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盐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苏志刚 韩有健 +4 位作者 陈盈熹 白玛然登 扎西桑珠 徐雅梅 苗彦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5,共9页
为探讨在温度和盐处理下不同草木樨种子萌发状况及变化规律,以西藏5份草木樨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及不同盐(NaCl)浓度(50、100、150、200、300、400 mmol/L)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的影响... 为探讨在温度和盐处理下不同草木樨种子萌发状况及变化规律,以西藏5份草木樨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及不同盐(NaCl)浓度(50、100、150、200、300、400 mmol/L)对草木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草木樨种子的萌发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白花草木樨经过引种后在种子萌发期对温度和盐的耐受能力明显优于印度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说明白花草木樨更适宜在西藏低温和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温度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源物质对盐、碱及干旱胁迫下草木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婷婷 刘宇乐 +4 位作者 陈红 许凌欣 陈祥伟 王恩姮 严俊鑫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32,共11页
为筛选出促进盐、碱及干旱胁迫下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外源物质及其处理浓度,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和褪黑素(MT)浸种6 h对盐、碱及干旱胁迫下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00 ... 为筛选出促进盐、碱及干旱胁迫下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外源物质及其处理浓度,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和褪黑素(MT)浸种6 h对盐、碱及干旱胁迫下草木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00 mg·L^(-1)的GA是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50μmol·L^(-1)的MT是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最佳处理。在碱胁迫下,200μmol·L^(-1)的MT则使幼苗胚轴长出现最大值。在干旱胁迫下,100 mg·L^(-1)的GA使草木樨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出现最大值。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缓解盐胁迫的最佳外源物质是GA,最佳处理浓度是200 mg·L^(-1),缓解碱和干旱胁迫的最佳外源物质是MT,最佳处理浓度分别是50和100μmol·L^(-1)。综上所述,MT和GA浸种能够在盐、碱及干旱胁迫下促进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草木樨对盐、碱及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物质 盐、碱、干旱胁迫 草木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草木樨MaERF058基因耐旱功能验证
3
作者 魏娜 敬文茂 +5 位作者 许尔文 王荣新 赵晶忠 马雪娥 张吉宇 刘文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9-169,共11页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气孔开闭、渗透功能和激素调节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白花草木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广泛种植,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和粗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的优质牧草。转录...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逆境胁迫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气孔开闭、渗透功能和激素调节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白花草木樨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广泛种植,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和粗蛋白含量高等特点的优质牧草。转录因子(TF)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蛋白分子,可作用于其下游启动子区的特定顺式元件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是作物抗逆性改良的理想候选基因。本研究对白花草木樨关键耐旱基因MaERF058进行烟草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表达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干旱胁迫下,过表达MaERF058的拟南芥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干旱条件下转MaERF058基因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脯氨酸含量较对照显著(P<0.01)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P<0.01)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增加;单胺氧化酶染色(NBT法)结果显示转基因毛状根的活性氧含量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MaERF058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对调控白花草木樨响应干旱胁迫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解析白花草木樨耐旱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加快耐旱牧草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草木樨 ERF转录因子 干旱胁迫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草木樨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艳芳 肖冰雪 《草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草木樨(Melilotus spp.)是一年或两年生的优良豆科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全草入药,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饲用牧草,也可作为绿肥、蜜源、香料使用,是重要的轮作牧草,在高寒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 草木樨(Melilotus spp.)是一年或两年生的优良豆科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全草入药,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饲用牧草,也可作为绿肥、蜜源、香料使用,是重要的轮作牧草,在高寒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草木樨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成分、遗传多样性、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高寒地区的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草木樨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高寒地区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遗传多样性 引种栽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唐世凯 刘丽芳 +1 位作者 李永梅 郑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18-521,533,共5页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间作套种 草木樨 甘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和NaCl胁迫对草木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汪永平 骆凯 +6 位作者 胡小文 马福成 田小飞 张宝林 塔拉腾 刘晓燕 张吉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4-1182,共9页
以筛选出的5份优异草木樨(Melilotus)种质PI595335、MO-LX04、PI595388、Ames19257和PI593234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渗透势的PEG(0、-0.3、-0.6、-0.9、^(-1).2、^(-1).5 MPa)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100、150、200、300mmol·L^(-... 以筛选出的5份优异草木樨(Melilotus)种质PI595335、MO-LX04、PI595388、Ames19257和PI593234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渗透势的PEG(0、-0.3、-0.6、-0.9、^(-1).2、^(-1).5 MPa)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100、150、200、300mmol·L^(-1))模拟干旱和盐碱胁迫条件,采用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幼苗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并综合比较不同种质的抗旱及耐盐能力。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0.3 MPa)的条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5份种质的萌发,对PI595335、MO-LX04、PI595388胚根和幼苗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Ames19257、PI593234胚根和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P<0.05)促进作用;而较低渗透势(≤-0.9 MPa)则显著抑制(P<0.05)所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2)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5份种质草木樨幼苗的生长均有显著的(P<0.05)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NaCl(≤100mmol·L^(-1))溶液能促进草木樨种子的萌发。3)用模糊数学隶属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份草木樨种质在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为Ames19257>PI593234>MO-LX04>PI595335>PI595388,耐盐性强弱为PI593234>Ames19257>PI595388>MO-LX04>PI595335。其中Ames19257和PI593234在抗旱性和耐盐模拟试验中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其它3份草木樨种质,更适于为今后杂交创制新种质提供遗传材料或在西北干旱、盐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盐胁迫 水分胁迫 萌发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和调制方法对草木樨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鸿祥 韩建国 +3 位作者 武宝成 马春晖 毛培胜 戎郁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研究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二年生草木樨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头茬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干草产量及最高粗蛋白质总产量。现蕾至初花期刈割,刈草的营养成分含量最高。在直接晾晒、喷碳酸钾(2.5%)晾晒、压扁茎杆晾晒... 研究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二年生草木樨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头茬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干草产量及最高粗蛋白质总产量。现蕾至初花期刈割,刈草的营养成分含量最高。在直接晾晒、喷碳酸钾(2.5%)晾晒、压扁茎杆晾晒和压扁茎杆后喷碳酸钾(2.5%)四种调制方法中,后三种方法都能加速干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其中以喷碳酸钾(2.5%)的晾晒方法快速简便,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收获期 调制方法 产草量 干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草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丽芳 唐世凯 +2 位作者 熊俊芬 郑毅 李永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62-664,67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草木樨间作对烟草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烤烟间作草木樨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下降,防治效果为22.58%~80%.间作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真菌类病害的危害,...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草木樨间作对烟草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烤烟间作草木樨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下降,防治效果为22.58%~80%.间作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真菌类病害的危害,防治效果为44.50%~52.91%.在本试验条件下间作对细菌类病害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草木樨 间作 烟草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草木樨改良盐碱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月芬 汤洁 +2 位作者 林年丰 郭平 李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通过对人工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改良退化土壤的效果。在种植黄花草木樨后,除了土壤全钾和速效磷含量下降以外,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速效钾养分含量皆明显增加。磷、钾下降的原因与黄... 通过对人工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改良退化土壤的效果。在种植黄花草木樨后,除了土壤全钾和速效磷含量下降以外,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速效钾养分含量皆明显增加。磷、钾下降的原因与黄花草木樨生长发育过程的需肥特性有关。在黄花草木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该注意追施磷、钾肥,可达到“以磷增氮”,“以钾促氮”的目的。实践表明,种植黄花草木樨这一技术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退化土壤的一种优良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樨 退化土壤 盐碱土 生物技术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穆俊丽 杨静慧 +2 位作者 丁密超 何斌琼 宋晓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比较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为抗盐草木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耐盐草木樨品种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NaCl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和0.35 mol/L)胁迫处理后,测算其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 【目的】比较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为抗盐草木樨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耐盐草木樨品种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NaCl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和0.35 mol/L)胁迫处理后,测算其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度、相对胚芽长度和耐盐指数。【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盐浓度的增加,各品种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芽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草木樨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各草木樨品种对低浓度(≤0.10 mol/L)盐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随盐浓度的增加其受抑制程度加剧。【结论】7个草木樨品种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白花草木樨>和林格尔草木樨>赤峰草木樨>宁夏草木樨>呼和浩特草木樨>黑龙江草木樨>伊盟准格尔草木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盐胁迫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相对胚芽长度 NACL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草木樨对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邬彩霞 刘苏娇 +1 位作者 赵国琦 徐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探讨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 ficinalis)水浸提液对田间常见杂草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利用黄花草木樨化感作用进行生物除草的可行性,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对藜(Chenopodium album)、臭草(Melica scabrosa)、籽粒苋(Ama... 为探讨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 ficinalis)水浸提液对田间常见杂草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利用黄花草木樨化感作用进行生物除草的可行性,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对藜(Chenopodium album)、臭草(Melica scabrosa)、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山苦荚(Ixeris chinensis)、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等7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干草粉对田间杂草生物量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茎叶水浸提液处理能显著抑制籽粒苋、山苦荬、藜、稗草及车前草的种子萌发(P<0.05);能显著抑制藜、籽粒苋、稗草、山苦荚、车前草的幼苗生长(P<0.05);黄花草木樨干草粉能有效降低田间杂草生物量,且对田间杂草的抑制效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施用量达90g·m^(-2)时,对田间杂草数量和干重的抑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黄花草木樨的抑草能力具有选择性,对不同种杂草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存在差异;黄花草木樨干草粉的施用量在90 g·m^(-2)及以上时,能显著降低田间杂草的数量及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樨 水浸提液 干草粉 杂草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标记溶磷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及其定殖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任嘉红 刘辉 +3 位作者 姜楠 魏玉宏 张冰 王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9,I0001,共7页
【目的】为有效利用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菌株,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菌株在南方红豆杉根际及其根部的定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修改的反复冻融转化方法,将穿梭载体p GFP4412质粒转化进入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细胞,对该菌... 【目的】为有效利用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菌株,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菌株在南方红豆杉根际及其根部的定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修改的反复冻融转化方法,将穿梭载体p GFP4412质粒转化进入草木樨中华根瘤菌CHW10B细胞,对该菌株进行GFP标记,筛选荧光表达强烈且稳定遗传的转化子,对转化子的细胞及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以GFP基因标记和抗性标记作为示踪手段,将GFP标记的CHW10B菌株接种到南方红豆杉1年生盆栽实生苗根表面,借助荧光显微镜及稀释涂布技术,对根际土壤中GFP标记菌株进行定期回收检测。【结果】成功获得CHW10B菌株荧光表达强烈且稳定遗传的GFP转化子,该转化子及野生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G-),短杆菌,但二者在LB固体平板上的菌落形态有一定差别。野生菌株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黏稠,为乳白色;而标记菌株CHW10B-GFP2菌落表面为浅棕色,其他一致;标记菌株溶磷能力与野生菌株接近,发酵液上清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分别为639.12和656.57 mg·L-1。GFP标记菌株在南方红豆杉根际的数量变化幅度较大,接种1天根际土壤中CHW10B转化子菌数为6.08×107cfu·g-1,随后细菌数量迅速减少,15天后标记细菌数量开始增多,25~40天菌体数量升高并呈平稳趋势。用荧光显微镜对接种40天后南方红豆杉的根部进行观察,发现在根系表面及其内部有大量发绿色荧光的GFP标记细胞存在。【结论】GFP基因标记的CHW10B菌株在南方红豆杉幼苗根际土壤中具有持久性定殖的能力;另外,该标记菌株能在根表面和内部定殖,具有内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草木樨中华根瘤菌 定殖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籽实脱毒后饲喂肉鸡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雪松 张秀芬 格根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92-296,共5页
本试验以草木樨籽实为原料,以焙炒等不同处理方法脱毒后,用180只20-47日龄的肉鸡进行饲喂试验,在对照日粮中不含草木樨籽实,其他处理中50%的豆饼用相应处理的草木樨籽实取代。结果表明:1.不经过处理的草木樨籽实的采食量指标与... 本试验以草木樨籽实为原料,以焙炒等不同处理方法脱毒后,用180只20-47日龄的肉鸡进行饲喂试验,在对照日粮中不含草木樨籽实,其他处理中50%的豆饼用相应处理的草木樨籽实取代。结果表明:1.不经过处理的草木樨籽实的采食量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经过处理后的草木樨籽实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间日增重的差异不显著;2.在能量、蛋白质和钙存留率方面,未处理的草木樨籽实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处理间磷存留率的差异不显著;3.在生产实际中草木樨种子经过培炒处理,NaHCO3处理,发酵处理和浸泡处理后饲喂肉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籽实 香豆素 双香豆素 去毒加工 草木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草木樨与燕麦混合青贮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顾雪莹 玉柱 +2 位作者 郭艳萍 孙启忠 乌艳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56,共5页
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 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白花草木樨的pH值、氨态氮占总氮含量、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粗蛋白含量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燕麦的乳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单贮白花草木樨(P<0.05),但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白花草木樨的丁酸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草木樨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饲料(P<0.05),其他3组没有检测出丁酸。综合试验结果,单贮燕麦可以得到优良的青贮饲料,且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效果较好,且燕麦添加比例为50%混贮的效果与其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草木樨 燕麦 混贮 发酵品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甲酸+甲醛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杨富裕 周禾 +1 位作者 韩建国 张蕴薇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青贮料中,加入甲酸+甲醛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甲酸+甲醛青贮能明显改善草木樨青贮...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青贮料中,加入甲酸+甲醛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甲酸+甲醛青贮能明显改善草木樨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即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和保存更多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晾晒8h组添加甲酸(2.0ml/kg)+甲醛(2.0g/kg)的效果最好;而晾晒30h组添加甲酸(3.0ml/kg)+甲醛(1.0g/kg)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甲酸+甲醛 干物质水平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对苏丹草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婧怡 姚丹丹 +4 位作者 赵国琦 邬彩霞 马钱波 徐军 唐晨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92,共8页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具有化感除草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展黄花草木樨化感抑草的研究,阐明黄花草木樨中所含化感物质的化感抑制机理,本实验采用生物检测法以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处理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种子,并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重要...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具有化感除草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展黄花草木樨化感抑草的研究,阐明黄花草木樨中所含化感物质的化感抑制机理,本实验采用生物检测法以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处理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种子,并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能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种子的发芽率、根长、根干重、茎长和茎叶干重等生长指标(P<0.05);能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的叶绿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的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苏丹草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黑麦草可溶性糖含量(P<0.05);苏丹草和黑麦草在4和6d处理组的CAT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8d时恢复至对照水平;苏丹草处理组和黑麦草处理组的POD活性均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 苏丹草 多花黑麦草 化感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甲酸对白花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杨富裕 周禾 韩建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收获后经过0、8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原料中,加入甲酸(添加量为2.5、4.0和5.5ml/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添加甲酸能使草木樨青贮料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添加甲酸4.0ml/k... 在收获后经过0、8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原料中,加入甲酸(添加量为2.5、4.0和5.5ml/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添加甲酸能使草木樨青贮料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添加甲酸4.0ml/kg对三个干物质水平草木樨青贮均有良好效果,但以干物质含量27.36%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草木樨 甲酸 干物质含量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种子成熟过程中的活力特性及产量形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鸿祥 韩建国 +2 位作者 马春晖 毛培胜 戎郁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7-305,共9页
草木樨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特性和产量形成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 ,种子在盛花后45d达到生理成熟 ,其荚果干重和种子活力最高。种子硬实率随着成熟度的加深而提高。新收获的高硬实种子可用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 TTC法测定活力。浓硫酸浸泡 2 0... 草木樨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特性和产量形成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 ,种子在盛花后45d达到生理成熟 ,其荚果干重和种子活力最高。种子硬实率随着成熟度的加深而提高。新收获的高硬实种子可用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 TTC法测定活力。浓硫酸浸泡 2 0~ 30 min可有效打破硬实。种子最高产量在盛花后 36d获得 ,种子适宜收获期是盛花后 33~ 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种子活力 种子成熟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蔗糖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富裕 周禾 +1 位作者 韩建国 张蕴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h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Melilotusalba(干质量含量分别为27 36%,38 69%和44 98%)青贮料中,加入蔗糖(添加量分别为1 0%,1 5%和2 0%)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干质量含量为44 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h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Melilotusalba(干质量含量分别为27 36%,38 69%和44 98%)青贮料中,加入蔗糖(添加量分别为1 0%,1 5%和2 0%)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干质量含量为44 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质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蔗糖青贮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升高,粗蛋白含量下降,发酵品质严重下降,因此草木樨青贮不宜用蔗糖作为青贮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蔗糖 干质量水平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邬彩霞 刘苏娇 赵国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4-192,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的主要化感物质。采用色谱分离、薄层分析和生物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了活性较强的化感物质组分,并通过气质联用(GC-MS)对潜在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的主要化感物质。采用色谱分离、薄层分析和生物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了活性较强的化感物质组分,并通过气质联用(GC-MS)对潜在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的乙酸乙酯相中含有多种化感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为香豆素,相对含量较高的有6-(3-Hydroxy-but-1-enyl)-1,5,5-trimethyl-7-oxabicyclo[4,1,0]heptan-2-ol、二氢苯并吡喃酮、2,6-二叔丁基对甲酚、二溴三甲基环丙烷、磷酸三甲酯等物质;将乙酸乙酯相进一步分离得到3层混合物,上层混合物中含量相对最高的为香豆素;中层混合物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二溴三甲基环丙烷、6-(3-Hydroxy-but-1-enyl)-1,5,5-trimethy-7-oxabicyclo[4,1,0]heptan-2-ol、2,6-二叔丁基对甲酚、甲基环戊醇等物质;下层混合物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有二溴三甲基环丙烷、甲基环戊醇、环己基溴化膦等物质。乙酸乙酯相及其分离后的各层混合物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其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分层后的各层混合物处理(P<0.05);其次是上层混合物处理,其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他2层(P<0.05);下层混合物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以上结果提示,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化感物质种类非常多,香豆素的含量最高,且香豆素含量高的组分处理对黑麦草的抑制作用就强,推测香豆素应为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中的主要化感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草木樨 色谱分离 化感物质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