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煤矿区草地荒漠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玲 王广军 李映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6-939,共4页
以位于草原区的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基于决策树和BP神经网络,在荒漠化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对研究区16年来的荒漠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变化、超载放牧、掏挖药材以及垦荒等因素的影响,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以及荒漠化总... 以位于草原区的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基于决策树和BP神经网络,在荒漠化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对研究区16年来的荒漠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受气候变化、超载放牧、掏挖药材以及垦荒等因素的影响,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以及荒漠化总面积存在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演变过程;②受煤炭开发的影响,重度荒漠化草地多围绕矿业建设用地呈“”状分布,并且受季风影响向矿业建设用地东侧发展迅速。矿业建设用地面积与重度荒漠化面积相关关系显著,可将其作为评价、预测该区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扰动 草地荒漠化 信息提取 遥感 霍林河露天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近50年来草地荒漠化驱动因素定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东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6-169,共4页
共和盆地是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从1953-2008年共56a的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大风日数、年蒸发量8个... 共和盆地是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从1953-2008年共56a的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大风日数、年蒸发量8个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盆地草地荒漠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共和盆地1953-2008年这个时间段人类活动对草地荒漠化的贡献率为53.75%;自然因素对草地荒漠化的贡献率为38.25%,超过1/3;人为因子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其贡献率仅为7.99%。说明人类活动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大于自然因素,是影响共和盆地草地荒漠化的主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草地荒漠化 驱动因素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 吉日嘎拉吐 李宝山 《内蒙古草业》 2000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简述区内外土地荒漠化现状 ,着重论述了人为因素是科左后旗草地荒漠化成因重点 。
关键词 草地荒漠化 成因 整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以达茂旗为例
4
作者 王力琪 程博 +3 位作者 张晓平 李可冬 宋梦龙 颜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7,共6页
准确监测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状况评价和相应草地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条件。达茂旗草地资源丰富,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属半荒漠化草地的典型性代表。为了提升半荒漠化草地资源信息的质量,本文以内蒙古达茂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 准确监测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状况评价和相应草地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条件。达茂旗草地资源丰富,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属半荒漠化草地的典型性代表。为了提升半荒漠化草地资源信息的质量,本文以内蒙古达茂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地面实测样地数据,结合光谱、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和数字地形数据构建了23个原始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和决策树(CART)回归算法进行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并使用特征重要性得分和递归特征消除(RFE)进行特征优化,最终完成达茂旗2021年半荒漠化草地AGB反演制图。结果表明,RF模型在半荒漠化草地AGB反演结果中精度最高,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最优特征至12个,其中气象和地形特征对草地AGB反演贡献最大,最终的反演模型精度决定系数(R^(2))为0.83,均方根误差(RMSE)为20.31。本文对半荒漠化草地进行生物量的估算,为易受影响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物量反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草地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影像 机器学习 递归特征消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草地沙质荒漠化监测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子君 卢欣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5-370,共6页
对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全区5市91563.47km2草地面积中,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全区沙质荒漠化草地占草地面积的61.06%,50%以上的草地处于... 对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全区5市91563.47km2草地面积中,强烈发展沙化草地占29.22%,发展沙化草地占1.5%,潜在沙化草地占30.34%,未沙化草地占38.94%。全区沙质荒漠化草地占草地面积的61.06%,50%以上的草地处于沙质荒漠化状态,其中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强烈发展的沙质荒漠化草地面积比例最高,超过6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该区草地沙质荒漠化成因主要是气候干旱、多风以及土壤质地疏松等自然因素和长期滥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历史和人为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河西走廊地区草地沙质荒漠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沙质荒漠化 监测 河西走廊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化草地生态危机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金荣 张芬琴 谢晓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分析了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化草地生态环境状况、存在问题 ,对今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河西走廊 干旱荒漠化草地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南地区不同荒漠化草地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拉元林 全晓毅 +1 位作者 姜秀庭 王金山 《四川草原》 2005年第8期40-42,共3页
在贵南地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中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草地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塔秀乡西贡卡,森多乡东贡卡和茫什多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减小。塔秀乡塔秀滩极度退化草地多... 在贵南地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中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草地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塔秀乡西贡卡,森多乡东贡卡和茫什多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减小。塔秀乡塔秀滩极度退化草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小于重度退化草地,丰富度大于重度退化草地。4个不同荒漠化地区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总体有递减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南地区 荒漠化草地 物种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产菌对荒漠化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安耕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28-29,共2页
通过施用增产菌,对古浪县北部荒漠化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增产菌后,鲜草产量增加17.14%,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6.98%;干草收获率提高17.09百分点,利用率提高18百分点,产量提高30.99%,实际利用量提高68.42%。
关键词 增产菌 荒漠化草地 改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 被引量:31
9
作者 程晓莉 安树青 +1 位作者 钦佩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26-1532,共7页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发现从本氏针茅 ( Stipa bungeana)、本氏针茅 +油蒿 ( Artemisia ordosica)、油蒿、油蒿 +牛心朴子 ( Cynanchumkomarovii)、牛心朴子群落的 5个...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发现从本氏针茅 ( Stipa bungeana)、本氏针茅 +油蒿 ( Artemisia ordosica)、油蒿、油蒿 +牛心朴子 ( Cynanchumkomarovii)、牛心朴子群落的 5个退化系列群落中 ,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异质化程度及其相关范围变化非常明显。变异函数的基台值 ( C0 + C)在 5个退化群落中的变化表明 ,在本氏针茅群落中 ,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异质性较低 ( 0 .48) ,本氏针茅 +油蒿群落增强 ( 1 9.47) ,油蒿群落显著增强 ( 1 5 2 2 ) ,油蒿 +牛心朴子群落减弱 ( 1 71 .6) ,牛心朴子群落显著减弱 ( 4 .1 64)。变异函数的相关范围 ( A0 )表明 ,在本氏针茅群落空间相关范围较小 ( 5 3.9cm) ,本氏针茅 +油蒿群落增加 ( 77.8cm) ,油蒿群落减小 ( 5 1 .7cm) ,油蒿 +牛心朴子群落增加 ( 62 .9cm) ,牛心朴子群落增加 ( 94.6cm)。空间变异比分析表明 ,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主要部分 ( 74.2 %~ 80 .7% )。空间分布格局图 ( Kriging map)分析进一步显示 ,退化群落中植被地上生物量格局变化显著。从本氏针茅群落退化到油蒿群落的中度荒漠化过程中 ,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 退化群落 空间异质性 鄂尔多斯 草地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