 八、安西草畜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6
作者 巨智勇 邱怀 《中国牛业科学》 1991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试验经对安西草原和家畜长期调查试验,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创建了包含66个活性方程的安西草畜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出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原适宜载畜量和相应生产效益。针对安西草畜系统目前效益低下、生... 本试验经对安西草原和家畜长期调查试验,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创建了包含66个活性方程的安西草畜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出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原适宜载畜量和相应生产效益。针对安西草畜系统目前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模型提出“生态效益型”和“生态恢复型”二种治理方案,对各方案实施结果及效益作出了预测。本文最后还对草原经松耙、灌溉、施肥和补播的生产效益进行了模拟运算,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畜系统 优化模型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放牧型豆禾混播草地系统生产力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浩 刘楠 +6 位作者 王占军 杜建民 王利锋 秘一先 俞鸿千 徐恒康 张英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90-1903,共14页
分别在阳坡和阴坡建植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紫花苜蓿+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紫花苜蓿+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3种混播草地,于建植第2年开展肉牛轮牧试验,分别测定以上3种混播草地的植被... 分别在阳坡和阴坡建植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紫花苜蓿+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紫花苜蓿+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3种混播草地,于建植第2年开展肉牛轮牧试验,分别测定以上3种混播草地的植被组分、牧草营养品质、牧草产量和家畜增重,旨在探究黄土高原阳坡和阴坡退耕地上不同类型豆禾混播草地的草畜系统生产力,以期为该区域放牧型豆禾混播草地的建植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各混播组合中混播草种在植被中的干重比例维持在80%以上,可提供牧草增重净能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介于1.6~3.0MJ·kg^(-1)和12.7%~17.6%;紫花苜蓿+鸭茅组合在各坡向的牧草产量均显著(P <0.05)高于其余两个混播组合,阳坡的牧草产量显著(P <0.05)高于阴坡。家畜单位个体增重在混播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 0.05),阳坡3种豆禾混播草地均可持续满足体重450 kg肉牛日增重1.2 kg以上的营养需要;阴坡家畜单位个体增重显著(P <0.05)低于阳坡,这可能与该坡向放牧家畜在出牧和归牧过程中较高的能量消耗有关;阳坡家畜单位公顷增重取决于牧草产量,紫花苜蓿+鸭茅组合家畜单位公顷增重较其余两个混播组合分别提高11.4%和18.4%。综上,紫花苜蓿+鸭茅组合牧草产量和家畜单位公顷增重最高,可作为该区域建植放牧型栽培草地的首选组合;阳坡牧草产量高于阴坡,更适合在阳坡建植放牧型豆禾混播草地以获得更高的草畜系统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坡向 草地产量 牧草营养品质 家畜生产性能 草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牧区水利建设项目调查评估分析
8
作者 李和平 佟长福 +4 位作者 郑和祥 王军 吕森 巫美荣 牛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92,共3页
针对鄂尔多斯牧区水利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从投资结构、建设模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多方面对该地区牧区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认为,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前提下,建设适宜规模的节水灌溉人工饲草料地,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 针对鄂尔多斯牧区水利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从投资结构、建设模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多方面对该地区牧区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认为,在合理控制载畜量的前提下,建设适宜规模的节水灌溉人工饲草料地,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1-2009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实施的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共投资0.298亿元,带动鄂尔多斯地区财政、国家其他渠道、民间资本投入牧区水利建设资金6亿元,为实现牧区"双赢"目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必须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实现区域性水草畜系统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水利 调查评估 节水灌溉 草畜系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朗目山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应松 莫炳国 +6 位作者 黄琦 陈福昌 陈朝勋 徐双才 杨克非 张开富 唐福跃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9,共4页
为探索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 ,1998年恢复建成人工草地 4 6hm2 ,计划养畜 34 5个羊单位。两年来 ,进行了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及畜群体重监测、饲料供需预算、草畜季节动态平衡、适时出栏等组装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 为探索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 ,1998年恢复建成人工草地 4 6hm2 ,计划养畜 34 5个羊单位。两年来 ,进行了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及畜群体重监测、饲料供需预算、草畜季节动态平衡、适时出栏等组装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1999年人工草地干草产量达 12 90 0kg/hm2 ;养畜量达 34 5个羊单位 ;出栏山羊 140只 ,黄牛 33头 ,出栏率达 57.1% ;草地收入达 92 2 .11元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建设 草畜系统优化 出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