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吉焘 马晓杰 +1 位作者 狄佳春 陈旭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4,共5页
以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G-6和不抗草甘膦海岛棉品系海7124为试验材料,对分离世代进行检测,分析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234对核心引物,通过群体分离分析法进行差异性标记筛选,利用F2分离群体对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定... 以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G-6和不抗草甘膦海岛棉品系海7124为试验材料,对分离世代进行检测,分析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234对核心引物,通过群体分离分析法进行差异性标记筛选,利用F2分离群体对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性状是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特异引物检测显示控制抗草甘膦性状的基因为人工合成基因CP4-EPSPS。利用筛选获得的2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F2作图群体每个单株的基因型,发现分子标记NAU5417、NAU1339、BNL3992、BNL2448、NAU2140与目的基因CP4-EPSPS连锁。进一步筛选,共得到15个分子标记。参照现有的遗传图谱,推断目的基因CP4-EPSPS位于棉花第5染色体BNL2448与NAU214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7.0 cM和16.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p4-EPSPS SSR标记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别转CP4 EPSPS和aroA基因拟南芥对草甘膦的抗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姝 张保龙 +3 位作者 沈新莲 杨郁文 徐英俊 倪万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拟南芥 EP5P5基因 aroA基因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在检测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cp4-epsps基因上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兰青阔 王永 +2 位作者 赵新 朱珠 程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77-10378,10390,共3页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p4-epsps合成酶基因(5-enolpyruvlshimimate-3-phosphate synthase)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p4-epsps合成酶基因(5-enolpyruvlshimimate-3-phosphate synthase)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30 min,通过荧光显色即可完成对转基因的检测工作。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cp4-epsps基因,其检测灵敏度是常规定性PCR方法的10倍。建立了针对转基因大豆cp4-epsps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果可靠,适合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cp4-epsps I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epsps基因快速简便的LAMP检测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朱琳峰 彭焕 +3 位作者 黄文坤 张东升 孔令安 彭德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2,共7页
针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Cp4-epsps,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体系,其扩增产物既可利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还可通过SYBR Green I染色... 针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Cp4-epsps,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体系,其扩增产物既可利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还可通过SYBR Green I染色进行快速检测。LAMP检测体系中dNTPs浓度为0.8 mmol/L、Mg2+浓度为3mmol/L、反应时间为45min时扩增效果最佳,其检测灵敏度为5μg/L,比常规PCR灵敏100倍。田间实际检测结果表明,LAMP检测结果和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所建立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征,是一种能够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检测、田间基因漂移监测和环境安全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cp4-epsps LAMP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娟 刘勇 +7 位作者 宋君 郭灵安 常丽娟 张富丽 王东 尹全 赵泓洋 雷绍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702,共6页
为研究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 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2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 为研究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 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2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调查成熟期大豆的产量构成及成熟籽粒中转基因成分的相对含量,子代大豆于第二年种植,茎叶喷施相同浓度梯度草甘膦后进行抗性观测和产量统计。结果发现,1.12-12.30 kg(ai)·hm^-2的草甘膦水剂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7.38-12.30 kg(ai)·hm^-2的草甘膦会显著抑制GTS 40-3-2及其子代大豆成熟期的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草甘膦喷施对GTS 40-3-2成熟籽粒中外源基因的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子代大豆与亲本具有相同的草甘膦抗性。表明1.23-4.92 kg(ai)·hm^-2的草甘膦可在转基因大豆生长的V2期安全使用,不会造成大豆的减产;喷施草甘膦超过7.38 kg(ai)·hm^-2,一定程度上损伤大豆的结粒水平,但籽粒质量不受影响;草甘膦喷施对转基因大豆的抗性遗传没有显著影响,大豆自交子代田间栽培时,可选择草甘膦进行杂草控制,但浓度仍需在推荐剂量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异丙胺盐水剂 产量构成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薤白EPSP合成酶基因转化烟草提高其草甘膦抗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丽华 蒋向 +2 位作者 李博 李育强 张学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5-860,共6页
葱属植物薤白具有较强的草甘膦抗性。将薤白中与草甘膦抗性相关的EPSP合成酶基因(EPSPsA)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WM101中,构建薤白植物表达EPSPsA重组载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品种WS38,获得转薤白EPSPsA基因烟草。PCR分... 葱属植物薤白具有较强的草甘膦抗性。将薤白中与草甘膦抗性相关的EPSP合成酶基因(EPSPsA)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WM101中,构建薤白植物表达EPSPsA重组载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品种WS38,获得转薤白EPSPsA基因烟草。PCR分析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进烟草基因组中。对转基因烟草愈伤组织及幼苗进行的草甘膦抗性检测表明,转基因烟草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 EPSP合成酶基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姜伟丽 马小艳 +2 位作者 彭军 马亚杰 马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棉,而其优势集中性显著低于常规棉;与Bt棉相比,二者在同时期的害虫群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3种棉田在其他时段的群落参数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同时,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害虫种类比较稳定;因此,种植该双抗棉对棉田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害虫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虫棉 害虫群落 生物多样 优势集中指数 均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抗草甘膦种质系的抗性基因分子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新民 马晓杰 +1 位作者 周益军 陈旭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陆地棉 基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X-CP4EPSP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抗草甘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万丽丽 王转茸 +3 位作者 辛强 董发明 洪登峰 杨光圣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2661-2666,共6页
利用Genome walking方法在孟山都抗农达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克隆了GOX-CP4EPSP双顺反子结构。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CAMBIA-GOX-CP4EPSP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系"7-5"获得转基因植株。... 利用Genome walking方法在孟山都抗农达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克隆了GOX-CP4EPSP双顺反子结构。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CAMBIA-GOX-CP4EPSP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系"7-5"获得转基因植株。在田间对转基因植株喷施400倍的农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所有的转基因家系都能存活,而非转基因Pol CMS恢复系"7-5"全部死亡。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中能够检测到GOX和CP4EPSP基因的表达。对转基因T1代3个家系在60 mg/L草甘膦培养基上的发芽试验以及GUS染色分析表明抗草甘膦的单株能表达与GOX-CP4EPSP共转化的GUS蛋白质,而对草甘膦敏感的单株和野生型对照植株都不能表达GUS蛋白质。鉴于GOX-CP4EPSP双顺反子在转基因油菜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双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GOX-cp4EPSP 双顺反子 农达 筛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10
作者 黎鸿慧 王兆晓 +1 位作者 赵贵元 蔡肖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于施药后0(当天下午)、1、7、14和21 d调查棉花的株高、药害级别、受害指数和死苗率,施药后35 d调查棉花的死苗情况;分析2种棉花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反应程度,并对其株高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10-6001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在整个试验期间药害均较轻,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减慢,叶片略变小,且无死苗,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害逐渐缓解。而常规品种冀棉95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药害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叶片变小、枯黄、褐化干枯,并且药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均高于10-6001,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CK)相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药后35 d部分棉花出现整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棉花 耐受 药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抗草甘膦基因的抗性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健 肖雅文 +4 位作者 芦佳 吴忠义 张中保 徐杰 姚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6,共8页
草甘膦抗性是当代农业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选择最佳的抗性基因用于植物筛选标记,通过选取cp4-epsps、GR79-epsps、gat4621和GAT四个草甘膦抗性基因进行比较,在拟南芥中验证各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4个基因的转化苗经4个浓度的草甘膦喷... 草甘膦抗性是当代农业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选择最佳的抗性基因用于植物筛选标记,通过选取cp4-epsps、GR79-epsps、gat4621和GAT四个草甘膦抗性基因进行比较,在拟南芥中验证各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4个基因的转化苗经4个浓度的草甘膦喷施检测,结果显示,GAT类基因的抗性明显高于epsps类基因,基因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gat4621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最好,在各浓度下存活率均表现为最高值,且抗性稳定。国内发掘的GAT基因对草甘膦也表现出良好的抗性。GAT类基因的拟南芥转化苗在喷施高浓度草甘膦条件下出现严重抽苔抑制;但在停施草甘膦后抑制解除,且可以开花结实。转epsps类基因可以获得高抗草甘膦植株,但在花期喷施草甘膦将造成败育。从基因大小及抗性强弱考虑,GAT类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应该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大豆SHZD32-01对草甘膦的抗性及草甘膦除草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娜 曹越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8-414,共7页
为了评价自主研制的转G10-EPSPS基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SHZD32-01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耐受性和草甘膦的除草效果,以SHZD32-01大豆为试验材料,以受体中豆32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V3期喷施田间剂量为1,2,4倍浓度的草甘膦(1.23,2.46,... 为了评价自主研制的转G10-EPSPS基因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SHZD32-01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耐受性和草甘膦的除草效果,以SHZD32-01大豆为试验材料,以受体中豆32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V3期喷施田间剂量为1,2,4倍浓度的草甘膦(1.23,2.46,4.92 kg·hm^(-2))和清水,统计大豆株高和受害率等指标,以及草甘膦喷施后各小区再次长出杂草的密度与高度。结果表明:1~4倍田间浓度的草甘膦处理下,转基因大豆SHZD32-01的株高和覆盖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对转基因大豆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而受体材料全部死亡。清水处理下,SHZD32-01与中豆32之间的株高无显著差异,但株高低于喷施草甘膦的处理。喷施草甘膦7 d后,SHZD32-01与受体中豆32的种植小区内杂草全部死亡;28 d后田间浓度草甘膦处理下再次长出杂草的密度和高度与人工除草小区无显著差异。田间种植转基因大豆SHZD32-01在V3期喷施1倍草甘膦即可达到很好的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SHZD32-01 不同浓度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颖芳 周安琪 朱宏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EPSPS基因编码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该酶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该基因在细菌、真菌、藻类和植物中被广泛克隆和研究。EPSPS酶是草甘膦除草剂的靶点酶,过量表达EPSPS基因可以提高作物的草甘膦抗性。该研究根据甘薯... EPSPS基因编码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该酶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该基因在细菌、真菌、藻类和植物中被广泛克隆和研究。EPSPS酶是草甘膦除草剂的靶点酶,过量表达EPSPS基因可以提高作物的草甘膦抗性。该研究根据甘薯基因组数据库设计引物,以‘广薯87’为材料提取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甘薯IbEPSPS基因,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甘薯IbEPSPS基因,该基因全长CDS为1569 bp,编码522个氨基酸,其中在第98~113、173~183位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EPSPS的保守结构域。(2)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甘薯IbEPSPS基因与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和牵牛(Ipomoea nil)聚在一类,其中与三裂叶薯的亲缘关系最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甘薯IbEPSPS基因在茎、叶和茎尖表达量较高,同时受到草甘膦胁迫后IbEPSPS基因表达量提高。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甘薯IbEPSPS基因的功能及甘薯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抗草甘膦棉花突变体草甘膦抗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巩元勇 郭书巧 +2 位作者 束红梅 何林池 倪万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在于探明1株新的草甘膦抗性棉花突变体是否能用于发掘新的草甘膦抗性基因以及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抗草甘膦种质的选育和利用的潜在价值。本文采用PCR的方法,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上排除了CP4-EPSPS基因对该突变棉株的污染;通过测定莽草... 目的在于探明1株新的草甘膦抗性棉花突变体是否能用于发掘新的草甘膦抗性基因以及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抗草甘膦种质的选育和利用的潜在价值。本文采用PCR的方法,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上排除了CP4-EPSPS基因对该突变棉株的污染;通过测定莽草酸含量,鉴定了该突变体草甘膦抗性的典型生理特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该突变体苗期对草甘膦抗性的表型。结果显示:不论草甘膦处理与否,突变棉株莽草酸的含量都没有显著的积累,在生理水平上显示出草甘膦抗性植株的显著特点;2叶期时草甘膦处理结果显示,突变棉株的草甘膦抗性表型同孟山都的品种对草甘膦的抗性表型基本一致。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的PCR检测结果都排除了突变棉株草甘膦抗性的获得是CP4-EPSPS基因污染造成的。结合对其他已报道的草甘膦抗性基因的类似排除,说明该抗性突变存在着自身特有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p4-EPS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新型抗草甘膦基因棉花的转化效率及相关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燕斌 孙璇 +8 位作者 吴霞 林朝阳 刘程毅 王霞 张树伟 王新胜 张林水 沈志成 李燕娥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培育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种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大量抗除草剂草甘膦棉花的再生植株,对其进行阳性检测。通过确定PCR检测目标条带大小、蛋白杂交条带大小分子特征,对65个独立转化事件在DNA水平、蛋白水平进... 培育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种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大量抗除草剂草甘膦棉花的再生植株,对其进行阳性检测。通过确定PCR检测目标条带大小、蛋白杂交条带大小分子特征,对65个独立转化事件在DNA水平、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再生植株DNA得到的阳性率平均值为81.5%,经过蛋白检测后阳性率确定为55.4%,该类阳性植株即为外源基因正常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抗性检测,对其中9个株系进行了不同世代的选择,经过综合鉴定筛选,发现2个抗性优良的转基因株系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余还需进一步筛选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 转化效率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秀丽 王留明 +4 位作者 王家宝 杨静 陈莹 赵军胜 高明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79-80,共2页
以引进的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5A39及其与非抗除草剂材料的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草甘膦浓度,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棉花进行处理。试验初步明确棉花苗期对除草剂最为敏感,也是进行抗性鉴定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基因棉花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ddPCR拷贝数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桂容 张维 +3 位作者 杜文平 宋军 陈谦 徐利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7-171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是从前期获得的100余份转基因抗除草剂草甘膦玉米品系中,挑选T抗-1等14个转基因玉米品系进行拷贝数检测。【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拷贝数分析方法——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简称dd PCR),设计特异引物对外... 【目的】本研究是从前期获得的100余份转基因抗除草剂草甘膦玉米品系中,挑选T抗-1等14个转基因玉米品系进行拷贝数检测。【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拷贝数分析方法——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简称dd PCR),设计特异引物对外源抗草甘膦基因2m G2-epsps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供试的14份转基因材料中10份是单拷贝品系。同时,通过引物探针特异性试验、叶片基因组DNA的PCR抑制和浓度检测、转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2m G2-epsps的实时PCR检测和基因组DNA的酶切等系列研究,建立稳定的转基因玉米拷贝数分析的dd PCR检测体系。【结论】微滴数字PCR技术为这批转基因玉米的下一步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参数,同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外源基因拷贝数dd PCR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玉米 外源基因 拷贝数 微滴数字PCR(d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草甘膦转基因作物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向文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2-98,共7页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抗除草剂作物新品种、近年来研究发展迅速。草甘膦因其具有最优秀的除草剂特性而成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的首选对象,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已培育成功并大面积种植。将抗性基因导入油菜、烟草、番茄、棉花、...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抗除草剂作物新品种、近年来研究发展迅速。草甘膦因其具有最优秀的除草剂特性而成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的首选对象,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已培育成功并大面积种植。将抗性基因导入油菜、烟草、番茄、棉花、玉米等作物也获得了表达。本文对草甘膦的作用靶标酶———EPSP合酶的发现,抗草甘膦突变的EPSP合酶基因及变异的EPSP合酶抗性特点,及其将快速催化草甘膦代谢成无毒产物的酶的基因导入植物,而获得抗草甘膦作物研究作了概况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作物 作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表达G2EPSPS和GAT基因增强转基因大豆植株对草甘膦耐受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兵福 郭勇 +6 位作者 洪慧龙 金龙国 张丽娟 常汝镇 陆伟 林敏 邱丽娟 《大豆科技》 2020年第2期37-38,共2页
草甘膦(Glyphosate),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销售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处理后的新叶黄化和莽草酸积累现象是草甘膦作用于植物最显著的标志性药害症状,同时存在于常规大豆和商业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继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生物量和... 草甘膦(Glyphosate),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销售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处理后的新叶黄化和莽草酸积累现象是草甘膦作用于植物最显著的标志性药害症状,同时存在于常规大豆和商业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继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生物量和产量。当前,已商业化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仍以单独利用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或草甘膦降解基因GAT为主。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甘膦抗性基因G2EPSPS和草甘膦降解基因GAT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化的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技术创制共表达G2EPSPS和GAT基因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药害症状 光合生物 降解 EPSPS G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宏基因组中抗草甘膦新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
20
作者 马建 王云鹏 +3 位作者 韦正乙 孙康泰 邢少辰 王呈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2,共7页
【目的】从土壤宏基因组中克隆新的抗草甘膦新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为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被草甘膦污染的土壤建立宏基因组文库,经筛选从中成功克隆了一个新的具有草甘膦抗性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 【目的】从土壤宏基因组中克隆新的抗草甘膦新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为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被草甘膦污染的土壤建立宏基因组文库,经筛选从中成功克隆了一个新的具有草甘膦抗性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命名为soilA)。构建了Prrn启动子驱动soil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SYTH-soilA,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草甘膦抗性试验,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soil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330E,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并对经PCR和胶体金试纸条鉴定的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草甘膦耐受能力检测。【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soilA基因长1 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ClassⅡ型EPSPS基因家族。原核表达soilA可使受体菌具有耐受1 200mmol/L草甘膦。构建soilA植物表达载体pC330E,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烟草,经PCR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共获得107株阳性烟草植株,经过喷洒试验获得了3株高耐受草甘膦植株,这3株转基因烟草最高可耐受200mmol/L草甘膦。【结论】新克隆的编码EPSPS的soilA基因能够提高受体材料的草甘膦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烯醇丙酮莽酸-3磷酸合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