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影像的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超 范天文 +8 位作者 吐尔逊江·艾力木别克 贺军 李建伟 文俊 张琳 靳瑰丽 李莹 刘文昊 王生菊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73,共11页
【目的】分析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0~2022年Landsat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该流域及流域内10个县(市)草地AGB... 【目的】分析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0~2022年Landsat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该流域及流域内10个县(市)草地AGB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稳定性,并运用趋势分析和F显著性检验揭示草地的历史演变规律。【结果】在建立的回归模型中,二次函数反演模型精度最高,其验证精度为71.22%,可用于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在时间变化上,1990~2022年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270.60 g/m^(2)增加到2022年的500.22 g/m^(2),增长速率为8.96 g/(m^(2)·a),其中新源县增加速率最快,为14.57 g/(m^(2)·a);霍尔果斯市增加速率最慢,为4.33 g/(m^(2)·a)。在空间变化上,东部新源县、尼勒克县,南部巩留县、昭苏县及北部伊宁县偏高,西部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偏低的分布格局;在变化趋势上,伊犁河流域草地AGB主要以改善为主,占草地总面积的59.67%。【结论】近33年来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呈现出“大部改善,局部稳定,少量退化”的状态,气候的“暖湿化”以及草地保护的完善为草地AGB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草地地上生物量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2
作者 何昭鑫 吴连峰 +4 位作者 王永喆 顾云杰 赵凤伟 王兴昌 王晓春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 草地是大庆市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掌握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动态对了解大庆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ODIS-NDVI遥感数据和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构建大庆城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使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过去20余年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温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的指数函数反演模型对大庆草地地上生物量解释度最高,其决定系数R^(2)为0.77,均方根误差为38 g⋅m^(-2)。2000—2023年大庆城区草地生物量表现为波动增加的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314 g⋅m^(-2);大部分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最大值为423 g⋅m^(-2),平均值为280 g⋅m^(-2),其空间特征呈现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北部集中、南部分散。降水量对生物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0.584,P<0.05),月均温对生物量作用不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庆草地科学设置载畜量和采油区、优化草地资源利用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城区 草地 遥感反演模型 草地地上生物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3
作者 王生菊 刘文昊 +7 位作者 靳瑰丽 崔国盈 张勇娟 魏秀红 李超 陈梦甜 李文雄 杜玟霖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0-2332,共13页
及时准确的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对草地生产和生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草地为对象,利用1990—2022年Landsat-NDVI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构建AGB反演模型,并分析了33年草地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及时准确的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对草地生产和生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草地为对象,利用1990—2022年Landsat-NDVI数据和野外实测数据,构建AGB反演模型,并分析了33年草地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面实测数据构建的反演模型y=743.9000x^(2)-98.3630x+49.2360拟合效果最好,精度为63.70%;(2)1990-2022年间草地AGB呈增加趋势且呈现西北部山区高平原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14个地州市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草地AGB多年均值最高,为231.70 g·m^(-2);11个草地类中,低地草甸类草地AGB年际变化相对其他草地类稳定,草甸类草地AGB多年均值高于草原类和荒漠类;(3)草地AGB与气温和降水整体表现为高度相关,其中,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边缘荒漠区以及昆仑山脉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强度最大。结果为掌握草地AGB多年变化规律,准确估算新疆草地产草量和碳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反演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以达茂旗为例
4
作者 王力琪 程博 +3 位作者 张晓平 李可冬 宋梦龙 颜涛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7,共6页
准确监测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状况评价和相应草地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条件。达茂旗草地资源丰富,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属半荒漠化草地的典型性代表。为了提升半荒漠化草地资源信息的质量,本文以内蒙古达茂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 准确监测半荒漠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状况评价和相应草地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条件。达茂旗草地资源丰富,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属半荒漠化草地的典型性代表。为了提升半荒漠化草地资源信息的质量,本文以内蒙古达茂旗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地面实测样地数据,结合光谱、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和数字地形数据构建了23个原始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和决策树(CART)回归算法进行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并使用特征重要性得分和递归特征消除(RFE)进行特征优化,最终完成达茂旗2021年半荒漠化草地AGB反演制图。结果表明,RF模型在半荒漠化草地AGB反演结果中精度最高,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最优特征至12个,其中气象和地形特征对草地AGB反演贡献最大,最终的反演模型精度决定系数(R^(2))为0.83,均方根误差(RMSE)为20.31。本文对半荒漠化草地进行生物量的估算,为易受影响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物量反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化草地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影像 机器学习 递归特征消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8
5
作者 姚雨微 任鸿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9-3059,共11页
及时准确评估草地产草量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殊,气候差异显著,地形复杂,仅依靠遥感信息准确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变化有较大限制。基于青藏高原草地AGB野外实测... 及时准确评估草地产草量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殊,气候差异显著,地形复杂,仅依靠遥感信息准确监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变化有较大限制。基于青藏高原草地AGB野外实测数据与Landsat遥感影像,探索了植被指数表征草地AGB信息的有效性,评估了气象和地形信息对准确估算草地AGB的影响,综合利用气象、地形和遥感信息,在新一代地球科学数据和分析应用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上构建了梯度增强回归树草地AGB估算模型,绘制了青藏高原多年草地AGB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基于单因素遥感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仅能解释8%—40%的草地AGB变化情况,其中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GNDVI)对草地AGB解释能力较强(40%)。(2)基于遥感因子构建的梯度增强回归树模型测试集R~2为0.57。分别添加气象、地形信息,模型对草地AGB的估测准确性有所提升,测试R~2为0.62和0.63。(3)基于气象、地形和遥感因子的多因素估测模型能够提高草地AGB估测精度,经递归特征消除法优选后,基于13个特征变量的梯度增强回归树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训练数据集R~2=0.79,RMSE=43.42 g/m^(2),P<0.01;测试数据集R~2=0.66,RMSE=53.64 g/m^(2),P<0.01),可以解释66%草地AGB变化情况。(4)2010年青藏高原平均AGB为94.58 g/m^(2),2015年93.63 g/m^(2),2020年100.78 g/m^(2)。青藏高原西北部草地AGB较低,东南部草地AGB较高,整体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为准确估算青藏高原草地产草量和碳储量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草地地上生物量 梯度增强回归树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和机器学习的塔城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
6
作者 杨延晓 曹姗姗 +2 位作者 李全胜 张鲜花 孙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66-71,共6页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 以新疆塔城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作为自变量,结合研究区样地实测生物量数据,分析并比较K近邻回归(KNN)、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随机森林回归(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而分析并比较采用投票回归器(Voting regressor)和堆叠(Stacking)方法构建的2种集成学习模型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性能最优,R^(2)达0.764,RMSE和MAE分别为23.29 g/m^(2)和16.8 g/m^(2),进而利用最优模型进行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反演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 8 遥感影像 机器学习 估测模型 新疆塔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 被引量:87
7
作者 梁天刚 崔霞 +2 位作者 冯琦胜 王莺 夏文韬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2,共11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草地资源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草畜平衡综合分析的基础。利用2006-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调查资料和Terra/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甘南州及各县市草...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草地资源空间格局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草畜平衡综合分析的基础。利用2006-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调查资料和Terra/MODIS每日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模拟分析了甘南州及各县市草地资源在2001-2008年期间的各旬、月和年的生物量及理论载畜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乘幂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的生物量鲜重,拟合模型平均估产精度为76.7%,可很好地模拟牧草生长状况较好时期(5-10月)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动态。甘南牧区草地生长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10月下旬期间,草地旬最大地上生物量数字图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草地植被生长发育的总体规律。但是,个别旬生物量受大范围长时间阴雨多云天气状况及放牧家畜数量有较大变动情况的严重影响。2001-2008年不同草地类型的月最大生物量动态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抛物线形式,全州平均最大生物量均出现在7月,但不同年份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月份有所变化,主要集中在7-8月。甘南州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年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全州8年平均总地上生物量为109.31亿kg。2005年全州草地植被年总生物量最高,达129.1亿kg,其次为2006,2007和2002年,分别为113.2,110.7和109.0亿kg。由于气候条件和不同县市草地面积及生长状况等存在较大差异,其理论载畜量也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牧区 草地地上生物量 载畜量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和MODIS遥感数据的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研究——以黄河源区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葛静 孟宝平 +5 位作者 杨淑霞 高金龙 殷建鹏 张仁平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4,共12页
利用2015-2016年8月采集的黄河源区草地生物量数据和MODIS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农业多光谱相机(agricultural digital camera,ADC)获取的植被指数数据,比较分析3种_(ADC)植被指数(NDVI_(ADC)、SAVI_(ADC)和GNDVI_(ADC))与野外实测草地地上... 利用2015-2016年8月采集的黄河源区草地生物量数据和MODIS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农业多光谱相机(agricultural digital camera,ADC)获取的植被指数数据,比较分析3种_(ADC)植被指数(NDVI_(ADC)、SAVI_(ADC)和GNDVI_(ADC))与野外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数据的相关性,筛选出适合构建草地AGB反演模型的_(ADC)植被指数;结合MODIS NDVI(记作NDVIMOD)构建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评价各模型精度,确立适宜模拟研究区草地AGB的最优模型;并利用NDVI_(ADC)校正NDVI_(MOD),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草地AGB遥感监测改进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_(ADC)获取的3种植被指数中,NDVI_(ADC)与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SAVI_(ADC),拟合效果最差的是GNDVI_(ADC);2)基于NDVI_(ADC)建立的草地AGB监测模型的精度(RMSEP介于383.55~393.18kg DW/hm2;r范围为0.65~0.66)远高于NDVI_(MOD)的模型精度(RMSEP介于421.08~427.00kg DW/hm^2;r范围为0.55~0.58),NDVI_(ADC)反演得到的草地AGB更接近于黄河源区草地实际生物量,且相较于NDVI_(ADC),NDVI_(MOD)的样本值整体偏高;3)在NDVI_(ADC)构建的4类模型中,线性和乘幂模型模拟研究区草地AGB的能力较好,但线性模型精度更高(y=3248.93×NDVI_(ADC)-305.59,RMSEP=383.55kg DW/hm^2,r=0.66),该模型为黄河源区草地生物量的估测提供了一个新型且易操作的方法;4)NDVI_(ADC)与NDVIMOD相关性较高,利用NDVI_(ADC)校正NDVI_(MOD)可以改进草地AGB遥感反演模型,优化模型为y=2455.54×NDVI_(MOD)-301.69。该模型可在大尺度范围内估测黄河源区的草地生物量,且模型精度接近于地表测量法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草地地上生物量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农业多光谱相机 MODIS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14
9
作者 曾纳 任小丽 +4 位作者 何洪林 张黎 李攀 李志强 张林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6,共8页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该区域草地生物量信息,根据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采样点的地上生物量实测值,结合遥感植被指数、海...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该区域草地生物量信息,根据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采样点的地上生物量实测值,结合遥感植被指数、海拔、气象观测数据(光合有效辐射、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估算2001—2010年三江源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并对其进行分县统计和年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与测验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的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分别为0.73、0.79,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2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多年平均值为172.34 g/m^2,其中高寒草甸为214.81 g/m^2,高寒草原为130.07 g/m^2.3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位于东部的河南县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413.46g/m^2;而北部的曲麻莱最低,仅为69.04 g/m^2.4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升幅为0.93g/(m^2·a).研究显示,利用站点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地上生物量进行模拟,对于分析区域尺度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三江源 BP神经网络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慧芳 李晓东 +1 位作者 张东 校瑞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6,共12页
利用EOS/MODIS植被指数产品(NDVI)、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气象监测资料,结合实测资料和NDVI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卫星遥感估算模型,并通过研究青海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利用EOS/MODIS植被指数产品(NDVI)、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气象监测资料,结合实测资料和NDVI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卫星遥感估算模型,并通过研究青海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草地生长季,生态监测站草地地上生物量与NDVI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P<0.01)。利用模型估算的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在2003-2017年表现出弱的增加态势,2003年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最低,仅为2622 kg·hm^-2,2010年最大,达3252 kg·hm^-2;2003-2017年,青海省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其中,青海省果洛州东南部、玉树州南部、黄南州东南部和海北州东南部草地地上生物量最高;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最低;2003-2017年青海省绝大多数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均呈现保持不变或者趋好的变化特征,其中曲麻莱、都兰以及甘德等地区部分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减少。气温升高热量条件充足的背景下,青海省草地受降水量增多带来的水分条件趋好的有利影响,对高寒地区草地植被的生长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导致草地NDVI升高,地上生物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草地 NDVI 草地地上生物量 遥感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除多 德吉央宗 +1 位作者 姬秋梅 唐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0,共8页
准确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对合理规划区域畜牧业、评估草地植被的生态效益有重要意义。利用每月两次的野外调查资料和对应的MODIS植被指数,以GIS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为手段,建立了西藏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3个... 准确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对合理规划区域畜牧业、评估草地植被的生态效益有重要意义。利用每月两次的野外调查资料和对应的MODIS植被指数,以GIS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为手段,建立了西藏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3个典型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MODIS植被指数更适合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地上生物量估算,对于高寒草甸,最佳估算模型是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三次多项式,其相关系数为0.82;对高寒草原,则是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的三次多项式,相关系数达0.83;由于温性草原存在很强的空间异质性,估算效果较其他2个草地类型差。MODIS植被指数对草地生长期鲜草生物量的估算和模拟效果要优于总地上生物量。在生长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鲜草生物量与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最高达0.92;对温性草原,两者的相关系数也均大于0.67,其中,NDVI是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鲜草生物量估算的最佳植被指数,对高寒草原则是EVI。对同一草地类型,由于地上生物量差异较小,使得相比其他模型,线性或多项式回归模型更适合于西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典型草地 估算方法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分析在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堂民 单贵莲 陈功 《草业与畜牧》 2013年第3期26-29,34,共5页
简要介绍了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的不同方法及其各自特点,阐述了反射光谱特征参数、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草地类型、季相条件以及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指数、草地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的影响。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估产模型 光谱特征参数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
13
作者 陈全 周忠发 魏小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13-2016,共4页
由于喀斯特山区地表破碎,环境异质性强,影像上混合像元现象严重,增加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的难度。以Landsat ETM+为数据源,将光谱混合分析技术应用于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测中,分析了基于线性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草地... 由于喀斯特山区地表破碎,环境异质性强,影像上混合像元现象严重,增加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的难度。以Landsat ETM+为数据源,将光谱混合分析技术应用于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测中,分析了基于线性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草地分量与实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进而构建了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为y赞=2 451.158x-280.461(r2=0.801 2),验证结果总体精度可达85%以上。基于光谱混合分析建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提高了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的精度,为喀斯特山区草地生长状况调查与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草地地上生物量 遥感估测 光谱混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动态及其气候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纳 任小丽 +6 位作者 何洪林 张黎 徐茜 张梦宇 陈秀芝 高超 刘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5-1184,共10页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基于三江源区域草地AGB的野外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集成分析的方式构建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AGB时空估...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基于三江源区域草地AGB的野外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集成分析的方式构建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AGB时空估算。基于AGB时空模拟结果,分析了近19年(2000—2018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草地AGB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结合贝叶斯平均模型,草地AGB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为0.88,RMSE为71.60g/m^(2),表明多模型集成分析的方式对草地AGB估算获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2)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草地AGB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3)2000—2018年长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国家公园和澜沧江国家公园区域草地AGB多年平均值分别为82.96 g/m^(2)、117.54g/m^(2)和168.39 g/m^(2)。(4)近19年间,在黄河和长江源园区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草地AGB呈现出非显著性上升趋势;澜沧江区域,由于2015和2016年的降水量偏低,年际动态统计结果表现为非显著性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国家公园 草地地上生物量 时空变化 降水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与机器学习的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哲人 冯琦胜 +1 位作者 王瑞泾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共17页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对我国和世界的生态以及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为了评估2000-2020年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MCD43A4产品数据模拟了草地...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对我国和世界的生态以及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为了评估2000-2020年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MCD43A4产品数据模拟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并对该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中,Rborist模型精度最高,基于筛选后变量的R2达到0.6484。“prec_05”、“prec_06”、“tp_12”、“NDPI”、“prec_04”、“tmax_01”、“prec_08”、“prec_12”这8个变量与生物量相关;2)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生物量要高于西北部,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3)2000-2020年间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稳步增长,整体向好发展。青藏高原61.38%的草地变化趋势不具有可持续性,4.67%的草地持续性轻微恶化,持续性明显恶化的区域占比1.19%,呈稳定或恢复趋势的区域占比3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机器学习 草地地上生物量 时空分布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数据的乌鲁木齐市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演变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莹 张勇娟 +7 位作者 靳瑰丽 刘文昊 宫珂 王生菊 马建 刘智彪 李嘉欣 李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50-1963,共14页
为探究乌鲁木齐市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1990—2021年Landsat数据及实测数据构建乌鲁木齐市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研究区草地生长期(4—10月)各月AGB时空演变特征及稳定性,... 为探究乌鲁木齐市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1990—2021年Landsat数据及实测数据构建乌鲁木齐市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研究区草地生长期(4—10月)各月AGB时空演变特征及稳定性,运用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等方法,揭示草地AGB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建立的AGB模型中,二次多项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为86.07%;时空演变上,草地生长期整体及5—10月的AGB随年际变化呈波动增加趋势,4月则呈波动减少趋势,随经纬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呈现出草甸区高,荒漠区低的水平分布格局,随海拔升高总体表现为山区>平原,且草地波动较为稳定;历史变化趋势上,生长期整体及5—10月AGB累计变化率均呈增加趋势,4月呈减少趋势,演变分级均以退化和稳定为主;未来变化趋势上,生长期整体及5—10月趋势变化均以稳定和改善为主,4月以退化和改善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草地的科学评价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时空演变 趋势分析 变异系数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柯馨 蒋馥根 +5 位作者 胡宗达 吕云兵 龙依 邓目丽 陈松 孙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600-5613,共14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反映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关键指标,大尺度地准确估算草地AGB对草地生态系统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研究以MODIS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反射率、植被指数和植被产品三种不同类型的特征变量,结合野...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反映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关键指标,大尺度地准确估算草地AGB对草地生态系统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研究以MODIS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反射率、植被指数和植被产品三种不同类型的特征变量,结合野外实测样地草地AGB数据,构建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为代表的参数模型以及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kNN等非参数模型进行西藏自治区草地AGB估测及空间分布制图。结果表明:(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kNN模型在加入植被产品特征变量后,RMSE分别降低了15.8%、13.5%、4.1%和17.3%,表明植被产品作为建模变量用于草地AGB估测可有效提高模型精度;(2)三种组合变量构建的草地AGB估测模型中,反射率、植被指数、植被产品组合构建的模型效果最佳,其中kNN模型估测精度最高,R2达到0.60,RMSE和MAE分别为0.43、0.34 t/hm^(2);(3)草地AGB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地区较低、中部地区较高且分布形态较破碎和东部地区较高的变化特征;(4)利用MODIS植被产品结合kNN模型的预测值与草地实测的AGB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综上,MODIS植被产品结合kNN模型可作为大尺度区域草地AGB遥感估测的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机器学习 KNN MODIS 植被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和随机森林的青海门源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翊含 侯蒙京 +4 位作者 冯琦胜 高宏元 梁天刚 贺金生 钱大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共14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遥感监测可快速且客观地对草地生长现状进行评估,对生态环境评价和草地资源利用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遥感估算草地AGB的准确性,基于青海省门源县的地面实测数据,利用Landsat-8 OLI遥感数据...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遥感监测可快速且客观地对草地生长现状进行评估,对生态环境评价和草地资源利用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遥感估算草地AGB的准确性,基于青海省门源县的地面实测数据,利用Landsat-8 OLI遥感数据计算出的植被指数分别构建了单因素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确定了AGB遥感估测最佳模型,并反演得到了研究区2019-2021年草地AGB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在29个植被指数构建的单因素回归模型中,与草地AGB相关性较高的5个植被指数为NDVI、RBNDVI、TVI、GNDVI、MSR,R2均达0.49以上。其中,NDVI模型的精度最高,验证集R^(2)为0.50,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702.89 kg·hm^(-2)。2)在RF模型中,变量筛选前R^(2)=0.61,RMSE=621.14 kg·hm^(-2);经过变量筛选后模型精度有小幅度提升,R2达0.62,RMSE基本不变;二者精度均优于单因素模型,相比传统单因素最优回归模型,R^(2)提高0.12,RMSE降低了80.95 kg·hm^(-2)。3)门源县AGB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北部较高,东南部相对较低;大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状况。2019-2021年全县天然草地总产草量介于4.2827万~8.9776万t,平均单产介于1063.49~1484.82 kg·hm^(-2);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2019-2021年产草量为4.0825万~5.6653万t,平均地上AGB介于1060.38~1471.94 kg·hm^(-2);山地草甸平均AGB为1036.81~1637.43 kg·hm^(-2);温性草原平均AGB介于1198.72~1786.6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OLI 草地地上生物量 植被指数 随机森林 门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生物量反演及时空变化特征
19
作者 何永基 赵泉华 +1 位作者 贾淑涵 李玉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16-7633,共18页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在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的AGB反演中,由于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年际反演模型的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准确...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的核心指标。然而,在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的AGB反演中,由于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年际反演模型的精度难以保证,影响了对草原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准确评估。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度分配权重的年际优化反演模型,旨在提高AGB反演精度,并通过模型结果分析呼伦贝尔草地AGB的时空变化特征。首先,以2003年、2004年、2009年和2010年的Landsat-5的Level-2数据为数据源,计算得到植被指数;以遥感影像时间为基准提取气象数据,结合野外样地实测草地AGB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相关性最高的植被指数、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算法构建得出三年的草地AGB反演模型;然后对三年草地AGB反演模型采用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线性法和精度分配权重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精度分配权重模型为最优模型;再利用实测AGB对最优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精度;最后,利用得到的最优模型对呼伦贝尔草地AGB进行长时序生物量反演并分析草地AGB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指数NDPI、气温和降水数据与草地AGB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分别为0.67、0.26和0.29;(2)三种模型中,精度分配权重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为0.67),对比分析的精度也优于其余两种模型;(3)草地AGB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多的趋势,且该趋势在大多数年份中保持一致,尤其在1996年、2013年和2018年表现最为明显。然而,在1997年和2007年,该趋势的变化幅度较小或出现一定的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上,除了1997年和2007年草地AGB的量较低(整体在30kg/30m2以下),2019年草地AGB的量较高(整体在65kg/30m2左右),其他年份的草地AGB总体较为稳定,波动范围在(45±10)kg/30m2左右,未出现明显的波动。综上,以精度分配权重模型能够解决在反演草地AGB过程中存在部分年份样本点稀少甚至缺失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准确估算呼伦贝尔草原长时序、大尺度草地AGB、碳储量等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Landsat影像 精度分配权重模型 长时序草原生物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草原草地生物量估算上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卜灵心 来全 刘心怡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56-3164,共9页
准确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对于科学调整草畜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S... 准确估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对于科学调整草畜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s,BP)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AGB估算模型,评估三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估算AGB的潜力。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不区分草地类型整体建立估算模型时RF算法的回归精度最高(R=0.88,RMSE=0.10,MSE=0.01,MAE=0.07)。SVM算法建立的模型在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回归精度较高,而RF算法回归能力在典型草原具有相对优势。不同特征变量对估算AGB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降水量(Precipitation,PRCP)四个变量对AGB估算结果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结果为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的提高和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地上生物量 机器学习 精度评估 锡林郭勒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