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草根情结的异化:底层社会传播生态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春雷
易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
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底层社会为视角,通过分析草根情结在底层社会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异化表象,考察媒介化社会视域下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草根情结异化的深刻影响,揭示出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底层社...
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底层社会为视角,通过分析草根情结在底层社会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异化表象,考察媒介化社会视域下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草根情结异化的深刻影响,揭示出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于纾解阶层情绪、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性。文章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结构断裂、功能落魄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场域,这一生态中的大众传媒则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因此建构良好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规避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保证,而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理应在纾解草根负面情绪、草根理性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情结
异化
底层社会
传播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40年高考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丽
孟凡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57,共6页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其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由全然的"精英立场"向显露"草根情结"的转变。究其原因,这种转变是在世界发展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由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结构变迁共同催生而成的产物。然而,高考政策的&...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其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由全然的"精英立场"向显露"草根情结"的转变。究其原因,这种转变是在世界发展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由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结构变迁共同催生而成的产物。然而,高考政策的"精英立场"与"草根情结"存在着天然的对立,形成二元悖论。当前,面对中国社会呈现倒"丁"字型结构和阶层固化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公众公平公正诉求日益高涨的局面,高考政策应当摒弃过去那种仅仅以"人的素质"为筛选尺度的"精英立场",避免政策成为社会精英阶层掠夺底层草根群体的合法化工具,应当将"人的需求"和"人的素质"作为共同的基准,在选拔国家建设所必须的社会精英的同时,给予草根群体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匮乏形成的社会原因的考量,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诉求和夙愿,为草根群体搭建实现社会流动的公共通道,实现高考政策"精英立场"和"草根情结"的均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政策
价值取向
社会分层
精英立场
草根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根情结的异化:底层社会传播生态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春雷
易小军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困难群体心理疏导与传媒引导机制研究"(编号:12CXW016)
文摘
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以底层社会为视角,通过分析草根情结在底层社会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的异化表象,考察媒介化社会视域下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草根情结异化的深刻影响,揭示出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对于纾解阶层情绪、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性。文章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结构断裂、功能落魄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场域,这一生态中的大众传媒则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因此建构良好的底层社会传播生态成为规避草根情结异化的重要保证,而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理应在纾解草根负面情绪、草根理性启蒙。
关键词
草根情结
异化
底层社会
传播生态
Keywords
grassroots complex
alienation
bottom society
communication ecolog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40年高考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丽
孟凡丽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新疆大学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57,共6页
文摘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其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由全然的"精英立场"向显露"草根情结"的转变。究其原因,这种转变是在世界发展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由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结构变迁共同催生而成的产物。然而,高考政策的"精英立场"与"草根情结"存在着天然的对立,形成二元悖论。当前,面对中国社会呈现倒"丁"字型结构和阶层固化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公众公平公正诉求日益高涨的局面,高考政策应当摒弃过去那种仅仅以"人的素质"为筛选尺度的"精英立场",避免政策成为社会精英阶层掠夺底层草根群体的合法化工具,应当将"人的需求"和"人的素质"作为共同的基准,在选拔国家建设所必须的社会精英的同时,给予草根群体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匮乏形成的社会原因的考量,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诉求和夙愿,为草根群体搭建实现社会流动的公共通道,实现高考政策"精英立场"和"草根情结"的均势。
关键词
高考政策
价值取向
社会分层
精英立场
草根情结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草根情结的异化:底层社会传播生态的另一种解读
李春雷
易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40年高考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社会学分析
陈丽
孟凡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