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部落边界冲突与权力博弈——以1940年代陌务与北山的草山纠纷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志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4-170,共7页
1942年,甘南藏区所属夏河陌务与卓尼北山两部落发生草山纠纷,事态逐步扩大。地方官员应陌务之请居中调处,和平协商和武力进剿反复使用。从省府到县局再到基层社会、从政府到军方先后介入,但冲突仍持续不断。北山头目麻周在"北山事... 1942年,甘南藏区所属夏河陌务与卓尼北山两部落发生草山纠纷,事态逐步扩大。地方官员应陌务之请居中调处,和平协商和武力进剿反复使用。从省府到县局再到基层社会、从政府到军方先后介入,但冲突仍持续不断。北山头目麻周在"北山事件"中被抓后,甘肃省政府特别法庭主持审判,国家法和习惯法兼用,但各方对处理准则做出迥异解读,诉讼不息。这反映了各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习惯法做出利己的理解,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藏区的权威尚未树立。藏区权势结构的分裂与管理的琐碎使得边界冲突愈发繁复,纠纷得不到适当解决而不断淤积和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部落 草山纠纷 番规番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南草山纠纷与地方政府之因应——以“北山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柳德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对于地处偏僻高寒之地的甘南藏族老百姓而言,草山是其唯一的生存资源,而甘南各部落之间又因草山向无明确界线以及草山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各部落之间对草山的争夺几乎贯穿于甘南社会的各个时代,亦影响到牧民生活的各个角落。194... 对于地处偏僻高寒之地的甘南藏族老百姓而言,草山是其唯一的生存资源,而甘南各部落之间又因草山向无明确界线以及草山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各部落之间对草山的争夺几乎贯穿于甘南社会的各个时代,亦影响到牧民生活的各个角落。1940—1944年发生的“北山事件”不过是甘南各部落之间草山纠纷的一个历史缩影。与以往历届政府的羁縻政策略有不同,此次草山纠纷中时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县政府则扮演着主导角色。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30年代夏河县治及卓尼设治局的设立,国家权力开始进入甘南的中心地带;二是20世纪40年代初保甲制度之推行,将国家权力的触角延展至甘南的各个部落,将代表国家权力符号的乡镇保甲机构设立于甘南的大小村庄,甘南藏族群众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政府”的威严,甘南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开始受到政府干预和法律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事件 草山纠纷 政府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与“非日常”:一项以青海省泽库县隆吾村草山纠纷为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旦却加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8-18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深刻而持续的转型之中,受此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纠纷呈现出新的、复杂的模态,影响日益广泛,引起了人类学界极大的关注。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青海泽库县隆吾村与同德县贡公麻村之间的草山纠纷事件为案例,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深刻而持续的转型之中,受此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纠纷呈现出新的、复杂的模态,影响日益广泛,引起了人类学界极大的关注。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青海泽库县隆吾村与同德县贡公麻村之间的草山纠纷事件为案例,讨论、分析了该地区人们怎样在"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并解决人与人之间或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草山纠纷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北畜牧业生产中诸问题考察
4
作者 毛光远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37-52,共16页
历史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经济是西北地区传统支柱型产业。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畜牧业经营仍在传统粗放的道路上徘徊,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若干瓶颈因素,主要表现为畜种退化严重、兽疫猖獗、畜牧抗灾能力低下... 历史时期,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经济是西北地区传统支柱型产业。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畜牧业经营仍在传统粗放的道路上徘徊,在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若干瓶颈因素,主要表现为畜种退化严重、兽疫猖獗、畜牧抗灾能力低下、游牧社会动荡等诸方面。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更甚者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畜种退化 兽疫横行 社会动荡 草山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